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213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我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时,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探究中,大胆探索,得出结论;学生运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延伸探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的火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节课的开始就用创设“纸在水中不湿”的实验点燃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空气占据空间。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另外一个瓶子,让学生去积极思考

2、,能不能也把这个瓶子里的水挤出来,用什么方法。一系列情境的设置,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而让学生来试一试,则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这正是科学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充分探究,给足学生动手的机会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并且能保证四个同学一个小组,进行充分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去感受实验的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当学生充满好奇地将

3、一团纸塞入杯底,倒扣入水中,那种期待,那种新鲜感,那份激动的心情,写满在学生的脸上,“我们的纸都没湿!”学生实验后的惊讶与兴奋,那都是学生能够亲手实验,能够充分探究后的宝贵发现。从这一实验又紧扣着进入下一实验,去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学生发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而水却不能,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如果这里只是教师直接讲,而并没有让他们亲身实践,学生是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变化,更不会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地探究,让学生获得的岂止是科学知识 三、注重合作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我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

4、,注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良好习惯:(1)学会倾听。课中老师引领学生在与他人交谈时,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听清老师的要求及提问,使其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2)学会表达。仅仅会听还是不够的,课中教师能激励学生充分表达,为学生彰显自我,体验成功搭建了平台;(3)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比如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敢于质疑,积极辩论,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一些收获,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活动中, 应当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重点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用老师的思维模式去框住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