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350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之初探文学巨匠鲁迅说过:“教育是要立人。”的确,教育就是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努力创造并积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从生命教育观来看,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有着极其辉煌人文精神的语文,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语文直接面对人生,面对社会,它能够承载文化,传递思想,交流感情,塑造生命。一、赏读美文明篇,体悟人生在

2、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融于语言文字的诵读、品味、想象之中,教师有意识,学生有感悟便可,切忌灌输道理,说教训诫,那样只会引起逆反情绪,收到反教育效 果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小品、散文,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当学生们读到李白的蜀道是那样奇美,光未然的黄河是那样动人心魄,老舍的猫是那样令人怜爱,朱自青的父子情是那样深厚,冰心的小桔灯是那样辉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那样悲惨他们会拥有多么美丽的心灵体验!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背诵这些美文名篇,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里,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

3、学会过美好的生活,都能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的。 虽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但教师若能引领学生通过对纸上文字的品读想象,找到一点躬行的体验,也是很有教益的。教学海伦凯勒一课,当学生读到“不幸的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时,教师没有让孩子们漫不经心地轻轻读过,而是让他们放下课本,紧闭双眼,紧捂双耳,体验小海伦的处境。不过两三分钟,孩子们就睁开眼放开手,大呼“受不了”“憋死了”“好象与世隔绝了”。这时教师让学生再读这一段话,孩子们沉默了:一辈子处在无边的黑暗与沉寂中,该是怎样地让人绝望啊!这节课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是海伦

4、凯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布置的小作文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将这样度过”这就是一次从读到写的体验过程,它应该能使我们的孩子对拥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一些珍惜的感觉吧!二、点燃创造火花,凸现个性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视以教师为本、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本位,没有把活生生的学生当成学习语文的主体,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忽视了人千姿百态的差异。因此新课程标准急切地呼唤充满人性的语文教育,呼唤充满绿色生命力的语文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个性化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追求。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七彩的经验世界,然而对每个个体而

5、言,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经验背景,渗透着个性与风格。因此,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要让学生发表独特意见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引导学生在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的同时,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我教学牛郎织女一课,因故事通俗易懂,教师便让学生自读发问。一学生的问题颇出人意料:“牛郎遇到织女到底是他的幸福还是不幸?如果没有遇到织女,他至少可以过平常的生活,何至于受到这么多的磨难?”教师立刻将这个问题作为全班学生讨论的话题。可以想见讨论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摘录几句:“与其平平淡淡一辈子,不如好好过几年幸福的生活。没有痛苦

6、,没有磨难,哪能感受到鹊桥相会的喜悦?不敢抗争,不去努力,临死时不觉得这一辈子白活了吗?牛郎织女如果没有悲欢离合的遭遇,哪来这个美丽的传说呢?”多么有意思的话语,如果教师没有抓住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引导,很难想象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能有这样的人生观!我的思考暂结于一句经典之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道”说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但如果给这个“道”赋予发展的意义,我们的语文教师,若能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为学生传生命之道,解人生之惑,难道不是非常有益的吗?其次,教师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在最能照亮他心灵的精神烛光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程,

7、走近作者,走进作品,走进生活。在教丑小鸭一文时,我就提出一个讨论话题: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自身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同学们的思想火花被点燃了,搜集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例子加以阐述,并且联系到了自身来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丑小鸭面对困境不自暴自弃,最后终于有好下场及做人准则,从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深的教育。千百年来,权威、尊严压抑了多少学生的个性。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要允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允许“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允许有理的叛逆、有情的错误,允许学生怀着“挑战”进课堂,允许学生带着“不满”出课堂。所有这些强调的是一个独立的活动,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人格。当我们的师生形成了互动

8、的心智对流,共享生命对话的“师生场”,那么一点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一个个展现生命光彩的个性就会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三、促进智慧发展,享受自由 自由是人生命的本性,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交流、对话、质疑、反思以及生成新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自觉、自愿和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学习应是自由的学习。只有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他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首先,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语文教材所选篇目皆是古今中外的美文,但如果每学期只读二三十篇离自己有较大距离的范文,那么他的情感必然单一,思想必然苍白,能力必然蠃弱,如果教师一

9、味地固守着课本这几亩薄田,那么,等待他的只会是一次次的歉收。语文教学应该大胆放手,尽可能多地挤出时间让学生选择积极健康、文质兼美、适合个性喜好的读物,作自主阅读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渴求,拓宽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感。因此,我利用每天中午静校时间让学生去图书馆选择他们喜欢的课外书。其次,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空。“世界即课本”。可以这样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本身。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提出这样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其实就是用生活来解读课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交融,从而最终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可见,富有人文气质的语文

10、课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生活的窗户,开拓一个展望的空间。以此,把学习嫁接到生活中,把生活融入到学习中,把课文当作人生,把文本当作社会解读。我在教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单元后,就开展了一次综合活动课,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一样动物,了解它的习性,并且上网查找各种资料,以及自己对动物的认识,撰写成报告在班上交流,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自由开放情境中去体验语文的博大、自然与精深,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使独特的个性与多元智能得以张扬与凸现。四、开发生命潜能,组织活动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待开发的巨大潜能。有学者认为,普通人在一生中只利用了他潜能的不到1

11、/10。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发现和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彩,相信自己也是极棒的。适时开展各种活动,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为此,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一无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设计自我,自觉开发生命潜能。如我利用实践活动课让同学们轮流上台,畅所欲言,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与缺点,描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发言人的特长及潜能;再让学生把自己的介绍写在日记本上,并配上精美的插图。通过活动,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身上都蕴藏着“一座金矿”,都具备成才的条件,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又有助于他们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还有“与好书交朋友”的读书活动

12、,使同学们从收中掘出了生命的“黄金”,铸造学生亮丽的人生。有个一向喜欢多事的男生,通过活动使他改变了人生的态度。在教师节那天,竟然赠书于我,并于书的扉页上角写道:“读了海迪姐姐的故事,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感谢书对我的启迪,感谢您对我的教导。”平淡的话语却道出了一颗真挚的心,从而他端正了学习态度,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丰富多彩的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使同学们在轻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看到自己的潜能,并且锻炼了学生各种能力,开发了学生智慧。生命是伟大而神圣的,但又是很脆弱的,因此生命需要精心呵护。为了让学生的生命健康自由,充满个性地成长,教师应时刻关注生命,让他们懂得追求人生的意义,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参考文献: 1张振成. 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 台湾. 教育资料与研究第39期 2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点燃创造火花,凸现个性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之初探山东省临沂第七实验小学 庞君秋2010年3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