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388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考试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板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第一板块包括识字、写词、辨音、查字典、词语归类、句式变换、按课文内容填空等类型。第二板块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包括分析、理解、概括、想象、感悟等能力。一般从表达方式、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检测,课内阅读以课文内容填空为主,仅以考查学生积累文中优美词句的情况,只是少有将积累与运用整合起来的题目。课外阅读提供的短文都经过认真筛选的,学生在完成阅读要求的同时受到启发和教育。第三板块侧重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考查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有半命题、全命题以及自己命题等形式。二、考情分析从卷

2、面上看,学生积累的东西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课外阅读面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不注意审题,卷面不够清晰,表达能力差。优点:1、通过试卷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得分率比较高。低年级学生的拼读、选字、组词出错较少。三、四、五年级的词语积累不错,反映出老师们平日教学抓得紧,能够夯实基础。2、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说明学生已经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3、习作运用方面,在注重语言通顺的基础上,二年级学生能按顺序写出自己观察到的图上的事物并能加上自己的合

3、理想象。三年级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够,四、五年级学生能够运用美词佳句,并且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六年级一部分学生能够选择一个角度写出自己的感受,结构完整,能表达自己真实感受。不足:1、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把握不足,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惰性和责任感不强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强,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只注意内容,忽视书写能力是语文一种基本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反而影响语文学习,学生书写态度不端正。 3、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表现在漏题、看错题意,审题能力差,答题不规范,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4、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查字典方法不掌握,对不

4、同句式的变换束手无策,乱写一通,对语言典范的积累量少,对课文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差,特别是六年级基础知识部分的第七题“补充诗句或名言警句,展示你的语言积累”这一项完成的很不理想。5、大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课内阅读都是经典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可有好多学生做得仍不理想。这与教师平常只顾自己讲解而没有教会分析文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外阅读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学生不会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当中。有的答非所问,有的一字未写。阅读能力相当薄弱。三、改进与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增加积累量。从学生的试卷中不难看出,很多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在

5、倡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的今天,千万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要鼓励学生背优美段落、名言警句及古诗词,丰富积累量。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教师更要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3、习作教学首先要在“通顺”上下功夫,其次要注意具体,有一定的材料、

6、事例,还应注重真情实感。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好题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要循序渐进,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在打基础上下功夫。 4、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5、教研员要认真分析本次试卷,深入剖析自己教研行为,找出自己努力方向,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学研究工作。每位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多分析主观原因,从自身找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制定且实有效的补敎补学措施,并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