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诵读经典教学实践研究方案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新芽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诵读经典教学实践研究方案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新芽网.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诵读经典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课题活动方案 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彭廷美一、课题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在科技迅猛进步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老师和青少年儿童还要读中国文化经典?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的经典文化更是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国的四大名著等,它们曾参与塑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世界,他们是人生教育学典籍,是人生的课本、教材,能培养、教育、塑造学生。同时,他们也必须靠一代代中国人在传承、诵读、解释中得以发展、创新。蔡元培先生认为,我国理想的教育应包括四个方面,其中首要的就是中国的孔墨精神。是啊,西方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
2、建立类似的教育理念:“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中国文化精髓同在”呢?”从儿童时期诵读历史经典名著,应该成为是我们一贯的基本的教育方法。它比纯粹的规矩制度更温和,比空洞的说教提醒更生动,比反复的强调要求更权威!看,在我们的教科书里,不是就有大量的经典编进了“读读背背”和“日积月累”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使曾经浪费时间的学生不再无所事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他们将心比心、尊重他人;当学生诵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他就会高瞻远瞩、积极进取;当明白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他就不会自私贪婪,而会以大局利益为重因此,“经典诵读”是最重要的教育立德树人!
3、 二、课题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读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三、课题活动的对象 本校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所有班级学生。 四、课题活动内容:1、诵经典。琅琅书声满校园,晨读,是学生尽情亲近语言文字,浸墨于书香的美好时光。学生在阅读书本内容,默读班级共读书目的同时,诵读读点(小学高段)。各班于班级主题板和黑板开辟“阅读经典”栏目。由
4、语文教师每天抄写一条经典诵读诗文,做到字迹端正整洁美观。每周诵读五条。2、知经典。经典中的精华需要教师的提炼,在学生半知半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中课、阅读课讲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诚信、勤奋、友谊、孝敬等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3、悟经典。经典世界是对现在生活来说是静止的,是灰色的,但是只要学生以自己的生命活力去充实,以自己的生活理解去解读,真正让经典浸润心灵。五、课题活动具体安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环境布置。(1)学生书写书吧标语;(2)利用教室、走廊等进行经典诵读的环境渲染;(3)各班在班级主题板及黑板开辟“阅读经典欣赏”栏目。(4)校园网开辟经典诵读论坛2活动教材。(1
5、)五年级语文教师人手一份读点(小学高段),集体备课,认真学习及研究教材,结合年级情况进行整合与补充。(2)利用校园网经典诵读论坛,每周交流电子教材及备课心得1条以上(并存电子文档)。(3)老师每周利用午会或班会时间,给学生推荐经典诵读一条,倡议每位学生参加经典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1读经典动员。利用集体朝会进行经典诵读动员。2“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各班开展读经典活动。由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早读、午会上进行,带着大家一起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感悟经典给人的启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经典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去诵读。3 讲国学故事活动。(1)利用校园网开设专帖,为学生提供关于
6、国学小故事。(2)开展讲国学故事主题班队活动。(3)每个班级选2名代表参加讲国学故事比赛。(4)利用校园网进行讲国学故事展示。4 读经典诵读展示。形式班级自拟,方案于活动前上报组长。5 悟论语师生共写读论语心得。(通过诵读经典,阅读国学小故事,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的思考,写下自己的诵读心得。每位教师在校园网发表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心得体会,每班级不少于五篇的读后感。)6对教师和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比。第三阶段:总结表彰。6.1表彰经典诵读优秀学生、家庭、教师、班级。 六、课题活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本课题活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主要采取的评价法有:调查分析法、观察判断方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测试法等方法。七、课题活动成果展示 1总结报告 2其它论文 3音像资料 4典型教案 5教具学具(含课件)等 八、课题活动的组织形式 集体研究式和总分协作式相配合。 九相关人员的分工及职责等(讨论后再具体分工)。 组 长:彭廷美组 员:邓剑东 郭月 吴明华 陈麒 张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