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747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区泰山小学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建设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培育方案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2010年4月一、指导思想: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导,扎实开展学校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二、培育目标:、总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提升品德修养,充分开发潜能,促进能力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2009年月2010年月:设计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师生心理状况;着手课题研究方案和特色项目培育方案的制定;营造氛围,创设环境。2010年月2011年月:加强研训,建设阵地;推进课程建设,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从“德育”走向“心育

2、”关于小学生“心育”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着手开发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学生与课程的共同发展。2011年月2012年月:深入进行课题研究活动,各项活动深入开展,积累案例,收集并整理出版泰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形成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初稿);创建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和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发展。三、具体措施(一)加强研训,提高认识。 研究和学习是一切实践开始的基石,只有在思想上有准备、在理念上有先行,才能真正落脚于各种实践,因而加强研训是基础。1、课题引路,提供保障。我校将以江苏社科院重点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测评研究的子课题从“

3、德育”走向“心育”关于小学生“心育”教育的策略研究为抓手,以理念为先导,以实践为基石,以研究为突破,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师生培训,促进普及。分层次、分阶段对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争使每个教师都熟悉和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影响学生。对班级内推荐的心理委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委员作用,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提高学生自助与互助能力。3、家长培训,引领学习。学校将把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制定系列化的培训计划,帮助

4、和引导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家长们及时了解科学的育人方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使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最大的合力。同时还将通过家访问月活动和利用校信通、家校联系本、网络平台、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全方面地把孩子的现有状态与家长进行沟通,为更好地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作出努力。(二)营造氛围,创设环境。1、外部环境,着力推进。(1)以校园布置为依托,通过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长廊、宣传栏、板报、特色园地的布置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2)通过校园小灵鸽广播站和电视台播出心理健康专题目节目,宣传心理健

5、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3)通过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研讨提升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4)通过好书推荐和理论书籍学习丰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评选先进,以榜样引路。在学生中评选自信、乐观、向上的“阳光少年”;在教师中评选尊重、平等、和蔼的“阳光教师”。2、日常行为,润物无声。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应成为继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后的又一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与渠道。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传授压力,而且正是以育人为主。这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完全吻合。抓好日常教育活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细微之处耕耘,能拥有更全面的收获。教师要从新的视

6、角来看待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改革旧有的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平等、信任和相互尊重,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根本转变教师日常教育活动的不良模式,带来教育效果的巨大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三)建设阵地,加强落实。1、开设课程,落实普及教育。我校自2009年秋季开始在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知晓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方面学会正确看待由于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所引起的相关问题。引导和教育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自省、自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今年我校还将在其他年级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

7、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作引领性的教育。同时在各门课程中教师都应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不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形成尊重化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信、乐观、有创意地参与课堂学习,改善学生个体的身体、智力、社会交往及心理资源。2、心语热线,成长不再烦恼。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的苦恼、学习的烦躁、成长的困惑等问题写在纸上投入“心语信箱”,心理辅导老师每天定时开箱,通过书信、电话及面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自我探索,排忧解难。我们强调对任何一个问题都给予积极的关注和理解,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及时的疏导。与“心语悄悄话信箱”配套的我们还将设立了“心语热线电话”“心语网络平台”,更全面更及时地为咨询的

8、学生服务,“小灵鸽广播直通车”及时、适时地为学生解答、交流各种心理健康的话题,营造良好互动交流的氛围。3、构建三室,营造心灵家园。精心构建“聊聊吧”“悦纳室”“团体辅导室”,共享快乐成长的幸福。“聊聊吧”是学校的心理个体咨询室,环境的布置和设备购置,制度制定到工作开展都体现温馨和谐。我们将坚持每周三天开放接受学生咨询,让绝大部分带着烦恼、焦虑、困惑而来的学生,离开时如释重负,充满快乐。“悦纳室”是让学生完全放松地进行自我宣泄,从而调节心态,接受自我。“团体辅导室”是把那些有相近或相似问题、疑虑的同学集中起来,利用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相近的优势,有效引导,互诉烦恼,共商对策,减少凝虑,减轻心理负担,

9、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助人自助。4、心理健康营,共享幸福快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系列活动的中来,学校心理健康项目组将在四、五年级优选“富有爱心、善解人意、正直能干”的学生为学校“心灵伙伴”,参加学校心理系列活动培训,以期在年级中发挥带头作用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5、定期推荐读本,汲取成长新鲜空气。我校还将在校园网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将理论指导、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现有困惑等发布于网络平台,供大家借鉴学习、互动交流,共同成长。同时我们还将定期向老师、学生、家长推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好书、好文章进行共读,共同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为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服务。(四)多元活

10、动,收益于心。1、互动沟通,主题活动有成效。(1)建立档案,突出重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我校将系统地开展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认真统计、分析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各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心理特殊的学生,关注存在问题倾向的学生,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发现并解决学生由于适应不良所导致的问题,防患于未然。(2)主题活动,系列有序。我校每个学期将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年级组活动和班级特色活动中也将有系统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

11、与其中,获得更系统的心理健康培训,形成积极的心理取向。2、特色平台,展示学校风采。(1)心灵交流,你我互相鼓舞。设计班级心灵交流簿。鼓励学生将愿意公开的委屈烦恼或开心喜悦写在心灵交流簿上给老师、学生、家长看,老师、学生、家长随后写上想说的话语。在学生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加上自己信任的“熟悉他人”的热情鼓励或亲切安慰,这将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将更能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念。(2)年级活动,铭记成长体验。各年级组在充分尊重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充分讨论交流构建出适合于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特色品牌活动,使之成为每个年段学生成长的加油站,并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形成各年级学生

12、特有的品格特征。(3)展示平台,不断提升自我。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将成为各班学生展示自我的一片舞台。班级学生根据学校、班级主题活动,精心策划准备,在升旗仪式上展示班级和班级学生的独特风采,同时让学生在一次次精心的策划、准备、展示的过程中变得自信而富有智慧。3、义工联盟,让学校社区成一家。我校将针对流动、留守儿童以及贫困生这些特殊群体,与学校所在的华山、巢湖、飞龙社区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区的阳光驿站建设进行有效整合,筹建成立“心灵阳光”心理义工联盟,开展有针对性、跟踪性、长效性的活动,积极向社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将开展一些公开咨询活动,为学校、社区学

13、生和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健康义务服务。四、保障措施。1、成立创建小组:组长:沈丽亚副组长:孙丽组员:邹益 秦琳 奚惠玲 陈素云 高燕 苏银琴季明玉2、建立工作制度。每学期初制定计划,学期末对工作进行总结;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月一次; 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每学期两次,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理论水平;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纪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科研工作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随笔、案例、论文。、加强经费投入。环境营造每学期300元左右,每个活动室每学期200元左右,教师培训经费每学年每人300元左右,教师辅导奖励经费每学期300元左右,学生奖励经费和硬件环境建设投入视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