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47338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经典诵读经验总结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何庄小学“诗韵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经验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我校从XX年9月开始经典诵读活动的,到现在已3年。 XX年,我校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新课标十分倡导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当时,就有两位教师在班内开展了经典诵读,在她们的带动下,又有一批教师行动起来。但是,有的老师并不理解,问这样做有用吗她们的理由并不充足。一段时间的事实证明,率先开展诵读活动的班级,表现出来的是无论作文水品,还是朗读能力,都渐渐地走在同年级的前面。于是,我们在全校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古诗文背诵活动。不到一年,一到四年级的学生,大多人都能背诵新课标推荐的古诗80首,并分年段开

2、展了古诗背诵擂台赛,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师也看到了学生巨大的潜力。让学生在少年敏感期,诵读大量古诗文,用文言奠基,用白话表达,何*而不为但是,诵读活动究竟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如何保证学生诵读的时间如何进行激励评价,保持学生的诵读兴趣一个个疑问摆在我们面前,也激发了我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二、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大量地经典诵读相关学习与观摩,我们制定了可行的方案,并逐步展开了研究与探索。(一)分析问题,确立原则。仔细地分析教师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确立了五条实施原则,即:根植于语文学习,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以兴趣为先导,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借鉴他人经验,创造自己特色;营造浓厚氛围,

3、构建诗韵校园;家校联合,建设书香家庭。(二)全员参与,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依据实施方案及实施原则,从学校、年级、班级、个人及家庭五个层面拓展诵读空间,整体协作,分块实施。通过五年探索,到现在终于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1、怎样诵读经典(1)诵经典,日积月累。首先,要求学生背会的古诗,一般来说,教师都能够背会。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每周一诗”活动,到了中高年级,甚至每周“两诗”、“三诗”。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归语文诵读之本,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配乐朗读,或男女生轮读,或师生对读、赛读,或婉转,或铿锵,我们称之为“美读吟诵”。其次,倡议学生读的经典书籍,教师要先走一步,读在学生前面,悟在

4、学生前面,再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讨论。(2)抄经典,边写边悟。经典教学中,我们提倡抄写,倡导学生把所学的诗或经典的语句,抄写在本上。在抄写中积累,在抄写中领悟诗词的内涵。(3)画经典,展开想象。画经典就是学生用画面来反映古诗词表达的内容和意境。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充分发挥自由灵动地想象,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对古诗词的认识与理解。(4)演经典,绘声绘色。这是经典诵读活动中最为综合化的活动,即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现诗词经典的情节内容,形式有吟唱、舞蹈、情景剧表演、游戏唱喝等。2、怎样保证诵读时间我们采用的是方式是:晨诵,午练,暮读。(1)晨诵:一方面,让学生在清晨一入校,通过诵读古诗、童谣、童诗,开启

5、一日的学习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领略母语的优美;另一方面,通过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奠定坚实的记忆功底。(2)午练:即我校每天下午上课前十分钟的音乐习字训练。学生在悠扬的古筝乐曲中,气定神匀地开始练习汉字书写。所书写的内容大部分为本周课内课外诵读的内容,在书写中品赏佳句,体味情感,进入意境。(3)暮读:其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兴味盎然地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为我校的体验性作文实验“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教师教改课研活动的开展。最是书香能致远,走在经典诵读的路上,我们感受着经典的博大 精深,感受着诵读的无穷乐趣。 经典诵读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1700字 经典诵读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6、为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学校这个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作用,从小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从中汲取营养,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三元中心小学决定从本学期起,在全校有计划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作为该校的一名青年教师亲身感受了这个活动给学校带来的变化。一、 教师的认识统一了。活动酝酿阶段,我与其他老师一样心存几多顾虑和不愿。尽管校长讲什么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岁月里,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弘扬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责任等等,但

7、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己所承担的上级考核学科的教学任务,生怕开展这些不考核的活动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我们的绩效工资收入和年度考核结果。学校制定的任务听起来轻松,“每天诵读三分钟,一天诵读一句话”。但每周五早操时间要开展一个年级的背诵比赛,每学期的六月或十一月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经典诗文背诵竞赛,优胜班级教师考核加分,得奖,不认真开展活动的班级教师考核扣分,不得评优。本学期以诵读三字经为主,学校给每个班级和每位教师印发了三字经原文和译文。这样从制度到内容都齐了,教师们不情愿归不情愿,各班只好赶鸭子上架了。一天批改作业之余,我顺手拿起学校发给的三字经原文读了几句,(说实话,这

8、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三字经)再对照译文一理解,觉得很有意思,与同事交流,都有同感。再看看各班,每个班的黑板一角都写着当天要诵读的内容,学生带着新鲜劲,都读得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学生互相考,互相比,小组之间比,都要争着代表班上参加学校举行的同年级比赛。一周下来,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感到了乐趣。大家的顾虑打消了,这样的活动怎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呢只能使班风更正,学风更浓,学习成绩更好!二、学校文化氛围变浓了。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两三周来,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学生诵读三字经的声音。教室集体诵读,朗朗的读声合着诗韵飘逸校园,学校更显古色古香;学生上厕所、回家路上诵读,则体现孩子们勤学上进,积极向上;特别像一年级

9、的小朋友在早操站队时都要集体背诵几句三字经,突显学校诗韵十足,生机昂然。这一切都使学校学习的氛围更足,文化氛围更浓。到处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三、教师的教育资源更丰富了。原来,我们教育学生大都是以自己是师者、是长者的身份硬性要求学生要这样不要那样,空头说教多,缺少理论依据。在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对三字经的学习,从中找到了许多教育学生的素材,把原来的“硬性要求”变为了“模仿经典榜样”。通过与学生共同学经典,讲解每一句经文的意思和每一句经文中所包含的动人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勤学上进,文明礼貌等的思想教育。如昔孟母,择邻处中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中的孟母割断织布机

10、上的布来教育孟子不要逃学的故事,东汉黄香九岁时孝敬父母,替父母暖被窝的故事等等。有时还能化解学生对教师的不解情绪。例如,我在数学教学中,班上总有些同学不认真完成作业,我的方法就是守住他们重做。我知道这些学生对我大有怨气。那天,我有意与学生一起学习“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经句,我说:“古人就说了,对学生不严格要求是懒惰的教师,我可不想当懒惰的教师,因此,你们不认真完成作业,我必须严格要求你们重做”。你看,用古人的经典故事来教育学生,用古人的经典语言做我们教育学生的后盾,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多顺理成章啊!四、学生精神面貌和行为发生了变化。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以能背多少句经典为自豪,在休息时间,在路途,在家里时不时来几句三字经,学生感到有学问了,有成就感,内心的喜悦洋溢于外。通过对所背经句的理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环境更卫生,班风校风更正,学风更浓了。这一切悄然的变化,全体教师都明显能感觉得到。学校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两三周,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相信随着这个活动的深入持久的开展,三元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审稿人:莫* 通讯员:杨* 第4页 共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