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0896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02页窗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优越性,区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异同,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经历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功,促进学生发展。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为起点,以研究本班近视情况为主要情境,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运用的优越性。借助“倒饮料”环节,使学生体会果蔬汁含量不变,从而更为深刻

2、地理解百分数“仅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这一本质含义。本节课的设计既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奠定了基础。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虽然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本节课中并未浓墨重彩地进行讲解,而是在交流百分数环节中解决了读法教学,在认识百分数的含义中解决了写法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学生提前搜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物品,每个小组准备一台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初步交流,感受百分数的意义师:同学们,昨天大家已经搜集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

3、物品。谁来说说你都是从哪些物品中找到了百分数?生1:我是从饮料瓶的商标中找到的。生2:我是从小食品袋上找到的。生3:我是从报纸上见到的。生4:我是从衣服标签中找到的。师: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生: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可真多,无处不在。师:你知道所找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吗?生1:我认为这里的“柠檬汁12%”表示把整瓶饮料平均分成100份,柠檬汁占了12份。生2:我认为“酒精度56%表示酒精占整瓶酒的一百分之五十六”。生3:我认为这里的“80%棉”表示整件衣服成分有100份的话,棉占其中的80份。师:看来同学们对百分数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百分数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使用百分数

4、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设计意图:由于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就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前收集、课上交流生活中的百分数,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以此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合作探究,体会百分数产生过程1.创设情境,体会研究必要性师:前几天,隋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组信息。(出示课件)看完这组信息,你有什么感想?生1:我觉得我们国家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太严重了。生2: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眼睛了。师:是啊,我国小学生的近视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那咱班的近视情况怎么样?要不这样,咱们来个现场统计可以吗?来,请眼睛近视的

5、同学举手。学生举手,数数,汇报。师:(板书9人)隋老师在此之前,对我教的二班也做了一次统计,我们班的近视人数是8人。(板书8人)哎?你们班近视的有9人,而我们班只有8人,看来,你们班的近视情况更严重一些!是不是这样?生:不一定。因为并不知道两个班的总人数是多少。师:也就是说要看两个班的近视情况,只比较近视人数行不行?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呢?生:在两个班的总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师:那告诉我,咱班一共有多少人?生:31人。师:(板书31)可是,我们班只有26人。现在总人数不一样,那该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注意:组长把你们的研究思路写在报告单上,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计算器

6、。设计意图:以小学生的近视情况为背景进行教学设计,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问题的解决中。现场进行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具有冲击力,更加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与知识的生成。以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近视情况为背景,以比较“哪个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为“导火索”,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比较“绝对数”到比较“相对数”的转变,为后面体会百分数的含义与优越性奠定了方法上的基础。2.研究汇报,感受百分数的优越性师:现在到了展示大家集体智慧的时候了,哪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组1:我们是先求出两个班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把和进行通分比较,最后的结论是二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一些。大家同意吗?组2:(质

7、疑)如果我们需要比较10个班的近视情况呢?通分是不是也太麻烦了?师:那你们有什么简便方法吗?组2:我们是利用计算器直接计算出小数,再进行比较的。10310.32,9260.35。因为0.35大于0.32,所以二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师:相比刚才的方法,大家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那好,我把它写在黑板上。(完善板书:10310.32,9260.35)你们知道这里的0.32表示什么意思吗?生:(不好解释。)师:来看这里,(出示百格图)想一想,如何在图中表示出小数0.32?生:从中选择32个格子涂上颜色。教师涂色。师:还能用那个数来进行表示呢?生:。师:现在能说说这表示什么意思吗?生:一班近视人

8、数是总人数的。师:0.35还可以写成哪个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表示二班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师:像这里的与都表示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一百分之几,它们就是百分数。百分数一般不写作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的后面直接加上百分号。注意看。(板书:32%)读一下。来,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下一个,先写35,再写%。师:看一下,哪个班的近视情况更为严重一些?为什么?生:二班,因为35%比32%大。师:为什么刚才9和10不能直接比较,到了现在就能比较了呢?生:因为现在两个班总人数统一了。师:当我们把两个班的总人数统一以后,它们的近视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哎,那刚才第一种通分的方法是不是也统一了总人数?比较一下

9、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1:第二种,因为这种方法更简便。生2:第二种,因为这种方法更便于比较。生3:第二种,这种方法更直观。师:正是由于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便于人们去比较和分析,所以人们才会如此喜欢使用百分数。设计意图:思源于疑。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寻找到两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即“通分比较”和“小数比较”。在进一步的对比、探讨中,又促成研究方法的优化,即多组数据比较时,小数表示更为简便。随后以百格图为桥梁,沟通小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充分体会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的优越性时,教师适时点出“像这里的的与都表示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一百分之几,它们就是百分数”,使

10、学生不仅经历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还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在此环节中,还顺便教学了百分数的写法,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3.丰富感知,总结百分数的概念师:再来看看刚才的百分数,现在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了吗?生1:表示柠檬汁是整瓶饮料的12%。生2:表示酒精含量是整瓶酒的56%。生3:表示棉的含量是整件衣服成分的80%。师:那你们找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同位之间,互相说说。学生互相说手中百分数的意义。师:谁能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概念)师:同学们,请看这里。(出示农夫果园饮料)看看,这里的果蔬汁含量是多少?生:30%。师:

11、仔细观察。(从瓶中倒出少部分饮料到透明杯子。)现在,杯中饮料的果蔬汁含量是多少?(30%)(继续倒入多一些的饮料)现在呢?(30%)(再倒一点)那现在呢?生:还是30%。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果蔬汁含量依然是30%。哎?是不是说明这杯子里就有30毫升的果蔬汁?生:不是。师:那30%表示什么?生:表示果蔬汁与整杯饮料的一种关系。师:你说得太棒了!也就是说,这里的30%并不能表示具体数量,而是表示果蔬汁与整杯饮料间的一种倍比关系。正是由于百分数仅仅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完善板书)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感性材料,丰富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使原本抽象的概念

12、具体化,总结归纳“百分数”这一数学概念就变得水到渠成了。“倒饮料”环节就像一剂“催化剂”,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实现了概念的守恒,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4.深化理解,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我们两个班的近视情况,那么全国学生的近视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继续关注信息。(出示课件)看完后,你想说点什么?生:我感觉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近视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保护自己的眼睛。生:大学生的近视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每100人中就有80人近视!师:其实,我们同学中大部分的近视还属于假性近视,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与保护进行矫正的。还有一点,大家知道吗?(播放课件)师:现在,

13、大家是不是更加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刚才信息中有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想一想:哪些可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来进行替换?组内讨论一下。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师:谁想来说说你们的看法?生:我们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可以替换成百分数,因为在这里它们都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而第二个不可以,因为它带着单位名称,表示一个具体数量,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数量。师:大家同意吗?这正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最大的区别!(课件替换成百分数)设计意图:在了解了本班学生近视情况之后,重新回到“全国学生的近视情况”的信息中。通过比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百分数在统计中便于分析、比较的优越性,还适时地进行了“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4、的思想教育。在由此延伸的信息中,通过解决“哪些可以用百分数来替换”的问题,沟通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三、及时运用,升华对百分数的认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师:同学们,快要下课了!今天的知识你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请自认为已经学会的同学举举手!嗬,都举手了!如果用一个百分数表示应该是多少?生:100%。师:那可不可能超过100%?生:不可能超过。因为我们只有31个人,举手的不可能超过这些人。师:那是不是说明100%就是最大的百分数了?生:不是,还有更大的!比如说某公司今年营业额比去年增长了120%。师:老师也见过。(课件出示)谁能说说这个百分数说明

15、了什么问题?生1:女教师太多了,男教师太少了!生2:女教师人数都是男教师人数的5倍了。师:说得是啊!那大家此时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幸福?生:(笑)师:既然没有最大的百分数,那有最小的百分数吗?生:没有。师:1%不是吗?生:不是。还有更小的:0.1%,0.001%师:如果出现诸如大家所说的百分之零点几,或者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是百分之零点零零几的时候,我们在表示起来还那么方便吗?生:不方便。师:这时候,一种新的数产生了,知道是什么吗?生:千分数。师:对!感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研究!下课。设计意图:几个小练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通过思考“100%是不是最大的百分数”、“有没有最小的百分数”等问题将

16、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引向深入,通过本校男女教师比例的信息,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百分数不仅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千分数”的出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一种“学犹未尽”的感觉。课后反思:以前也曾经几次执教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课堂中学生积极的表现,良好的互动,曾让自己满足于对这节课的设计。然而,在经历了这次研课的过程之后,才明白何谓学无止境。相比以往,我认为本次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学生认知起点,以学定教,不浪费任何一秒课堂教学时间。百分数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生活中,学生绝大多数已经会读百分数,有的已经会写百分数,甚至对百分数

17、的含义已有粗浅的了解。鉴于此,我在一开始通过让学生“介绍找到的百分数”这一环节,解决了百分数的读法问题。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程度,为后面的意义教学做好铺垫。对于百分数的写法教学也并没有单独进行,而是融合在其他环节的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浪费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2.创设学生熟悉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百分数作为一种常见的统计量,是一种相对数的比较。教学中,我通过营造比较两个班级的近视情况这一问题情境,通过现场数据调查让学生思考“要比较两个班的近视情况,只比较近视人数行不行”使学生经历从绝对数比较到相对数比较的过程,从而为百分数的研究打下第一

18、层基础。之后,让学生经历对结果表示方法的探讨,对比用“小数表示”相比用“分数表示”的优势,为百分数的产生奠定了第二层基础。最后,通过询问小数所表示的意义,借助百格图的启发,使学生最终落脚到了分母为100的分数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既经历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到运用百分数表示的优越性,也为“百分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整个过程力争做到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3.抓住概念本质,巧用力气,帮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在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百分数总结出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之后,学生对“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一实质性含义还并未深刻理解。此时我借助“倒饮料”这一环节,让学生

19、感受到30%并不表示具体数量,其实表示前后项同时缩小的比,即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借此引出百分数的另外两个名称“百分比、百分率”更显得恰如其分,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本质含义。纵观本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之后回到了主情境,让学生比较大、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本意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便于比较”这一特点,而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近视率比较过程中,“分子、分母”并非是“同时变化”的,小学生的总人数并不等同于大学生的总人数,但近视的学生却大多去了大学。这与之前“倒饮料”环节中所体现的概念守恒稍显违背。总之,通过这次研课,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生活,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灵动、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