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0939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八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P38例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2、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3、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4、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全班背诵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2、此山中。”比赛: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 D 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2认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认识三个面的名称谁能上来选择一个能看到长方体三个面的位置,并用手摸一摸看到的三个面谁能给这三个面分别取个

3、合适名字呢(2)、指导学生随意变换长方体的位置,说说它的三个面3、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小组活动要求:(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吗?(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出示6个面标有16号码的长方体猜一猜:从任何一个位置来看这个长方体,你认为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介绍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方法:观察记录表上的数字1-6分别表示长方体的六个面,每人自由选择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3次,每次观察时看到哪几个面,就在相应数字下面的空格里打观 察 记 录 表1 2 3 4 5 6 数一数第1次 第1次能看到( )个面第2次 第2次能看到(

4、 )个面第3次 第3次能看到( )个面请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观察结论。师;在刚才的3次观察活动中,你是否每次都看到3个面?还有哪些不同的情况呢?(生回答)师:在刚才的3次观察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可能看到1个面,可能看到2个面,最多可能看到3个面。请你们再看看身边的其他物体,会不会也是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呢?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活动,你又知道了什么?(板书:最多能看到3个面)4、认识圆柱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认识三个面的名称谁能上来选择一个能看到圆柱体三个面的位置,并用手摸一摸看到的三个面(2)、指导学生随意变换圆柱体的位置,说说它的三个面三、巩固运用,内化提高1、请同学们猜

5、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2、“猜一猜”活动要求:请一个同学上来说,全班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的提问,确定出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再拿出物体验证一下。3第26页的连一连和练一练第1题至第3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 2、通过想象和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两个组合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观察、想象、猜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考,提

6、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能够看到不同的面的个数。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一个圆柱和一个球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玩具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存问题。 1、教师利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内容: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

7、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2、提问:五位盲人摸了大象以后,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到底谁说对了呢?(都不对) 为什么?(他们只说出了大象的一部分) 如果让你摸,你会怎样做? 教师小结过渡:是呀,只有全身摸才能知道大象的全貌。盲人摸象,是因为他们双目失明才用手摸的,而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就可以用眼睛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观察物体,这节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来观察物体。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激趣引入,大屏幕播放神探柯南的动画片,讲神探小故事,指出柯南是靠敏锐的观察力侦破了一个个案件。 2、引入例2。 神探柯南最近又开始侦查一个新

8、的案件。某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当天门窗都是锁好的。(形状如下) 3、出示例2。 (1)提问: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桌上,并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 (3)汇报,小结。 三、巩固运用,内化提高(一)转一转 1、出示图1,4人小组将数学书仿照图1堆放在一起,老师作示范。 2、每一个人站一个位置,想想观察到的是数学书的哪一个面?站在这个位置上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3、老师下令“转”,每一小组的同学就按顺时针方向走到本组的下一个位置上去,同时思考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和刚才看到的是否

9、一样? (二)跑一跑 1、各小组在刚才的书堆旁边再放一瓶矿泉水,摆得要和图2一样。 2、老师拿出一些图片,提问:在什么位置上能观察到这幅图?知道的同学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一组的同学动作最快。 教师依次出示如下图片:在讲第一幅图的位置时,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件事物或一个人也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不能片面的看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谁来说说今天我们的收获?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

10、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教学准备:摄像机、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2、观察一个正方体。3、观察二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3、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摆。2、再出示这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让学生调整摆好的物体。3、出示这个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最后确定这个物体的形状。4 独立完成教材P41页例3。5、老师小结。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P41页“做一做”。2、课本42页第1题3、课本42页第2题4、课本42页第3题5、拓展延伸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画。(课件播放庐山美丽的风景图结合古诗题西林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知识!)2、学生分享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