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095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二单元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循环小数p28 例8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难点: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让学生接着说。 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能说这个故事了?(引导学

2、生说出重复) 2.找规律 () () 再往下面会是什么?再往下面呢?为什么同学们能够很快的就知道答案呢? 通过上面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和“循环”的含义二、探究交流 解决问题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

3、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512=0.4166955=0.16363(师板书) 3、介绍循环小数简便记法循环小数有更简便的记法吗?自学课本循环节部分,学生探究,教师要适当板书点出重点。4、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5、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

4、.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6、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全班练习:1911 1.083. 13.2510.6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1.练习:把下面的循环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 1.

5、29090 ( ) 0.416565 ( ) 0.666 ( ) 8.5959 ( ) 2.判断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 ) (2)8.3232是循环小数。 (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 (4) 0.54848保留两位小数是0.54。 ( ) (5) 873737是循环小数。 ( )3、跳起来摘葡萄。循环小数0.3232的小数部分第10位上的数是几?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五、作业设计:练习五 第1题六、板书设计:循

6、环小数400 75=5.333 2818=1.55 78.611=7.16363循环小数: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1.23 1.233,(还原到第三位小数)课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 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计算器计算,分析算式的规律。突破方法:通过比较,发现算式的规律。难点:

7、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商。突破方法:根据规律写商,并通过计算检验。教学准备计算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在除法计算里,有一些计算却是很有规律很有意思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些计算的规律吧!板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二、探究交流 解决问题1、教学例10(1)出示例10 111 411 711211 511 811311 611 911(2)要求学生用 计算器先计算出前两道题的结果。并汇报(3)继续计算,探索规律。想:有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商是循环小数 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2、用计算器验证。小结

8、: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教材第29页“做一做”2、第31页练习五第7、8、9题。先找出规律在完成。小组合作完成。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板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11=0.0909211=0.1818 (1)都是循环小数 311=0.2727 (2) 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411=0.3636511=0.4545课题: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3

9、3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重点难点: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或“去尾”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二、探究交流 解决问题1、出示例12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们 充分 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

10、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先独立思考。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3、生谈感受。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4、生质疑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P33“做一做”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P35 6、7 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3、P34 5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去商的近似值。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12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盛0.4千克,需要准备多少个瓶子?(1)需6个瓶:2.50.4=6.25(个) (四舍五入) 错误 (2)7瓶:2.50.47(个) 还有0.1千克没装 (进一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