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0991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二、教材解读:本课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在离开德国五十多年后,重游德国小城哥廷根,又看到满眼的繁花,感慨于德国人那独特的养花方式“将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被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所感动,有感而发,写了本文。文章写出了德国是一个爱美爱花的民族,写了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所产生的美好的境界,同时还描写了街头美丽的景色,更表现出德国人民那种创造美,更奉献美的美好境界。文章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回味悠长。三、教学目标:1、学习

2、本课的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四、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五、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能自己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他们对课文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能针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感受,基本上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针对课文的有关描述进行合理的想象。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法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读写结合体会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3、感悟文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名山秀,大川奇,一草一木都让人爱,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眼睛和心灵还会发现异域的美,他乡的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 生读生词 师:莞尔一笑是什么意思? 师:与微笑又什么区别? 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想告诉大家莞尔一笑一般指女性的笑。 师:看来词语难不倒大家,一起齐读一遍。(三)深入学习,品读感悟 1、接读课文 思考: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在文中连续出现了3次,划出它所在的3个句子。 师:找到了吗?一起说吧。 生:家家户户。 生读出句子。 师:这个词出现了3次,仔细读一读,你能发现有什

4、么不同?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一个家家户户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不同。时光在变迁,景色却依然,读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吗? 生提出疑问。 师:同学们都有了思考,让我们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先看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到德国,看到街头的花,有什么感受呢? 师:仔细读这一段内容,看看作者首先吃惊的是什么? 读出“都”所在的句子。师生合作读这三句话,老师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走上街头,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读出相应的句子。 师:他不但找到了语句,还读出自己的感受,当看到花团锦簇的景色时,你想到了哪个词?看课文作者用了哪个词? 生:秀丽. 师:为什么不用同

5、学们说的,却用秀丽呢?再来读一读,大家感受一下哪些地方奇丽呀? 生:奇在 丽在 师范读,生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象? 生读文。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生畅谈感受。 师:这就是奇丽所在呀,让我们读,把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配乐朗读。 师:置身在这种景色时,作者产生了什么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意味?再次置身于其中吧!此时,如果你是面临挫折的学子,走上街头你有什么感受呢?也许你是疲惫的游客,也许你是德国的养花人,走上街道,你又有什么感悟呢?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把你的感受流淌于笔尖吧! 生自由写作。 交流。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上这耐人

6、寻味的境界中吧。 生再读 师:这境界不仅愉悦了我们的眼睛,也愉悦了我们的心灵,当作者写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心中是一份怎样的情感? 师:让我们带着赞叹读这句话。 生读。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4、 师:时隔四五十年之后,作者再次来到德国,眼前什么是不变的? 生答。 师:在这景色的背后,你感受到什么是不变的? 生谈感受。 出示: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生读。 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正是这奇丽的景色折射出奇特的民族,也只有这奇特的民族才能创造出这奇丽的景色!对这个民族油然而生出一份什么情感? 敬佩之情 师: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奇丽的景色,还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吃惊到赞叹到敬佩。(四)拓展作业: 1、把文中优美的或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抄下来,好好感悟。 2、搜集更多描写外国风情的文章,多读读,继续体会异域的美,他乡的情。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吃惊奇丽的景色 赞叹奇特的民族 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