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转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转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转型 【摘要】语文教师在转型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的一些关系,以期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进行新课改,完成新课改。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地位与作用益发凸显。这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也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要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原先的基础教育课程在新形势下已是非常落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展开起来的。 自2003年国家颁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以来,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加入了新课程的改革,我省也已于2006年9月迈入新课改的行列。综观新课改实施的
2、这一年来,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理念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积极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但是,毕竟新课改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的转型,又是刚起步,缺少经验,许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感觉到备课繁、要求高、任务重、实施难,特别最令一线语文教师感到心中没底的是“度”的问题,包括深度、广度、宽度、效度、适用度等等。 惟其如此,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教育转型过程中,更要理顺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的一些关系,以期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进行新课改、完成新课改。 一、要处理好传授者与合作者之间的角色关系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或许,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基本上是以这样的一种模式进
3、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其间鲜有学习活动属于学生自主、发自内心的。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完全被老师牵着走,甚至连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都可以嗅出授课老师的味道来。不难想象,当语文教师以传授者的角色教育出来的学生完全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言语心智技能应该是较差的。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语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语文基础要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成为现代社会合格的公民。”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这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比如在文本研习中,语文教师除了必
4、须具备较高的文本分析能力外,还要有分析文本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能力及其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的综合能力。它强调的是“创造”,是语文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要求语文教师能产生不拘泥于文本的新的模式或结构来实施文本内容的教学。如此,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了尊重、张扬和抒放,其创新的潜能也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要理顺语文教师的“讲”与课堂“互动”的关系 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老师确实讲得过多过细,学生没有思考与主动探究的时间和机会,语文教师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剩下的只有被动接受。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主动探究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漠视,语文教师和学生
5、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平等地对话,共同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感悟和体验文本。于是在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谈论看似热烈,却没有明确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脱离文本主旨,结果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还有不少学生利用老师要求讨论的时间去谈论其他与话题无关的事情;另外,老师讲得少也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有些老师上了课以后,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知识获得很少甚至没有。对比一下,反而不如传统的传话式教学和串讲式教学。尽管教育专家一再呼吁
6、要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让学生处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发挥特有的引导作用,不需要去讲解。恰恰相反,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既非一味让学生讨论,也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的共同协作,心灵的默契,双方智慧火花的碰撞,师生在共同学习探究中的双赢。当然,对学生而言,要能有更大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老师的精彩点拨,老师优美的语言,精辟的论述,发人深思的分析,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他们探究知识、陶冶情操的一剂心灵鸡汤。我们强调师生互动,并不是不要老师的精讲,只要讲得到位,讲得深刻,讲得有意义,讲得对学生有帮助,我想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因此,新课改
7、不是反对语文教师讲,而是反对机械地多讲、滥讲;我们提倡的是精讲。 三、要明确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标理念中,“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新的课程概念,地位十分突出。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基础,是灵魂。它的提出既否定了早几年只讲语文知识和训练的褊狭工具论,又否定了近几年语文大讨论中极端的人文论,它应该是两者的统一,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但是,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出现把两者割裂开来或者把其当作一个筐的现象,要么是简单的“1+1”,要么就是“一锅烩”。我们注意到,课标对
8、“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阐述忽视了“两点论”的本质是“重点论”这一主要命题,从而使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滑向了没有价值的调和与折中,也就容易导致教学理念的集体走失,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政治、思想品德等其他形式的课。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课标的提出者自己都没有多大把握,只好避而不谈或闪烁其词、语焉不详,使人们只看到两者的混杂罗列,没有主与次、核心与外围、基本与连带的关系,没有学理上的联系。 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语文素养是树,知识技能是枝、叶;语文素养是大厦,知识技能是砖瓦;语文素养强调综合人文,知识技能注重专项工具。两者之间应该是被包含与包含的,是
9、水乳交融的,而不是孤立的、相对的。传统的听说读写等知识技能是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手段和工具,离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这一载体,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便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四、努力完成由“教学课本”向“用课本教”的转变 浙江省新课改语文教材采用的是“苏教版”语文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特点除了人文底蕴深厚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材容量大。一个学期两个模块四十多篇课文,其间还有学分考试及认定,任务非常繁重。要是采用传统的“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观念,课文一篇一篇地教,内容一段一段地讲,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其结果定是费时费力,也与新课改的理念相悖离。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转
10、变为“创新取向”,变“教学课本”为“用课本教”。 “用课本教”是指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课本进行教学,真正地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其本质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教学实际对课本的处理大胆取舍,因文而教。经典文本精讲精学,全方位地深入理解、分析吃透;一般文本以点带面,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辅助文本则蜻蜓点水,突破一点,不及其余。二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板块之间,语文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重新组合(跨模块可能相对较难)。比如必修一的“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我们可以采用先学“感悟自然”板块,然后将“谛听天籁”与“湖山沉思”两个板块整合进行比较教学。三是引导学生探究教材、质疑创新。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善于从平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质疑创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审美、探究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教学课本”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静止性和封闭性,“用课本教”则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推行新课改、树立新理念、实现新课标,这并非一日之功。但至少有一点我们要明确:只有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实践、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我们的新课改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培养的学生才更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