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1811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上册教案 全册.doc(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所教年级现状分析: 经过前三年的学习,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

2、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其内涵。 但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这些学生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而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要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学期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

3、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4)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3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

4、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

5、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知识点: 1、能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3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5、

6、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6、学写书信。 7、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四、能力点: 1、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2、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3、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4、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5、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五、学习方法: 1、阅读教学重在读。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方法。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来理解,积累、内化课文语言

7、,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自主学习法。 3、结合教材实际,采取 “图文”结合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从比较形象直观的“图”入手,“图文”结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六、学习习惯的培养: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

8、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识字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平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 3、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4、习作练习

9、:适时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5、综合练习: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的方式,集众人智慧,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及时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学。 6、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7、继续做

10、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11、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三、课前准备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四、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

12、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

13、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

14、名说)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7)教师示范。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8)学生练习。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六、总结: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七、作业: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八、板书读书要有选择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二、到图书馆借阅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

15、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三、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四、训练姿势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

16、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五、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1)谁来说说是在什么

17、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同桌讨论)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

18、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六、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2、交流。七、板书:什么地方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什么样的记号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学要求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三、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19、。(板书课题)四、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1)同桌讨论。(2)指名说。(3)教师小结。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板书)1、要按一定顺序2、要有重点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4、观察以后要动笔4、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1)同桌互说。(2)指名说。(3)评议。5、(1)过渡:

20、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2)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指名说。评议。五、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2、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1)同桌讨论。(2)指名说。(3)小结。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1)

21、同桌讨论。(2)指名说。(3)评议。5、(1)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七、作业写观察日记。八、板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教学反思1老师,您好!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高尚,激发学生

22、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一、 创设情景,激发感情1、 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经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敬重。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

23、准生字。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身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和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设计: (一)组词 铺( ) 浸( ) 顶( ) 霞( )辛( ) 哺( ) 侵( ) 项( ) 假( )幸(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三、 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ng zhng ) 塑造(s sh) 笑语盈盈(yn yng) 浸透(jn jng )教学反思 第二

24、课时 授课日期: 一、听写。 高尚 智慧 波涛 发明 浸透 涌出 塑造 朝霞 茁壮 衷心 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重点局部,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解决。 3、重点局部,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

25、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生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发明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指名读;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 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

26、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五、作业:1、感悟积累。 本文是一首( ),赞美了教师事业的( )和( ),抒发了小朋友们对老师的( )、( )之情。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说句;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 ),“理想的丝线”指( ),“甘露”指( ),“茁壮的新苗”指( ),表示了( )。 4、背诵课文教学反思2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体会作者对兄弟

27、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1)介绍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

28、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4)学生练读全文5)抽读卡片6)读准字音7)理解词语:皓月:明亮的月亮。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2 范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 细读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3 学习第三自然段: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离”呢?4 指导朗读作业布置:抄写词语教学反思

29、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学要求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三、教学步骤及过程1、继续细读课文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引导想象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细读5,6自然两段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

30、的可贵之处。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2 、总结课文内容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3、指导背颂第4-6段4、直到造句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5、作业 教学反思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

31、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3、看洞庭湖的画

32、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

33、g、潭tn、螺lu、磨m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

34、,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生:遥望:远望。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师:

35、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生: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3、理解古诗的意思,通

36、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3、讨论交

37、流。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四、发展性练习。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4、熟读成诵。教学反思4秋天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二、教学重点: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学目标:1、学会

38、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二、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1、板书课题:秋天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秋高气爽 秋风红叶 秋水长天 秋风萧瑟 秋虫啾鸣 秋实累累 秋桂飘香 霜叶知秋 秋雨绵绵 秋风习习 枫林尽染 落叶萧萧 秋山如洗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秋菊傲霜 秋风落叶)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

39、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注意: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

40、了什么内容?(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次板书: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

41、样?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4、学习第一小节:指名朗读第一小节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

42、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流。(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3、抄写词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一、教学目标: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3、能背诵课文。二、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

43、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板示:秋风来到_,在那儿_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板示:秋风飘到_,_。教师随机

44、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5、引导学生交流“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2、指名朗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