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灰椋鸟》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灰椋鸟》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说课稿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记事写景的散文。课文写了作者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赞颂之情。文章第二大段是重点,而第四、五自然段,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作者将灰椋鸟归林的活动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同时描写,情真意切,情理贯通;拟人手法和反问句的妙用,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段学生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椋,翘”等三个生字;会写“杉
2、、毯”等五个生字,注意“栖”的读音,认识多音字“翘、和”,理解“盘旋、排空而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感悟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大自然的热爱。 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文章的四、五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重点写了灰椋鸟归林以及在林中的各种表现。引导学生感受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美好景象,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 针对本教材特点,我采用读、品、想的方法,通过词语理解、句式的推敲训练,情感的体会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
3、言的目的。采用创设情境、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感悟文章描写的精妙所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读感悟,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直接引入首先我板书课题,强调“椋”的读音,齐读课题,为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灰椋鸟,看见过吗?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灰椋鸟什么样?有什么特点等,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根据新课标高年级段默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我让学生按要求默读全文,并屏幕出示默读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我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默读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4、习惯。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文本的过程。这一过程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自主求知的状态,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首先投影出示生词水杉 绒地毯 刺槐 椭圆形栖息 扑棱棱 深涧 翘首 应和,指读,强调扑棱棱的“棱”和栖息的“栖”的读音,强调多音字“翘”和“和”的读音,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然后为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渗透把厚书读薄的阅读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预习课文后,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样学生就自己抓出了本课的重点: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接着引导学生质疑,预习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师生共同梳理,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了解了学情,找准了教学的切
5、入点。三、紧扣重点,品读感悟我先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呢?交流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自由读课文,并屏幕出示学习要求:学习任务:作者是怎样写鸟儿归来的壮观场面的?学习方法:读划品1、 读: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思考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归林后又是怎样的景象?2、划:划出你喜欢的句子3、品:边读边想在书上标注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抓关键词句体会、感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此处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接下来我让学生交流,学生喜欢哪就交流哪,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交流鸟儿归林的壮观时即第四自然段时,重点抓住“排空
6、而至”、 “浩浩荡荡”等词语来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的壮观!最后齐读两句话,再次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抓住“盘旋” “投入”等词理解,重点理解“投入”这个词,与“飞入”进行比较,什么时候用“投入”?从“投入”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这树林是鸟的家园。此时的刺槐林里变得热闹起来,我引读“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一句,让学生理解“倾诉、呼唤、应和”内容时,我设计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这一情景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 为让学生完整地感受这壮观而又欢乐的场面,我让学生想象读第四自然段,语言有画面,字词见形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想象
7、画面,培养了学生由文字再现画面的能力,这是学习语文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然后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课文,这是感悟内容、体会情感的最好方法。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鸟儿归林的壮观。我设计过渡: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刺槐林,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由此引入第5自然段交流,重点抓住以下几句话指导交流: 1.“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先让学生抓住颜色和姿态感受灰椋鸟的美,再让学生回到一开始灰椋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进行比较朗读,自读自悟灰椋
8、鸟为什么变美了?从而感悟夕阳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鸟的美丽,对灰椋鸟更添喜爱之情。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好这句话。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我让学生体会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妙用,播放鸟鸣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在欣赏时让学生想像,这声音如似。这样热闹、欢快的百鸟争鸣图,我们能不被它感染吗?此时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欢呼什么?作者在欢呼什么?让学生领悟到百鸟争鸣的热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容,配上优美的音乐,带上喜爱的情感,让学生再读第五自然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9、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读、划、品”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能自己感知、发现,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激活、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感悟、通过句式感悟、通过情景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了能力。四、总结延伸,拓展升华我用“同学们,在你欢呼、赞叹之时,你是否想过该感谢谁?回来的路上,作者久久不能平静,她想到了什么?”自然过渡到文章最后一段。出示反问句:“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欣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让学生改陈述句,让学生在句式转换过程中感悟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感激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我告诉学生
10、,正是许许多多的林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使这里成为了鸟的天堂,鸟的乐园。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小学生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这一问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认识指导行动。看作者为鸟儿做了什么?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歌曲中我向学生声情并茂地叙述女大学生徐秀娟为救受伤丹顶鹤而牺牲的动人故事,记住她最后的呼吁: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出示这句话齐读。使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升华,结束本课教学。在歌曲的渲染中,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五、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3至5自然段。2、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标语。作业的设计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体现了实践性。六、板书设计26 灰椋鸟鸟儿归林 壮观百鸟争鸣 热闹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体现了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