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149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是谁制造了风教学设计教 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做风的形成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出自然界里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耐心实验的科学态度。教 学重 点:明白生活中人造风的原因,掌握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教 学难 点:通过实验得出太阳的能量使得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教 学准 备:风的成因实验器,火柴、蜡烛、蚊香、课件、中国地形图等。教 学过 程: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问题1、引入。师播放风的有关视频,提问: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你能提出什么科学问题?2

2、、导入新课。风是怎样形成的?是谁制造了风?(板书课题)二、科学探究1、生活中的人造风。教师: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猜测风的形成原因,全班交流。板书: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来证明。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那些方法可以制造风?电风扇、电吹风、扇子扇、嘴巴吹这些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为什么会流动?(利用工具推动空气流动或者人力推动它流动)想一想:大自然中是什么使空气流动起来呢?学生自由讨论,形成自己的猜测。2、联系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找出风的形成原因。教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就以我国冬天的风为例

3、进行研究。出示中国地图,指图提问:我们这里冬天常刮什么风?(北风)课件展示并分析:冬天,我国北方气温低,南方气温高,冬天经常刮北风,说明了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板书:气温低的地方 气温高的地方)3、实验验证。(风的形成演示箱进行演示)猜测:实验中空气会向哪儿移动?为什么?你看得见空气流动吗?用什么办法能看见?(用蚊香的烟来观察空气的流动)教师演示实验。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空气为什么会流动起来呢?各小组互相讨论一下。小组汇报汇总。4、小结:燃烧的蜡烛放出能量,使周围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沿着“烟囱”上升,“炉口”附近的冷空气来补充,于是引起了空气沿水平方向的流动形成了风。实验中的空气流动是由于受

4、到箱内冷热不均匀的环境影响。5、提问:在自然界这个大范围中你能联想到自然界中谁能使地球上的温度不均匀呢?温度的高低是由谁造成的?根据实验并联系实际,你能分析出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交流自己总结出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原因,师随机进行课件展示。教师小结:太阳发光使空气受热,由于各地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一样,各地空气温度就不均匀,空气由气温低的地方向气温高的地方流动形成了风。所以,太阳供给的能量使地球上的大气流动形成了风。三、交流评析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知道了那些知识?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四、拓展延伸关于风,你还知道什么?(师课件随机展示龙卷风、台风、飓风.等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相

5、关的资料,相互交流办一期关于风的知识展,去发现大自然中风的更多秘密。太阳板书设计:13.是谁制造了风. 大 气 气温低的地方 流 向 气温高的地方太阳供给的能量使地球上的大气流动形成了风。教学反思:让 科 学 探 究 “生 活 化”当今社会,科学知识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教学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科学,用科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科学探究产生亲切感,增强自身学科学用科学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一、科学探究“生活化”,就是要求学生学习知识着眼于学以致用,材料准备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演示“风的

6、形成”演示实验时,我向学生提问“你看得见空气流动吗?用什么办法能看见?”,当学生提出可以用蚊香的烟来观察空气的流动时,我在实验中马上采用,不光使学生体验到身边有科学,而且用科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如教学“鱼”时,可以这样设计: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要买有鳞片的鱼,可以考虑买那些种类的鱼?经过大家讨论,达成共识:(1)鲢鱼,(2)鲫鱼,(3)鲤鱼,(4)草鱼有的学生还可能考虑到无鳞片的鱼等。再如在教学“林中的树”时,可让学生收集树的图片、木板、树桩的图片等,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弄懂每个图片所隐藏的秘密。这样联系实际探究,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让

7、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欲望。二、科学探究“生活化”,是指在科学探究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教学“建高塔“时,要比较各种塔的图片,初学时学生难以理解塔为什么要建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动手 “建高塔”是唯一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同学合作建高塔,即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相互协作能力,掌握了高塔中蕴育的科学知识。这样教学,抽象的思维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三、科学探究“生活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

8、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科学”,要养成事事处处吸收运用科学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科学、创新性运用科学的积极性。例如,在盘山公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桥两边为什么要修一段引桥?桥高是多少?引桥有多长?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看一看、量一量、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科学。学习了“岩石“后,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石头,说说周围哪些石头是花岗岩?哪些石头是页岩?哪些石头是石灰岩?这些岩石各有什么用?经常这样做,让学生有意识地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逐步学会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