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519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6.燕子专列教学反思燕子专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本案例的撰

2、写以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为主线,将这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之中不断增强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一环保意识。通过三次课堂教学,有这样一些感受:一、抓关键词句品悟,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有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本学期的总学习目标中指出,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本课所在单元也正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本课环节时,抓住课文第二、三、

3、四自然段是研读重点,重在感悟人文情怀。首先由问题: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专列呢?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呢这句话作为切入点,引入学生回忆燕子遇到了麻烦,感悟燕子到底遇到什么麻烦呢?通过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句中词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燕子正处在危险的时刻。接着感悟政府、居民、贝蒂三方面来表现人类对燕子的友情。在体会政府决定用列车送燕子时,先让学生明白政府是做什么的?(处理国家大事的,就像2008年的春天的雪灾,5.12的四川汶川地震。比起救燕子这样的事情来就微不足道了。)这样进行比较后,学生顿时明白政府是多么的了不起,接着政府用电视和广播向人们呼吁,让人们去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温暖的地

4、方。接着当市民们听到了紧急新闻后,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我开始放手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抓住重点词语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几个词语,反复朗读来感受人们拯救燕子的真情。孩子们从这些重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人们寻找燕子的焦急,体会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下竭尽全力寻找燕子,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德。接下来我们又把目光聚集在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身上,从小贝蒂在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中的寻找燕子,哪些语句使你感动,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抓住了皑皑白雪、山间岩缝等词体会环境的恶劣,行动的困难。再抓住贝蒂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和一点

5、也不在乎进行比较,师生接读,深刻感受贝蒂在这次救护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博大爱心,体会到贝蒂为拯救燕子的忘我精神。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学生既领悟了课文的主题,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二、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当政府决定用列车送燕子,呼吁人们寻找燕子时,此时我安排了假如你是电台或广播台的主持人,你会怎么向大家播报这条紧急新闻。学生即兴发挥,进行说话训练。接下来我们走进爱心行列中小贝蒂身边时,面对善良可爱的贝蒂,有谁不想夸夸她,你想对她说什么?这时让学生畅所欲言

6、,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也是诱发学生天生的爱的情感的最佳时机。课文结束时:列车开动了,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地叫着,它在说些什么?你能代表燕子向帮助过它们的人,说说感激的话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发言,拓展思维,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睦相处。三、在拓展创造中生成-巧用文本的空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有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行文中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空白,使之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不著一字,尽得风光。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

7、其内,徜徉其中,必然会别有洞天、豁然开朗。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空白处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品得个中妙谛,利用这些意味隽永的空白,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进行拓展和延伸,就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催生新的文本资源,创生新的知识意义。这节课我在本年级先后上了四次,当第二次学习到:政府决定用列车送燕子时,有一个学生认为政府是小题大做,我当时就反问学生:政府这样做是在小题大做吗?还是很了不起?,学生想了想,虽然确认是很了不起,但是却没有能深层次体会这是政府保护环境,对鸟类的关爱。我想学生在此不明白政府是干什么的,而造成学生对文本理解有误,对后面学习体会居民、贝

8、蒂对燕子的爱心将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再上本课时,我首先就提出问题:政府是干什么的?让学生明白政府是管国家大事,比如:2008年的雪灾,5.12四川地震,8.8的奥运会,是管理事关民生安危,国家经济发展等重大事情的。然后再让学生比较燕子这件事,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正因为政府这样的重视,就体会出政府决定用列车送燕子是了不起的举动。这样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四、贯穿主题,在情感中得到升华。本课以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为主线,将这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全文。列车开动了,燕子要走了,带走的是一颗颗浓浓的爱心,留下的是人与动物的永恒友情,人类和动物是朋友,是伙伴,人类更应该保护鸟类,于是我们一起向人类

9、呼吁(齐读:请爱护鸟,爱护所有的生灵,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正是这个感人故事所要呼吁的主题,最后回到课题燕子专列,孩子们悟出来了这趟载着燕子的专列,其实就是一趟爱心专列,所有的爱之曲已随着和谐之音奏响了,永久地吟唱!整节课首先是自由质疑,初读感知,接着,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围绕爱之主题构建课堂,理解层层推进,情感步步升华。课堂教学结构疏密有致、粗细结合,对整个教材的处理新颖、简洁、深刻。同时又在研读中感受浓浓的爱心。清亮的童声始终贯彻整个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板书设计意图:本课板书我力求简洁、图文结合,抓住人类对动物献出的爱心突出主题。于是我的课题板书在列车车厢里,代表里面的特殊客人是燕子;政府板书在火车头,意在政府牵头;列车下面是一颗爱心包围的居民和贝蒂,表达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托起这一辆爱心列车,这是文章的主题-爱心贯穿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