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还应回归本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还应回归本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还应回归本真 语文课,还应回归本真摘 要:现在上语文公开课似乎有了一种惯例:一定要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分组讨论。没有多媒体似乎就不能体现新观念,没有现代感;没有分组讨论,似乎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来得不热烈这些都是一直以来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难题,是课改路上的绊脚石。我认为,语文课,还应回归本真。 关键词:语文课 传统 “三个一”现在上语文公开课似乎有了一种惯例:一定要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分组讨论。没有多媒体似乎就不能体现新观念,没有现代感;没有分组讨论,似乎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来得不热烈种种怪象,打着课改标签,却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因此,回归语文教学的本
2、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在充分朗读、个性感悟的基础上,构建生命互动、有效拓展的课堂,才能秉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一、语文课:多媒体不可滥用不可否认多媒体的确方便快捷,形象直观。它的产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但从语文这种课的特点来看,它本质是语言,需要植根于文本,生成于思考,实现于表达。无论哪一种教学手段,如果离开了这个本质,毫无疑问,语文课就没有了语文味。多媒体课往往从问题的设置到问题的答案,把一切都设计好了,好象给这堂课的每一个步骤设计了好了圈套,需要学生顺着这个步聚钻进去,因而多媒体课最怕“乱套”,“乱套”了
3、就没办法顺利进行。然而语文课堂的活力恰恰在于它的随机性,灵活性,或者说就需要“乱套”。有时对于一个问题的讨论,学生有了比预先设想更出色的表达,多媒体却一时难以作出调整,结果出现在屏幕上的还是事先打好的东西,很让人扫兴。其次,多媒体在使用中常常需要关闭教室里的其它光源,加之多媒体一页一页的闪现让人目不暇接,难以使学生有静心看书的条件,无形中脱离了文本。此外,多媒体把文本的结构,知识的归类疏理得一清二楚,形象直观,但在其优势的另一面却是会抹掉了语文课所必须的想象空间。所以语文课滥用多媒体的做法常常是弊多利少。如果说多媒体对于语文课有作用,我觉得主要用于复习整理,或是音像图片的展示。如果单是探究文本
4、的语言和思想,一味依赖多媒体显然是不可取的。二、语文课:分组讨论切忌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少教师为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设置中一般都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当然是可以的。但往往因为有时间的限制,教师又不得规定时间,或三两分钟,或四五分钟。于是叽叽可喳喳一一阵讨论之后,接着就是小组选代表发言。“做”的色彩太重,很有流于形式的嫌疑。一堂课也就四十分钟,设置了分组讨论,教师还要紧张地把控时间,其讨论的自由度和深刻性难有保证。听过很多公开课,凡有分组讨论这个环节,发言的质量大都不怎么高,至少说明讨论还不够成熟。再者,能够发言展示讨论成果的只是一两个,其他学生也参与了讨论
5、却很难有机会展示,也因为时间关系也就不了了之了。由此看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这样的话还不如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随性发言,教师再借此引导讨论的步步深入。有时一篇课文太长了,教者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把课文分解成两块或几块,一组承包一块研讨,我怀疑文本的解读是不是就没有整体感了。如果确实太长,那是应该课外去读的。一堂课的四十五钟很有限,主要应该是用来共同探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解难答疑,引导阅读的深入。有的公开课是借班上课,既不与学生相熟,也没有提前通知预习的可能,所以不宜选用长文。如果进入讨论阶段,我个人认为,还是自由发言的好,一者体现公平性和竞争性,让已经有成熟思考的学生先得
6、发言权。二者体现思考的独立性。分组讨论中一般只选一个代表发言,假如这一组中意见没有统一,发言人能代表谁呢?三、语文课:呼吁传统的回归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所作的探索在带来新鲜成果的同时,也难免有些华而不实的成份。我以为,语文毕竟就是语文,几千年的教学传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不能放弃,在语文越来越陷入困境的当今,需要我们从传统中寻求突破。所谓语文课传统,概括讲就是“三个一”,即: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就是要有简洁明朗的板书,有现场书写的激情,有即兴发挥的睿智。相比来说,多媒体把知识点事先就预备好了,课堂上的展示犹如一次重播,而靠着一支粉笔驾驭课堂乾坤,好比是现场直播,
7、就算是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人们看直播的热情远远大于重播。所以用好自己手中的粉笔,同时可以吸引学生。“一张嘴”,就是要有灵巧富于睿智的表达,能启发学生的思考。这张嘴巴不一定要滔滔不绝,把整个课堂灌得密不透风,要张驰有度,能即时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考。这张嘴巴不一定要伶牙利齿,把整个课堂变成自己的独角戏。这样做即使学生佩服你了,也不算得成功,因为这不是语文课的目的,让学生的嘴巴灵巧起来才是这张嘴巴的功夫。“一本书”,就是要有共同研究的母体,是思考的起点,是表达的根由,通过“有字”的书读出“无字”的书,启动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通过这本书,引导学生把长文读短,把短文读长。把长文读短
8、,是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长文的精髓,培养发现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把短文读长,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短文把思维伸展更广阔的天空,借一文通宇宙之变,借一文晓人生之理。如此伸展自如,能进能出,方把这本书变成语言文学的富矿,深入开采,化为学生生活与思想的养料。总之,这“三个一”大有文章可做,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从传统上再深入思考,寻求突破。如果一堂语文课到了只能依赖多媒体才能激活,只能靠所谓分组讨论之类的形式才能调动课堂的时候,说明我们技穷了,那肯定会把语文推向更深的困境。参考文献: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宁鸿彬 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陶行知 中国教育改造 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6区培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