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886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理解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智慧,熟练掌握化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关于教学目标的说明: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语文教学的使命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杨氏之子是小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用人物对话来展现人物的智慧和幽默,其中蕴含着化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这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五年级学生来说,要在克服文字障碍的前提下理解和体会人物的智慧和幽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直观、形象、生动的微课程形式,

2、通过精心设计画面和评价检测,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复杂的过程生动化,最大限度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化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今天我带领大家穿越历史,认识一位古代的朋友。这位朋友生活的年代到今天也不算太远,才1600多年。(出示第1至2张幻灯片,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出示第3张幻灯片,朗读杨氏之子原文)你看懂了吗?古人和我们玩文字游戏呢!大家别着急,看完这节课相信你不但能读懂原文,而且会变得和他一样聪明。二、教学过程在开始讲

3、解之前,我请来了两个好朋友来帮忙,让大头儿子扮演杨氏之子,小头儿子扮演孔君平。好戏开演了!(出示第4至12张幻灯片,借助孩子们熟悉的动画形象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为设果,果有杨梅。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4、孔指以示儿曰:“此

4、是君家果。”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咱们还是请大头儿子来演一演,看我变。(借助动画形象将复杂的思维过程直观的呈现出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那么,杨氏之子又会如何作答呢?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这样回答你能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吗?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咱们再变!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

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三、梳理总结因为客人姓孔,所以杨氏之子联想到孔雀,如果客人不姓孔,而是姓柳、姓梅、姓何,他又联想到什么呢?你能联想到什么?(出示第13张幻灯片,通过评价检测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增强学习效果)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句子。(出示第14张幻灯片,训练、培养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出示陈太丘与友期,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大家自由读读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理解的。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这节课就是这样,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