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158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语三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一、课题引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共同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师: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生:铁罐。师:与铁罐的坚固相对,陶罐有什么特点?生: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师:好,概括为一个词,易碎吧。(板书:铁罐坚固 陶罐 易碎)师:那么,坚固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将会发生一件怎样的故事呢?(板书课题,在写到“陶”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学生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地书写“陶”)师:你们想知道的,也是我想知道的。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认真真地去读课文

2、。(课件展示初读要求)开始!二、教学过程(1)字词教学,追求整合师:这一课的词语比较多,有的还比较难。(出示词语)师:谁来读?我看到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你来!(指名读)师:他努力读准了每个字的音。谁再来?(又一学生读词语)师:你读得字字清楚,声音响亮,真好听!师:一齐来!(学生齐读)师:有时候,读词的时候还要想想这个词语大概是什么意思?这样才能读好。比如说,我们看到“恼怒”就会想到自己或别人生气时的样子,读的时候语气就比较重。师:(学生再次齐读第二组词语后,教师引读)这就是铁罐,每当我们看到了他,就会想到他的生(齐):骄傲、神气、奚落、轻蔑、恼怒、感到羞耻。师:(呈现第三组词语并让学生齐读后,教

3、师引读)这就是陶罐,每当我们看到他,就会想到他的生(齐):谦虚、朴素、争辩、心平气和、和睦相处。师:这里有些字比较难写,大家看看,是哪些字?生:谦。师:我也觉得这个字最难写,大家看,写“谦”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生:注意笔画;注意不要写错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师:对,写“谦”字时,左边写得(生:窄一些)右边要写得(生:宽一些)师:左边部首让一些,右边的地方宽了,写出来的字就好看了,这样才显得谦虚。(老师范写)这是本课最难写的字。生:还有“和睦相处”的“睦”;“奚落”的“奚”;“感到羞耻”的“羞”。(师边讲解边一一范写)师:请同学们打开抄写本,把这几个字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各写两遍。师:这些词中,

4、有一个词是说时间像水一样流过去了,这个词是生(齐):流逝。师:谁知道“恼怒”是什么意思?生:非常生气;十分生气;气极了。师:说一个人非常生气,除了“恼怒”,还可以用什么词?生:怒气冲天;怒火中烧;火山爆发。师:不叫“火山爆发”,那叫火冒生(齐):火冒三丈。生:大发雷霆。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描写人生气的词。(出示幻灯片2)生:齐读词语(比较平淡)师:读得没有味道,“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些词应该怎么读?师:(范读)生:齐读(学生读得很有韵味)师:有一个词与“讽刺”和“挖苦”的意思相近,你们能找到吗?生:奚落。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师:

5、现在我们再看这些词语(手指词语),谁能用上这里的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词,说一说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两位新朋友。先说说铁罐。生1:铁罐很骄傲,他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觉得跟他在一起,感到羞耻。师:他用上了三个词:骄傲、奚落、羞耻,说出了铁罐的特点。生2:铁罐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陶罐说理由,他就恼怒了,生气地说,我跟你在一起感到羞耻。师:他用上了四个词,谁再来?生3:我们今天认识了骄傲的铁罐,他常常奚落陶罐,陶罐说明理由,它却变得恼怒了,用更加轻蔑的语气去奚落陶罐,还说跟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师:真不错。谁来说说陶罐?生1:陶罐不像铁罐那么骄傲,它很谦虚。生2:陶罐不像铁罐那么骄傲,它很谦虚。时间

6、在流逝,皇宫倒塌,当人们挖出了陶罐,他还想着自己的朋友。生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谦虚的陶罐,不管铁罐如何奚落他,他还是希望和铁罐和睦相处。(2)品读课文,着力感悟师:讲得真好!同学们,这一篇童话故事,主要采用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可以说对话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每一次对话,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单独成为一个自然段。这样写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人的对话,注意他们的不同语气。(学生自由练读)师:铁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的话,谁来读?(生读得比较平淡)师:谁再来读?(生读得还是比较平淡)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怎么就看出铁罐是在奚落陶罐呢?生:铁罐是“傲慢地问”。师“傲

7、慢地问”怎样表现出来?语气要扬上去,要有挑衅的味儿。(指名读)师:有点挑衅的味道,语气扬上去了。谁再来一遍?(学生读出了挑衅的味道)师:我很赞成这样读!一起来!(齐读)师:第二次,又是怎样奚落的?(生读)哪儿看出它在奚落?生:懦弱;师:说它是生:懦弱的东西;师:还有哪个词看出他在奚落?生:神气。师:神气,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还有哪个词?生:轻蔑。师:什么意思呢?生:看不起他。师:根本就看不起他。我们怎样把这种看不起的语气读出来?谁来试试?(生读后)谁能读得更轻蔑一些,更看不起一些!(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第三次?(指名读)师: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怎么样?生:恼怒了。师:看看作者是怎样

8、写铁罐的恼怒的?生: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和两个感叹号来表现铁罐的恼怒。师:这句话的提示语在中间,大家看看提示语前面只有几个字?生:两个字住嘴。师:后面还有什么号?生:感叹号。师:提示语后面的一句也是用什么号?生:感叹号。师:从这两个字,从这两个感叹号你们可以感受到什么?生:铁罐已经气到了极点!已经火冒三丈了。师:谁来读?(生读得语气激昂,像吵架)师:生气,恼怒,语气不一定要非常高,请听老师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师:同学们,从铁罐的一次次奚落中,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铁罐?生:骄傲;目中无人;看不起他人;骄傲自满;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师:骄傲、无礼、看不起别人,面对如此傲慢,如此无礼的铁罐,陶罐是什

9、么态度?谁来读读陶罐说的话?(指名读)师:多么谦虚啊!师:第二次?(指名读)师:第三次?(齐读)师:从陶罐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生:谦虚;心平气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彬彬有礼。师:好一个“彬彬有礼”。掌声生:陶罐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一样”,不与铁罐计较。师:“谦谦君子”你都知道,还用得这么准,真了不起!(竖起大拇指)师:是的,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和气、礼貌待人、心胸宽阔的陶罐。现在我要请两个同学,一个读铁罐的话,一个读陶罐的话,读铁罐的要读出他的傲慢、无礼,读陶罐的要读出他的谦虚、和善、宽容。(分角色朗读)(读后师生评议分角色朗读情况,再次指名分角色读)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

10、有注意,铁罐前几次说话的提示语里都有怎么说的,第一次是“傲慢地说”,第二次说它带着“轻蔑的神气”,第三次是“恼怒地说”,可是第四次却没有任何提示。大家想一想,这一次他会怎样地说?注意这个时候,他比原来更生气,更恼怒了。生1:大发雷霆地说;师:是的,请你把“大发雷霆”带进去读。(生读)生2:怒气冲天地说;师:好!,请你把“怒气冲天”带进去读。(生读)生3:火冒三丈地说;师:把“火冒三丈”带进去读。(生读)生4:怒发冲冠地说; 师:是的,下面请同桌的两个人分角色再读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体会他们的不同品格(同桌分角色朗读)。(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两位新朋友已经比较熟悉了

11、,假如让你选一个做朋友,你会选谁?生1:我选陶罐。师:你呢?生2:我也选陶罐。师:你们呢?生:选陶罐。师:大部分同学都喜欢陶罐,不喜欢铁罐。那如果铁罐做你的朋友,你打算怎么帮他,怎么劝他?生1:铁罐,不要小看陶罐。生2:我会对铁罐说,如果你是陶罐,受到别人的奚落,你会有什么感受?师:这叫将心比心。生3:铁罐兄弟,你有你的优点,人家有人家的优点,你怎么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呢?生4:老师,我想对铁罐说:铁罐,你不要光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生5:铁罐兄弟,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你可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

12、别人的长处噢!师:好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铁罐和陶罐确实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1017节,看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板书:长处、短处)(3) 领悟寓意,多元理解师:那你现在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吗?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指名说。师: 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生:做人不能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生: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生:一个人可以骄傲一时,但不能骄傲一世。生:不能看不起比你弱小的人,不能以强凌弱。生:一个东西的优点有时候也会变成缺点

13、。不是永远是优点。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看一个人要全面去看。生:人们应该和睦相处。(4)拓展问题,深层理解师:如果这个故事不是这样发展,而是铁罐没有被氧化,一直被人们使用。而陶罐却被摔碎了。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生:不可以。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师:我们假设的是铁罐没有缺点,而陶罐没有优点,那铁罐可不可以看不起陶罐?生:不可以。因为不能伤害人家的自尊心,每个罐子都有尊严,所有的罐子都是平等的。师:说得好,大家都是罐子,虽然特点不一样,但都来盛东西的,彼此是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样你就读懂了陶罐的话。(出示陶罐的两句话,学生朗读)三、 作业布置师: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生:好。师:上课结束,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结束上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