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3294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丁丁冬冬学识字”是本册一个集中识字的主题单元。学生在本单元中不仅要认识和掌握木字旁、草字头、竹字头以及带有这些偏旁的生字,还要从中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总结识字方法,提高识字的能力。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一组很典型的体现汉字造字规律的生字,学生通过对带有木字旁字词的学习,发现和掌握木字旁的意义,感知“木”的表意特点,由此及彼,推知认识更多生字,为后面几个偏旁的学习做好铺垫。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基础,现在可以通过字理归类识字的方法,进一步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所以本课的教学着眼点不在于简

2、单的多认几个字,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掌握规律,对整个汉字系统有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识字的效率,促进学习智慧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木字旁的字12个以上,正确书写“材、休”。2、学习和掌握木字旁,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初步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过程和方法:1、创设宽松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2、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体会汉字的奇妙,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2、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

3、重点:1、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体会木字旁的表意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字义的密切关系,感悟汉字的表意特点。【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在家里找找有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并制作成词语卡片。教师准备:1、CAI课件。2、生字卡片三张。3、摘苹果游戏用卡片十一张。4、营造森林氛围小树教具四棵,树林教具两片。【教学过程】一、猜字导入,揭示课题。(一)引出学习伙伴,出示小篆“木”字,猜猜古时候用它表示什么?(二)播放动画,演示木的演变过程。感知“木”的本义。(三)揭示课题并板书。【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已有知识经验(上册看图识字部

4、分曾接触过象形文字),用学习伙伴带出小篆“木”字,结合动画进行演示,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形象的使学生感知到“木”的本义。】二、认读词语,发现规律。(一)创设情境,认识词语。1、引入“树哥哥”,通过介绍复习已学词语。(树枝、树根)2、出示图片,看图猜树。(杏树、松树、柏树、松树)3、看图识字,认读词语。(木材、木棍、木板、木条)【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树哥哥”这一人物形象,利用它的介绍将枯燥的识词过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看、听、读、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初识本课词语。】(二)自由认读书上词语,要求读准字音。(三)自主探究,发现特点。1、检查认读情况。2、观察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5、?3、全班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木”?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设计意图: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创设更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其中规律,从而感知“木”的意义。】三、拓展识字,强化认识。(一)生活中找字。1、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2、结合实践作业,交流家里找到的带有木字旁的词语。3、指名汇报并教读卡片上的词语。4、全班交流:卡片上的字为什么也有木字旁? 5、老师也从家里找来了一些词语,认识哪个读哪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发动他们在家里找找有哪些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并将其做成词语卡片在课堂上交流,不仅扩大了识字量,还培养了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6、的能力,并对木字旁的表意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二)诗中找字。1、引导诗中找字。(1)师朗读第一句诗,学生找诗中木字旁的生字。(2)交流:为什么“桃、李、梧桐”这些字也是木字旁的?看图感知。(3)齐读本句。2、学生自读,找出带木字旁的字。(1)学生汇报,交流为什么这些字也是木字旁的,看图感知。(2)指导朗读。【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进一步感知木字旁的意义。】3、营造“树林”氛围,教学“林”字。四、游戏识记,总结运用。(一)摘苹果游戏,巩固识记重点生字。杏:组词读。口表示什么?动画演示。 材:组词读。出示“村”,有什么办法区分? 柜:组词读。你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柜子? 杨:组词读。

7、它的第五笔是什么? 休:组词读。有什么好办法记它? 桃:组词读。换个偏旁能变成什么字?【设计意图:将“摘苹果”游戏放在此处,不仅照顾到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更符合孩子先认后记的认知规律。用红红的苹果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在识记时,用不同的问题带出多样的识字方法,并渗透了“休”、“杏”等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到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密切联系。】 (二)总结特点。 1、苹果树上的字有什么特点?巩固本课其他带有木字旁的字。板贴:枫、柏、板、柳,组词读。2、总结。3、选字填空编儿歌。(1)出示诗,全班一起填空。 春风吹,花儿笑,鸟儿树梢喳喳叫。(梢、捎)小朋友,来植树,

8、(值、植)提着水桶把水浇,(桶、捅)先种一株小松树,(株、珠)再修围栏保护好。(栏、拦)奶奶坐在树桩上,(桩、庄)看着我们哈哈笑。(2)拍手读诗。【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学生认记了大量木字旁字以后,对这一偏旁的意思已经牢固掌握,在这里创设这样一个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特点(其余偏旁学生已学过)辨析同音字,从而巩固所学拓展识字。】五、指导观察,学写生字。(一)读帖。1、出示“材”“休”,指导观察这两个字里的“木”写法一样吗?2、木在左做偏旁时书写要注意什么?(二)范写。(三)生写,学习写字方法。(四)书写“休”。【设计意图:“材”和“休”是本课要正确书写的生字,在教学时我重点指导“材”的写法,通过观察范写书写再观察再书写的步骤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掌握书写的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当堂运用此方法独立书写“休”。】六、总结规律,拓展识字。(一)营造“森林”气氛,教学“森”字。【设计意图: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课前准备的小树、树林教具做为奖励,适时地奖给他们,不仅鼓励了学生,还在黑板上营造了由树木到树林,由树林到森林的变化,将“木”“林”“森”三个字的字形与字义形象的展示了出来。】(二)用树哥哥的话小结本课。(三)教师总结:掌握了偏旁的知识,就能帮你认识更多生字!七、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