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3662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第一课。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式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学情分析】点亮小灯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

2、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式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

3、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亮【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教学思路】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

4、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样接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有失败。通过让成功的小组演示汇报,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小灯泡为什么会发亮?猜一猜,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借助课件认识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只有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都接通了才能让小灯泡发亮,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再趁热打铁,迁移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不亮的原因,了解一旦电路不通,形成短路或断路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而且短路会很不安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合作,用多种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并学着画完整的连接装置图。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拓展探究内容,如何想办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再次激发

5、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让这堂课的结束作为下堂课的开始。【教学准备】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电池和灯泡的卡片、记录单、大灯泡的实物、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欣赏一组由灯光组成的绚丽夜景(课件出示漳平夜景),多么美丽夜景,因为有了电点亮了彩灯才使我们的漳平变得更加美丽、漂亮。提问: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是如何形成的呢?【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夜景灯光引入来探究有关点亮灯泡的问题,既创设了探究情境,又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思想教育。】二、观察材料,认识构造(一)观察小灯泡1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师: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先

6、认识一下小灯泡。你们知道灯泡是谁发明的吗?(课件介绍爱迪生)首先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小灯泡的结构。2学生观察,观察构造并画下来,组内交流。(学生可以结合本组已有的小灯泡,进行亲身实际观察)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教师结合小灯泡的结构图帮助学生认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名称,强调有两个连接点。)师问:小灯泡上发光的部位是哪里?(灯丝)那么你能不能推测一下小灯泡上的两个连接点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设计意图: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此部分教学的重点,小灯泡灯丝点亮与连接点关系的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明白要点亮小灯泡,电流必须从一个连接点流向另一个连接点。】(二)观察电池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师:要点

7、亮小灯泡,除了灯泡,还必须有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到电线、电池等,这里先引导学生探究电池并板书:电池)师:老师也为大家带来电池,电池里的电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电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谁来说说电池由哪些部分组成呢?2学生观察电池,了解电池的结构(课件演示电池结构)。3师:电池上有正负两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了解电池的结构来为点亮小灯泡做准备。用电池的两极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的关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观察导线1引导师: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师:还需要什么材料?(学

8、生有可能说是电线,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点亮小灯泡所用的电线叫导线。)2出示导线。并对导线作简要介绍。三、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一)小组讨论怎么点亮小灯泡师在黑板上出示小灯泡和电池的模型,请小组讨论一下准备怎样点亮小灯泡?(二)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1课件出示要求:(1.、尝试不同的接法接亮小灯泡,每组想四种以上接;2接好一种后用模型把所接的样子拼接起来画在纸上,用笔划线代替导;3灯不会亮的接法也要画下来;4轻声、细心、快速准备,争取向全班展示;5听到音乐声后快速停下。)2小组操作,师巡回指导。3小组汇报把会亮的图和不会亮的图分别贴在黑板上。4分析电流路径(1)分析会亮的图师:看看这些会亮的图,说说他

9、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你们能画出电流流动的路线吗?(第一个可以由教师演示,其他由学生演示。)(2)分析不会亮的图师:说说这些图为什么不会亮?适时教学短路现象,课件出示短路【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我更关注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尊重学生意见,给予鼓励和引导,尽量使研究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同时让学生对实验结果作简单的整理和分析,对原有认知进行修正,知道“短路”是连接过程中的失误。】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四、学以致用,巩固已知。1你能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小灯泡能发光吗?(用课件展现课本四幅图) 请你说出理由。2学生做出判断,教师

10、予以简评。【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常识。】五、总结收获,课外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问题?2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对家中使用的电器做个调查: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家中每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点量是多少?我们能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么?【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非探究的终止,课外才是学生探究更广阔的舞台,课后的调查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如电不仅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

11、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电的兴趣。】【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小灯泡导线电池回路错误连接方法:短路、断路简评: 十月三十一日我市举办语文、数学、科学等八个学科的教学设计大赛。科学学科共有十九位教师参加。下面就实小陈女红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作简要点评。本次课题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小灯泡。陈老师写的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较透彻,教学目标定位较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较合理,设计的思路较清晰,且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准备中能详细列出本课教师和学生观察、演示、操作、实验等材料。 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以及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

12、激趣导入,观察小灯泡,尝试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用多种方式点亮小灯泡,判断哪个小灯泡亮或不亮,小结并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等环节进行预设。在教学设计中,重视采用观察、探究、实验、想象与猜测、小组合作等方法,较全面地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其它生成性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安排和处理,有助于落实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同时,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说明,能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结合课改理念和学科特点加以阐述。另外课堂板书设计内容精要,有助于突出本课教学内容。有专家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而探究的核心是不断深入的思维活动。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环节、小结提升等。这个案例,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