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4174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阅读指导法3、 提问启发式4、 分组讨论法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小黑板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这样一首歌,听了永远令人难忘;有这样一首歌,老一辈都会唱。这首歌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首歌是一段苦难历史的见证。(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叫松花江上,大家知道它讲的是哪里吗?(生答:东北)刚才你听了这首歌有没发现东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东北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生答:9月18日)

3、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个很重要的时间。每年的9月18日,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纪念的活动,每年的9月18日晚上东北沈阳都拉响长长的警报声。为什么这个日子会如此让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呢?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生答:九一八事变)讲授新课:(板书)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板书)一、九一八事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出问题:1、九一八事变是在哪一年爆发的?(生答:1931年)2、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是谁?(生答:日本关东军)3、在九一八事变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步骤,这个两个重要的事件是什么?(生答:制造柳条湖事件和炮轰沈阳城)(板书)1、时间:1931年9月18日(板书)2、策划者:日本关东军(板书

4、)3、两个步骤: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在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各地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民间小调(出示小黑板):高梁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民间小调控诉了日本侵略者什么罪行?(引导学生回答:侵略军的强暴罪行)。为什么中国的军队那么多,却“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事变前: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事变后: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也就

5、是说正是蒋介石的这种不抵抗政策,使日本占领了沈阳,但是日本占领沈阳不是它的目的,没有多久,日本很快就占领了东北三省,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之后,对东北三省人民实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同学还记得刚才九一八小调中的一句歌词吗?(引导学生回答:杀人放火真是凶)那么日本在占领了东三省之后,在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它又扶植了清废帝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东北人民是不愿做亡国奴的,当时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了东北义勇军,还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出示小黑板):九月十八又来临,东北各地起了义勇军,铲除卖国贼,打倒日本兵,攻城夺路杀敌人

6、,游击抵抗真英勇!日本的军队好几十万,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从民间小调中可以看到这时的东北义勇军,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在东北义勇军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课本中讲到的杨靖宇(请学生讲述杨靖宇的事迹)。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但日本占领东北不是它的目的,占领东北之后,它开始步步进逼,把侵略的魔爪又伸向哪里?(生答:华北)而且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这个时候,各地民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这就是我们的国歌,也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知不知道它

7、是谁创作的?(生答:聂耳)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首歌成了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战斗号角,成为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而蒋介石怎么做?还是顽固地坚持他的“攘外必须安内”的方针,不抵抗,把几十万的兵力全部部署在围剿红军上,围剿共产党的内战上。所以在这个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去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没有劝说成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最后发动了兵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板书)二、西安事变(板书)1、时间:1936、12(板书)2、人物:张学良、杨虎城(板书)3、经

8、过:(板书)4、结果:和平解决(意义)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西北文化日报报导西安事变的消息。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人物,一个就是张学良,一个就是杨虎城。在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逝世的时候,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给他的亲属发去唁电的时候,称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是伟大的爱国者。”为什么我们国家主席对张学良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实际上,大家都清楚知道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敢以下犯上,实行兵谏,逼蒋介石抗日。那蒋介石抓了以后,该怎么处置他呢?(四人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当时中共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向学生解释当时国际、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应。在十年内战中,蒋介

9、石确实杀了不少共产党人,但中国共产党最后却做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张学良、杨虎城能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伟大的爱国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我们中国来说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呢?(生答: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小结: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哪些?九一八事变三一年日占东北我们家园中共要建统一战线张杨二帅实行兵谏共产党派周去斡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业:填充图册: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板书设计:一、 九一八事变1、 时间:1931、9、182、 策划者:日本关东军3、 两个步骤: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二、 西安事变1、 时间:1936、122、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3、 经过:4、 结果:和平解决(意义)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 执教者:刘仕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