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11201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难忘九一八比赛用精品教育.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知识技能:1、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史实。2、讨论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提高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2、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2、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

2、为重的博大胸襟,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2)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政策?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造成什么结果?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的?,合作交流,1、“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力量围剿红军,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3、幻想国联调解,活动与探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932年,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

3、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末代皇帝溥仪,日军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西安事变(1936、12、12),不抗日则死!,决不做亡国奴!,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着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目的是什么?2、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出发点是什么?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当时的时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合作交流,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群龙无首、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

4、步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最终,我们的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从全国抗日大局考虑,不计宿怨,不计前嫌,以博大的胸襟,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呢?,思考,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事变和平解决,我们为什么这样,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

5、,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周恩来高度评价他们是,体会张、杨的爱国情怀,20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情感共鸣,从张、杨两位将军身上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们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安危,英勇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张、杨以个人之失,换来民族之得,虽是一个人的不幸,却是民族的大幸。,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东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我来总结,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面对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现在一定感慨万千,难忘九一八,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呢?,心灵感悟,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83周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我们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所以,同学们,我们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只有警钟长鸣,才能知耻后勇,只有勿忘国耻,才能发愤图强。,教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