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巧玲之让复沓成为古诗教学的助推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阮巧玲之让复沓成为古诗教学的助推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合诗眼,让复沓式引读成为古诗教学的助推器从一堂失败的绝句再看复沓式引读杭州市明德小学 阮巧玲摘要:复沓式引读在古诗教学中具有一咏三叹的效果,而且它常常为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甚至有排山倒海之势,把古诗教学推上高潮,产生回味无穷的精彩,因而深受教师们青睐而被频繁使用。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就会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把握好“度”,或者根本“复沓不得法”。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从一堂失败的课例中发现“找准诗眼,师引生读,入情入境”,从经典课例中归纳出“环绕诗眼,师引生读,以情激情”,从自身实践的课例中探究出“深入诗眼,师引生读,升华感情”,从同行的课例中悟得“巧扮诗眼,师
2、引生读,和谐共鸣”等复沓式引读的教学策略,让复沓式引读成为古诗教学的助推器。关键词:诗眼 复沓式引读 古诗教学复沓,又叫复唱、重章、重言、重复等,原本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特点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句子和句子之间只换少数的词语,从而起到加强节奏、增强情感、突出思想的效果。当将“复沓”运用到古诗教学中的引读上,即成为“复沓式引读”。所谓复沓式引读,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启发及指导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以朗读方式的反复揣摩言语的形式,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实现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复沓式引读在古诗教学中具有一咏三叹的效果,而且它常常为课堂情感
3、氛围的创设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甚至有排山倒海之势,把古诗教学推上高潮,产生回味无穷的精彩,因而深受教师们青睐而被频繁使用。于是乎,时下复沓式引读在语文古诗教学的课堂上不绝于耳,似乎成了古诗教学中的一种时尚,大有无复沓引读就不成古诗教学课之势。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时,就会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把握好“度”,或者根本“复沓不得法”。一、找准诗眼,师引生读,入情入境在李特工作室的同课异构中,我执教了二年级的绝句,本以为精心设计的复沓,能让学生激情迸发,没想到完全成了冷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首先回顾了这个复沓的教学片断: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哉!能出如此美诗的杜甫,你了解多少呢?生1: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诗圣。生2:我知道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生3:我还知道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生4:他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作品被成为诗史。师:你又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吗?当朝廷内乱,战火连天时,“感时花溅泪”,由于心中悲痛,花儿也仿佛落泪。而今,国泰民安,杜甫感到桃红柳绿,啊!好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春光学生接读整首诗当国家有难,百姓受苦时,“恨别鸟惊心”,因为感伤离别,连听到鸟鸣都害怕,而今,百姓幸福,杜甫觉得黄鹂的叫声多么动听,白鹭展翅多么优美学生接读整首诗当“烽火连三月”的战争年代,船只停运,百姓生活水深火热,而今,船只千里迢迢而来,繁忙运货,一派安定祥和。杜甫看在眼里,
5、喜在心底,高兴地作诗一首学生接读整首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设计的复沓太过繁琐和深奥,所以不但不能入情入境,更无法和诗人产生共鸣。于是,我将诗眼从“忧国忧民的杜甫”降低到“明丽活泼的色彩”。在古诗中,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所以,我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黄、翠白青”为诗眼,重新设计了复沓:黄鹂黄,鸣出的正是对春天的喜爱学生接读一、二句翠柳翠,
6、不就像春姑娘的长头发吗学生接读一、二句白鹭白,还能排着整齐的队伍呢学生接读一、二句青天青,多么无边无际令人喜爱啊学生接读一、二句二年级的孩子,听着简洁易懂的复沓式引读,伴随着“黄翠白青”这样明丽活泼的色彩,感情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和那投入的感情,我不由感叹:复沓式引读常常受到课文情感基调和情境色彩的影响,它要求教师在引读时主动融入课文本身的意境和基调,却较少顾及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处理不当,会造成一个在火里、一个在水里的尴尬状况。所以,复沓式引读只有着眼于整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渲染氛围、提升情感、抒发胸臆、促进朗读的教学效应。有效的复沓式引读,将“黄
7、翠白青”读进孩子们的心中,定格在孩子们的记忆里,这首诗的重点之一也就被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二、环绕诗眼,师引生读,以情激情这是王崧舟老师所上的长相思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有的只是生:长相思!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与妻子相偎依一起的温馨和幸福,有的只是生:长相思!师:在这里,没有郊外踏青时的杨柳依依和芳草青青,更无法与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有的只是生:长相思!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生齐:长相思!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
8、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梦会被破碎,我的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自己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播放具有浓郁悲壮美的乐曲怆)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长相思!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长相思!师: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长相思!这是一个被奉为经典的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围绕诗眼“长相思”来巧妙地设计复沓式引读,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边关如何思念亲人的情景后,马上又转换到诗中描绘的现实中,用“这里没有有的是”的排比引说,让学生自然地接续说读“长相思”;最后收结时,教师的语言更是极富诗意,若
9、排成诗行即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例告诉我们,要以情激情以及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也要善于运用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辞法来铺排造势,因为这些辞法本身的作用就是加强气势和抒发胸臆的,而且运用这些辞法的句子排列起来就具有诗句的结构特点,如此的诗意形式就与美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了,就能真正成为古诗教学的助推器。三、深入诗眼,师引生读,升华感情一位教师在阅读教学比赛中所上的古诗题临安邸也充分显现了复沓式引读特色,教学片段如下:师:我们刚才读的这首诗中第二句话是个什么句?生:是个问句。师:谁在问谁?生:诗人在问那些
10、整天寻欢作乐的高官们。师:你来问一遍。生:“西湖歌舞几时休?”师:诗人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怎么问?生:“西湖歌舞几时休?”师:诗人指着那些南宋皇帝的鼻子又会怎样的怒斥啊?生:“西湖歌舞几时休?!”师:让我们一起去痛斥,问问那些权贵们生:“西湖歌舞几时休?!”当我在设计题临安邸的教案时,除了参考这位教师的复沓式引读,照例先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往往是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深刻体会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内涵。诗中,一个“醉”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可谓精妙无比。所以,我紧密围绕“醉”,以“南宋王
11、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南宋王朝统治者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自上而下、醉生梦死的淫靡生活场景;通过交流感受南宋朝廷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败无能、昏庸无耻;品读通过感受诗歌蕴涵的油然而生的悲愤之情和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当学生充分感悟诗歌中蕴涵的丰富情感,触摸到诗歌的灵魂时,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配以背景音乐渲染,给学生营造一个如身临其境的氛围,新增设了如下的复沓式引读:师: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的统治者们早日去解救他们,这帮南宋的统治者们却躲在这里在醉生梦死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北方
12、的失地在等着他们去收复,可他们却在这淫靡的生活中一醉不醒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在这帮酒囊饭袋的眼中,杭州这样一个临时避难的地方,简直成为昔日的都城汴州。他们已经丢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想把杭州也丢了吗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课堂上,学生想象丰富,感受深刻,诵读更是慷慨激昂。一个“醉”字,让学生深入体会诗眼,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这两个片段的教学都重在升华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在这种复沓的感情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他们读懂了诗人的愤怒,读懂了诗人的痛心,读懂了忧国忧民,此时,情在孩子们的朗读中飞扬,情在学生的心灵里燃烧。四、巧扮诗眼,师引生读,和谐共鸣总以为复沓
13、式引读的妙语连珠都是出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但是在听了校内老师的一堂古诗课后,我发现复沓式引读的语言还可以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真是教无定法,又为我的探索古诗教学之旅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体验“欲把西湖把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经典名句时,这位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师:西子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那么美丽,西湖也是生:(齐读)淡妆浓抹总相宜。师:那么是谁在为西湖化妆?(播放课件,教师随着音乐中讲述)师:同学们西湖美吗?难怪说,欲把西湖比西子生: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晴天的西湖是浓抹;那么生:雨天的西湖是淡妆。师:真是生:(齐读)欲把西湖把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早晨
14、的西湖是淡妆;那么生:傍晚的西湖是浓抹。师:真是生:(齐读)欲把西湖把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荷花为西湖化浓妆;那么生:湖水为西湖化淡妆。师:真是生:(齐读)欲把西湖把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齐读)欲把西湖把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抓住了“总相宜”诗眼,教师用一唱一和般的对比,以晴天的浓抹对雨天的淡妆,以早晨的淡妆对傍晚的浓抹,以荷花化浓妆对湖水化淡妆,以教师的精心设计对学生的精彩应和,巧扮诗眼,在复沓式引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和谐共鸣。不怕失败的课堂,就怕没有改变的课堂。通过一堂失败的绝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反思,再看复沓式引读,便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与感悟。只有紧密结合诗眼,根据学情来巧妙地设计,才会让复沓式引读真正成为古诗教学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心中回味无穷的精彩。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诗意语文 王崧舟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年第二期复沓式引读:别让学生成为蹩脚的“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