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749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格式 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2009年8月AUG.2D0l9文艺理论LITERARYTHEoRY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李先云(黄石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0)摘要: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布景,道具,灯光,服饰,化妆等)是其创造形式美的辅助性表现手段,是舞蹈表演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舞蹈作品实例从三个方面简述舞台美术在舞蹈表演中所起的作用.关键词:舞台美术舞蹈表演作用中图分类号:J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30036-01舞台美术设计包括舞台布景,道具,灯光,服饰,化妆等.是所有舞台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装饰

2、功能,环境功能,表现人物心理投射的功能,创造演出形式的功能.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台的美术布景,灯光,服饰等是其创造形式美的辅助性表现手段,它们对烘托舞蹈情景,说明时代背景,渲染气氛,揭示舞蹈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推动舞蹈情节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舞蹈实例谈谈舞台美术设计在舞蹈表演中的具体作用.一,再现历史画面.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舞台美术方面,采用了突出重点,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面.如序曲葵花向太阳中,蔚蓝的大海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它与舞蹈配合,形象地展现了葵花向阳,人心向党的寓意,场面宏伟,富于美感.其他如星火燎原,飞

3、夺天险,进军舞等都创造了富于时代感的情景交融的战斗场面.其中幻灯投影成为创造布景形象的主要语言.幻灯投影这种时空转换灵活,形象性强,能产生真实画面并具有幻觉效果的技术手段,在东方红中被用作史诗创作中的主要造型艺术语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转瞬即逝,前后叠合,为这个史诗剧的几十个画面创造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与舞蹈,歌曲的史诗风格融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二,塑造空间环境来推动舞蹈情节发展.表现舞蹈风格情调来营造作品主题气氛瑞士舞台美术家阿道尔夫?阿庇亚说”不要去创造森林的幻觉,而应当去创造处于森林气氛中人的幻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是庆祝建国35周年的献礼节目.表现了从鸦片战争以来145年的

4、中国近代史,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人64年的探索与奋斗.要把这漫长的历史浓缩在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创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舞台美术设计方面,突出了创新意识,追求了新与美的结合,综合使用了多种舞台手段,创造了史诗性大歌舞所特有的意境,既有真实环境场面的再现,浓郁的历史氛围,同时又具有形象精练,意境深远,像诗一般的意蕴.为了表现抗日战争中的地道战,把升降台与画幕结合起来,在双层升降台上组织成立体的地道形象.在升降台前的画幕中,上半部表现了地面居民,而中间镂空,在灯光音响配合下通过舞蹈动作展现了富于生活真实又有艺术概括的地道战形象.这个处理区别了东方红中”青纱帐游击队舞”,有了中国革命之歌特有的新意,

5、是艺术,技术,生活的有机结合.在解放战争这段,为了表现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必须创造出消灭几百万国民党军队的磅礴气势与推翻蒋家王朝的英雄气概.为此调动一切可用的舞台手段,把电影,幻灯,机械台与音响,特技综合起来,创造时空连续性与多维性的画卷.第一段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进军,使用三组艺术形象同步展现.台口纱幕正投电影,用动画方式表现解放战争我方节节胜利的形势而舞台后区的塑料灰幕上用电影背投战争资料片,表现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英勇善战的真实场面.第二段是渡江.把舞台变成一艘战船.船舱,船帮与一个大船帆组成了表演区的主要造型形象.在舞蹈表演中,船舱与船帆有节奏地向下场口移动,造成一种动势,而天幕

6、上使用背投电影表现上千艘帆船在枪林弹雨中前进的壮观场面.火光弹道,水拄与硝烟,弥漫了整个舞台,很好地衬托了”渡江舞蹈”,并把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表现出来.第三段是解放战争的胜利结尾.选用了总统府的屋顶形象.这个立体的庞然大物,用车台从上场口推出后,在硝烟弥漫的气氛之中.几组战士从总统府的后面爬上屋顶,降下国民党旗,升上红旗,几十名浴血奋战的士兵和民工振臂欢呼,热泪盈眶地庆祝胜利.整个场面具有冲击力,形象地抒发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革命豪情,再现了蒋家王朝覆灭的必然命运.三,塑造舞蹈形象,突出艺术个性.形成舞蹈风格德国戏剧家,导演布莱希特认为:舞美设计”不是提供布景的框架式背景,而是建立起一个空间,

7、让人物在其中经历一些事情”,”布景也要有艺木的价值,而且要有个性特色”,”布景应该在演员排戏过程中产生,因此在效果上它应该是演员的一个伙伴.”独舞敦煌彩塑,舞台上只用一个二道幕拎起的帷慢,在灯光精心的照映下,却成了一个很美的洞窟.随着舞蹈表演,追光,侧光,流动光在演员身上缓缓变化着各种不同色彩色调,塑造着美的舞蹈形象,给了人很好的艺术享受.舞台灯光在生动的画面上,像一把挥洒自如的画笔,伴随着舞蹈的每一个段落节奏的转折起伏,进行冷暖明暗,虚实隐显的展示,不断地创造着舞台构图色彩上奇异的效果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另外,舞蹈服饰化妆是舞台美术中的人物造型,对舞蹈形象的塑造,舞蹈风格的形

8、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亚理士多德所指出的”形象的装扮多依靠服装与面具制造者的艺术”.一方面,服饰具有展示舞蹈角色的作用,具备着与舞蹈作品形象相应的诸多精神信息.导致一定舞蹈风格的成型.如舞蹈角色造型的时代特征,民族特点,职业身份,性别年龄,个性气质,知识修养,审美爱好,社会关系等.比如藏族舞蹈服饰的特色是头饰,藏袍款式,彩条装饰等.在舞(下转第38页)2009年8月AUG.2olo9文艺理论LITERARYTHEoRY合观众的审美需要,出现向板腔体靠近的趋势,形成曲牌板腔混合体的形式.其表现为:首先,作勾柳子戏”母曲”的”柳子”,“调子”等曲牌在词格形式上皆为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上下旬.这些曲

9、牌与共同作为柳子戏主要曲牌的”五大曲”在曲体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使柳子戏内部暗含了早期的板腔体的一些特征.其次,柳子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声腔如青阳,高腔,乱弹,罗罗,昆调,皮黄来丰富自身.在这其中,由弋阳腔衍变而来的高腔,青阳腔对”滚调”的使用启发了柳子戏在曲牌中插入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词,名为”挂序”.”序子的运用,是一种突破,它是由曲牌联套发展到板式变化唱腔结构的过渡形式之一.”第三,柳子戏除了运用曲牌联套的方式来塑造音乐形象外,很大程度上还运用同一曲牌的不同板式变化来表达感情.”柳子戏中的许多唱腔曲牌,已逐渐向着板式化的方向发展.”曲牌板腔混合体作为戏曲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特殊形

10、式,是声腔演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李连生在板腔体的形成与戏曲声腔演化的特征文中指出”从声腔演化过程来看,曲牌体戏曲本身已经蕴含着向板腔体戏曲演化的若干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曲牌体的板腔化.曲牌的板腔化意味着曲牌的解体,曲牌个性的丧失和共性的增强,暗示着板腔体戏曲的萌芽和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发展衍变外,它还受到诗赞体戏曲的影响.因此,曲牌体的板腔化,可以说是曲牌体向板腔体方向演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9子戏戏曲的板腔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习惯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客观上来讲,这种变化一方面在短期内拉近了柳子戏与观众的距离,使柳子戏继续存活在观众的视野之内,

11、另一方面,更暗含了柳子戏滞后的艺术效果在远离观众的同时努力寻求出路的迫切心态.在板腔(上接第36页)蹈牛背摇篮和藏女两个舞蹈中女服的设计均采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水袖,使人一目了然,明白这是藏族的舞蹈;根据面部和头部的装饰可以分辨出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从服饰的色彩和设计上的样式可以反映出舞者表演的人物的个性气质和作品的时代气息,时代特征等.另一方面,某些服饰成为人体动态的自然延伸,强烈感情的宣泄,构成舞蹈形象本身.如女子独舞江河水,水袖与人体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舞蹈中水袖既是社会女性的绳索,又是迎亲的花轿,更是宣泄悲愤情感的利剑.由此可见,舞蹈服饰不仅能介绍环境和人物,还可以表现舞蹈中所

12、蕴含的情感和情绪.此外舞蹈服饰能够突出不同舞蹈作品的艺术个性,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如舞蹈敕勒悲歌和春又来了,首先它的服饰已经展现出舞者将要表达的人物职业身份,性别年龄等;其次,这两个舞蹈表现的是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个性.敕勒悲歌服饰以盔甲为造型,舞蹈动作刚劲有力,表现的是战场厮杀的场景,舞者在服饰的衬托下显得威猛无比,显现出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粗狂豪放的艺术个性;春又来了以轻柔飘逸的绿色服饰为造型,动作轻柔,展现出春的气息,反映出南国水乡清38体戏曲不断扩大影响力,笼络越来越多观众的同时,柳子戏日益缩小的观众和市场刺激了它突破自身的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和借鉴板腔体的优点和长处.但由于自身曲

13、牌体的限制与束缚,它不【l能彻底得到解放.在北方板腔体戏曲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柳子戏就失去了与之抗衡的力量和自信,衰落在所难免.值得注意的是,柳子戏的曲牌板腔化同时也意味着“曲牌的解体,曲牌个性的丧失和共性的增强”.柳子戏在努力争取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剧种个性被同化,曲牌流失变质,都将威胁到柳子戏将来的去向.现阶段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上的柳子戏何去何从,是我们每个戏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注释:纪根垠.从”东柳”兴衰谈古老剧种振兴.段雨强等.柳予戏史料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160页.高鼎铸刍议柳子戏音乐的继承与革新.段雨强等.柳子戏史料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38

14、7页.(清)魏良辅.南词引证.安禄兴.论我国戏曲音乐两大体制.音乐研究.1984(10).第1l0页,112页.高鼎铸,侯俊美.柳子戏音乐.段雨强等.柳子戏史料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391页.纪根垠.柳子戏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高鼎铸.柳子戏音乐概述.段雨强等.柳子戏史料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430页.李连生.板腔体的形成与戏曲声腔演化的特征.学术研究.2007(1O).第139页.新柔美的艺术风格;两个舞蹈作品突出的舞蹈形象为舞台气氛增添了许多光辉,那颇具代表性的服装使观众感受到了作品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导演焦菊隐在略论话剧的民族形式和民

15、族风格中说:“一出戏演出的成功与失败,舞台美术几乎是起着一半的决定性作用的”.苏联戏剧家彼得罗夫说:”观众对主要角色扮演者的注意力占全部扮演者注意力的柏%?观众对演出造型部分的注意力则是100%,因为所有围绕演员的环境在整个演出中都被观众感受着.同样,舞蹈是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舞台美术设计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舞蹈编导者在编排舞蹈作品时,要与舞台美术设计者通力合作,统一思想,综合考虑舞蹈内容与音乐,舞台布景,道具,服饰,化妆等因素的协调统一,使舞蹈作品完美表现.年版参考文献:【l】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2沈尧定.舞台美术设计技巧.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