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827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用史蒂芬-柯维的一句话就是: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的法则,因为他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实际上,某些强调原则的解决方法和我们流行文化的通行惯例和思维定式大相径庭的。何为高效能?高效能就是掌握一定的做事原则和方法,比别人更快更好的完成既定的任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恰恰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原则和方法。原则一:个人愿景原则积极主动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采取行动是实现人生产能与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

2、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主动积极是书中提及的第一条习惯,作者认为:客观条件受制于人,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积极回应;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做一个真正“操之在我”的人。其中很有份量的一句是“有选择的自由”,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个体拥有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潜规则是不能妨碍他人选择的自由。接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承担责任。当外界出现刺激时,积极主动的人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然后给出个人特色的回应。这种自由被视为“人类最终的自由”,即在任何环

3、境中,人有能力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及回应方式。这给广大没有做出选择的人提供了一线光明和希望。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 “我迟到,因为”、“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原则二:自我领导原则以终为始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实际中的创造是由心智来创造的,远期目标决定的是未来

4、,而不是到了未来我们在做什么?书中提到了创造的顺序:第一步是规划预期的结果,二是实现预期的结果;区别只在于一个是规划,另一个是实现,但人往往缺乏的是规划,没人去想很远,所以目标管理是很重要的,看了书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不是因为机遇,也不是因为能力,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那又怎么能得到呢?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所以说,活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是很悲惨的,这也让我明白了,当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的时候,问问自己要过吗?有多么强烈的想要? 目标都可以设定,会写字的人都会,但以终为始说的是“以结果为目标”,因为目标有可能得不到,但结果是一个人一定得到的,所以你希望自己的结果如何,

5、用此来刺激自己,调动自己的主动积极性,这才是好习惯、高效能习惯。 在以往的工作习惯上,我做事总是要问自己目标明确否?但也仅局限在做单件事情上,缺乏系统的目标,对事情过程控制不好,经常有头没尾;以终为始讲了一个“个人宣言”,我认为很好,我太缺乏与自己沟通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是就事论事,很多事情都偏离了目标,而我们还在拼命的去常识,这很是低效的。原则三:自我管理原则要事第一。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要事是我们前一阶段讨论

6、很久的一个概念,多么的好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因为要事是因使命、价值观来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所以紧急不紧急是时间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与以终为始的延续。 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原则

7、四:人际领导的原则双赢思维。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在双赢思维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维上都提到了人际关系,我也这样认为,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那么要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两好的人际关系,而书中的“主要流程”的第一点也说了“在勇气与体谅之间实现平衡,以需求共同利益”,双赢还要需要勇气和体谅,所以要学会双赢的思维。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

8、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书中提到了互赖,我是这样认为的,互赖是长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认为互补比较好,可能更加实用。 原则五:移情沟通原则知彼解己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

9、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与人沟通,关键的并不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别人,而是倾听别人思想的同时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双方才会互相理解,并且进一步达成共识,我们不能强加给对方自己的观点,要学会设身处地的考虑。原则六:创造性合作原则统合综效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我们目前有两套或者四套

10、五套的方案,惟独缺少第三套方案,意思是说:大家很难达成共识,商讨出大家都认可的一太方案。 原则七: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不断更新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对于不断更新这项,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还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去总结,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就在提高整体、提高前面提到的六个习惯,这一切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懂得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从依赖到独立的个人领域的成功有效方法。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我们所做的就是要重新探索自己,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己,品德成功论提醒人们,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只有当人们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他融入到自己的品德中去,才能享受正真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