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088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文/董文珊 摘要:旨在探讨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家长与教师转变观念需要持久机制的保障,常态化的督导能保证教师的理念和教育技能稳定提升。家园合作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保证。可操作化的亲子手册指导以及配套教师的主题亲子活动,能建立家长的教育效能感,巩固家园合作共育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行动研究:家园合作:抗挫折能力 一、问题缘起 锻炼身体,才能强健体魄。同样,人的抗挫折能力也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尤其是幼儿关键期的培养。西方哲学家罗素就曾说过:“儿童的品行在六岁入学以前,已大部分完成了。”精神分析学派心理

2、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的人格特征根源于生命的头五年,个体童年早期的经验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这个时期所发展的行为模式足以影响日后的生活表现。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这些观点均表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4岁是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影响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环境因素有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以及情境因素。然而,在少子化、独子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时代背景卜,新任父母的教养方式大多趋向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让孩子有#J L会体验面对挫折的挑战。

3、幼儿园对部分抽样家长进行调查时发现,家长对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观念上的误解。认为对孩子的抗挫折教育就是让幼儿吃点苦、受点罪,让孩子面对失败或者经受挫折时的痛苦经历。由于家园理念的不一致,导致孩子回到家后,会出现“教育倒退”现象,形成家庭教育抵消幼儿园教育的“5+2=0效应。在访谈调查中,许多教师都谈到,担心在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时难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基于以上分析,我园在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实验过程中,确立了促进家园合作作为行动研究的核心目标。树立家长对“挫折”“抗挫折能力”的正确认知和理念;指导家长如何协同幼儿园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开展科学严谨的教育干预实验,以培养幼

4、儿的抗挫折能力。 二、具体做法和行动分析 在制订行动研究计划时,我园从“先改变认知、重塑理念,再提升技能、方法”的原则入手。拟定了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的行动目标:D塑造家长对幼儿园实施“培养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实验的信心;提升家长对幼儿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的正确认识;3)加强对家长开展“抗挫折能力”同步辅导的家庭教育指导;(4)找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协同合作、开展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教育策略、 一1 86一媒介。 开展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实验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家园合作不断出现挫折,不断面对挑战的过程。因此,在第一个行动循环时,为了增加家长与教师对开展教育尝试的行动一致性,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我园采

5、取以卜措施。 1.借助“外脑”建立行动信心 抗挫折能力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光靠教师和家长的理解是不可能准确的。为此,我园邀请了华南师大心理专家,给我园参与课题的实验班级的教师和家长们举办开题报告、主题讲座,让教师和家长初步了解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法。经过专家的理念宣导,家长能够理解并明白幼儿园的关注重点,也明白抗挫折能力对于孩子未来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他人的“成功经验”毕竟是无法代替自身的成就体验。对于家长而言,讲座宣讲成功经验,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种心理负担。面对挫折时自信心的建立,需要积累真正的成功经验、成就感。因此,树立过高的比较标杆,反倒不利于信心的建立。知识

6、经验与挫折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个体的抗挫折能力,尤其是在个体努力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关键。这一点不仅对幼儿适用,对协同教育实施干预的家长同样也适用。因此,提升家长成功经验的积累是卜一步行动的关键。 2.引入课题,实施研究的配套教育干预课程 经由中国学校心理专委会课题组专家设计,我园引入课题研究配套的教育干预课程,进行教育干预探索。该课程以发展幼儿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品质的五大维度为设计理念,采用可操作性很强的幼儿团体辅导教学模式,能够将心理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方法来实现。在实施一段时问后发现:家长大多无法协同教育,大多是在被要求之卜被动参与。同时,教

7、师也无法胜任指导家长完成如何对幼儿抗挫折情境的识别和教育辅导。例如,幼儿总希望成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但是解决冲突的能力必须来自实践成功的经验,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卷入幼儿问的冲突之中,而是做一个旁观辅导者,尊重幼儿的任何想法和技巧。但是,实践中甚至出现教师直接要求家长介入冲突的指导,导致错误。 基于以上行动分析,我园引入外部督导力量,提升教师的教育和指导水平,自2011年始,我园引入每月一次常态化的外部督导力量,对教师实施教育干预课程的全过程提供“手把手”的督导和训练。这种基于教学情境的督导训练形式,能迅速让教师提高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发展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本领。另一方而,降低对家长配合难度的要求

8、,寻找简单可操作的家庭协同教育的替代品,实现家庭教育常态化。采用配套教育干预课程的家庭亲子手册,及时让家长了解每阶段幼儿园开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帮助家长在家轻松完成对孩子的心理辅导,培养抗挫折能力。家长使用了亲子手册后都表示效果很好。其中一位家长是这样说的:“心本课程”亲子手册,从我们家长最烦心的事情引入体验活动到最后的记录与评价,系统很完整。因此每一个新的主题前,我都会细读该主题里的内容,特别是亲子方案,而我和孩子在亲子方案中的收获也最多。亲子手册里还有个很大的特色是我的成长记录,有了这份记录就可以监督我们家长在亲子方案的活动后,马上记录好孩子的表现,给孩子留卜一份成长的足迹,

9、这样等孩子成长后,他就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每一幕。” 3行动效果及反思 1)家长对幼儿园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态度 在学期末的课题开放日中,我们向家长们展示了“心理课程”教学案例,并收集了家长对我园开展“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意见,家长的反馈普遍良好。 问题1:您觉得“心理课程”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什么? 家长A:让孩子自发进行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家长B:能史大胆地表现自我,史积极与同伴配合; 家长C: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团体活动中学会团结才会完成任务; 家长D:让孩子能够大胆地在同学、老师、家长而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2:从您的角度看,您对本次“心理课程”展示有何看法或者有哪些

10、疑惑? 家长A:小孩心理培养很重要,这是个很好的课程,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有帮助; 家长B:挺好的课程,让我也学到了很多; 家长C:通过展示课,让家长了解“心理课程”对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家长D:很好!请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史多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力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 我园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评估工具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陈彩琦教授研发的3-6岁幼儿心理索质评定量表,该量表包含13个分维度要索。我园取其中“抗挫折能力”因索作为评估指标,经过一年半的教育干预实验发现,我园幼儿在“抗挫折能力”指标上与全省常模比较的对比分数(如表D。 从表1叫一以看出,在相同前测水平前

11、提卜,我园与全省范围内的实验幼儿园中,我园在该指标上得分的百分等级处于90.7 07o这意味着我园该维度上的得分至少超过90.7%的同等幼儿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抗挫折能力我园与个省常模对照表 通过研究结果,说明我园这种教师勺_动、家园勺_动的课题研究建构是正向的、良性的。 参考文献: 1美A.H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括,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03 2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索研究CJ西南大学,2006 3苏玲,土春梅民族地区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CJ广西教育,2003 Z2)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蓓药幼儿园) .编辑司楠一187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