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9148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陈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挑食、偏食 院 系 人文学院 年 级 专 业 班 级 学前教育 学 号 学生姓名 陈怡 指导教师 职 称 论文提交日期 2010-12-5 目录一、 问题的提出 1二、 问题的设计 1(一)、研究对象 1(二)、研究时间 1(三)、概念定义内涵 2(四)、研究方法 2(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2三、研究内容 2(一)、调查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现状以及分析此现象 2(二)、挑食、偏食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及危害 41、家庭因素 42、幼儿自身因素 43、环境因素 5(三)、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几种方法 5四、研究结论 7五、参考文献 7小班幼儿进餐问题 挑

2、食、偏食 摘 要:现在,幼儿在幼儿园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在进餐时间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入园时间最短,对幼儿园的生活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都是造成幼儿偏食、挑食的原因。如何才能很好的改变幼儿偏食、挑食的现状呢?当然,单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教师同心协力,共同的努力,让幼儿改变偏食、挑食的行为。主要的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让幼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关键词: 偏食 挑食 小班幼儿 进餐一、 问题的提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且现在的生活水平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家里的父母长辈们对孩子的溺爱是不言而喻的。而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生活的同时,也因为家长们的宠爱,出

3、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球以自我为主,别人都要对自己好,不用经过努力就能得到很多美好的东西。吃饭偏食、挑食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问题,但也是在平时生活中最容易看出的一个。保持幼儿良好的饮食,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饮食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目前不少家长有在子女的教育中存在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而挑食、偏食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甚至还会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偏食、挑食不但对幼儿的身体起不到好的帮助,甚至还会助长孩子的脾气。家长

4、一昧的爱护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只有从根本上,从小细节上来一点点的改变。那,就让我们从改变他们偏食、挑食的行为开始吧。二、 问题的设计(一) 研究对象南师大小三班幼儿(32)人南京军区三八保育院小二班(30)人徐市中心幼儿园小一班(36)人(二) 研究时间2006.10.92006.10.202006.11.132006.12.252010.9.12010.10.1(三)概念定义内涵偏食是指一种不良的摄食,多发生在2岁以后至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吃的食物达数种以上,并持续很长时间;特别喜爱吃某种特定的食物,如无这种食物就拒绝进食;特别抗拒某种食物,对其望而生厌并影响吃其他食物。幼儿对自己喜

5、爱的食物就吃的多,不喜爱的食物就吃的少,甚至不吃。挑食反应在进餐时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排斥其他食物。(四)研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在幼儿进餐时的表现,来确定幼儿是否存在偏食、挑食的现象。这个研究方法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儿存在的“两面性”可能会使这个研究方法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偏离。2、 调查法:是通过日常与家长的交流来实现的。可以得知幼儿在家庭的一些情况,是否存在偏食、挑食现象,是不是比在幼儿园里还要严重。这个方法与观察法结合,得出的结论相对准确。3、 文献资料发:通过查阅一些文献资料,来了解他人的研究结论,引用及比较,自己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五)研究的预期目标1、 调查了

6、解小班幼儿的进餐情况,观察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2、 分析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产生的多种原因。3、 提出一些应对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解决方法。三、 研究内容(一) 调查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现状以及分析此现象生活中我们发现学前儿童的偏食、挑食现象普遍存在,而学前期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纠正起来非常不易。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幼儿的身体发展,它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该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在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滋味,与学前期儿童形成很强的

7、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尽管该研究还需要得到更广泛的验证,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饮食习惯以及食物特点,深入开展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指向性问题。例如:家长对子女的极端溺爱或是极端的望子成龙,都会使孩子生成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在子女还是幼儿的时候,还不能自我鉴别的时候,这种现象对幼儿的影响是最为大的。但家长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对幼儿继续的溺爱,继续的望子成龙,这就造成了幼儿的自我中心的加深和对事物的恐惧。这些,在进餐的时候表现的尤为突出。我所在的班级都是30多个孩子,带班

8、的老师在任何地饿情况下都不可能一个一个的盯着他们吃饭。他们所遵守的进餐的规则,除了老师教与的外,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养成的习惯。就形成了大部分幼儿都有挑食、偏食、桌面不干净、进餐时不安静或是剩饭的现象。我在幼儿进餐的时候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班上32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进餐问题。其中,存在偏食挑食的幼儿占了大多数,而那些幼儿不喜欢吃的东西都基本相似,如:不喜欢吃青菜、洋芋、胡萝卜的绿色蔬菜。小班幼儿偏食、挑食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偏食、挑食会随时随地的受同伴、教师、家长的影响。因此小班幼儿的偏食、挑食对象也基本相同。还有部分幼儿进餐的速度很慢各种各样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对于

9、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和大的阻碍。有些幼儿先天对某些食物过敏,这个也是会造成偏食、挑食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个可能不是幼儿的主动意识。但是时间久了,就算以后不再过敏,幼儿也不会再去食用那些食物了。这就在实际的意义上构成了偏食和挑食行为。在对幼儿在家挑食、偏食现象调查时,制作了一张简单的调查表:您的孩子在家挑食、偏食吗? 您的孩子主要是针对什么样的食物?蔬菜类 肉类 其他 您有没有针对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做一些工作?您是怎么做的?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23个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食、挑食,占总人数的83.3%。其中不喜欢吃青菜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80%。对胡萝卜很挑剔的幼18人,占总人数的62.5%。还

10、有30%的幼儿对其他各种不同种类的蔬菜存在偏食、挑食现象。但是,幼儿肉对类类好像比较偏爱,几乎没有幼儿不喜欢吃肉的。了解学前儿童认知的特点是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前提。比如,当我们进行不偏食挑食的教育,要求学前儿童吃各种蔬菜时,许多学前儿童答应得比较爽快。殊不知学前儿童并不认为不喜欢吃的胡萝卜和喜欢吃的西红柿都是蔬菜,而只认可绿颜色的菜时蔬菜,即使成人有时也会出现认知的偏差现象。比如,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多吃水果,蔬菜吃不吃问题不大,殊不知水果比蔬菜具有更多果糖,因而师儿童反感蔬菜及其他食物的清淡,加之两者其他营养成份也不完全相同。为此,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前儿童的口头承诺,而应关注其行为,更应

11、分析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粗浅的饮食营养知识。(二) 挑食、偏食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及危害1、 家庭因素幼儿在刚开始的时候对食物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般来说大人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偏食、挑食大多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幼儿在未进幼儿园学习时,受周围环紧,尤其是父母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从饮食中得来的经验,开始对食物进行选择。父母偏爱或厌恶某种食物,孩子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并且,父母不喜欢的食物吃某种食物,激励也就很少买,这样也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品尝这种食物的机会。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迁就幼儿的饮食,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也有的父母用孩子喜

12、欢吃的食物引诱孩子多吃,不给其他的食物,久了也容易导致幼儿的偏食和对某些特定食物的挑剔。还有的家长经常在别人的面前数落孩子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这样也容易使孩子更加厌恶那些食物而变得更加的偏食、挑食。2、 幼儿自身因素偏食的幼儿见到喜欢吃的食物胃口大开,对不爱吃的食物不屑一顾。时间长了数笔营养摄取不全面。例如,对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的幼儿而言,射入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太少,容易造成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缺乏,纤维素太少则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出现便秘。并借,鱼、肉、乳、蛋类等动物性食品属酸性食物,长期多食会打乱身体内环境。正常德体液应是偏碱性,体液偏酸性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疾病。体液

13、偏酸性还会使孩子的性情变得敏感、暴躁,性格比一般儿童倔强。反之,只吃素食的幼儿则缺乏生长发与必须的蛋白质和脂肪,往往身体发育欠佳,体质偏弱,抵抗力差。还有就是偏食的幼儿 大多是受父母娇宠,吃饭时经常霸占自己爱吃的食物,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表现出霸道、自私、任性的不良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3、 环境因素幼儿的挑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挑食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一旦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就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症,影响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挑食还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是过度肥胖,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如不吃

14、绿色蔬菜,就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K等多种元素的缺乏,对幼儿的正常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进餐速度过慢的幼儿,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幼儿园一般11点15分吃午饭,到12点半就开始午睡,吃的过慢的幼儿可能在12点才把午饭吃完,而过了一会儿就上床睡觉了,这使胃的蠕动变慢,使午餐在胃中所需的消化时间增长。在无形中加重了胃的负担,而午睡一结束,就要开始吃午点,这就使胃的蠕动时间更加的长。可以说,从开始吃午饭,一直到吃晚饭,幼儿的胃窦在不停的运动,长此以往,那位可能就会不堪重负了。(三) 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现象的几种方法把持个体心态与群体的平衡。让学前儿童获得健康的饮食行为的自助建构。社会心

15、理学家勒温认为,不同的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与群体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会引起个体的紧张,这种紧张刺激会促使个体通过努力与群体取得新的平衡。这一观点,解释了人类个体,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常有心态“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在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中,应利用良好的群体对个体的有益影响,让学前儿童主动向同伴学习,逐步改变进餐不专心,严重偏食等不良习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将饮食营养教育的目标锁定挑食偏食较为严重的,而全家不仅仅是儿童本人。让学前儿童不仅在幼儿园而且在家庭里都有效仿的榜样。面对一个挑食、偏食的学前儿童,不要强迫他吃实在不想吃的食物,否则往往只有徒劳。如有可能,帮

16、助他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挑食,然后让他吃腻那千篇一律的食物。千万不要着急为他找另一种食物来取代原有的偏好。如果你这样做,他将从你那里得到另一样东西。1、在家里,家长要改变对幼儿的态度,避免用幼儿爱吃的食物来诱导他多吃,也不能时时迁就幼儿,但是也不要急于纠正而反复唠叨,甚至强迫幼儿吃他本来不喜欢吃的东西。要一点一点的、慢慢的通过其他多种方法来纠正他的偏食、挑食的习惯。例如:变化它们的烹调方式,或将幼儿喜欢吃的食物(多一点)和不喜欢吃的食物(少一点)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以后可以适当的改变它们的比例。有些家长自己也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如果这个在幼儿面前表现出来,而家长又要孩子把他不喜

17、欢吃的食物吃下去,幼儿会对此产生反感。家长在家的时候,可以以身作则,这样对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有积极的帮助,还可以在幼儿面前表现自己吃的津津有味,让幼儿试着去尝试。也可以让幼儿动手来参与制作一道菜,这样也会提高对食物的兴趣。而且,由于是自己做的,幼儿的心理有很大的满足感,也会减轻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例如,前几天幼儿园大一班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包了馄饨,使草头馅的。在吃的时候,我听到他们班的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吃的津津有味。我没想到,那些平时不爱吃蔬菜的孩子也吃的有滋有味,吃了好多呢。”在平时不吃蔬菜的孩子,也在自己动手参与后,吃了很多的草头。可见这对改善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是由一定帮助的。

18、2、在幼儿园时,(我是这样做的)吃饭又快又好的幼儿,可以帮助老师做一些小事情。我班上的孩子很喜欢做些小事情。例如:帮助老师整理娃娃家的材料,用小抹布擦桌子,用扫帚扫地等,由吃饭快的幼儿来做。本来这是一件好事,设定这个规则的老师说:“我的初衷是让幼儿能吃的快一点,因为他们港来幼儿院,肯定不习惯自己吃,而且要吃的这么快,以前在家的时候,肯定是一顿饭要吃吃好几个小时的。可是到后来却出现了问题,吃饭时快乐,但是吃完后的教师就像是战场一样,到处都是米饭、汤汁。”有的幼儿为了求快,胡乱把饭扒到自己嘴里,结果弄的桌子上、地上到处的饭粒。有的幼儿还把自己不怎么喜欢吃的东西,或是吃起来比较麻烦的食物到吃放。有的

19、是放到了旁边幼儿的碗里,有的就是直接放到了桌子上。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学期的时间,这种现象是越来越严重,甚至是形成了幼儿看到某些东西就自动放弃,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偏食和挑食。例如:今天午饭的菜式糯米排骨,是很美味的东西,我在分发的时候还在想,这么好吃的东西,肯定是个个都吃光光吧。可是到后来我发现,有很多幼儿把排骨放到别人的碗里,有的就是放在桌子上。午饭过后,在室外晒太阳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不迟这么好吃的东西。他们的回答使我大吃一惊,原因就是吃它太麻烦了,到时候会没有事情做。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我和老师经过讨论,决定在快的基础上还要好,没有饭粒、汤汁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好的

20、抑制,并且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3、还有就是在幼儿面前故意窃窃私语,介绍当天的食谱。表现出非常好吃的样子,把幼儿想吃的想法完全提出来。这样他们就会对那种食物很感兴趣,并且会尝试的吃。我班上由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青菜,老师们对他也是莫可奈何。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方法,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试试看。一天,幼儿的午餐中正好有青菜,就试了一试。“张老师,今天的菜好好啊,碧绿碧绿的,好香啊。”那个孩子看着我们没有说话。在我们盛完后,他尝试的吃了一下。这对于他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转变了。因此我们开始正式的运用这个方法。4、烹饪要科学与美味结合。幼儿园里的餐点比较注重营养,反倒使味道居于第二。幼儿对这个很是敏感

21、,这也会增加幼儿进餐的厌恶感。注意烹调的方式,既要科学,营养充足不流失,又要在食物的味道上下功夫,让幼儿喜欢吃、爱吃。在家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直接的影响了家长做的菜式,都是孩子爱吃的东西。其实可以在那些孩子爱吃的食物中加一点别的东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把自己不感兴趣的、不爱吃的也吃下去。当然了,食物的味道一定要好,这可是会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要吃的关键。这个方法没有经过试验的验证,因为这是一个长时期的、慢性的方法,需要家长们的全力配合。5、通过一些正式的教学活动,来增加幼儿对各种食物的认识,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并附以在日常进餐时的鼓励等。但我发现这好像对小班的幼儿不大管用,在将关于他们

22、的营养价值时,看着下面孩子似懂非懂的眼神,我觉得很无力。可能是我说的方式不好,也有可能对小班的幼儿还不适合用这种方法,讲这种很概念性的东西。到最后,我放弃了这个方法了。四、研究结论我觉得,偏食、挑食的现象在每一个幼儿的身上都会出现,主要是看家长和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把幼儿身上的偏食、挑食的行为给去除。只有帮助幼儿把这种行为改正,幼儿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进餐的问题得到了修正,幼儿的精力才能及时地得到恢复和补充,体质也能得到提高。在上述提到的几种方法,虽有些是在别处看的得来的,但也不一定是别人的就是最好的,而是要在自己班幼儿的基础上,去调试出最适合本班幼儿的方法。可能只是片面的针对我班幼儿的问题,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小班。虽然我找出了几种解决方法,但我班幼儿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还是有些幼儿不会吃某种食物,等等的问题,在接下的时间里,争取可以找到多一点的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五、参考文献 一一幼教少儿偏食怎么办?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九章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 p246249 2003年8月第一版 主编 左雪明幼教博览 2007年3月刊 P1819 孩子缺钙科学补幼儿教育导读 2002年第九期第46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美布列兹顿著 婴幼儿发展与保育 (台)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6月 第29页顾荣芳著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加速教育出版社 2002年2月 第2072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