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9579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托班班级管理经验谈刚入托的小孩子常常会发生摔跤、磕碰、被抓咬甚至走失等现象,这需要教师更多地倾注细心、爱心和耐心,科学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营造“快乐之家”一方面,教师可将室内环境布置得温馨而舒适:柔软的靠垫、温馨的窗帘、低矮的桌椅,尽量给小孩子一种安全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像母亲般地爱护他们,说话轻一点。动作柔一些,使小孩子产生安全感,并对教师产生依恋,以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二、注意细节制作胸卡教师可给每个小孩子制作一张胸卡,写上小孩子的姓名和昵称,并挂在小孩子胸前,这样便能很快熟悉小孩子,叫出小孩子的名字,使小孩子迅速产生亲切感。对“号”入座教师可给小孩子安排固定的坐位,并在每个小孩子

2、的椅子上贴上小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图案或小孩子自己的照片,帮助小孩子对“号”入座。当天来几个小孩子,活动室里就放几张椅子,这样小孩子的人数一目了然。经常清点人数托班的小孩子缺乏集体意识,常常表现得比较“自由”,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小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经常清点人数,以防小孩子走失。检查穿戴托班的小孩子身体抵抗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细心照顾。教师可经常检查小孩子的穿戴,不要让小孩子的肚脐露在外面,以免着凉。每次入厕后教师都要帮助小孩子整理好衣裤,以方便小孩子活动,避免因穿戴问题摔跤和磕碰。三、消除危险因素幼儿方面的因素(1)哭闹着往外走的小孩子:刚入托的小孩子情绪不太稳定,常常会哭着喊

3、着找妈妈。有的小孩子会趁着有人进出之机往外走,有的小孩子还会自己打开门锁往外走。教师对这类小孩子要格外关注,可在门边钉上多层手帕,增加开门难度;还可以在门上装一个风铃,这样一旦门被开启,风铃就会发出声音,提示有人进出。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多开展小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吸引小孩子的注意,稳定小孩子的情绪。(2)有攻击性行为的小孩子:有的小孩子经常会独占玩具或抢占别人的玩具,稍不如意便会攻击别人,为此教师可多准备几种玩具,每种玩具多备几份,以减少小孩子为抢玩具而发生的纠纷。有的小孩子常常抓人、咬人,教师可合理安排他们的坐位,自由活动时尽量离这些小孩子近些,并经常检查他们的指甲,避免伤及其他小孩子。组织环

4、节方面的因素(1)晨间接待和离园环节:在这个时段,教师所处的位置很重要,一般要处在既靠近门口又能通观全局的位置。这样教师一方面可以主动地和个别家长、小孩子交流,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观察其他小孩子的动向,防止小孩子趁机离开集体或发生其他不安全事件。(2)餐前环节:教师要把盛饭菜的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让小孩子太靠近,以防烫伤。(3)户外活动环节:小孩子一到户外很容易分散注意,所以教师要加强管理。头几次玩大型玩具时,教师要选择功能单一的。如大象滑梯、小桥适合刚入托的小孩子一个跟着一个玩,这便于教师管理。(4)入厕环节:小孩子入厕常因推挤发生磕碰事件,教师就在便池旁画上一双双小脚印,有效地减少了推挤、磕碰现象。四、重视家园合作早晚接送须谨慎从入托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和家长达成共识:早上家长要亲手把小孩子交到教师手上,晚上教师要亲手把小孩子交到家长手中。家长不能把小孩子送到幼儿园大门口就让小孩子自己进活动室,教师也不能因为家长接得晚等原因,让小孩子跟着其他家长或其他小孩子走。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必要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小孩子的安全密切相关。如,要求幼儿注重个人卫生,勤剪指甲,以免病从口入;吃饭不嬉笑打闹,以免气管进异物;不拣脏物,以减少病毒的侵害,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