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信心训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914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自信心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立自信心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立自信心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立自信心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立自信心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自信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自信心训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目:游泳训练中的恐惧心理及对策内容:一、游泳训练中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二、对水恐惧心理的表现三、心理恐惧产生的原因四、几种情况的分析五、建立自信心训练法介绍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了解游泳训练中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清楚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掌握几种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了解建立自信心训练法的内容及训练步骤。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时间: 50分钟当前,部队比较重视游泳训练,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初学者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怕水心理,对水有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队游泳训练的开展。在某些情况下,如进入海水深处进行训练、潜水、水底救援、水底作业等行

2、动中,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大,即使水平较高的训练者的心理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自信心会有一定的减弱,恐惧心理会逐渐占据心理活动的上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训练人员的行动效果。因此,提高游泳训练人员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水平对武装泅渡、潜水训练人员也具有重要作用。 就目前掌握情况看,世界各国的军队中,水域心理训练开展最好的是美国、德国,他们有各自的一套系统、科学的心理训练体系,如美国“海豹”突出队多次通过水上通道进入作战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难以完成的。俄罗斯士兵以勇敢、果断闻名于世,俄罗斯新兵训练期间就进行武装泅渡训练。在我军,水域心理训练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各单位所谓的“三战室”(

3、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基本成了摆设,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心理训练的唯一手段。水域训练期间的暴晒太阳被我军部队大量采用,这对培养部队的战斗精神作用很大,但不能完全替代水域心理训练,不能完全克服某些人的怕水心理。一、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目的是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如说话、攻击、散步等,广义上说,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任何部位的肌肉活动,甚至神经系统的电活动。同时,人的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行为

4、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映,不同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是一个黑箱子,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重量、大小、体积等等,但是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游泳训练中常见的“怕水、动作僵硬、不协调”等行为都是与训练者的心理活动复杂有关的。二、对水恐惧心理的表现(一)缺乏自信产生的行为1、胆怯、缺乏自信产生的行为一般说来,初学者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从熟悉的陆地环境进入

5、水中,难免会出现胆怯心理,没有自信心。主要表现是:呼吸紊乱、手足无措、动作僵硬、不协调、经常喝水、呛水等。还有的初次下水不敢把头埋进水中,觉得五官全部进了水,意识更加慌乱。这种障碍也会在一些泳技不佳、游泳经验不丰富或第一次去陌生的水域游泳者的身上出现。 2、自卑产生的行为有些人过分看重自己的弱点,总是用他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的不足,自我分析不当或期望值过高而形成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心情压抑,看到泳池中有比自己游得好的就泄气打退堂鼓。在游泳训练的不积极,而且经常嘲笑其他的人,特别是游泳水平不太高的人。在以上两种心理现象里,恐惧心理是最常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也是阻碍部队游泳训练正常开展的原因。三、心

6、理恐惧产生的原因:1、身体姿势的改变 大家知道,人体正常体位是站立位,而主动前进是总是处于头上脚下的状态,游泳运动则不然,人们却是在俯卧或仰卧体位情况下沿着头顶方向前进的,这就打破了一般人的正常前庭感觉,使初学游泳者总感觉到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心理。2、水中无支撑点 人体在陆地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人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一个支点或有可抓握的物品,而在水中则不然,由于人体的比重与水的比重相近,使得人体在水中因浮力作用而产生忽沉忽浮的感觉,此时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支点,而周围更没有可提供手抓握的物品以便使身体能稳定下来,在此种情况下身体的体位姿势发生变化(变成了仰卧或俯卧)而自己又无法使身体直立起

7、来,恐惧心理又会进一步加剧。3、人体重心位置的变化人体在陆地上平躺时,重心大约在髋关节与肚脐之间,此时支点在这重心附近能使身体上下保持平衡。当进入水中时,支点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移向人体的心窝附近。这是由于在水中人体各部位肌肉产生无意识的紧张进而血液分布发生变化的结果,由于此变化导致身体部分重量的改变,使得支点向上移动以保持身体在水中保持平衡。此时,肌肉较多的下半身相对上半身会变重,由脚开始下沉,越是慌张用力越往下沉。如果此时在齐腰深的水中,脚触不到池底而头又抬不起来,恐惧心理也会进一步加剧。4、水对身体压力的增大引起的不适应 在陆地上的空气环境中,空气对机体的压力几乎感觉不到,而到了水中,水

8、对身体的压力会明显增加,此时行走困难;特别是水对胸廓的压力增加引起呼吸也不能像陆上那样轻松自如,因此也会导致恐惧心理的产生。5、呼吸方式的变化引起恐惧心理 在空气环境中,人们呼吸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随意实现的;而到了水中,呼吸就变成为有意识的。不会游泳的人到了水,首先考虑的问题不是怎样浮起来或游起来,而是考虑怎样才能不会“呛水”。这样就必须改变以前用鼻子吸气的习惯,变成用口吸气。在改变呼吸方式过程中,往往由于不习惯会偶尔引起呛水咳嗽,从而导致恐惧的产生。6、其他原因人生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心理阴影。如小时候有过溺水的经历;看到过别人的溺水经过;家长从小过度的告诫,夸大了个人对水的恐惧。四、几种情

9、况分析1、历史恐惧历史恐惧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以前经历过或看到有关游泳淹死人或差点淹死人等情况。这样的人在看到水时可能不会有什么心理波动,但是如果想到进入水里游泳,心理就会有莫名的恐惧。(事例:战士游泳训练怕水)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动分级系统脱敏法进行解决。用“系统脱敏法”消除畏惧心理,就是把能够引起畏惧的具体刺激按由弱到强顺序排列,先让畏惧者接受弱一级的刺激,等其对此逐渐适应不再惊恐了,再增加刺激强度,直到畏惧者的恐惧完全消失或勇气大增为止。对这个战士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解决:首先可以让这个战士在水边看其他战士训练,同时通过语言进行鼓励。再可以进一步让他在浅水边玩水。比方说先用水湿一下双腿,感受

10、水的凉爽等。等适应此浅水后,再逐渐下到深一点的水中,感受水的压力,水的流动等特性,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最后到达大家共同的水平。2、现实恐惧以前对水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但是到了水里以后感觉到水怎么这么凉,还晃来晃去的,站也站不稳。好像水底还有东西在咬自己的脚。这种心理的人以前对水是没有什么恐惧的,他在现实中感到怕水是因为他感到危险威胁到了自身的安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平时就比较胆小的士兵身上,他们通常可能是身体素质稍微差一点,对新的东西或难度比较高的训练内容接受慢,适应能力也差一些。也就是说对自身能力自信心不足。这种心理恐惧是比较容易纠正的,只要让他看到其他人在水中很安全,没有什么问题,自己再在

11、其他人的陪同下下到水里进行适应就可以了。同时还应加强其平时的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其综合能力,增强自信心。3、间接恐惧这种心理问题存在的人以前没有经历过淹水,呛水等情况,没有形成历史恐惧。但是他不敢下水,因为经过其他人或媒体等得知水的破坏性。比如说“98年洪水、印度洋海啸、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啸“等,使人感受到水的巨大破坏性,内心有了对水的负面认识。这种重大的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以较大的心理障碍。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方法就是通过正确的认知训练,使其明白水不仅具有破坏性,还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比方说水可以洗脸、可以解渴等等。让其知道少量的水是不具有破坏性,而且在保护措施下进行游泳训练也是安全的。 以上我

12、们所说的大都是初学游泳者的心理障碍。那么在一些人心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这种问题:具有一定的游泳水平,但是穿上衣服,加上装备,就不会游了。这除了有一定的技术与能力原因外,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有些人进行武装泅渡训练时,一穿上装具就手忙脚乱,用尽了力量也游不动,等时间长了以后,不用多大的力就能游走了。这主要是心理紧张导致的全身肌肉紧张,从而导致身体的浮力变小。为什么会心理紧张呢?是因为感到恐惧,对自己的游泳水平不自信,认为自己按正常的动作和力量不能完成任务。 对这种情况的克服,首先是使游泳者明白自身的安全是有保证的,我们设置游泳场时的深水区、浅水区、安全区、安全员、救生员等都是心理上给训练

13、者以安全信号。武装泅渡训练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可以通过加浮带、游泳圈等工具以及安排一个能力强的人进行伴随游泳等方法进行安全保障。还有一种我们大家不经常见到的心理问题。潜水员或蛙人进行到水底,水下环境不清,冰冷、黑暗。这时人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恐惧,特别是独自一人下水的时候。如果再出现一块骨头或黑影什么的,人就会非常恐惧,呼吸完全混乱,只想快速升到水面。导致减压病的出现。这属于对未知环境的恐惧,人的内心对未知事物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时人的心理活动与自身的技能关联性降低,很多情况下已经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应对动作。因此,在陌生水域进行训练特别是潜水训练时,首先要熟悉环境,以小团队的形式进行初次水下

14、勘察,并配备一定的水下安全设备。如水下手电,水下潜水刀等。五、游泳建立自信心训练法(介绍)游泳建立自信心训练法是针对游泳训练者进行的一种建立克服恐惧心理,加强自我认同,建立和提高自信心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水的特性及人体与水的相互作用认识,同时加强人体在水中的运动觉、触觉、味觉等感觉的训练。能有效的减弱或消除训练者的恐惧心理。游泳建立自信心训练法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通过水域训练提高人体在水中进行各种动作进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训练提高人自身所具有的自信心。它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人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对水的特性和自身的能力进行逐步的了解,逐渐认识到自身

15、的能力可以完成水中的各种动作,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肯定的认识,一步一步建立起自信心。最终可以克服掉怕水的心理和提高自信心的作用。(一) 建立自信心训练法的内容理论认知:对水的物理特性的认识感性认知:对水的物理特性的感知、人体在水中的感觉行为训练:反绑双手,绑住双脚情况下的综合训练内容包括(1、漂浮、2、100海豚游3、水中跳跃4、水中滚翻(前、后)5、水底取物)(二)训练区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捆绑状态下的个人模拟背手,绑脚训练;第二阶段:捆绑状态下,轻装进行的训练;第三阶段:捆绑状态下,着迷彩服、迷彩鞋进行训练。本节课,我们只介绍行为训练的五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漂浮训练者在下水前,将双手

16、从手腕处反绑于背后,将双脚从脚髁处进行捆绑。而后进入水中。入水前要深吸一口气。入水时,双腿蜷曲,尽量收至胸前,同时,双臂肘关节向下压,圆背,身体尽量与四肢收缩。减少入水时,水对胸腔、面部的冲击。入水后,要有耐心,由于人体内充满气体,所以人体会逐渐上升至水面,同时缓慢从口中向外吐气。到达水面以后,抬头快速吐气,而后迅速大口吸气,进行第二次漂浮。如些循环。其目的是使受训者形成这样的心理感受。即在四肢捆绑状态下只要保持安静的心态和运用正确的方法,也可以在水面上漂浮一定的时间,不会短时间内沉入水底。第二个内容:100米海豚游在水中漂浮的基础上,游泳者开始进行海豚式游进,海豚式游进时,身体尽量成流线形,

17、利用两腿上下打水,使身体在水中向前游进。其目的是使受训者形成这样的心理感受。即在四肢捆绑的状态下也可以利用双腿配合合理的呼吸游进一定的距离,紧急情况下可以游到安全的地方再等待救援。第三个内容:水中跳跃捆绑状态下,人体在水中的平衡不易掌握。特别是流动的水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在水中运用各个方向和不同力度的跳跃可以保持身体在水中的平衡。并可以在齐胸深的水中较快的向前运动。第四个内容:水中翻滚水中翻滚时,要注意边翻滚边用鼻子吐气。以防止水进入鼻腔,水如果进行鼻腔容易进行气管和肺内,这样容易引起呛水、溺水等情况的发生。水中翻滚是难度比较高的内容,完成这个训练可以使受训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身体对水的感觉,提高水性。第五个内容:水底取物水底取物:水底取物是在双腿、双手背后捆绑状态下,依靠身体在水中的跳跃、海豚式打腿等方法潜入水底,在下潜的过程中,应边潜边缓慢呼气,到达目标地点后,用嘴将水中物体咬出水面。其目的是使受训者形成这样的心理感受。即在身体受限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训练形成了较强的身体控制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对水的感觉,这样受训者就能建立自信心,克服对水的恐惧。从而能够完成各种困难情况下的训练及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