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920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以生活为源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生活为源 兴学习之趣农村幼儿园生活化数学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数学领域的目标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其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可见,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重点致力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和训练,通过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生活化、游戏化的童趣方式来实施教育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中、生活中、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提升思维能力。虽然农村幼儿园在设施设备上不能与城市幼儿园相提并论,但却有其独有的优势,有着

2、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本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通过融入生活元素的集体数学教学活动、富有趣味的生活化数学区域活动和融入一日生活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为幼儿展现真实有趣的数学,提供自主探索的活动,学习有意义的数学,使数学活动生活化,具有趣味性,通过教师的引领和环境的隐性引导,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数理逻辑能力的目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生活化数学教育 实践研究一、农村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现实背景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由于这种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数学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3、同时,无论从教师培养幼儿数理逻辑能力的需要,抑或从家长今后面临升学的功利目的出发,数学都占据相当重的份量,数学教育倍受重视。然而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存在着不少局限和误区,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农村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制约着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农村幼儿园受条件的限制,不具备先进的教具和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致使数学活动不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实践机会,还是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要形式,因而无法让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等数学能力。幼儿在不同阶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既不互相联系,又没有与生活密切结合,往往对数学或视而不见或对一些数字认读一下,无法激起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对数

4、学基本概念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认识只单一地停留在表面而并未真正内化。(二) 身边的数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基本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大量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未被利用,而使幼儿失去很好的教育机会,幼儿缺乏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运用数学的能力。(三) 数学教育“无趣”现象。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数学就是数数、认数字和做算术,一味要求幼儿园多做算术,多写字,造成了部分教师只重视简单的书写和单纯地算术,让幼儿在反复书写和重复练习中接触数学,枯燥的数学活动形式导致幼儿对学习数学活动不感兴趣,影响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建立。如何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条件,发掘周围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因素

5、,使农村幼儿对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这是摆在我们农村幼儿园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成为我们农村幼儿园当前教学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活化数学活动的实践轨迹 我们分析农村幼儿园的有利条件,试图通过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以融入生活元素的集体数学教学活动和生活化数学区域活动、融入一日生活的数学活动三种途径,体现正规集体数学教学和非正规数学活动互相结合,为幼儿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充满趣味、充分活动的数学学习环境,开展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以改善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薄弱的现状。实施中,我们试图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生活化的趣味环境以及游戏的情景,

6、激发幼儿的数学活动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一) 寻求三条途径拓展幼儿数学学习空间途径一:融入生活元素的集体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有意义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数学的应用性,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农村孩子熟悉的生活情景呈现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学习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理解数学的意义。在一次大班数学活动“争分夺秒”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体验认识一分钟有多长,通过活动懂得要抓紧宝贵的时间。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要求幼儿回家在大人的帮助下,统计用一分钟能做什么事,第二天,教师问幼儿:“请你们回忆一下昨天你用一分钟做过哪些事情”?有的孩子说“

7、我用一分钟穿好了衣服”;有的孩子说“妈妈用一分钟打扫了院子”;还有的孩子说“爸爸用一分钟接了一大筒水”;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看来按要求统计的回答比较接近事实,孩子们对一分钟有多长是否真的有认识?教师在课堂上摆上了一大筐芹菜和一篮子毛豆,请几个小朋友择菜和剥豆,通过计时,孩子们再一次获得了一分钟时间的认识,并比较出动作的快慢,使孩子们明白平时做事情要抓紧时间。把数学教育内容根据纲要要求生活化,在课堂中创设活动,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幼儿学得更轻松、自然和真实。如让小班幼儿根据方位提示找出藏在 “院子” 里的农作物;请中班幼儿根据图示整理“家”

8、里的鞋柜,对爸爸、妈妈和宝宝的鞋子进行分类,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分类等。途径二:富有趣味的生活化数学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数学区域活动让幼儿在自主的游戏和操作中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生活化数学区域包括专门为幼儿提供数学练习的数学区和渗透数学内容的其它区域活动。设置专门的数学活动区,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的知识。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农村便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来源于生活的材料和自制材料,投放操作活动图示及记录表,在班内设置数学活动区,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如收集了不同种类大大小小的坚果及豆类,如小野果、花生、芸豆、蚕豆,以及各种纽扣,投

9、放在区域中,小年龄幼儿可以以喂小动物食物的形式数数、一一对应粘贴、分类,大年龄幼儿可以进行排序、分解组合。利用旧鞋盒、包装盒自制小猫钓鱼让孩子们练习数数、数的分解组合;制作毛毛虫,孩子们可以按每一节的颜色拼装并学习按规律排序;另外还有数学操作盒、数字套圈等等材料。投放各种各样的瓶子、瓶盖、纸盒等废旧材料,形状各异的树叶、大小不同的石头、长短不一的竹片等自然物,让孩子们分类、比较,排序。提供各种粗细不同的玻璃瓶和细沙,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守恒”;投入自制小竹棒,让幼儿拼搭各种图形、数数、比长短粗细等等;这些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中主动建构数的知识,发现数的规律。利用角色游戏及其它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练

10、习的机会。在“商店”游戏中,中班的幼儿利用数卡、点卡、数图卡替代钱币,几个点或图形表示几元钱,让幼儿在“用钱”的时候动脑筋,数数“钱币”上的图形个数,知道几元钱,可以买相应的哪件物品。知道一张有2个正方形图形标志的“钱币”,或是一张有2个点标志的“钱币”都可以代表2元。一个图形标志,可以代表2元(2个正方形),可以代表4元(4个三角形),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意义。在美工区,让幼儿根据提供的纸盒“造楼房”,并标出门牌号、楼层;在图钉钉出来的操作模板上用橡皮筋造型动物、生活用品图案,找找有哪些几何图形。途径三:融入一日生活的数学活动为幼儿展现真实有趣的数学皮亚杰认为,像数概念一类的逻辑数理知识代表的是

11、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不是由外界传授而获得的,而是由主体内部自己建构出来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游戏的操作活动,为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动阶段的儿童积极主动创造种种关系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是获得早期逻辑数理知识的机会。幼儿园的环境和一日活动隐藏着丰富的数学教育时机,老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利用一日生活、游戏、环境中隐藏的数学教育机会,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意义。1.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教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幼儿逐渐储备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幼儿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虽然生活活动是幼儿每天都在进行的常规活动,天长日久

12、,却成为最“无趣”的活动,教师利用生活活动开展一些渗透性的数学活动,既使生活活动有更多的变化和趣味性,又能提高孩子们的数学能力。一天中每个环节都可以渗透数学教育,如点名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统计人数、分午餐时算一算一组有几个小朋友?一次拿几只调羹?看一看餐具的形状、比一比盘子的大小;分点心每人4块饼干怎么分?挂小毛巾、放小茶杯时练习一一对应;进行喝水量的统计,每个小朋友喝一杯水拿一根小棒,每天傍晚时数一数自己一天喝了几杯水。在收集玩具时,引导幼儿在归类摆放中初步感知集合、分类知识;带孩子走楼梯时,数一数有多少台阶、观察栏杆的颜色交替,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等,皆可作为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素材。班级的

13、墙上有一本年历,每天晨间由值日生在挂历上做上当天的标记,晨谈时向小朋友们报告今天是几号、星期几、晴天还是雨天,这几天家里的大人们在尽快什么,小朋友要注意什么,到了月底统计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教室的前面有一口时钟,每天不同的时段教师都会提醒,“看,现在是8点半了,我们应该出去活动了”,使幼儿既认识时间,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逐步养成活动自律的好习惯。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一一对应、数数、按数取物等数学知识,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 利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方位和数的教育。户外活动前,孩子们在老师的指令下集合,大家会按固定的位置排队,老师就会进行有意识的提

14、醒:“某某小朋友你的前面是谁呀?快叫他来排队”,“某某小朋友,你的后面是谁呀?快叫他来排队”在排队的同时,孩子们在教师有意识的提问下理解前面和后面的关系。体育游戏中,老师让孩子们数数拍皮球,比比谁拍得多;跳格子、小袋鼠学走路、玩捕鱼游戏等。在开展生活化数学活动中,我们创设园内生活化数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材料,也利用了园外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充分感受中建构数学知识。(二)实施三种活动策略,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策略一:激趣感受开展走向生活的数学活动。提供生活化的真实场景,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亲身感受,是幼儿良好兴趣培养的前提,也是幼儿持续进行数学活动的助推剂。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

15、活经验,选取他们熟悉、新颖、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兴趣。将数学教育活动的场所引到田间、果园,选取农村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幼儿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孩子们在实际的操作中体味数学的实用性,学习数学知识,提高统计能力。秋天的时候金桔熟了,我们联系了幼儿园旁的果农,组织了一次大班幼儿摘果子秋游活动。让每个小朋友带上一个纸盒,在纸盒上贴上事先设计好的统计表,规定每个孩子每一次按统计表数量的要求摘果子,有5 颗、6颗、7颗,最多摘10颗,完成一次采摘就集中送到老师处,分两把抓入大筐中并记录下每一把手中有几颗,和孩子们说明了采摘的注意事项,就让孩子们分头采摘,每次集

16、中老师都提醒孩子们现在要摘满几颗,活动最后用金桔奖励,每完成1次任务奖励1颗,让孩子们自己取出相应的金桔数量,回到幼儿园,大家对统计表进行比较和统计,并品尝奖励的金桔,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知不觉学习了10以内的分解组合。走向生活的数学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数学活动,让幼儿体验真实的数学活动的意义,如在教室里贴上标尺让幼儿互相测量身高,摆上自制小天平秤,比较物品的轻重等。策略二:隐性渗透-创设融入生活的数学活动环境。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幼儿实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索行动,幼儿又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幼儿的数学活动

17、的材料提供更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唾手可得的生活化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数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大量来源于生活的材料,生活活动材料、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是最经济实用的数学操作材料,这些材料为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知识。利用便利的空间环境,创设具有一定游戏性的数学环境。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墙面、地面创设数学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源于生活又充满游戏性的环境中学习。如在幼儿园的地面按单双数画上跳房子的图案、画上有数字的游戏棋盘,在墙面贴上由各种形状组成的动物图案,贴上果子丰收图,下面贴两只标有数字的篮子,可以将果子“摘”下放入篮中。在走廊的空间挂上由各种形式组合成的

18、小动物图案等。策略三:引领提升激发主动建构数学经验的乐趣。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来源于兴趣和需要,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活动中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解决操作中的困难,为幼儿循序渐进地提供材料、设置合理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幼儿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兴趣。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要以趣味游戏、设计提问、布置任务等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的有趣。在大班美丽的秋天活动中,我们以模拟“秋游”为情景,设计“乘车去小公园”的情节,引导幼儿学看“小公园分布图”,寻找凉亭、假山、健身器材、石桥和

19、大树,分组“游玩”,比较路线的长短、游玩地点的多少,请各组找出一条最合适的线路逛小公园,最后比一比哪组走的路最少玩得最多。通过幼儿模拟逛“小公园分布图”操作活动,让其感知线路几何分布变化规律;通过创设“小朋友排队上车”的情节,让幼儿在排队中学习与数学知识。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生动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了大班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情绪,体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念。 让每一名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的体验,是幼儿深入探索数学活动的内驱力,教师应充分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布置任务,增强幼儿运用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如: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带领

20、下上电影院,自己买电影票、找座位,学习运用序数、单数和复数的知识;可以让幼儿记录下家人的生日、自家的电话;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让幼儿自己整理衣柜等等。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使幼儿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多变的操作帮助幼儿实现内部的思维活动。如在学习5的加减法时,教师设计了下面活动让幼儿操作。请幼儿仔细观察5个球的不同:1.球的大小不同(1个大球,4个小球);2.球的颜色不同(3个球,2个黄球);3.球的材料不同(2个花布球,3个塑料球);4.球上的斑点不同(4个球波浪形,1个球条形)。然后,幼儿根据刚才的直观的操

21、作,用数字卡片排出一组5的分解组合式卡,并说出理由,通过幼儿动手动脑的操作,主动建构了数的分解组合知识,体会了成功喜悦,提高了学习兴趣。教育目标和内容、材料要贴近幼儿、由浅入深,步步引人入胜。数学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幼儿实际,是幼儿生活经验的提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小年龄幼儿的活动更富趣味性、游戏性,大年龄幼儿的活动更趋实用性和操作性。例如:教幼儿按一维、二维、三维的特征分类的活动,我们设计了一个插花游戏,投放了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颜色的吸管作为花茎,插花游戏的材料是按这样的顺序投放的:第一阶段:根据花茎的粗细不同,投放花心大小不同的花朵,请幼儿进行

22、配对并分类;第二阶段:根据花茎的粗细、长短的不同,投放数量不同、花心大小不同的花朵,请幼儿进行配对,并作两个维度的分类。第三阶段:根据花茎的粗细、长短、颜色的不同,投放花心大小不同、数量不同及颜色不同的花朵,先进行配对,之后进行三个维度的分类练习。这一系列活动材料所蕴含教育目标、内容,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使学习和探索不断走向深入,并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和探索的动机。三、实践结论与思考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物质资源及幼儿园的环境资源,为幼儿创设了数学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及其各种精彩的情景中,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在主动探索

23、中学习数学,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有趣而有意义的数学,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富有趣味性的生活化数学活动,使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教幼儿被动学的模式得到明确改变,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这如同拆除了幼儿与数学之间的围墙,让幼儿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拉近了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虽然我们对农村幼儿园开展生活化数学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在数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对下列问题产生新的思考,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实践探索:1、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发掘更多的生活化数学活动

24、内容,组织开展丰富的农村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内容,使活动更好地贴近幼儿的实际和幼儿的生活。2、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生活化数学操作材料,使幼儿的学习内容更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的数学学习趣味性。3、如何发挥生活化材料的一物多用功能,既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使材料在不同的数学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班级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皮亚杰 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1924 Judgment and reasoning in the child【2】肖湘宁幼儿数学活动教学法 1992年 南京大学出版社【3】周欣 新皮亚杰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五期【4】王跃进等 幼儿数学教育之我见 幼儿教育1993年第五期【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M江苏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