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04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的有效指导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开展的有成效,教师是关键。成也是教师,败也是教师的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而且只有教师进行了有效指导,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他们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

2、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发展学生作用的有效性,需要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然而,近几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制度、指导规范等方面都尚未真正建立、健全起来。 一、教师“指导”意味着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过程。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总是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伴随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并不是排斥教师指导在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主导或指导是学生自

3、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前提。把教师主导或指导排斥在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之外,并不是“非指导性教学”的本质,松散、无序的、缺乏基本规范的教师指导,容易使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处于盲目的、无知的、无序的自发状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在中小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师的指导意味着什么?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学生在知识经验、社会阅

4、历等多方面的局限,所以往往认识不到实践学习对自我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是教师指导的基本内容。学生往往在活动中容易处于被动的、执行的状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只是简单地布置活动主题和任务,而应首先使学生明确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之所在。只有那些具有个别化、具体化和情景化的活动目的,才能引导学生持续性地开展不同方式的活动。引导方法,建立规范教师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应以引导学生的活动过程,指导活动中问题解决的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操作规范为主要任务。实践方法和

5、实践规范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和实施过程规范加强指导。开放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但开放性并不等于不讲方法的合理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方法的合理性和操作的规范性,不仅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具有重要的意义。跟踪过程,把握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指导意味着跟踪过程,把握价值。也就是说要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关注过程的前提是跟踪过程,了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在过程的不同阶段以任务为取向,展开相应的问题解决活动方式。同时便于把握活动的价值不偏离,防止活动过程中的价值漂移、价值减损或目标模糊的

6、问题。帮助进程,倾听体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规则的告诉者、方法的规定者,而是一个“帮助者”。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深化活动,倾听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体验转向意义的建构和价值获得。扮演一个对学生成长充满期待的倾听者的角色。二、教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什么?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存在一些不足:偏重活动形式,忽略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

7、忽略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要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适时指导适时指导,是在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目的和任务,指导教师需要履行不同的指导职责,做出有效的指导行为,落实方法,遵循规范。适度指导教师的指导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要包办代替,要把握好指导的“度”。适当指导在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根据活动的阶段性任务和活动内容,适当采取专题讲座、方法讲解、操作示范、案例剖析、分析综合、总结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适合指导:根据活动主题、年段学生特征等做出相应的适合对象的指导。适应指导:关注学生活动需要,做出适应指导。三、指导什么?(一

8、)过程性方法的指导所谓过程性方法,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三个具体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中的各种程序性方法。程序性方法往往与学生在各个活动阶段的具体任务有关。1、准备阶段的过程性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弄清问题的来源,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成为活动主题,讨论后确定主题。然后指导学生学会分解主题,了解活动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融入分组、搜集资料、制定活动方案等等。 2、实施阶段的过程性方法指导指导学生与活动对象进行联系,进入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学会交往,取得活动对象的支持与合作。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保存第一手资料。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度体验。指导学生有效展开

9、课外和校外活动。指导学生有效展开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工具和技术。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过程3、总结交流阶段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及时总结提高活动效率。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认知,从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指导学生总结方法的收获,学会做事。指导学生升华情感体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不要执着于答案的对错。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活动结果。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指导学生做统计图表。指导学生学会作注释。指导学生参与式讨论。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二)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指导所谓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指活动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核心

10、操作方法,是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普遍方法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应力求规范,克服随意性,因而,指导教师应了解并尽力去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以便对学生活动加以有效地指导。1、调查研究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和任务,研制简要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选择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的方式,访谈调查应注意什么,怎么应对调查者的不同态度,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及怎样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等。2实验研究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研究的目的、内容和任务,做好实验前的假设或设想,设计实验的程序和周期,准备好必要的实验设备或工具。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领,记录好实验数据并能分析

11、和撰写实验报告。3、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法的指导网络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能方便的获取,而且很多时候是免费的。要结合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获取网络资源的手段进行指导。4、技术实践法的指导对涉及到的设计与制作、种植与养殖等等要做好技术的指导。4、社会考察与宣传法的指导明确社会考察的目的、内容和任务,指导学生的考察过程,做细心的观察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宣传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服务于社会。三、提高教师指导有效性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的建立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12、设计与制定教师指导方案,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教师指导方案包括学期指导方案、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制定活动主题实施方案的同时,应针对学生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及其需要,设计教师指导方案。教师指导方案应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目标、学生活动过程与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料与工具准备、学生活动评价策略等。制定教师指导方案,有利于教师明确指导任务,落实具体的指导行为。2、 加强程序性方法和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指导常规。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指导规范或指导常规尚未健全,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行为比较随意。目前要初步建

13、立起来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如:活动准备阶段的教师指导行为(提出问题,形成活动主题的指导、制定活动方案的指导行为、必要的活动资料与活动工具准备的指导等)、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师指导行为(进入活动情境的指导、方法实践的指导、搜集与处理资料的指导等)、活动终结与交流阶段的教师指导行为(活动结果总结的指导、活动过程总结的指导、活动体验总结的指导、表达与交流的指导等)。建立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行为常规,有助于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3、 建立问题解决方法指导的基本规范。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定要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参观法、设计与制作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应是

14、随意的,而应符合方法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要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克服走过场、形式化的倾向,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引导,了解、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新课程的亮点和难点。指导教师工作的有效性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可以包办代替学生“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当学生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时,教师能给予指引方向;当学生出现计划不周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指出修正;当学生处于困惑不解时,教师能给予点拨;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时,教师能

15、给予帮助;当学生处于信心不足而情绪波动时,教师能给予鼓励和疏导;当学生取得成果或进步时,教师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要成功地开展,教师就不能推卸自己的指导责任,而应协同教学,与学生一起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综合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成长。只要教师用心指导,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也一定能实现其功能和价值。参考资料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期。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2期。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邹开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与关键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7-9年级),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