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课题中期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话剧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课题中期汇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童话剧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汇报童话剧是一种以童话、故事、传说、寓言为载体,借助声音、舞蹈等艺术手段创造的童话人物和童话境界来曲折地反映儿童生活的戏剧。宋庆龄在创办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时所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去培养下一代,提高她们的素质是最有意义的事情。”A.S.纳尔在他的自由而不是放纵一文中也认为:“儿童期不是成年期;儿童期应是演戏期,对儿童来讲,演戏多多益善。当一个儿童演够了,他会开始工作和面对困难的,并且即使在大量的不愉快的工作中也能把事情做得好好的。”这说明,利用童话故事让幼儿参与童话剧表演活动能充分满足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想象和感悟或表达自己某种理想的愿望。我园
2、班级尝试以一个童话故事为生长点,充分挖掘童话故事中的多种元素,以“故事欣赏理解活动实施剧本演出”为线索进行童话剧园本课程建构。一、童话中的生长点有效挖掘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以一个童话开展课程,除了了解童话的这些基本特征,我们更需要挖掘她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一个个童话串联起来思考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课程生长点,再以这一个个的生长点去关注并促进幼儿的发展适宜点,我们可以找到以下这些元素。1.生长点之一:多元的文化背景童话本身历经时间考验,很多都是经典故事,内含的文化元素丰富:国内国外的异域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人物各异的思维特点,集合在一起形成了
3、众多挖掘点,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2.生长点之二:丰富的内容情节每个孩子对童话的感觉、理解、喜好程度都有不同,有的喜欢赞扬英雄类的故事,有的喜欢小动物形象的,有的喜欢王子公主类型的,还有的喜欢机智人物故事的。有的喜欢倾听,有的喜欢阅读、有的喜欢扮演。在我们的童话课程中,孩子们有自己选择的空间:可以选择不同的区域活动、可以选择各异的扮演角色,可以选择丰富的道具,等等。因为挖掘深入,课程架构丰富,孩子们感受和表达的空间就扩大了。3.生长点之三:童真的表达方式童话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童话里往往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
4、,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让童心更加清澈明亮。二、童话课程中幼儿发展适宜性的充分伸展“幼儿发展适宜性”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源自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发表的关于“0到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声明。在这一声明中“发展适宜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即年龄发展适宜性、个体发展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所谓适宜性即认定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人格、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都有独特的发展状况和成长进程,因此课程和教育方案都要适合儿童的个体差异,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既能适合其发展水平,也能激发其兴趣和满足需要。(一)童话选择时更关注文化差异性,多元融合每个儿童都是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进
5、入集体的,文化是儿童和家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他们的价值观或信仰、语言、思维方式、衣着外表和行为,我们的教育应该与每个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相适应。我们在背景氛围中找寻文化: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尊重孩子对不同故事的敏感度,尽量将选择的视角进行拓展,不论是外国文学的幽默、民间文学的细腻、还是传统故事的经典、现代童话的时尚,我们都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和吸纳,让孩子有机会体会、接纳、感受、感悟。我们也注意在细节中传递文化:无论是怎样的童话故事,我们都可以在细枝末梢间追寻文化的墨痕,精心设计的绘本插图、有特点的服饰造型、震撼人心的人物个性、净化心灵的主题表达,都需要教师在精读后选择、解读,科学纳入到我们的
6、童话课程之中。关注到文化差异,接纳并传递这些差异,充分发挥文化背景在幼儿学习与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教育,本身就是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尊重。(二)环境创设中更关注年龄差异,尊重理解所谓年龄发展适宜性即认定在人生的早期存在着一个生长和变化的、普遍的、可以预知的顺序,教师可以根据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普遍发展规律,为儿童准备学习环境,安排适合其发展的经验。不同年龄段对童话的接纳度也不一样。小班孩子容易接受拟人化的小动物形象,故事清晰简短的童话;中大班孩子则喜欢情节比较曲折,人物个性较鲜明,故事性更强的童话。我们在选择怎样的童话时,年龄特点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在课程建构与实施过程中,年龄特点也处处隐含其中。
7、环境创设中的年龄特点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她既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又是师幼互动的平台,还是幼儿自由表达的空间。我们的童话课程环境氛围营造,紧紧围绕年龄适宜性突出3个做法:1.做有“层次”的环境,让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和表现主题环境的创设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于大班孩子而言,注重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环境。他们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我们可以大面积地让孩子们以作品的形式来展示童话主题墙。而对于小班,注重创设富有童话情景性的活动环境。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性都还不够,这时我们更多的是让幼儿、家庭与教师共同参与,提供感兴趣的、可动手操作的材料,吸引幼儿在玩玩、
8、做做中去获得有益经验并体验快乐。中班幼儿由于思维的有意性增强、观察能力提高,需要教师提供幼儿可动手操作、动脑想想的材料,吸引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取有益经验。注重创设富有层次性的活动环境2.做能“活动”的环境,让孩子的不同作品都能大胆说话我们发挥班级外墙和走廊的环境教育功能,让每个孩子在童话课程中的作品、想法都能在环境中“说话”;我们还利用大环境的“共享”功能,分年级组定期进行幼儿作品的展览,不同的童话主题不同的展现平台,让平日固定的环境活动起来,拉大分享的空间,做足共享的质量。让全园孩子都能沉浸在童话课程带来的美好氛围之中。3.做有“专题”的环境,让能力不同、各有擅长的孩子展现精彩在童话剧开
9、始准备演出的过程中,认识并设计制作道具成了孩子们尤其感兴趣的一事。孙悟空的金箍棒、天线宝宝的头饰、狼外婆的袍子,孩子们自然合作或进入区域、或组合成小组,享受着设计师的工作乐趣。我们就提供这样的专题、专场,让孩子自由表达与展示。有的擅长构图、有的喜欢涂色、有的自告奋勇设计、有的到处搜集材料、幼儿热衷装饰,走进环境当中,你能强烈感受到孩子们被激发出来的热情、智慧与能力。同时,那不是局限于个别孩子的东西,而是每个孩子的每个身影。(三)剧本演出中更关注到个体差异,和谐为本童话剧演出在幼儿园活动中时常看得到,但我们这里的童话剧演出并不仅仅局限于表演。她与课程紧密相连,每个孩子从角色选择到排演到演出,都自
10、主参与其中,充分显露教师对孩子尊重理解。1.剧本设计以幼儿为本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对童话故事的理解,重新审视并编排适合孩子们表演的童话剧剧本。老师们遵循了这些原则:角色的“戏份”均衡些,主配角的差别不那么明显,避免孩子之间表演差异太大;语句儿童化些,将经典的童话语言往接近孩子生活处靠,让孩子乐于表达;场地相对固定些,场地变换多给孩子们的表演带来难度。总之,剧本设计时,教师尽量扫除因剧本内容带来的排演困难,易于孩子们接纳和表演。2.角色分配自由选择当剧本产生后,角色的选择是一个师幼互动的好时机。教师将剧本中的角色罗列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张贴在班级公共栏内,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角色,可以去选
11、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角色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清晰观察到孩子的不同个性情况,同时给于适时的引导和关怀,真正促进个体的适宜性发展。当孩子面对角色畏缩、犹豫时,教师可以鼓励:“这个角色很适合你啊!”“你喜欢这个角色吗?那就大胆去试试!”“不会演,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演!”;当孩子子面对角争抢时,教师可以建议商量:“你们自己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那就先一起来试,如果都可以,我们就再增加一个角色。”当孩子不能坚持下去时,可以提供帮助:“为什么不愿意演下去了?把困难告诉我们,我们一起解决。”在人人参与,人人有角色的互动中,幼儿的自主选择与表达受到了充分关注,享受到了小主人翁的快乐。3.表演场地激发
12、创想幼儿的表演是稚拙的,自发自愿的,在场地提供时就要考虑到这样的适宜性。我们充分利用班级小舞台来自由表演,孩子非常放松和轻松。区域游戏时本来就有表演区,结合童话剧表演,小舞台设计就更加灵活了。首先,小舞台可更换布置:相对学期初布置好就不变的以前,我们的舞台可以根据剧本故事的需要更换、增加东西,孩子们可以自己来设计与调整;其次小舞台可流动,不一定在固定位置了,活动室内外都可以,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地方摆放;最后,小舞台可多设,一个不够,就设2个、3个,满足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热情和需要。4.演出遵循原生态当一个童话剧在班级小舞台逐渐表演成熟后,孩子需要就会走出班级去“演出”,我们提供了班级间相互演
13、出、全园演出的机会,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能报名参加演出。孩子们从制作宣传海报到报名参加和正式演出,都是全程投入。不同于平常的汇报演出,孩子们的童话剧节目,并不是一个个精品,每个都非常原生态,简单的道具、口语化的对白、朴素的情节,孩子们在舞台上还状态百出:掉东西的、忘台词的、冷场的,还有演不下去的,表演者一副自娱自乐的陶醉样,但是我们看到是童真童趣,这是孩子们成果的展现、自信的锤炼、班级团队的凝聚。我们以圆融背景下幼儿发展适宜性课题理念作引领,吸纳了增加了本民族、本地区的元素,为“圆融”文化背景下生活成长的幼儿实施更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依据课题研究中对幼儿“年龄、个体、文化的差异性”的关注,我们将园所特色建设业紧紧围绕“差异性关怀”来开展。是一种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教育,一种与每个幼儿个体特点相适应的教育,一种与每个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教育。从一个童话开始,发现幼儿特别喜爱,家长投入其中,值得做深做精彩。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性层面上促了进我园教师去探索开发和利用童话剧课程资源的规律,并进行理性思维和总结反思;在实践层面上促使我园教师在童话剧课程资源开发中探索合理选材、科学改编、努力搭建不同形式的童话剧演出平台,让幼儿在排演、演出、欣赏过程中加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以促进幼儿获得童话剧所涉及的领域或多领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