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472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美术教学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的美术教学策略【成果背景】: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设置五大领域之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于情感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激发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潜能,形成完善健康个性的有效途径。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引,以美术活动为载体,针对当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忽略幼儿自主的、个性化表达的教学现状,实施美术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幼儿自发、自主的表现和创造,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成果创新点】:美术活动中“幼儿个性化表达”的内涵及四个特性;以营造幼儿个性化表达氛围为前提,以

2、积累幼儿个性化表达素材为基础,以激发幼儿个性化表达动力为关键,以提升幼儿个性化表达能力为核心,以延续幼儿个性化表达激情为目的的幼儿美术教学策略。一、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解决了美术活动中,教师忽视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问题;(二)解决了美术活动中,教师忽视幼儿自主表达愿望的问题;(三)解决了美术活动中,教师无视幼儿独特表达的问题(四)解决了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的问题二、成果内容我们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为目标,对影响幼儿个性化表达的美术活动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与优化。(一)理性认识成果1.美术活动是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的重要载

3、体。幼儿的美术活动反映了他们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本成果中的“个性化表达”,是指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基于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自主地运用喜欢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或创作。2.美术活动是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的有效途径。我们认识到:美术活动是幼儿最本真的生命活动;美术活动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美术活动是幼儿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工具;美术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形式。3.美术活动中幼儿个性化表达的特征。一是生活性。是幼儿个性化表达的起源和基础,幼儿能基于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生活感受进行表达。二是倾向性。是幼儿个性化表达的萌芽,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三是自主

4、性。幼儿自由、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四是独特性。是幼儿个性化表达的显著特征,是幼儿采取具有个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二)实践操作成果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中,环境是前提、资源是基础、动力是关键、能力是核心、评价是手段。通过全面改革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促进幼儿实现了个性化表达。1.营造美术活动氛围,优化创作环境,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的前提条件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们从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进行了系列改革。2.挖掘美术生活资源,积累创作素材,奠定幼儿个性化表达的生活经验基础(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一是走进大自然。给家长一个任务,给

5、幼儿一个主题,让幼儿围绕主题去观察,为独特表达积累素材。二是走进社会。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生活体验,丰富生活感性认知。三是再现生活情景。以讲、看、模仿的方式在头脑中回忆,再次形成自己的认识,再次形象感知。(2)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感知材料表达使用的材料提供者家长、幼儿家长、教师目的认识、观察、探索、发现辅助幼儿实现美术的创作种类自然界:石头、树叶、秸秆、花瓣、泥土、沙水果丙烯颜料、水粉、毛笔、水彩笔等废旧物品:矿泉水瓶、报纸、图画书、鸡蛋壳、轮胎、蛋糕盘、光碟、瓶盖胶泥、丙烯、水粉、水彩笔、油画棒、各类彩纸、剪刀、双面胶文化元素:京剧、川剧、青花瓷、国画,异域风情水彩笔、油画

6、棒、毛笔、水粉颜料3.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激发创作动力,抓住幼儿个性化表达的关键环节(1)“启发联想法”。(2)“模仿学习法”。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对印象深刻的感知对象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美术活动模仿与再现。如:实物写生、综合欣赏。(3)“发现交流”法。“发现”指给幼儿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美术活动表现方法。“交流”是指加强幼儿间交流讨论,通过思考与分享,自主寻求最佳表现方法。4.探索美术教学模式,提升创作能力,把握幼儿个性化表达的核心要素。5.改革美术教学评价,延续创作激情,丰富幼儿个性化表达的激励手段。(1)关注幼儿的兴趣表现,进行适宜性

7、评价。幼儿个体差异性大,他们对美术活动所关注的兴趣点也有所不同,从幼儿兴趣点的角度出发,进行适合的评价。(2)理解幼儿的独特想象,进行欣赏性评价。以“童心”想幼儿所想,看幼儿所看,感幼儿所感,赏析幼儿“稚拙”,欣赏幼儿作品的内容和情趣。(3)尊重幼儿的自信表现,进行肯定性评价。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自信表现,尽量保护和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没有失败和犯错误的感觉,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4)发现幼儿的进步痕迹,进行激励性评价。细心关注每位幼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及时地给予肯定,进行激励性评价。(5)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提示性评价。及时地对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的幼

8、儿进行表扬,倡导全班幼儿都能向他人学习,达到以点带面,逐渐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三、成果效果:(一)推广范围:成果在本市、区交流展示共10余次,接待区、市及来自雅江的同行学习观摩达2000余人次。阶段成果以适宜的方式促进幼儿美术表达在四川教育(2013年1期)上发表,四川省育儿周刊两次对本成果进行了报道。(二)成果实效:1.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得到了彰显。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更浓了,学会并逐渐习惯于用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幼儿作品已呈现出鲜明的独特表现形式和手法。2.教师更加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个性化表达。从幼儿视角出发,学会了感悟幼儿的心灵世界。注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树立了以幼儿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