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214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9.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赏识与挫折教育应有“度”“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之我见【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孩子在面对同一件事同个问题时,态度、做法截然不同,很多孩子面对挫折、困难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让我们惊憾,各种教育方法百花齐放,赏识教育的逐渐普及让泼冷水的挫折教育也逐渐蔓延。本文通过对此两种教育方法的客观比较、把握、分析,笔者认为只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定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关键词】 赏识 挫折 有度在全面贯彻新纲要,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提倡“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今天,赏识教育、快乐学习法逐渐被广大社会舆论认可。但赏识教育用之过度的话,所谓“

2、物极必反”,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产生虚荣、自傲的心理。有些孩子经受不了一点点的责备,经受不起一点不被重视甚至连一句不顺耳的话都听不得,碰到一点困难就立马寻求帮助或退缩,更不要说批评受挫了。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提倡让孩子吃苦,泼冷水的挫折教育也应声逐渐兴起。看过一篇小学课文:外国某一作家年少时写了首儿童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以后,他每当有进步,哪怕是点滴成绩,母亲都给予不遗余力的赞扬,他从母亲身上得到了信心与希望。而父亲对他要求却很严厉,对缺点和失误从来都不留情面,有时还大声斥责,因而他从父亲身上获得的是自我认识与谦逊。作者成为知名作家

3、后,完全明白了父母的用意:既有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母亲,又有一个十分严厉的父亲。正是这两种爱的交织才成就了一个伟大作家的长成。文中的父亲、母亲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法,即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当前,新课程带来了许多观念的改变,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观、人才观不同等原因,出现了“矫狂过正”的现象,过分强调赏识教育和过分忽视挫折教育都是不可行的。研究表明,幼年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无论是过度的保护包办、无节制无原则地赞赏或者是过度的严厉,对幼儿都是不利的。我们身边的某些孩子因为得到太多的关爱和表扬,变得弱不禁风,变得唯我独尊,变得较横跋扈;有的孩子却因为受到太多的歧视或批评,

4、变得自卑心理严重,变得叛逆心理极强,变得萎靡不振。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只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保护,不要刻意去隐瞒或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困难。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教育应是十八般武艺,欣赏、激励、批评、惩罚等等缺一不可。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一竿子到底的教育方法。面对知识、能力、性格、经历、家庭都不一样的孩子,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需采用,既要让他们在赞赏中树立自信,又要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坚强,成为一个胜不骄、败不馁的人。如同跷跷板,任何一方没有把握好,重心都会偏离。那么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我们该如何把

5、握两者之间的“度”呢?又如何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一、把握赏识教育的度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尊重和赞美。对于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儿童来说,赏识的作用毋容置疑,它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出潜能。莎士比亚也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1、赏识到“点”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客人带了礼物去做客,看到主人5岁的女儿非常可爱,收了礼物后很有礼貌的微笑道谢。客人情不自禁地抚摸小女孩的头发,赞美她长得真漂亮!等女孩回房后,主人却严肃地对客人说,你伤害了我女儿,要向她道歉!因为女孩长得漂亮与否取决于父母的遗传,不是她个人的功劳。孩子年龄小,分辨是

6、非的能力差。你因为她漂亮而夸奖她,会误导她把天生美丽当作值得骄傲的资本,从而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会使她误认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并且不要经过他的同意。见客人神情沮丧,又安慰客人说,你还有弥补,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客人心悦诚服。这给了我们两点有益的启示:1、不要一味地夸奖孩子的天赋,如“你真聪明”、“你真漂亮”等,这样会误导孩子把天赋当作值得骄傲的资本,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2、多赞赏孩子付出的劳动,多表扬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如“你真勇敢”、“你很努力”、“你最爱动脑筋了”、“你的手工做的真仔细”,这样更有利

7、于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2、适“时”赏识赏识的时机必须要把握,因为人的需要是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过期的赏识,如同食品过期,食之必被害之,轻则闹肚子,重则危及生命。不适时、不及时的赏识行为,不仅会削弱激励的作用,还会使人们对赏识产生冷漠、厌恶心理等副作用。特别是那些有错想改或正在改的人,对他们积极正面的表现如予以及时表扬、赞赏、肯定等,定能促使他们在认知、感情、意志等方面都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慢慢学会自我调控,有效地促进他们转变的速度,往好的方向发展。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有待我们发掘、开采。但不可否认,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各人具有的潜

8、能不尽相同有他们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不足点。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更加是引导。面对全体幼儿,尤其是后进生,更要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观其眼神,察其面色,要有一双“火眼精睛”,只要他们有一点想学的样子,就要抓住时机,充满信任地请他发言;在他们欲言又止、想答又不敢答时,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鼓励他大胆发言。3、适“量”赏识孩子常常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往往被教师的表扬、批评左右。教师的表扬宜多不宜少,尤其是在我们幼儿园,教师的表扬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表扬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表扬会对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总比身边的人强,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时过多的表扬也会降低表扬的价值,使孩子觉得唾

9、手可得,得到表扬是理所应该的,而不再珍惜和受鼓舞。二、把握挫折教育的度现在社会中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但是,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古语有云“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等,也不是全无道理的。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家玛丽琳古特曼也曾说过“过多的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步入生活后,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失望。”电视台和报纸报道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因遭遇挫折而跳楼自杀等悲剧已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时代的宠儿”会如此地“不堪一击”?有首歌唱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

10、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呢?可见适时适度的抗挫教育势在必行。1、创设的困难情境要适量进行挫折教育创设的困难情境对提高幼儿抗挫能力和心理耐受性来说,决不是难度越高效果就越好,也不是越“苦”就越能塑造人、锻炼人。不同年龄的幼儿,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其抗挫性都是不同的,应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积极的心理耐受力,又不超过每个孩子心理的承受度。就如同摘取果实时,“跳一跳,够得到”就行了。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节心态到最佳状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积极解决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

11、失兴趣和信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烈日炎炎下,你却要发烧感冒的孩子坚持去跑步锻炼身体,经受现实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其后果可想而知。对这样的孩子你必须给他提供优越的条件,鼓励他战胜病痛,等身体慢慢恢复健康和强壮以后,才能让他投身到较恶劣的环境当中去。有些家长、老师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各方面能力比较弱,表现比较差的孩子,动不动就大加训斥,或跟能力较好的孩子一比长短,竭力贬低,让他们干些力所不及的事情,以达到制服孩子的目的。这些看似平常,细想却极度不当的做法,却被美其名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本来就较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你再对他“挫折”一番,他只能变得更差,更没信心。2、利用的手段要适度

12、有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在孩子犯错误,做错事时,狠狠地责骂、批评;有的认为不管怎样,为了孩子不骄傲自大,多批评少表扬总是好的,这样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心理抗打击等承受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不娇惯孩子就应该对孩子的所有需要都一律回绝,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孩子们一些坏习惯、坏品德的养成、错误人生观形成等都与之息息相关。受过恶劣批评的孩子往往会丧失自信心,有些因为害怕再犯同样的错,以致对力所能及的事也产生畏缩退避行为,不敢再尝试;有些因为害怕承担犯错误后的责任和逃避成人的批评而学会撒谎和推卸责任。较少受表扬和缺少关心、关注的孩子会认为不管事情做得好不好,反正结果

13、都无关痛痒。长久渴望被赞扬被关心的情绪得不到满足,从而慢慢对一切事物失去主动性,抱以无所谓和冷漠的态度。一次两次挫折可能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反复经历这类情况的话便会导致孩子习得这种对生活的无助感、挫败感,从而丧失对生活的热情。3、采取的评价要适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慎重,适合的评价能促使幼儿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双方都伤身伤心。不带情感色彩的评语是无力也是无效的,批评如同“良药苦口”,所以“忠言逆耳”,有经验的老师概括为:一针见血,直入心扉,在与其相对时要有切肤之痛的感觉。然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个性不同的人,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固然要有,我们也还要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

14、评教育。教无定法,“批评也无定法”,只要能够使犯错误的人认识其缺点并加以改正,就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借彼喻此、迂回启发”的批评教育往往可以避免针锋相对,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面子”,在给孩子留有余地的基础上让其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却有事半功倍之效。但在给孩子台阶下时,也不能太过。例如,一位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一再强调孩子体质差、老生病,有些能力发展得不够好很正常,也不奢望他有个什么成就。在这以后,这位小朋友一遇到困难就干脆不动手了,教师追问其原因,他回答,我爸说不会的就不用了做。显然,这个孩子已经对自己能力发展作出了不正当的归因。因此,成人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一定要

15、慎重,尤其是不要夸大其不利的一面。三、“赏”“挫”结合,差异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情感是非常复杂的,这要求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面对事物时,反应亦不相同,差异发展、因材施教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必须针对孩子的特性,给予适合的教育方法和帮助。1、争强好胜型挫折教育班上有个叫谢雨婷的小朋友,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经常受到老师家长们的赞赏。但有一次活动时,新学的舞蹈没有跳好,我们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少了往日的赞许。但她却很伤心,下课时对小伙伴大发脾气,对人爱理不理,接连几天不肯上幼儿园。从她这些表现可以看出,她只允许自己成功,经不起挫折。此类幼儿在团体中一般表现都相

16、当自信优秀,竞争意识较强,对于荣誉特别执着。当结果不尽如意时,便会负气,他比一般人更难接受自己的失败或失误,认为问题不可能出在他身上,而是游戏规则或外部环境不够完善。如果不给他一些适度小挫折,他是不会成长的,以为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可以随心所遇。我们可采取在游戏中,故意输给孩子,借机告诉他,即使输了也能用轻松的心情面对,每一个人都有输赢的时候,胜利不是唯一的结果,也可让孩子学会观察乐观的孩子输了时候的态度,孩子必会慢慢领悟。2、争相推过型挫折教育+赏识教育黄家宝是班上有名的小调皮,聪明、鬼灵,经常调皮捣蛋,每次和伙伴打闹他都有理,连“画画作业没完成”都是妈妈不在,没人催促他画的缘故。这类孩子大多

17、属于调皮捣蛋型,俗称“鬼灵精”的他们,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些骄纵蛮横,失败时,喜欢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认为借此可以摆脱责任,免于被师长责怪,并且不必努力来寻求解决管道,缺乏正面思考能力。他们普遍好辩,任你如何循循善诱的教导,他自有另一番说辞。要使他心服口服,必须采用“挫折”“赏识”教育双管齐下:声色俱厉的“言教”是不够的,我们大可按照他的解释,排除他所说的干扰因素,重新来一次,以证明他的错误行为并非外界因素造成,不容他强辩。在他有所进步的时候再大肆表扬,使他获取改正缺点、正确面对解决困难后的喜悦和成功感。3、羞涩胆怯型赏识教育许静安,人如其名,经常为完成不了任务而哭鼻子,或悄不作声。此类幼儿胆怯

18、羞涩,优柔寡断,大多来自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和包办。每次他们尝试探索时,家长的关心,总是早一步切断了探索的渠道,误以为外界环境尽是伤害而不敢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他们的挫折感并非来自于失败,而是来自于对外界全然的陌生。对这样的孩子必须予以赏识教育,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情,温柔的鼓励他们多尝试,增加他们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快乐地融入团体生活。4、内向自闭型赏识教育大多此类幼儿的各项能力均较弱,长期不被重视,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当孩子闷不吭声时,周遭的人比较难察觉他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太需要被赏识了。当他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时,也许你一个鼓励眼神,一句赞扬的话,适时地加以引导,给予帮助,都有可能改变他的一个想法

19、,甚至改变他的一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既是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一对特殊的孪生兄弟,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全球都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今天,不管是“精彩极了”的赏识教育也好,还是“糟糕透了”的挫折教育也罢,对孩子的教育却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只要我们立足于“爱”,立足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师长教育孩子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切实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园地里必将百花争艳,必将更有效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赏识教育初论,崔学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22、赏识你的孩子(全新版),周弘,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3、挫折教育论,李海洲 边和平,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月第3版4、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向守俊 张大均,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5、教育心理学,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第一版6、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