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文范文【 精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论文范文【 精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当代中国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未来的主要人口素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改革,应当成为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小学的三个年级作为被试,发放了瑞文智力量表和安徽省小学生基本调查问卷,并对两所学校的老师发放了教师调查问卷。我们将以此为基准从与留守儿童密不可分的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切入,深入洞察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学校;家庭 调查地点及相关介绍: 本文选取了东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中岗镇田拐村进行留守儿童教育情况的调研。中
2、岗镇位于阜南县城东南18公里,地处蒙洼分洪道和谷河交汇处,S328省道穿境而过,该镇地势低洼,易涝易旱。同时由于当地长时间少降水,土地出现裂缝,粮食作物因为少灌溉而发育不良,如玉米打焉等。农业结构以粮食作物玉米,小麦为主,平均每户村民拥有2亩地(每人1亩地,未满18岁的孩子没有耕地),家庭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每户基本上有一人以上出去打工,工作地点多为上海,浙江等地,月平均工资为2000左右),大部分村民收入为12万元。 调研对象: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教师、临时监护人。(本文对于留守儿童的界定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周
3、岁及以下的儿童) 调研内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性格、行为表现、品德等方面以及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经济、文化、管理等情况。 一、概述 1.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8 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就有1个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留守”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等,但从总体上看,其消极影响更为突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虽然党和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明显,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仍然严峻
4、。学术界的研究报告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化以及日常安全教育等问题。但仅仅是“就事论事”,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仅仅涉及了部分社会群体,而对于大学生这一庞大的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群体却鲜少涉及。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支教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大学生支教这一角度分析其对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的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与之相伴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加,他们所凸显的问题越来
5、越多,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4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 2005年5月,全国妇联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援助研讨会”。随后,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其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3.本文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了同一村落但教育水平不同的两所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同时采用瑞文智力量表来反映留守儿童在不同的教育水平下,其智力水平的差异。采用了自然观察法,暑期我们在当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观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以及生活情况。
6、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在调查数据的统计方面用统计学的一些方法,用EXCEL和SPSS来处理数据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1.留守儿童智力水平的数据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选取了A、B两所学校一年级与三年级共93个留守儿童作为被试。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我们假设两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差异对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影响。随后我们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A、 B两个小学一年级瑞文测验的智力结果: 表1 A、B两所学校一年级学生智力水平分析结果 从智商及标准分来看,其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所学校
7、一年级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A、B两所学校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同时由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这两所学校的孩子基本无任何学前教育。我们可以认为这两所学校一年级新生的智力水平在同一个水平上。 从标准分以及智商的P0.05可以得出,这两所学校三年级学生是存在智力差异的。并且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智商和标准分上,组1的平均数明显小于组2,也就是说组1所在的学校的三年级学生的智力低于组2所在学校的三年级学生的。 综上表格分析,同时排除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在教育的低级阶段(一年级),两所学校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然而随着学校教育达到一个相对高一点的层次后
8、,两所学校的留守儿童的智力却出现了差异,我们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同等教育水平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智力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我们选取了A学校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三个年级共85个被试,其中55个留守儿童和30个非留守儿童,并对他们的瑞文智力结果进行了分析。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智力的差异性分析情况: 表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性分析结果 表中显示P 2.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学习成绩的平庸性。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属于中等偏差。一些孩子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
9、而导致上课效率低下、学业成绩下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得知,他们更愿意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出外打工,这种对学习毫无兴趣的状态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不佳。 人格发展亚健康性。由于缺乏正常而必须的家庭教养,致使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不良,心理问题突出。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留守儿童非常难管,作业不交、上课不听,特别喜欢和老师对着干,逆反心理极强;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则非常自卑,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 思想道德素养的偏差性。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偏差性极大,并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出现异常。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起码的自我道德约束,未能建立起对他
10、人应有的尊重,也未意识到其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发展偏低,甚至有极少部分留守儿童还有违法行为。 安全教育缺乏保障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孩子身体擦伤,但是既不上药水也不找老师,而且吃饭的时候往往不会洗手,直接拿起馒头就吃。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人权意识淡薄,受到人身伤害时往往不知道去维护。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失衡的原因分析 现代的教育包括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
11、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暑期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本文主要分析在教育体系中占重要本分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 1.家庭教育 7-12岁属于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是需要成年人进行抚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社会规范,并通过父母的期望开始认识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从父母的期望中形成自我。双亲抚育是人类社会找到的一个最有效的抚育方式。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缺位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家庭教育处于缺位的状态,这种变化
12、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隔代教育难以胜任。孩子的父母或父/母外出后,大都由爷爷奶奶或者是母亲来承担基本的家庭教育功能,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都处于小学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监督都缺乏科学而有效的手段。一方面由于血脉存在着天然的关系,大部分祖辈对孙子是过分溺爱的,不加管束,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在监护和施教中注重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管束。另一方面由于祖辈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部分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基本属于文盲或者是半文盲,不能帮助儿童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任务和计划,不能辅导他们的功课,也不能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有效地监督。然而在孩子的智力发展关键期,
13、孩子的监护者却没有文化,将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智力的发育。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有的老人确实想在学习上帮助孩子,但是苦于自己文化低,无法在文化层面给予帮助,于是就采取体罚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孩子成绩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创伤进而产生敌视态度或报复心理。现实表明,隔代教育的弊端很多,难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畸形教育观念。根据我们暑期的走访调查,大部分村民还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希望孩子将来可以考上大学,但是也有部分村民对孩子的期望值较低,尤其是有的父母会把他们在外的一些感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并且向孩子灌输“读书
14、无用论”。对比目前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社会现实,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却可以从事着一些无需知识也可以挣很多钱的行业,进而使得孩子坚信读书与否都一样,久而久之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家长的消极教育观潜移默化的助长了孩子的厌学情绪以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另外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因而常通过金钱来弥补父爱、母爱;但是由于孩子尚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他们不懂得金钱的意义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经常买零食玩具或者是上网,赌博。暑期调查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不吃中午饭却拿出来一大堆的零食吃;而且一旦没有零食,就会偷偷跑出学校买,养成了盲目追求享受的不良习惯。家
15、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时不在影响孩子,这些畸形的教育观必然会导致孩子形成畸形的价值观和畸形的心态,不利于孩子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 学校是家庭之外最主要的社会化群体。学校的角色在于将儿童统一起来接受国家的正规教育,这些教育显然是单个家庭不能胜任的。社会的发展是将学校教育逐渐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学校有一套预定儿童行为的规则体系,儿童将在学校学习遵守这一切。随着儿童在学校时间的不断延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教育本身的发展,都使得人们对于学校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父母外出后,儿童在学校内能否得到有力的监护与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但是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
16、多问题,并未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地区小学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乡镇府,由于资金有限而且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往往只关注那些有影响力的示范学校,导致农村学校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使得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投入方面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在与校长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该校老师和校长在县示范校听课的时候,发现学校大都配备多媒体设施,可以结合图片给孩子生动的讲课,但是由于资金状况,校长无力购买。而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体育器材的缺乏,当地老师根本无法开展体育课,导致当地学校的体育课只能流于形式,孩子们几乎无法学到基本的体育知识。 教师监管陷入尴尬境地。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
17、的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还需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但是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无法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更无法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学校的问题。老师的威信必须靠家长的帮助才能维持,没有家长的支持,老师对于一些难以管教的孩子几乎就没有办法。我们了解到学校虽然会召开家长会,但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以及监护人不重视的原因,每次参加家长会的人数情况非常糟糕,因此造成了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的空缺。 传统教育模式固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校几乎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上,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仍然以升学率为主,学校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考核教师的工作
18、,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作为根本指标。学校和老师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成绩上,把关注的重心都放在了尖子生的身上;而且平时对学生的管教方式非常粗暴,体罚或者是侮辱学生的情况非常常见。在暑期调查过程中,我曾亲眼目睹一个孩子因为过于调皮,老师什么都没有说,直接用脚踹。 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两个小学,教师均不到10人,虽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但是每个老师的教学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几乎每个老师要身兼数科教学任务,根本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且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的精力有限,每个学科的教学情况非常粗糙。有一次,我拿起孩子们的数学作业本,发现孩子做的数学题大部分是错的,但是老师仅仅在作业本上写了
19、一个日期,根本没有对与错的批改。这样粗糙的批改作业的方式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必然会直线下降。 参考文献 1杜明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1,20. 2项玉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5,20. 3孙月玲.中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2007:1,20. 4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2006:1,20. 5唐安奎,李小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再思考基于现代化的视角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 (4). 6李春梅,孟蓉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J.决策咨询,2012(4). 7郭玲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5). 8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J.现代教育论丛,2010(1). 9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 10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分享文档,传播知识,赠人以花,手自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