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4814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PPT(修改过的).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心理健康第二节心理应激第三节应对和危机干预第四节护理工作中的应激问题,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学习目标:1.说出应激、应激源的概念。2.掌握应激过程。3.熟悉应激源的种类及应激反应的类型。4.熟悉应激对个体健康的影响。5.掌握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6.能说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及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方式。,第二节 心理应激,一、应激(心理应激)的概念: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应激概念的提出:加拿大 塞里,观点:1、应激是一种生理反应 应激是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反应。许多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个

2、体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无力、萎靡不振大量动物实验注意到,处于失血、感染、中毒等有害刺激作用下以及其他紧急状态下的个体,都可出现:肾上腺增大和颜色变深,胸腺及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现象。(一般适应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三大症状,etc.,刺激前,刺激后,肾上腺肥大,胸腺,淋巴节萎缩,胃溃疡,2、应激是一种环境事件导致个体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事件。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3、对应激的综合界定: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过程。,二、应激过程,输入-中介-

3、反应-结果中介是最关键的部分,应激的过程,应激反应,输入部分,中介机制,应对方式,应激源,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个性特点,健康、疾病,结果,(一)输入部分-应激源 1.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1)躯体性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3)社会性应激源,(4)文化性应激源,2.应激源的分类,应激源stressor,生物性(病毒、细菌)物理性(高温、噪音、湿度等)化学性(空气、水源的污染等)疾病或健康问题(感染、外伤、睡眠障碍等),(1)躯体性应激源,是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其原因有:挫折感动机冲突 人际

4、紧张,(2)心理性应激源,战争、社会变革、就业等,(3)社会性应激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4)文化性应激源,应激的过程,应激反应,输入部分,中介机制,应对方式,应激源,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个性特点,健康、疾病,结果,(二)中介机制指应激情景转变为应激反应的中间过程。1、认知评价2、应对方式3、社会支持4、个性特征,1、认知评价(cognitiveappraisal),定义: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做出估计。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应的

5、关键中间因素之一。针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是一种中介机制,有三个评价阶段:第一步决定应激源是否有威胁?第二步确定个体能否应对?第三步是对第一、二步评价的信息进行认知性再评价。举例:失恋 外科手术,评价的结果是将应激源区分为“积极应激”及“不良应激”。前者可以适当提高皮层唤醒水平、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情绪和理性思维、正确使用应对机制;后者则过度唤醒大脑而致焦虑、注意力唤散、自我意识模糊、情绪反应过度(激动)或不足(抑郁),思维非理性化、应对策略运用不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通过改变认知来避免不良的应激反应。例如,郑板桥不公平的社会现实“难得糊涂”保持安宁。相比之下,屈原就不如郑板桥聪明,没有学会

6、糊涂,结果跳进了汨罗江,再也没上来。,2、应对方式(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从应对的指向性看应对策略是针对事件或问题:问题关注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focusedcoping)。,合理地运用应对方式 有利于缓冲应激反应的作用。,3、社会支持定义: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外部资源(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社会支持的种类 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它人支持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个人利用等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

7、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举例:老人有密切的朋友交往,减少抑郁症状。,4、个性特征,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作为应激作用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之一,个性特征与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应激反应等因素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个性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个性特征影响人的应对方式。A型行为特征模式的人对问题的起因多强调自身因素,采用积极正视问题的应付行为。B型行为特征的人容易接受现实,默认环境。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个性孤僻、不好交往的人很难得到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个性在应激研究中的意义 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个性通过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最终影响应激心身反应的性质和

8、程度,并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相联系。,应激的过程,应激反应,输入部分,中介机制,应对方式,应激源,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个性特点,健康、疾病,结果,(三)应激反应1、应激的生理反应2、应激的心理反应3、应激的行为反应,儿茶酚胺释放(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腺垂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大脑皮质,下丘脑,应激源(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因素),糖皮质激素,心肌收缩心率血压,盐皮质激素,免疫系统,认知评价,调节糖代谢蛋白质分解氨平衡失调血小板生成增加等,保钠、排钾,糖原分解血糖代谢耗氧脂肪分解,胃肠蠕动胃液分泌,汗腺分泌,1、生理反应,2、应

9、激心理反应,(1)积极的心理反应(适度应激)提高认知能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等(2)消极的心理反应(过度应激)1)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愤怒、敌意、失望、悲哀等2)认知能力降低:感知、记忆、思维能力下降,3、应激的行为反应 应激会引起身心不适,因此人们会采取一些行为来减轻或消除其影响,出现适应和应对的行为反应。(1)依赖与退化:(2)逃避与回避:(3)躁动:活动增多,坐卧不安,严重者躁狂。(4)攻击或敌对:释放能量,减轻心理压力(5)转换性行为(喝酒、吸烟、体力活动),应激的过程,应激反应,输入部分,中介机制,应对方式,应激源,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个性特点,健康、

10、疾病,结果,(四)应激的结果适应适度的应激对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不适应长期超强度的应激使人难以适应最终损害健康、产生疾病,三、心理应激与健康(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1.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维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3.适当的应激刺激有助于培养机体的防御力量 增强人的适应能力。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量重新分配,以适应比赛的环境。,(二)对健康的消极影响1.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以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1)急性心理应激反应 A、急性焦虑反应 B、血管迷走反应(血压下降、心率下降)C、过度换气综合征(2)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2.心理应

11、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其复发。3.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受状态,在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新的疾病(心身疾病)。过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应激,会击溃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心身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应激是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及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且会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四、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躯体性疾病。(或)心身疾病: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二)心身疾病的范围:(1)内科:(2)外科:(3)妇科:(4)儿科:(5)其他:(三)几

12、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心身疾病的诊断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躯体诊断: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情况等。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1)冠心病:(2)原发性高血压:(3)消化性溃疡:(4)癌症:,心身疾病的防治,1.心理

13、和社会的干预(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通过心理支持、认知治疗、松弛训练或催眠疗法等,改变对事件的认识,减轻焦虑反应,缓解疾病的发作。(2)消除心理学病因:冠心病危险因素综合行为矫正,帮助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减少心理刺激。(3)消除生物学症状: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2.心身同治:对于急性发病躯体症状严重病人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对于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3.预防:(1)对于具有明显心理素质弱点的人,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健全人格。(2)对于有明显行为问题者,用心理行为技术予以指导纠正。(3)对工作和生活环境存在明显应激源的

14、人要提高对应激源的正确认识与评价,及时进行调整,减少和消除心理刺激。(4)对 出现情绪危机的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5)对于有遗传倾向的病人应加强心理预防工作。,四、心理应激的处理(一)消除致病应激源(针对应激源的反应)(二)提高病人应激的认识水平。(三)进行心理和社会支持。(四)努力矫正由应激引起的病理生理的反应。(五)自我防御反应: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以减轻应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的痛苦。(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应对的方式情绪集中性应对1、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曲解、外射作用)2、改变认知评价(一位哲学家说:“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3、学会放松技术,减轻紧张(

15、药物、锻炼等)问题集中应对1、事先应对2、寻求社会支持(家庭、亲友、社会;精神、物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就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应对是指个体对付应激,使自身适应和摆脱某种情境的手段。应对属于意识层面,心理防御机制属于潜意识层面。但也存在着内部联系:两者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后来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发展了防御机制理论。至今,已有数十种防御机制被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一、自

16、恋型:精神病性防御机制1.否认:2.外射(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3.曲解:“自我感觉良好”二、不成熟型:多发生在幼儿期,但也被成人使用。1.退化:2.幻想:3.内射:(摄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三、神经症型:1.合理化(文饰作用):“酸葡萄心理”或“甜柠檬心理”。2.转移:“迁怒于人,迁怒于物”。3.反向:“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四、成熟型:1.生华:2.幽默:3.理智化:4.压抑作用“潜抑作用”,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应激是指当个体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A心理反应 B生理反应 C身心紧张状态 D情绪反应 E个性差异,2一位考生参

17、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没有通过。她坚持认为这是护士长给她安排的工作太重,夜班太多,影响复习造成的,她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为()A退化作用 B.否认作用 C.外射作用 D.曲解作用E合理化作用,3.下例哪项不属于心理性应激源()A.心理冲突 B.挫折 C.噪音 D.抱负水平过高E认知障碍,4“酸葡萄心理”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A合理化B否认C歪曲D幻想E 外射5.应激的情绪反应不包括A.焦虑 B.恐惧 C.愤怒D.抑郁E.自怜,6影响应激反应的产生和强弱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A社会支持系统 B应对能力 C身体素质 D个性特征 E认知评价7应激源的哪种特点与应激反应的强弱无关A应激源的强度B应激源作用时间的

18、长短C应激事件是否可预料D应激事件是否可控制E应激源的种类,8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年的心理应激经历可提高个体在日后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在幼年期,能够促进其身心发育的是A条件反射 B重度的心理应激 C适度的心理应激 D特异性心理应激 E非特异性心理应激9当没有办法摆脱或消除应激源,为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暂时远离应激源B面对现实C寻求社会支持D精神宣泻E适当运动,10下列哪项不属于应激造成的消极反应A焦虑、紧张 B情绪过分低落 C心理痛苦 D注意力集中 E干扰机体对应激的调控11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与心理社会应激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属于A神经症 B心身疾病 C精神疾病 D躯体

19、疾病E.内科疾病,12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但其中不包括A自恋型B转化型C不成熟型D神经症型E成熟型,13“此地无银三百两”属于下列哪种防御机制A反向作用B外射作用C内射作用D幽默作用E幻想作用14“酸葡萄心理”与“甜柠檬心理”属于下列哪种防御机制A补偿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E抵消作用,1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下列哪种防御机制A补偿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E抵消作用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属于下列哪种防御机制A投射作用B幻想作用C反向作用D转移作用E摄入作用,17临床上很多患严重疾病的病人都不承认自己有病,他们所使用的防御机制是A否认作用B曲解作用

20、C退行作用D幻想作用E合理化作用18“自我感觉良好”属于下列哪种防御机制A退行作用B否认作用C摄入作用D曲解作用E压抑作用,19护士生小李,好学上进,在注射法练习时非常努力,但成绩一直中等,在满分10分的小测中连得了几个8分。当在最后一项注射操作又得了8分后,恳求老师加分未果,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脱口而出,888,发又发,请问她此时使用了哪种心理防御机制A抵消作用B反向作用C转移作用D幻想作用E摄入作用,20医生杨某,男,45岁,突患心铰痛,在家中请同科室护士上门静点,护士发现他此时的表情和行为与在单位时完全不同,非常娇嗔、顺从和依赖,请问他此时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下列哪种A投射作用B补偿作用C

21、合理化作用D退行作用E抵消作用,21战某,女,35岁,患小细胞性中心型肺癌,但自己坚持认为诊断不准,跑遍全市各大医院,反复重做各种检查。她的心理反应应是以下哪种 A曲解作用B退行作用C否认作用D幻想作用E转移作用,(2224题共用题干)李某,女,48岁,近三个月来有胸部不适、胸痛、咳嗽、咳痰带轻微血丝,胸部CT怀疑肺癌22当她第一次听说医生的诊断时,嚎啕大哭,此时她所面临的是A心理性应激源B生理性应激源C社会性应激源D文化性应激源E生物性应激源23她现在正处于A急性应激反应阶段B慢性应激反应阶段C过渡型应激反应阶段D心理评价阶段E认知分析阶段24为排除诊断,她又去好几家医院重新做检查,此时她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A曲解作用B压抑作用C抵消作用D否认作用E反向作用,【B1型题】(2526题共用备选答案)A保证机体能量和氧和供应B造成内环境紊乱C抗体反应抑制D认知能力下降E促使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20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加 A2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加 E(2728题共用备选答案)A有助于重塑人格B有助于培养机体的防御力量C加重或诱发已有疾病D使人积极乐观E影响人的反应能力22应激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23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消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