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某农业综合开发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港区某农业综合开发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区xx镇xx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 项目概要一、项目背景xx区地处福建省中部,湄洲湾南岸,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六大石化工业基地和四大国际货运中心之一,辖区内共有耕地6万多亩,山地面积21.45万亩,海岸线长达57公里,1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05平方公里,10-30米等深线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15.75万亩,其中宜养面积6.09万亩,农业人口36万人,是一个山海资源丰富的地区。但随着我区石油化工区的确立,石化基地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年均减少5000亩,海域面积也在逐年减少。2004年区委、区政府在分析我区农业面临的形势的同时,提出了“农业生
2、态园区”和“海洋经济园区”两大园区建设,实施了“山上xx”、“海上xx”的两大战略(山上着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海上着力推进深水养殖和远洋渔业),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004年1-9月份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亿元(现行价),比增3%,完成年计划任务的99%;共解决劳动力就业65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比增8%,完成计划任务98%;粮食产量4.13万吨,比减7.1%,完成年计划任务的96%;水果产量0.8022万吨,比增11.3%;肉蛋奶
3、产量1.7万吨,比增3%;水产品产量11.1万吨,比增2.1%;造林更新6157亩,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02.6%;治理水土流失3.27万亩,完成计划任务100.4%。根据省农发办关于推荐上报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闽农综办2004年58号)文件精神,为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土地产出率和收益率进一步提高,经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将地处我区xx镇坝头洋片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申报xx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此,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调查论证,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计划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规模0.5万亩,以水利建设为主,配套完
4、善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水田路综合治理,科技配套,种、养、加全面发展,并采取缺什么补什么,填平补齐,挖潜改造,配套成龙的原则,建设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工程,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 增加集体积累和农民经济收入。二、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xx镇,涉及坑内村、龙田村。建设规模、内容:该项目计划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规模0.5万亩,以水利建设为主,配套完善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水田路综合治理,科技配套,种、养、加全面发展,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
5、,增加集体积累和农民经济收入。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05年)。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12.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6万元,地方配套83.6万元,群众自筹52.5万元。四、效益项目建成以后,通过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农业、科技措施,共可新增灌溉面积0.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6万亩。同时,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科技含量,预计年每亩可新增粮食150公斤,计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0万公斤,产值90万元。项目区建成后将引进“名、优、新、特、稀”品种种养和推广,逐步取代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特别是对无公害蔬菜、甜玉米等2个农业品牌作为农产品占据市场的开路先锋,依靠
6、科技兴农,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的。五、组织领导和管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以各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和管理。项目所在镇村也相应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镇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建设将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并签订具体的施工合同。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将实施工程监理制度,同时抽派责任心较强人员到项目施工现场
7、进行检查督促,确保项目建设任务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项目建成后,制定好相关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加强管护工作。项目资金管理实行区级报帐制度,严格审批程序,设立专户,指定专人管理,接受群众监督。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范围该项目位于xx区xx镇辖区内,坝头溪流域,东经1183230,北纬251000。(二)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台风频繁。项目区内多年平均气温20.5,78月为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8.1,最冷月在2月份,月平均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39(1996.8.16),极端最低气温0.
8、3(1957.2.12)多年平均日照2161.3小时,78月日照最长,23月日照最短。年平均气压1012.8mb,1月份最高为1021.1mb,8月份最低为1004.5mb,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38月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大于80%,其余平均较干燥,相对湿度70%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51%,1月份东北风最高频可达61%,68月以西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5.54m/s。(三)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属于冲积平原,土壤为灰泥田土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质地均匀,土层浅,但地下水位高,保水土肥能力差,“渍、瘦”是片区土壤的主要特征。(四)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总量12456.5万m
9、3,其中地表水100万m3,地下水资源2350.2万m3。(五)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0.7万亩,其中高产田0.1万亩,中产田0.4011万亩,低产田0.1989万亩。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可大大的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六)自然灾害项目区自然灾害以涝、风、旱危害较大,以涝害、风害最为突出。二、社会经济状况(一)人口及劳力项目区人口1.53万人,其中农业人1.35口万人,劳力0.75万人。(二)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耕地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2004年种植水稻0.6万亩,甘薯0.3万亩,蔬菜0.5万亩,水果产量0.5万吨。(三)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10、,农业结构调整较好,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均属全区首位,农业耕作制度以稻-稻-菜-稻-薯两年五熟为主;水果主要是以枇杷和龙眼为主。(四)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水平项目所在的xx区2004年上半年本级财政收入5.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21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2631元。(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建立区镇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林业、农经、农机、畜牧兽医、水产等各类技术人员齐全,可为项目区的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工作。三、基础设施(一)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属泗洲水库灌区,正常灌溉水源来自坝头溪,后备水源来自泗洲水库。泗洲水库泗洲水库位于涂岭泗洲溪上游,控制流域面
11、积集雨21.4km2,总库容1957万m3,兴利库容1232万m3,多年平均来水量1561万m3。坝头溪坝头溪起源于xx区西部吊船山,控制集雨面积86.42km2,溪流长度23.33km。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项目区东侧。在山腰盐场入海,多年平均流量为1.69m3/S。西坝拦水坝西坝拦水坝位于坝头溪中游龙田村。拦水坝建于1952年,拦水坝长85m,坝高3.0m,坝内拦蓄水面长1200m,水深5.0m,宽85m,有效拦蓄水量51万m3。四清水库四清水库位于项目区内的坑内村,水库于1966年5月开工。集雨面积0.5km2,有效库容38万m3。机井、池塘、沟渠:项目区内的机井,池塘沟渠总蓄水量为6.0万m
12、3。(二)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农业机械设备:项目区现有农用车5部,手扶拖拉机20部,旋耕机5台,抽水机15台。主要用于农用排灌、植保、农副产品加工及农用运输方面,对于提高劳动强度,抗御水旱灾害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实际应用于农田耕作与收获的机械动力少。农机服务设施:我区设有农机管理站、农机学校,各镇均配备专职的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三)交通与电力项目区村级道路与泉州市沿海大通道相接,离福厦公路15公里,交通方便;xx区内已投入的输变电站有三座,110KV仙境输变电站装机容量为22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220KV塘头变电站容量为2120MKVA(远期
13、可扩建为3120MKVA),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且预留有二个回路;规划从水口电站直接获取电源,线路按550KV设计220KV运行,xx区电网外线将与省网、华东电网并联运行,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项目区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配套不全,现有的灌排渠系年久失修,建筑物损坏严重,工程设备老化,拦蓄水资源的能力降低,渠道水利用系数极低,导致该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特别是特大干旱之年,项目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更为突出,造成项目区内农业的大幅减产。这些将成为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二、项目建设的必
14、要性随着xx区开发建设,现有的耕地将逐年减少。因此,珍惜土地,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率已成为当务之急。区、镇两级政府对提高现有的农业单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极为关注。改造中低产田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单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重中之重。建立旱涝保收的农业水利体系;修复、扩建灌溉排涝工程;规划建设机制道路,平整土地园田化,改良土壤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该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实施本项目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相应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菜篮子基地禽畜养殖基地等农业产业化的建立。2、实施本项目建设灌溉排涝工程,恢复、改善、扩大农业灌溉面积,能够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
15、源,促进结构调整。3、实施本项目有利于科技农业战略的实施,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为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片创造良好的条件。项目区面积0.6万亩,属沉积和冲积形成,主要种植水稻水稻、蔬菜。因项目区现有的大小塘坝渠,总拦蓄水量达95万m3。主要供水源来西坝拦水坝。因原有的各种水利设施基本建设于五、六十年代,长年运行失修、塌陷、淤积严重,拦蓄水资源能力降低,渠道水利用系数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地制约项目区内农业的发展,因此,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项目实施有可靠的财政保证。2004年上半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4亿元,比增3.2%,20
16、04年上半年本级财政收入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1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631元,区级配套资金有保证。2、项目区紧靠福厦高速公路、324线国道和沿海大通道,镇村道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便捷。3、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安排,本项目纳入2005年区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区内群众历受旱涝灾害的侵袭:实施土地治理项目,改善耕作条件,实现排灌自流是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实施本项目有扎实的群众基础。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一、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项目区现有大小塘坝渠,总拦蓄水量95万m3。项目现有水工程可拦蓄水量95万m3,因原水利设施简
17、陋老化,淤积,灌溉与排洪不能保证,每逢暴雨,便时常发生内涝。因此,修建本项目的水利设施工程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区可利用水量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坝头溪、西坝拦水坝。项目区内的小水库机井、渠系、蓄水池等水利工程拦蓄引水工程,总拦蓄水计95万m3,按复蓄指数350%计,项目区可蓄供水332.5万m3。项目区需水量项目区农业灌溉需水量,项目区现有耕地6000亩。据xx区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综合净需水量定额见下表。项目区复种指数作物名称双早稻双晚稻花生及旱作物早地瓜晚地瓜及秋旱作物大小麦及冬作物复种指数作物组成%583022206832230项目区综合净需水量定额表 单位:m3/亩双早稻双晚稻花生晚地瓜大小
18、麦早地瓜合计P=50%209131.126.6142.563.548.6603.3P=85%217.36136.327.67148.26650.5646项目区现状农业年需水量表来水保证率有效灌溉面积(亩)灌溉定额亩/m3农业灌溉年需水量(万m3)P=50%6000603.3361.9P=85%6000646387.6项目区属于沿海缺水区按P=85%计算,项目区内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经调查,项目区内居民全部自挖水井取水自行解决;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来自湄洲湾南岸供水工程和菱溪水库。项目区复种指数2.3,农业需水量按P=85%用水定额为646m3/亩,项目区耕地面积6000亩,年农业需水量387.6
19、万m3。二、项目区供需水平衡虽然项目区水资源丰沛,原有渠系已破损,年久失修,项目区内原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8左右。坝、闸拦蓄指数低,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通过项目建设改造后,渠系的利用系数将提高到0.7,坝闸拦蓄的复蓄指数可达到450%,可以满足本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水量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m3/亩项 目 年份农业灌溉水量平衡备注渠系利用系数溪坝闸复蓄指数可供灌溉水量需水量余缺水余(+)缺(-)现状年0.48350%332.5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61.929.4P=85%改造后0.7450%427.5387.639.9P=85%项目区复种指数2.3,农业需水量P=85%用水定额为64
20、6m3/亩,项目区耕地面积6000亩,年农业需水量为387.6万m3,项目区的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由居民挖井取水自行解决。第五章 规划设计一、指导思想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农业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治理开发坚持田、林、水、路综合治理,重点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粮、油、猪、果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打下坚实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多种经营,发展龙头项目,带动农产品系列开发,带头走向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提高科技兴农,推广优质品种,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资源,采取综合措
21、施,实现综合投入,进行综合治理,取得综合效益。二、选项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项目区具体实际,按照实出重点,兼顾一般,水利先行、科技引导、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思路,选择有水源保证。建立以排为主,排灌结合,提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和除涝能力,制订开发规划,确定开发项目。三、建设标准本项目建设标准按闽农综办200456号文件通知精神:1、田间排灌工程:(平原地区)排灌设施田间水利用系数0.95;灌溉水利用系数0.7;排涝工程5年一遇。2、机耕道路建设:主干机耕道路路面宽6.0m,高出田面0.6m,田间生产机耕路路面宽3.0m,高出路面0.25米。四、建设规模本项目共治理改造中低产田0.5万亩,实行田、
22、水、路综合治理。恢复灌溉面积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500亩,改良土壤500亩,平整土地500亩。五、规划布局项目区的水利措施按蓄、灌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设,排涝标准5年一遇,灌溉保证率P=85%。农业工程按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及农业实用先进技术进行布局。六、最佳方案选定本项目方案经区农业综合开发专家工作小组实地勘测,反复分析、论证。认为本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标准及工程布局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思路清晰、突出重点、投资少、效益高的建设方案。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一、开发任务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要求,从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出发,该项目区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改造面积0.5万亩。二、建设内容(一)
23、水利措施1、水源工程(进水渠)本项目区主要供水源来自坝头溪,坝头溪集雨面积86.42km2,溪流长度23.33km,多年平均流量为1.69m3/s。西坝拦水坝位于坝头溪上游。拦水坝建于1952年,进水闸的闸室宽1.2m,正常水深1.2m,引水渠道长1.8km,绕山而行,净断面宽1.5m,深1.2m的进水渠,进水渠土石方工程量为2762m3,采用M7.5浆砌条石结构。2、灌水渠在项目区内的二条田间机耕道路二侧分别布设4条灌水渠,总长度为2000m,其净断面为宽0.5m,深0.5m,土石方工程量为472m3。另外,5#灌水渠长400m,净断面为0.6m,深0.8m,土石方工程量为536m3。3、排
24、水渠在项目区内布设3条排水渠,总长度1800m,其中1#、2#排水渠长1200m,断面宽2m,深1.8m,土石方工程量为5977m3,采用M7.5浆砌条石结构;3#排水渠长600m,其断面宽1.5m,深1.25m,土石方工程量为1037m3。各水渠均采用M10砂浆压顶厚3cm。4、水源工程项目区的主要供给水源来自坝头溪上游的龙田西坝。西坝是整个渠系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坝建设年代久远,长年运行,坝体多处塌陷,需进行整修加固,采用M7.5浆砌条石补强。坝前抛乱毛石防冲,石方工程量为250m3。5、项目区内交通小桥布置:2#路、3#路与2#排水渠、5#灌水渠交叉位置需布置4座交通桥;5#路与3#排水
25、渠交叉位置需布置1座交通桥,共计5座交通小桥。桥面宽度均为3m,桥板采用C20钢筋砼现场浇筑,桥墩采用M7.5浆砌条石构筑。6、控水设备:进水闸修复:西坝拦水坝抬高水位,通过进水闸取水,引到项目区自流灌溉。节制闸5座,抬高水位,实现自流灌溉。7、项目区内布置交通小桥5座2#田间机耕路与2#排水渠、5#灌水渠交叉位置布设2座交通小桥,3#田间机耕路与2#排水渠、5#灌水渠交叉位置布设2座交通小桥,5#路与3#排水渠交叉位置布设1座交通小桥。其桥面宽均为3米,桥面采用C20钢筋砼板构筑,墙体均用M7.5浆砌条石构筑。8、各渠系排灌流量计算:各渠系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Q=WC式中:Q设设计过水流
26、量(m3/s) W过水断面(m2)矩形W=bh N渠系糙率,取n=0.025(浆砌石) C谢才系数C=1/nR1/6 R水力半径(m)R=W/X X湿周、矩形渠X=b+2h b过水断面宽度(m) j渠系纵坡比降,实测取i=0.5三、农业措施1、机耕路在项目区,建设主机耕道路1条,总长度300m,主机耕道路宽4.0m,土石方工程量为950m3。在项目区中部布设4条田间机耕路,总长1600m,田间机耕路宽3.0m,土石方工程量为3120m3。各机耕路的路肩均采用M5浆砌块石结构,M10水泥砂浆压顶。各机耕路应填土压实,路面铺碎石沙厚度10cm。本项目布设路面宽34m,机耕道路计5条,总长1900m
27、,土石方总工程量为4070m3,其中:石方940m3。2、土地平整在项目区北部共计500亩,因田面高差0.5m,均用人工提水灌溉劳动强度大。拟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先用推土机将耕作土壤集中推边,再进行平整、复原,面层用人工平整。3、土壤改良在项目区西部,由于土壤较粘重,需改壤500亩,采用稻草回田,共需150吨,需用农家土杂肥1000m3。经过土壤改良后,可增加耕作土层5cm。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一)编制依据(1)估算依据:依据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试行)(闽水电1998水312号)文件的有关精神编制。(2)定额依据:建筑工程定额套用福建省水利厅关于印
28、发的通知(闽水电1997计201号)精神编制概算时。(3)取费标准:人工工资按17元/工日;其它直接费:建筑工程2%,安装工程2.7%,间接费按直接费的8%,计划利润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的5%计,税金按3.381%。设备及主要材料价格参照当地市场价格。(二)投资估算该项目共改造中低产田0.5万亩。共需资金212.1万元,其中用于水利工程措施159.94万元,用于农业工程措施46.62万元,前期费用5.54万元,其中:(1)水利措施投资需投资159.9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4.34万元,群众投工11827个工日,折资25.6万元。(2)农业措施需投资46.6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9.72万元,
29、群众自筹22.08万元,投工2225个工日,折资4.82万元。(3)前期费用:5.54万元。二、资金筹措方案该项目共需资金212.1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万元159.6(包括中央财政资金76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3.6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52.5万元。三、群众投工投劳该项目共需群众投工投劳14052个标工,折资30.42万元。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本工程是改造中低产田兼灌溉排洪工程,工程建成后,由原来的提水灌溉转为开闸灌溉。项目区种植双季水稻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从而减少项目区旱涝灾害的损失。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分析依据1、国家计委、建设部建
30、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二、项目投资计划本工程项目计划投入资金212.1万元,计划投入时限为一年。三、效益计算恢复灌溉面积3000亩,土壤改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耕作层增厚,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按有关资料统计,按增产部分的40%计,每亩年增产50公斤计,每年可增1.5万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1.6元/公斤计算,则每年可增加2.4万元。项目区灌溉条件由原来的提水灌溉改为开闸自流灌溉,减少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按亩年提水灌溉10个工日计,项目种植面积3000亩,可节省劳力3.0万工日,按21.65元/工日计,每年可节省劳工费64.9万元。四、年运行费用计算
31、(一)本工程闸、坝、渠、路兼职管理人员1人,工资福利费用,按6000元/人年计,年应付0.6万元。(二)工程维护费,根据国家固定资产投资1%计,年维护费用为1.45万元。则年运行费用1.45万元。综上所述,本工程项目建成后,其经济效益显著,大于国家规定的比值,项目投入是可行的。第九章 组织机构和运行管护一、组织机构设置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主组长,以各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和管理。项目所在镇村也相应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镇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二、实施管
32、理项目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理的要求,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监督方案,把各个项目逐项落实到各只能部门和单位,落实责任到人,做好每个工程的招投标及有关监督工作,试行项目工程监理制,使项目建设能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项目资金管理: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及区级报帐制度管理要求,工程实行招投标,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审批程序,设立专户,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报帐资金的核算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实行统一科目、统一会计帐簿、统一记帐方法,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公开各阶段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三、运行管理与维护为确保项目工程正
33、常运行,必须实行建管并重,巩固开发成果,确保该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的规定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着“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发挥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两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出统一、规范化科学管理养护、运行制度,真正做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确保发挥工程的长远效益。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一、环境现状分析该项目区长期以来,由于水利工程设施配套不齐全,原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农田基本建设水平不高,排灌不畅,致使有水难灌,渍涝难排的现象特别严重,长期处于缺水怕旱的状况,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现象也较为明显,严重影响了高效、科技、
34、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农田灌排现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方便了机械化作业,美化了生态环境,适应发展优质高效、科技、生态、开放型农业的新格局,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三、对策及措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投入资金的使用合理,体现分级负担,分工负责的原则,特采取以下措施:1、分工负责、分片包干,做到有条不紊。2、协调作战,紧密配合,体现分工合作的原则。3、实行民工投劳与专业队承包相结合的方式。4、凡专业队承接项目,必须履行招标投标的原则,并要求有预算、有施工合同、有验收决算,确保资金的使用与任务质量相符。第十一章 结论和
35、建议一、可行性研究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将建设成“田畴如格,阡陌纵横;林带耸翠,流水淙淙;水随人意,禾苗泛绿”的美好景象,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是可以预见的。是一项“开发一方资源,带动多种产业,活跃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造福几代子孙”的宏伟大工程,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是切实可行的。二、问题和建议根据近几年来各个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结果来看,仍然与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名、特、优、新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低,经济效益不明显,项目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依然存在;(2)结合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规模不宜过大;(3)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工程竣工后不能正常运行。剖析这些问题,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农业综合开发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新思路,切实创新思想,创新工作方法,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得力措施,让该项目产生更显著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