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213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山大桥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岱山高亭牛轭至官山公路工程塔内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二航局岱山高亭牛轭至官山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八月目 录1.编制依据- 5 -2.工程概况- 5 -2.1 工程概况- 5 -2.2 塔内电梯概况- 6 -3升降机安装- 6 -3.1施工准备- 6 -3.1.1 施工平台- 6 -3.1.2起吊卷扬机设置- 7 -3.1.3升降机材料吊装构件- 7 -3.1.4工索具选取- 7 -3.2升降机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8 -3.3升降机安装调试- 9 -3.3.1围栏与吊笼的安装- 9 -3.3.2吊笼、围栏安装完毕后的调整- 10 -3.3.3电缆安装- 10

2、 -3.3.4电气系统调试- 10 -3.3.5吊杆安装- 10 -3.3.6导轨架的安装- 10 -3.3.7限位开关及限位开关碰铁的安装- 10 -3.4标准节加高及扶墙连接- 11 -3.5升降机整体运行、调试、验收- 11 -3.5.1调试- 12 -3.5.2整机试验- 12 -4.施工质量管理- 13 -4.1质量保证体系- 13 -4.1.1质量管理方针- 13 -4.1.2 质量管理依据- 13 -4.1.3 质量管理职责- 13 -4.1.4 组织机构- 13 -4.1.5 质量保证体系- 14 -4.2 质量保证措施- 15 -4.2.1 管理措施- 15 -4.2.2技术

3、措施- 15 -5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5 -5.1 安全保证体系- 15 -5.1.1 成立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15 -5.1.2 安全领导组织机构- 16 -5.1.3 安全保证体系- 16 -5.2安全管理依据- 18 -5.3危险源因素分析- 18 -5.3.1风险辨识及分析- 18 -5.3.2风险评价- 21 -5.3.3预防措施- 21 -5.4 安全保证措施- 21 -5.4.1 安全思想教育- 21 -5.4.2 安全制度法规保证- 21 -5.4.3 安全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21 -5.4.4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1 -5.4.5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22 -5.

4、4.6 现场安全预控- 22 -5.4.7 塔内电梯安装安全注意事项- 23 -5.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3 -5.5.1 组织保障体系- 23 -5.5.2安全应急处置原则- 25 -5.5.3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25 -5.5.4安全应急响应程序- 26 -5.5.5事故报告及处理- 26 -5.5.6应急物资- 28 -6文明施工- 29 -6.1文明施工- 29 -6.1.1 文明施工目标- 29 -6.1.2 管理组织机构- 29 -6.2 文明施工措施- 29 -7施工进度计划- 30 -8资源使用计划- 30 -8.1劳动力需求计划- 30 -8.2机具设备需求计划-

5、31 -8.3材料需求计划- 31 -9.相关附件- 31 -9.1作业单位资质资料复印件- 31 -9.2作业人员上岗证复印件- 34 -1.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悬索桥施工安全技术;(4)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6)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7) 岱山高亭牛轭至官山公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8)二航局相关管理办法;(9)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等。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官山大桥是岱山高亭牛轭至官山公路工程中跨越牛轭岛和官山

6、岛之间航道的一座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跨580米,桥塔高90.008米,分牛轭侧桥塔和官山侧桥塔,塔内电梯布置在右幅塔柱内,其整体布置图如下:图2.1 塔内升降机布置示意图 图2.2 升降机停层平台示意图2.2 塔内电梯概况表2-1 塔内电梯技术参数表额定载重量(kg)800导架安装高度(m)83运行速度(m/min)33电动机功率(kW)14.5吊笼外形尺寸(长x宽x高,m)1.7x1.3x2.2标准节规格(长x宽x高,m)0.65x0.2x1.508扶墙间距(m)4.524表2-2 塔内电梯零部件规格重量表序号名称数量规格(m)重量(kg)备注1标准节550.65x0.2x1.508802限

7、速器1203传动机构18004网片5105吊笼11.7x1.3x2.2单件拼装3升降机安装3.1施工准备3.1.1 施工平台塔内楼梯和平台施工时,先对塔内下横梁处电梯平台(+32.3963)安装,并将其作为作为后续电梯安装的一个临时的施工平台,待电梯安装完成后,将电梯平台按设计要求进行恢复。电梯平台的平面和立面图如下: 图3.1 电梯平台平面图 图3.2电梯平台立面图平台钢构件应焊接牢固,人员在平台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平台上设置照明灯,保证光线良好,便于起吊指挥作业,还应配置远距照明手电,便于观察起吊钢丝绳的下放上提情况。3.1.2起吊卷扬机设置起吊用2t卷扬机设置于钢箱梁对应下横梁人孔洞处,

8、塔柱内设置有起吊梁(采用工12型钢),设置转向5t滑车,在人孔洞顶与钢丝绳接触位置支垫木方,防止钢丝绳摩擦混凝土面造成损伤,具体起吊系统如图3.3起吊系统布置图所示:图3.3起吊系统布置图3.1.3升降机材料吊装构件下塔柱升降机构件材料由下横梁处人孔进入,人工搬运至塔内电梯平台,再由设置于钢箱梁对应下横梁的2t卷扬机,经过塔柱内仓处滑车转向,完成材料吊运下放安装工作。在塔底拼装升降机各部件,连接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升降机的调试工作。上塔柱升降机标准节和扶墙构件安装时,将材料从下横梁人孔处人工搬运至电梯内,由电梯运送至设计位置进行安装。在施工下塔柱段升降机时,施工人员可通过设置于下横梁人孔

9、处的登云梯下行至塔底内仓施工。施工人员由下横梁处人孔处进入时,将安全带系于安全绳上,安全绳栓于钢桥面护栏上。施工上塔柱段时,人员上下可直接通过下横梁处电梯平台搭乘塔内升降机行至施工标高段。3.1.4工索具选取该升降机最重的部件为传动系统,故只需选取起吊该部件的起重索具即可满足起吊其它部件的施工。起吊传动系统工索具的计算校核如下:索具长度 根据起吊方式,拟选用1根长度为40m的钢丝绳垂直起吊。钢丝绳的计算 F=G=8KN G电梯构件中最大重量:传动机构(800kg)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取n5 F=8540KN 选用637的钢丝绳,直径为13mm,其破断拉力F(查下表得)为98.2KNF F,故钢丝

10、绳满足使用要求。表3-1 钢丝绳破断拉力参数表绳径丝径钢丝总断面积 (mm2)参考质量 (kg/100m)钢丝破断拉力总和(t)钢丝破断拉力(t)钢丝绳安全载重力(t)(mm)8.7 0.4 27.88 26.21 5.32 4.36 1.09 11.0 0.5 43.57 40.95 8.31 6.82 1.70 13.0 0.6 62.74 58.97 11.97 9.82 2.45 15.0 0.7 85.39 80.27 16.29 13.36 3.34 备注:钢丝破断拉力总和=公称抗拉强度(1870Mpa)钢丝总断面积(mm2),钢丝破断拉力=钢丝破断拉力总和换算系数(0.82),钢

11、丝绳安全载重力=钢丝破断拉力/安全载重系数(4.0)。3.2升降机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升降机完成3个标准节段安装后,即可展开升降机的调试工作,运行正常后,加高标准节段,完成整个升降机的安装施工,并完成验收。具体施工流程为:底架、基础节安装防护围栏安装标准节及扶墙安装标准节及扶墙安装吊笼安装头架、对重装置安装电气安装调整整机安装调试标准节加高及扶墙连接塔内整机的运行调试整体验收图3.1塔内电梯施工流程图3.3升降机安装调试3.3.1围栏与吊笼的安装1.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将地脚螺栓安装好;2.在地脚螺栓处底盘和基石间垫入不同厚度的钢板垫片用以调整基础构架的水平度;3.安装三节标准节并用掉线,水平尺调

12、整,保证导轨架所规定的垂直度;4.导轨架调整竖直度数后,压紧4个地脚螺栓。5.安装缓冲弹簧;每组弹簧正常使用状况下,能承受10吨载荷。6.松开吊笼轿厢电动机上的制动器。7.用起重机械吊起吊笼,从标准节上方使吊笼准确就位。8.将制动器复位。9.安装好吊笼顶上的护身栏。3.3.2吊笼、围栏安装完毕后的调整1.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为0.5mm。2.各个滚轮与标准节立柱的间隙为0.5mm。3.3.3电缆安装现场供电箱距升降机电源箱应在2m以内,保证供电质量。1.将供电电缆从升降机上的电源箱内总电源开关接入现场供电箱。2.将电缆线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筒内。3.电缆线一端从电缆笼底部引出接入电源箱,另一端通

13、过电缆托架引到吊笼内接入电控箱。4.电缆筒安装在电缆托架下方,使电缆线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拽出或盘入电缆筒内。3.3.4电气系统调试1.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2.用500V兆欧表测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电阻应不小于1M;3.检查各安装控制开关,分别打开吊笼笼上各个门,上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等均应能够起作用;4.校核电动机界限,吊笼上、下运动方向应与操作盒所示方向一致;3.3.5吊杆安装吊杆应安装在吊笼顶部吊杆安装吊孔内,在吊笼内安装向心轴承,安装压垫并用螺栓固定。3.3.6导轨架的安装1.将标准节两端管子接头处及齿条销子处擦干净,并加少量润滑脂,

14、然后吊上导轨架对准下面标准节主管和齿条上的销孔,用螺栓坚固;2.随着导轨架的不断提高,应同时安装附墙架,附墙架安装间距按说明书规定每隔9米安装一道执行。附墙形式见图3.3.7限位开关及限位开关碰铁的安装1.下限位碰铁的位置,应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弹簧100-200mm处;2.下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在碰到缓冲弹簧之前制动;3.上限碰铁调整到使吊笼制动停止在上终端平台位置;4.上限碰铁安装在吊笼超过上终端平台150mm处;5.确保上、下限位开关距限位碰铁的距离;6.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位置时,其触柄距碰铁0.2-2mm范围内;7.固定所有碰铁上的螺栓,

15、确保碰铁不移动;8.安装完毕后,由安装单位技术人员会同施用单位相关部门对基础和附墙支座及设备安装的质量、精度进行全面检查、试运转,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3.4标准节加高及扶墙连接标准节段通过卷扬机吊放至施工标高段,施工人员将升降机吊笼顶作为操作平台,人工完成标准节段的对接,拧紧对接螺栓。扶墙间距4.524m,扶墙埋件于塔柱施工时已经预埋。扶墙焊接前应先清除埋件表面混凝土,保证焊接质量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标准节段和扶墙应有序施工至设计高度,严禁标准节段超前施工,扶墙滞后的施工顺序。图4.2 标准节和扶墙布置示意图3.5升降机整体运行、调试、验收完成下塔柱所有标准节段施工后,设置好轨道顶

16、部限位装置,升降机在整个轨道形成内运行,对标准节段对接螺栓及扶墙螺栓进行复拧,并检查升降机的运行情况,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运行作为上塔柱电梯标准节段施工的临时平台,待所有节段完成后,自检合格再次上报监理验收。 3.5.1调试(一)升降机安装结束后,先对其钢结构、各工作机构、传动部分、电气系统、附墙装置等进行初步地检查,检查无异后,方可进行调试。(二)梯笼门应装有在梯笼位于底部规定位置时方能开启时的机械、电气等联合锁装置。(三)梯笼的单、双开门和顶门的安全开关在任何一门开启时或为关闭时,应使梯笼停止运行。(四)上极限开关上碰铁安装必须使梯笼自动停止在上终端平台位置距顶部位置

17、必须大于2m。(五)上限位开关碰铁安装应使梯笼越过上终端平台0.15m处自动停止运行。(六)下限位碰铁安装应使梯笼行驶距缓冲簧0.10.2m处自动停止运行。(七)下极限开关应在下限位动作后梯笼碰到缓冲簧前动作。 3.5.2整机试验各机构调试合格后,按照规定做全程空负荷试验和坠落试验。(一)空载试验及检查:(1)全面检查电梯各楼层附着连接情况,标准节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可靠,电梯各传动部位有无异响,滚轮接触是否良好,否则予以调整修复至正常状态;(2)两侧梯笼分别上下运行2次,上下限位动作灵敏可靠,极限限位状态正常;(3)操作系统正常,机械传动部分运行正常;(4)制动灵敏可靠,各停靠层无阻滞,信号正常

18、;(5)电气部分灵敏可靠。(二)防坠器坠落试验: (1)用专用控制盒在地面操控电梯上、下行运行;使梯笼上升10m高度,停车制动,观察无下滑现象,下降运行5m观察无下滑现象,点按下行按钮使电梯回到基站。 (2)用专用控制盒在地面操控电梯上行运行至10m高度,按下下行试验按钮,使电梯处于自由落体运动,至电梯安全防坠器动作,试验中电梯下行3m未出现动作时,应立即停止并松开试验按钮,同时检查防坠器状态,不允许自由落体至电梯撞底,在修复或更换安全防坠器后再次重复上述动作。(3)坠落滑行距离:运行速度46m/min,制动距离应在0.251.2m之间。(4)按规定要求复位防坠落器至正常状态,安全控制开关处于

19、正常;(5)试验过程中严禁笼内乘员载物,所有操作均采用专用控制盒分别操作试验。4.施工质量管理4.1质量保证体系4.1.1质量管理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追求卓越、顾客满意。4.1.2 质量管理依据(1)岱山高亭牛轭至官山公路工程施工图纸附属工程;(2)起重机 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2009);(3)二航局质量管理文件;(4)其他相关技术规范及规程。4.1.3 质量管理职责总则:建立“谁管理谁负责,谁操作谁保证”的质量管理原则。将质量管理职能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项目经理部按照局质量方针,满足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及

20、职权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4.1.4 组织机构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保证,项目部配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组织机构详见图5-1。项目经理质量领导小组各施工工段各施工班组物资部财务部设备部合约部综合办公室安全保障部质检部工程部试验室测量部图4-1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4.1.5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见图4-2。图4-2 质量保证体系4.2 质量保证措施4.2.1 管理措施(1)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监理工程师指令等有关规定。(2)开展创优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

21、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技术、技能学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精心打造二航品牌。(3)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关键工序编制详细的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4)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关键部位的技术难题。(5)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中间工序检验与验收,并做好记录和签证。(6)深入开展QC 小组活动,认真开展QC 小组登记注册和选题工作。为使QC小组活动落到实处,项目经理部每半年结合对登记注册的质量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视情况给予适当奖励。(7)以经济手段对工程质量实行控制管理,使质量安全与经济挂钩。4.2.2技术措施(1)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

22、、标准要求施工;(2)编制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把质量和安全管理放在首位。(4)针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特定一系列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对薄弱环节重点的防范,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5)钢材及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5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5.1 安全保证体系5.1.1 成立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研究确定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方针目标;制定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识别项目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并予以分析评价,根据所识别出的危害源,编制项

23、目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予以控制,落实项目施工安全责任制;整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对重大事故上报主管部门并协助调查处理。5.1.2 安全领导组织机构项目安全领导组织机构见图5-1。总工项目经理副经理安保部合约部工程部质检部设备部物资部综合办财务部试验室测量部各施工工段各作业班组项目书记图5-1 安全领导组织机构图5.1.3 安全保证体系项目安全保证体系见图5-2。思想保证(项目经理)项目部季度安全教育班组每周安全活动组织保证(公司)安委会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安监处项目部安全监督部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部门安全责任制岗位安全责任制资源保证(专职安全工程师)技术保证(总 工)国家、省部、地方安全生产法

24、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项目安全工作标准应急避险安全技术措施特殊工种特种设备关键工序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保证措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P安全QC小组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计划奖罚检查教育CAD制度保证(项目经理)保证体系图5-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5.2安全管理依据1.认真遵守有关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对本工程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2.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3.接受任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本分析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5.3危险源因素分析5.3.1风险辨识及分析由于塔内电梯安装属于高空危险作业,作

25、业空间狭窄,所以我们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等级较大的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注: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为1,表示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分值为2,表示不经常,但有可能发生;分值为3,表示很有可能;分值为4,表示完全可以预料,必定要发生。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为1,表示人员极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每月还不到一次;分值为2,表示每月多于1次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3,表示每天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4,表示长时间持续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C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值为1,表示人员受轻伤,经济损失很小;分值为2,表示人员受重伤,有一定及经济损失

26、;分值为3,表示一人死亡,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分值为4,表示数人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害因素的危险、危害级别划分为4级:D27,危险、危害级别为1;16D27,危险、危害级别为2;8D16,危险、危害级别为3;D8,危险、危害级别为4。4级:是指风险减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3级: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关注危险、危害随着时间、空间、人员的变化在单元内的波动,用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和控制。2级:重大危害因素。直致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必须配备相应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1级:重大危害因素。直致风险已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

27、风险不限成本。如风险暂时不能控制时,必须禁止工作。针对该级风险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证和应急救援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表5-1 塔内电梯安装安全风险源分析序号作业活动单元(分类)活动的内容事故危害时态/状态危险、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级别时态状态直接判断DLEC是非LECD1塔内电梯安装施工高空作业人员酒后、病后上岗作业高空坠落现在正常2331822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防护用品高空坠落现在正常2321233人员无证上岗其他危害现在正常221444未按照方案安装其他危害现在正常221445高空作业机具存放不当物体打击现在异常2321236施工人员疲劳作业高空坠落现在异常2321237机械设备带故障使用起

28、重伤害现在正常122448卷扬机与索盘不协调起重伤害现在异常122449动力系统未双重保护起重伤害现在正常1122410滑轮损伤起重伤害现在异常2214411卷扬机无安全装置起重伤害现在正常1212412卷扬机制动失灵起重伤害现在异常23318213钢丝绳断裂、脱落物体打击现在异常1339314吊物绑扎不牢固物体打击现在异常23318215起重指挥不当起重伤害现在异常22312316钢丝绳打绞、受力不均匀物体打击现在异常2214417钢丝绳破损程度超出安全规定物体打击现在正常1212418牵索卷扬机钢丝绳、吊具不符合要求其他伤害现在正常1212419电线老化破损触电,火灾现在异常2321232

29、0电路保护装置失效触电,火灾现在正常1224421塔内电梯安装施工电工违规带点作业触电,火灾现在异常1212422焊机未接地,电缆线破损、电源线裸露触电,火灾现在正常1236423电工无证操作其他伤害现在正常2214424气焊作业时未配备消防器材火灾现在正常1212425电缆负载不足、发热引起火灾触电,火灾现在异常23212326电焊、氧割使用不当或违章操作触电,火灾现在异常23212327氧气乙炔瓶混放或间距不够火灾现在正常2228328在乙炔氧气瓶附近吸烟或动火火灾现在异常2124429垂直方向交叉施工物体打击现在正常23212330起吊指挥信号错误物体打击、机具损坏现在异常2231233

30、1物件吊点不准确 、起吊不平衡物体打击、机具损坏现在正常33218232作业人员触电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现在正常2231235.3.2风险评价通过以上评价得出风险级别为2级(16D27)的有4项,风险级别为3级(8D16)的有12项,风险级别为4级(D8)有18项。5.3.3预防措施针对表5-1所示1、2级风险源,列表如下及其所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表5-2, 表5-2 2级风险源及其控制措施 序号危险源危害因素危害级别控制措施备注1高空作业人员酒后上岗、疲劳作业高空坠落2严禁酒后及疲劳上岗作业2卷扬机制动失灵起重伤害2作业前仔细检查设备,试行调试3吊物绑扎不牢固物体打击2物体被吊好后仔细检查吊点处

31、,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物件吊点不准确 、起吊不平衡物体打击、机具损坏2物体先吊至一定高度,发现不平衡时立即改吊5.4 安全保证措施5.4.1 安全思想教育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工程开工前对参建人员进行正规的上岗安全培训,讲解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5.4.2 安全制度法规保证工程开工时,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对本项目管理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宣读张贴,和经济奖罚挂钩。5.4.3 安全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组织管理机构,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安全工作具体由安全总监负责,并配备多名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工程师主持日常安全管理事务,同时在各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

32、。5.4.4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使参加施工的人员能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事故隐患,每一单项工程都要以书面形式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5.4.5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从安全管理技术上采取确保安全生产的以下几项措施:1.参加作业的人员需体格检查,持证上岗,天气炎热,现场需配备防暑降温药品;2.安装作业前,严格检查,现场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防滑鞋,携带工具包,严格依照高空作业安全规定施工;3.安装过程中,要防止结构构件的碰撞; 4.施工作业搭设的临时平台、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施工作业时应防止坠物伤人,可准备工具箱对施工中使用的小型机具及

33、材料进行收集存放,作业区域下方严禁站人与施工;6.工作完毕做到“工完、料完、场地清”;7.对所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联动调试,确保正常工作;8.应配专业起重工,做好构件到上横梁的起吊工作;9.起吊卷扬机定期检查,并做好保养工作,同时确保卷扬机底座与横梁的连接牢固,不晃动;10.对起吊钢丝绳磨损情况定期检查,有损伤达不到起吊要求的钢丝绳应及时跟换;11.仓内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机照明情况;12.人员在塔柱内上下时,应额外配备安全绳,通讯设备保持通畅;13.施工平台上严禁堆放杂物,需放置在平台上的物件必须固定牢固;14.作业人员在塔内作业时,人孔处必须安排安全员进行值班,并随时观测塔内作业人员作业情况;1

34、5.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塔内。5.4.6 现场安全预控 表5-3 安全控制点和措施表预控项目预控部位预 控 措 施一般规定1、人员1、人员体检,项目部统一发高空作业许可证。2、全员“四不伤害”教育, “三宝”用品规范穿戴,特殊工种持证上岗。2、环境1、人孔洞周围半径10m设护拦作安全警戒线。2、施工通讯联络配备对讲机。3、施工用电“三相五线”制,设置规范的接零和接地。3、过程1、工具传递严禁抛掷,氧气、乙炔瓶归框吊运提升。2、吊装过程中,各索具、绳卡连接牢靠,不得发生滑移、脱钩等现象。3、高空施工中,各工具、零星小型构件等,指定位置堆放,携带、施工中,不得发生坠落现象,以免对塔下人员、设备及过往

35、船只产生严重后果。主要机械(电梯、卷扬机)1、荷载1、 控制电梯的乘员定额。2、使用1、主要设备专人操作,专人指挥。2、设备定期作维修、保养。5.4.7 塔内电梯安装安全注意事项(1)检查作业人员进入塔内施工时,是否存在疲劳作业、酒后上岗等情况。 (2)作业人员进入塔内作业时,佩戴好安全带以及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3)检查卷扬机制动及安全保护罩等保护装置是否完善; (4)安全员检查在下放材料时卷扬机钢丝绳是否有磨损,如有磨损及时进行更换; (5)定期检查作业人员进入塔内所使用登云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6)电梯在调试、试验过程中,仔细检查各构件的作业情况,并做好记录; (7)电梯在使用过程

36、中,定期检查防坠装置、电气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5.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5.1 组织保障体系(1)项目部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组织协调。(2)安保部负责监督、管理项目部现场安全的具体工作,负责各类应急预案的落实和管理。(3)各班组责成立由班组长负责的应急小组,落实具体防范措施,做到常备不懈,有条不紊。(4)安全应急领导小组1)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部,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王胜利副组长:刘华、徐州、王凌飞、陈磊、袁俊波成 员:周小进、安锦东、彭涛、杨君龙、张祥、卢江、邵强、初品昱、胡健、张晓欣、彭四、刘

37、守华、欧阳治国、马妮等。2)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全面负责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时传达政府、省(市)质监站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方案,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成员的应急反应职责,合理分工,责任到人。配备和管理各类应急反应物资、器材、设备等以及船机的调度工作,并每月检查一次。每年组织一次应急反应的演练,必要时可与其他单位一起组织演练。确保施工作业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的启动指令由组长负责发出(组长不在期间由副组长代理发出指令

38、),并保持通信联系畅通,与项目部保持联系。3)通信联络方式常用电话号码: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治安电话:110项目部应急电话:18995600669岱山第一人民医院:0580-4489710 岱山海事处:0580-4485300表5-4 应急领导反应小组序号职务姓名手机号备注1组长王胜利18658067999事故调查2副组长王凌飞13871135021后勤保障、善后处理3副组长陈 磊18668027716抢险救灾、事故调查4副组长刘 华18658056901抢险救灾、生产恢复5副组长徐 洲18658056903抢险救灾、生产恢复6副组长袁俊波18627119246事故调查7成员周

39、小进18658056926事故调查8成员安锦东18658056922事故调查9成员彭 涛13667321401事故调查10成员杨君龙18658056921善后处理11成员张 祥15927716050后勤保障12成员卢 江18658056913后勤保障13成员初品昱15269561373善后处理14成员胡 健18323924965抢险救灾、生产恢复15成员张晓欣18627982668抢险救灾、生产恢复16成员彭 四18658056907抢险救灾、生产恢复17成员张泽琦18857087357后勤保障18成员刘守华18805689686抢险救灾、生产恢复19成员欧阳治国13159092660宣传报道

40、20成员马 妮18658008152后勤保障5.5.2安全应急处置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各危险点进行分析评价,针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做到早防、早准备、早发现、早整改,防患于未然。(2)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在应急响应中要突出人的安全,按照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实施抢险救助。(3)迅速自救、快速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照事故性质的大小,各施工队队长、工段长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以工段的抢险小组为主体,迅速组织自救,并及时报告项目部,争取就近力量抢救。(4)统一协调、互相配合。事故范围扩大,自救不能解决问题时,争取业主、监理及其他单位的救助。在应急响应行动中,要服从项目部的统一管理,提高抢险、救助工作的有效性。5.5.3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其他人员。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