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风景名胜区检查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风景名胜区检查汇报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风景名胜区检查汇报材料县风景名胜区检查汇报材料县风景名胜区检查汇报材料:2012-8-9 20:33:50重保护 严管理 保景区资源强规划 抓机遇 创一流景区 武隆县风景名胜区检查年度汇报材料检查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张小宁常委、杜洪超副主席向检查组各位领导不辞辛苦来到我县检查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景区,不但是检查考核我们各项工作,更是要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代表武隆县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武隆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201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园林局的指导下,坚持以
2、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十二届县委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234”发展战略部署,突出武隆旅游“二次创业”主题,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风景名胜区工作十六字方针,深入宣传落实重庆市风景名胜区条例、重庆市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科学编制景区规划,合理开发景区资源,规范景区建设管理,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努力推进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全新局面。2008年以来,我县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等举措,逐步在实现了景区所有权、保护权、经营权和开发权的统一,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逐年提高,景区发展形势喜人。截止2010年10月底,我单位所辖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等
3、四个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00万元,分别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05%和106%。全县已经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年初的计划任务5亿元。下面我将2010年武隆县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规章制度管理(一)健全组织机构,充实干部队伍。我县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成立于1995年,名称是“武隆县芙蓉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随着我县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武隆喀斯特遗产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经县编委会研究、县政府第41次常务会审议、县的监测监控,将风景区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二、编制实施总体规划,着力打造精品景区(一)筹集规划
4、经费,编制景区规划。1.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2002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00.7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23.92平方公里。 2003年初,委托重庆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启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3月14日,建设部以建城函200797号文批复通过该规划。2.天生三桥风景名胜区于2002年7月8日被重庆市人民政府以关于命名万州潭獐峡等五个风景名胜区为市级风景名胜区的批复(渝府200299号)文批准为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6月委托重庆仁豪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启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05年1月12日,通过重庆市市级专家评审。因天生三桥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天
5、生三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的起点和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故我县在报经市园林局的同意后,暂时停止了总规的行政评审。申遗成功后,我局于2010年初重新委托重庆仁豪城市规划设计公司、重庆邦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启动该总规修编工作,6月,初稿通过县级评审,9月16日,通过了市级专家评审。目前规划文本已上报市园林局,年内有望完成行政评审。3.我局在“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原则指导下,启动了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地段及景点详细规划、芙蓉湖园林景观、重要节点、分区形象设计等规划的编制工作。该规划于12月初,正式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政评审。除了总规详规外,我局还编制完成了芙蓉湖
6、景区发展规划并报发改委备案;编写完成了武隆喀斯特天生三桥-芙蓉洞-仙女山旅游景区创建AAAAA级景区申报文本和武隆喀斯特天生三桥-芙蓉洞-仙女山旅游景区旅游价值报告文本,并以93.5的高分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审核。通过我们的努力,编制完成了几个不同层次的景区规划设计,为打造武隆精品景区、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严格实施规划,保障资源品质。1.严格按照规划内容,审核景区建设项目。我们在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环境综合整治天生三桥景区出口通道建设中,坚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经专家论证组多次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一致同意,编制完成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天生三桥出口通道工程
7、方案,并以武隆风管文2008128号向市局请示,取得了市园林局的批准同意。我县就此还向向熙来书记作了书面汇报,奇帆副市长批示同意该建设方案。目前该项目建设已经全部完工。2.着力保护遗产资源,控制核心区农房建设。自2008年以来,我局收到了景区内大量的农房新改建申请,特别是天生三桥景区内的建房农户,建房要求非常迫切。我局坚持按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前置审批程序,对每一宗建房申请,首先是到所属乡镇了解情况,然后现场实地调查核实建房选址,对于不符合规划或者影响景区形象的,坚决不予审批。由于我县政府对遗产地核心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农民随意在景区内新建农房,我们更多的是耐
8、心地向遗产地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宣传遗产地保护相关政策,杜绝一切在核心区违规建房行为。3.严格控制景区人口,强力推进生态移民工作。我局在充分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后,编制完成武隆喀斯特世界遗产核心游览区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县长办公会和县委常委会的审定。该方案对武隆喀斯特遗产地核心区内的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这项工作由于涉及面广、资金需求大,要全面实施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采取了分片分期的形式,逐步推广核心区生态移民建设工作。目前我们在首期56户生态移民试点工作中,已经完成了宣传发动、实物指标调查、耕林地流转、集中安置点建设等内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划定核心区范
9、围,完成勘界立桩任务。我局依据联合国遗产大会审定的范围以及相关规划要求,结合遗产地实际情况,将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了详细划定,并制作了1:10000核心区、缓冲区范围红线图,部分敏感区域的界畔,我们甚至按照1:500的标准测绘了地形图。今年我局完成投资26万元,对武隆喀斯特三处遗产地的核心区、缓冲区边界进行了详查、勘定工作,共埋设界桩108块,其中:天生三桥界桩共计43块,核心区界桩35块,缓冲区界桩为8块;芙蓉洞共计36块,核心区界桩28块,缓冲区界桩为8块;后坪片区共计29块,核心区界桩22块,缓冲区界桩为7块。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但为我县核心景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以及仙女山新区开发建设
10、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使我县景区的各项工作更为规范、更具操作性。三、创新开展活动形式,保护自然遗产资源(一)广泛开展宣传,树立保护意识。我局今年的宣传保护工作,首先是印制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10000册、宣传单15000份,发放给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校学生、遗产地群众、游客手中,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对遗产地的保护意识;还在县内中小学校开设世界遗产知识课,将我局编辑出版的科普教材武隆喀斯特与世界遗产纳入授课内容中;在仙女山中心校、核桃小学等遗产地范围所在学校进行知识讲座、有奖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宣传,培养了中小学生从小保护世界遗产资源的意识。3月1日,
11、我局成功举办的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集中宣传日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声势浩大;3月17日,由中国风景名胜区主办,县人民政府承办,我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讲座成功举办,邀请到了联合国及国内相关专家领导参加,影响较大;创新开展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守护者”评选活动,给在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励;6月27日,我局又成功举办了“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日启动仪式”大型活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赞誉。通过这些活动,宣传贯彻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展示了我县景区十多年发展壮大的建设成果,营造了全民参与保护自然遗产资源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二)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资源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维护风景名胜区的正常经营秩序,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我局着手抓好资源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风景名胜区专项整治。1.严格景区执法。我局执法大队采取白天与夜间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以宣传为重点,以教育为宗旨,向景区移民和企业职工作耐心细致的宣传劝解工作,散发了传单,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开展建设生态景区的活动。今年在景区共开展执法活动120余次,出动人员450多人次,执法车160多台次,散发了宣传单3000余份,张贴了通告1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