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实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657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生态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园林生态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园林生态学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园林生态学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园林生态学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生态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生态学实验.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绿豆萌发过程中化感物质的释放及其显示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初步学习怎样通过试验方法来研究植物化感作用的存在。2、培养独立进行试验设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3、通过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的密切合作,加强团队精神。二、实验原理:将一颗绿豆种子种在含有1.0%(W/V)琼脂的培养皿中央,围绕绿豆种子周围播上莴苣种子。当绿豆种子萌发时,可以看到释放的化感物质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浅棕色的环,如果用一个四氟塑料环阻止绿豆释放的化感物质扩散到莴苣种子处,则莴苣种子可以正常萌发和生长;但如果任由这些化感物质扩散,则莴苣的种子基本不再萌发,显示绿豆在萌发过程中能释放大量的化感物质。研究还证实,

2、绿豆释放化感物质(葡萄糖苷黄酮类物质)的速度很快,24小时内达到最大值,48小时内90%的化感物质均已释放到环境中。在接近绿豆种子0.4cm范围内,莴苣的萌发率仅为3%,即使萌发的莴苣根长也仅为1/15;在0.7cm范围内,莴苣的萌发率则上升到41%,根长达到对照的59%;到1.2cm范围内,化感作用显著减弱。三、实验步骤:1、在培养皿中加入含有1.0%(W/V)的琼脂溶液100mL。2、将一颗绿豆种子种在该培养皿中央。3、围绕绿豆种子周围播上莴苣种子10粒(莴苣种子与绿豆种子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5cm、1cm、1.5cm和2.0cm。4、另取4个加入含有1.0%(W/V)的琼脂溶液100mL

3、的培养皿,不加绿豆种子,分别在距培养皿中央0.5cm、1cm、1.5cm和2.0cm 处播上莴苣种子10粒。5、在室温(15-20)下放置2天后,观察并统计莴苣的萌发率和莴苣根长变化情况。5、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注意:每9人1组,每组内每个处理重复2次。四、实验仪器设备培养皿;琼脂;绿豆;莴苣。实验二、种间竞争黑麦草和高羊茅种间竞争研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植物种间竞争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学习设计实验、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3、通过实验,更加清楚地认识植物种间竞争的特点和规律。二、实验原理:种间竞争是指两个种在所需的环境资源或能量不足的情况下而发生的相互排斥

4、作用。在这种相互关系中,对竞争中的个体生长和种群数量的增长都有抑制作用。三、实验步骤: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播种,从全部为黑麦草种子到全部为高羊茅种子,两者的比例分别为:0.00:1.00;0.25:0.75;0.50:0.50;0.75:0.25;1.00:0.00每个实验有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需要15个花盆。1、将土壤与有机肥充分拌匀,分别装到花盆(直径22cm )中里,使土面稍低于盆口约2cm,放在室温内备用。2、按上述比例,每盆均匀播种40粒种子。播完后,将每个花盆贴上标签,写明处理、重复编号和播种日期。将花盆依次排列在温室内,定期交换位置、浇水。3、种子萌发后,统

5、计发芽率和幼苗成活情况。4、将生长2个月的幼苗进行收获,分盆统计并登记生物量(鲜重)、株高。5、将3个重复的生物量(鲜重)、株高进行统计,取其平均值。用图解法进行分析。四、实验仪器设备土壤;有机肥;花盆;剪刀;尺子;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实验三、园林植物对校园温度调节作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熟悉温度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3、了解校园行道树的温度调节作用。二、实验原理:校园是个比较特殊的场所,该场所中不仅有许多建筑、硬化的水泥地和密集的活动人群,而且有充满绿色的草坪、鲜花争奇斗艳的花园和高大挺拔、浓郁的行道树。所有这些特征必然决定了校园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在炎热的

6、夏季,行道树调节温度的作用比较突出,且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变化。通过温度计来了解其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明确校园行道树的调节温度作用。三、实验步骤:1、在野外(试验观测点)教师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2、同学们熟悉该仪器的使用和记录方法。3、进行观测点温度及其变化的测定。 (1)、试验测定点设置根据“典型性、代表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在本校区内选4个测点。 (2)、第一测点位于5号教学楼与如心楼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二测点位于校史馆和窑洞广场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三测点位于女生宿舍(1、2号)楼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四测点为对照点,位于图书馆后门与女生6号楼之间的空旷地面,

7、距离周围植被5米远。 (3)、试验于每年6月每旬选两个晴天进行(共观测6天)。观测日在8:0018:00间,每2小时观测1次(每天一共观测记录6次)。 (4)、采用往返读数,即整点前在测点的两边同时将所有观测项目各进行一次,整点后再进行一次,整点前后的观测顺序相反。校正整理后取各要素的平均值,消除时间差,作为整点的气温值。 (5)、测点设在行道树两边对称位置树冠阴影的中心,观测前30分钟把仪器放在观测点上。 (6)、温度用普通温度计在150厘米垂直高度观测,目测天气状况。 (7)、详细记录观测结果。4、整理分析测定数据,绘出各观测点气温日变化图。5、得出试验结论,完成写试验报告。四、实验仪器设

8、备温度计、记录表。五、试验分组6名学生为一组;每组设有1名负责人。每组自行选择观测点,应选择不同行道树(三种)下为测点。实验四、园林植物对校园空气湿度调节作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湿度计的使用方法。2、熟悉空气湿度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3、了解校园行道树的空气湿度调节作用。二、实验原理:校园是个比较特殊的场所,该场所中不仅有许多建筑、硬化的水泥地和密集的活动人群,而且有充满绿色的草坪、鲜花争奇斗艳的花园和高大挺拔、浓郁的行道树。所有这些特征必然决定了校园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在炎热的夏季,行道树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比较突出,且空气湿度变化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变化。通过湿度计来了解其变化的

9、规律,进一步明确校园行道树的调节空气湿度作用。三、实验步骤:1、在野外(试验观测点)教师介绍空气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2、同学们熟悉该仪器的使用和记录方法。3、进行观测点空气湿度及其变化的测定。 (1)、试验测定点设置根据“典型性、代表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在本校区内选4个测点。 (2)、第一测点位于5号教学楼与如心楼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二测点位于校史馆和窑洞广场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三测点位于女生宿舍(1、2号)楼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四测点为对照点,位于图书馆后门与女生6号楼之间的空旷地面,距离周围植被5米远。 (3)、试验于每年6月每旬选两个晴天进行(共观测6天)。观测日

10、在8:0018:00间,每2小时观测1次(每天一共观测记录6次)。 (4)、采用往返读数,即整点前在测点的两边同时将所有观测项目各进行一次,整点后再进行一次,整点前后的观测顺序相反。校正整理后取各要素的平均值,消除时间差,作为整点的空气湿度值。 (5)、测点设在行道树两边对称位置树冠阴影的中心,观测前30分钟把仪器放在观测点上。 (6)、空气湿度用阿斯曼通风干湿表在150厘米垂直高度观测,目测天气状况。 (7)、详细记录观测结果。4、整理分析测定数据,绘出各观测点相对空气湿度日变化图。5、得出试验结论,完成写试验报告。四、实验仪器设备阿斯曼通风干湿表、记录表。五、试验分组6名学生为一组;每组设

11、有1名负责人。每组自行选择观测点,应选择不同行道树(三种)下为测点。实验五、园林植物对校园光照强度调节作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照度计的使用方法。2、熟悉光照强度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3、了解校园行道树的光照强度调节作用。二、实验原理:校园是个比较特殊的场所,该场所中不仅有许多建筑、硬化的水泥地和密集的活动人群,而且有充满绿色的草坪、鲜花争奇斗艳的花园和高大挺拔、浓郁的行道树。所有这些特征必然决定了校园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在炎热的夏季,行道树调节光照强度的作用比较突出,且光照强度变化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变化。通过照度计来了解其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明确校园行道树的调节光照强度作用。三、实

12、验步骤:1、在野外(试验观测点)教师介绍照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2、同学们熟悉该仪器的使用和记录方法。3、进行观测点光照强度及其变化的测定。 (1)、试验测定点设置根据“典型性、代表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在本校区内选4个测点。 (2)、第一测点位于5号教学楼与如心楼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二测点位于校史馆和窑洞广场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三测点位于女生宿舍(1、2号)楼之间东西向的行道树下。第四测点为对照点,位于图书馆后门与女生6号楼之间的空旷地面,距离周围植被5米远。 (3)、试验于每年6月每旬选两个晴天进行(共观测6天)。观测日在8:0018:00间,每2小时观测1次(每天一共观测记

13、录6次)。 (4)、采用往返读数,即整点前在测点的两边同时将所有观测项目各进行一次,整点后再进行一次,整点前后的观测顺序相反。校正整理后取各要素的平均值,消除时间差,作为整点的光照强度值。 (5)、测点设在行道树两边对称位置树冠阴影的中心,观测前30分钟把仪器放在观测点上。 (6)、光照强度用照度计在150厘米垂直高度观测,目测天气状况。 (7)、详细记录观测结果。4、整理分析测定数据,绘出各观测点光照强度日变化图。5、得出试验结论,完成写试验报告。四、实验仪器设备照度计、记录表。五、试验分组6名学生为一组;每组设有1名负责人。每组自行选择观测点,应选择不同行道树(三种)下为测点。实验六、园林

14、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利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野外调查。2、掌握对群落中物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3、加深对调查地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认识。4、提高从事生态学野外调查工作的能力。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1、选择样地。选择的样地应当能够代表群落的基本特征,因此应选择在群落的典型地段(群落交错区调查除外),而且应有足够的的面积。2、确定样方面积、样方树木及其空间配置方式。3、样方调查。10人一组,在选取的样方面积内进行调查,每个小组负责调查2个样方。需要调查和记录的主要内容如下。(1)样地的地理位置、生境状况和

15、人类活动的影响。(2)群落总体特征。(3)定量调查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4、室内测定。5、数据整理。6、结果分析。四、实验仪器设备皮尺;钢卷尺;剪刀;小铲;塑料袋;标签;编织袋;植物标本夹;记录表。本次试验可以选择枣园路等其它绿化较好的路段或者住宅小区花园等作为分析样地。注:1、取样技术:随机取样法。样方法是依据一定的样地设置方式,在所需研究的群落类型中确定若干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然后对各个样地进行详细调查,以样地调查结果估算群落总体。样方形状一般采用长方形为好,因为长方形样方较同样数目同样面积的正方形样方可以包括群落中更多的变异,因此能更好地进行植被组成的分析。在设置长方形样

16、方时,最好使样方的长轴方向与环境梯度的方向平行,以便更好地反映环境梯度变化对群落特征的影响。样方的大小:草本植物1m2 ,灌木或高度超过3m 的小树群落为1020 m2,森林乔木群落为100 m2。样方数目:4到5个。样地排列:随机设置。2、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描述的主要指标:多度与相对多度;频度与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重要值。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同一生活型植物的个体总数)100%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相对显著度=(样方中该种个体胸面积的和样方中全部个体胸面积总和)100%附:植物群落调查表调查者:_ 调查日期:_样地编号:_

17、 样地面积:_群落类型:_ 群落名称:_地理位置:经度:_ 纬度:_地形:海拔:_ 坡向:_ 坡度:_ 土壤、岩石、地下水位:_微地形、地被物:_动物活动情况:_人为干扰情况:_乔木调查表调查者:_ 日期:_ 样地号:_ 样地面积:_群落郁闭度:_ 乔木层:_ 灌木层:_ 草本层:_群落类型:_ 群落名称:_植物名称层次高度(m)枝下高(m)胸径(cm)树皮树冠物候相生活型备注(生活力、板根、茎花、绞杀、寄生、附生等)厚度颜色光滑度形状冠幅灌木调查表调查者:_ 日期:_ 样地号:_ 样地面积:_群落郁闭度:_ 乔木层:_ 灌木层:_ 草本层:_群落类型:_ 群落名称:_植物名称层次株数覆盖度 (%)聚生度高度(m)胸径(cm)物候相生活型备注最高优势最大优势草本调查表调查者:_ 日期:_ 样地号:_ 样地面积:_群落郁闭度:_ 乔木层:_ 灌木层:_ 草本层:_群落类型:_ 群落名称:_植物名称层次株(丛)数覆盖度 (%)聚生度高度(cm)物候相生活型备注叶层高生殖层高层间植物调查表调查者:_ 日期:_ 样地号:_ 样地面积:_群落郁闭度:_ 乔木层:_ 灌木层:_ 草本层:_群落类型:_ 群落名称:_植物名称类型数量被附着植物直径或体积分布情况物候相生活型备注种名生活型藤本附生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