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897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甲字第1005号 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三江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评价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二一二年十一月第一章 报告书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背景项目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该路段连接分属广西、湖南两省区的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直接连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和县城古宜镇。项目规划为二级公路,有利于提高本段普通干线公路的等级,改善行车条件,是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1.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柳州市三江县境内线

2、路走向:项目由主线及黄排连接线构成。主线起点位于三江县林溪乡北面的大伞山上、三江县林溪乡至通道县平坦乡旧路的湘桂两省交界处。路线由北往南经过林溪乡、冠洞、平铺、程阳、马湾、光辉、文村等乡村,终点位于三江县古宜镇洲坪口村附近,顺接三江至柳州二级公路(国道G209),同时与三江至桂林二级公路(国道G321)相交,形成十字形交叉。黄排连接线为本项目与设计中的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及县城相接。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总长度为38.335km。其中主线长32.435km,黄排连接线长5.900km。拟建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水泥混凝土路面。拟建公路改扩建路段长

3、11.337km,改扩建路段为K0+000K11+550、K13+150K18+850、K25+250K31+600路段。新建路段长23.60km。拟建公路改扩建路段以中心线不变,两侧加宽的方式进行建设,局部路段采弯取直路段及过村镇路段,为避免拆迁,采取单侧加宽的方式。建设内容: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征地拆迁:本工程共占用土地120.88hm2,其中永久性占地99.80hm2(其中利用原公路用地48.00hm2,新征51.80hm2),临时性占地21.08hm2。需拆迁房屋1100m2,220V电力线2.6km,光缆1.5km。估算投资:推荐方

4、案估算总投资29397.5562万元。工期安排:预计2012年12月开工,2016年11月施工完毕,工期共计4年。1.3主要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二级(2) 设计速度: 40km/h(3) 道路红线宽度:8.5m(4) 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5) 道路车道数:双向2车道1.4交通量预测本道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表1 道路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天) 拟建公路近、中、远期日均交通量(辆/d)2017年2023年2031年主线230433114966黄排连接线197528064160注:道路车流量昼夜比为8:2。1.5主要工程量本项目推荐方案主要建筑内容及规模见表。 表2 工程主要建

5、筑内容及规模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拟建道路1设计范围主线K0+000K32+435、连接线LK0+000LK5+9002地形类别山岭重丘区3公路等级二级4设计速度km/h405车道数26停车视距m407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m1008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m609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60010最大纵坡711最小坡长m12012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13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45014路基宽度m8.515行车道宽度m23.516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1.6征地拆迁项目共占用土地120.88hm2,主要为林地及原旧路;拆迁1100m2。项目占地情况见表3。表3 项目占地拆迁情况名称单位公路全线拆迁类别砖瓦

6、房m21100220v电力线km2.6光缆km1.4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社会环境调查与评价:以项目设计方案中提及的直接影响区为主,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境内。;(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对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3)声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对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一般SS在大河中经1000m后衰减到原背景值,中、小河经1500m后衰减到原背景值。本项目所跨寻江为大河,林溪河为中河。评价范围为跨寻江桥上游100m,下

7、游1000m,跨林溪河桥上游100m,下游1500m的水域;(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6)生态影响评价:路生生态评价范围是主体工程区评价范围为路线中心线两侧各300m区域,水生生态评价范围与地表水评价范围一致;(7)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公路两侧可视范围以及取弃土场等受工程影响区域;2.2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线推荐方案(K线方案)评价范围内有敏感点11处,其中包括1所小学,1所幼儿园;黄排连接线敏感点共6处,其中包括1所幼儿园。C比较线方案有敏感点1处。(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拟建公路跨越的地表水体有寻江、林溪河。(3)地下水环境保

8、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存在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等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及野生重点保护动物。2.3生态环境现状(1)本工程拟建公路K13+230K20+190位于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范围内的环境协调区内,涉及长度6.96km。拟建项目评价区无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分布,项目影响区为生态一般区域。(2)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一年一熟作物组合。评价区无原生植被和发育良好的阔叶林分布。(3)评价区共有野生重点保护动物11种,其中国家II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1种,自治区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10种。(4)评价区水域不涉及重要或保护

9、鱼类的“三场”和洄游通道。(5)项目区属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吨/(平方公里年)。2.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推荐方案所跨地表水体上游无排污工业企业,主要污染源为河流两侧居民的生活排污。项目监测的跨寻江洲坪寻江大桥上游100m,寻江洲坪寻江大桥下游1000m、跨林溪河黄排中桥上游100m,黄排中桥下游1500m及三江侗族自治县河西水厂取水口各监测指标均能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良好。2.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马湾水井井水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马湾水井水质监测指标pH值、氨氮、总硬度、亚硝酸盐氮、挥

10、发酚、氟化物、镉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要求。评价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2.6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拟建公路沿线主要污染源为旧路汽车尾气及居民生活燃料燃烧面源污染。拟建公路主线及黄排连接线推荐线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共17个,其中包括1所小学,2所幼儿园。本次评价在广西三江合华侗族光彩小学、程阳、古宜镇第二小学、蓝天双语幼儿园设大气监测点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广西三江合华侗族光彩小学、古宜镇第二小学、蓝天双语幼儿园3个监测点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各监测点的TSP、NO2和CO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1、中二级标准;各监测点的NO2和CO小时均值也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程阳监测点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程阳监测点的TSP、NO2和CO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各监测点的NO2和CO小时均值也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项目沿线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一级标准。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7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项目,评价区内声环境污染源主要为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及

12、社会生活噪声。拟建公路主线及黄排连接线推荐线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共17个,其中包括1所小学,2所幼儿园。本项目选择8个敏感点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5个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有3个敏感点出现超标。其中昼间超标0.82.2dB(A)。夜间超标量在0.11.0dB(A),其余2个敏感点昼夜均达标;3个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均出现超标。其中昼间超标4.39.1dB(A)。夜间超标量在4.48.2dB(A),最大超标出现在古宜镇第二小学。古宜镇第二小学超标主要原因是受现状国道G321交通噪声影响,其余敏感点主要是受现有旧路交通

13、噪声影响。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社会环境影响及措施3.1.1 环境影响(1)拟建公路与广西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15)规划相符。(2)建公路桩号K27+000K31+827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规划范围内,部分路段与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不相符,目前拟建公路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规划范围内的走向已经得到柳州市人民政府的同意。(3)拟建公路为旧路改扩建工程,沿线共拆迁建筑物1100m2,涉及的拆迁户约9户,受影响人口约30人,房屋拆迁和居民的重新安置将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3.1.2 主要环保措施(1)考虑路线所经地区的乡镇规划以及河流、路线交叉的位置,尽可能减少

14、拆迁、少占用耕地,公路已尽可能避让易产生地质灾害路段、人文景观、古树名木路段以及环境敏感路段。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应综合考虑路线的走向问题,做到与被交叉公路、水利、电力设施的协调,尽量减少相互干扰和对正常运营的影响。(2)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将涉及到居民的搬迁和安置问题,设计单位在制定路线方案时,应尽量避让居民住宅、学校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集中的居民居住区和较大的学校。对人口较多的集镇,应根据其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迁和安置的人口数量。3.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环保措施3.2.1 生态影响评价(1)拟建项目评价区无特殊和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分布,影响评价区为生态一般区域。(

15、2)拟建公路永久占地本项目永久占地99.6hm2。受影响物种主要为当地常见物种。项目占地导致植被生物量有一定的量的损失。(3)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对野生动物产生惊吓,驱赶,对其生境的占用,猎杀等。两栖类动物将躲避到附近生境,对其影响不大。爬行类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丘陵、林地及近水处,此类生境在区域内有广泛的分布,公路实际占用生境数量有限,受影响的物种可以通过主动移动在区域内找到合适的替代生境,继续生存,生境占用对此影响很小。鸟类在施工期受到惊吓,会迁移到其它合适生境营巢;而评价区外,类似生境较多,可为这些外迁的鸟类提供适合的生境。施工期人为活动频繁、施工噪声等会惊吓干扰上述保护鸟类,鸟类

16、会通过迁移和飞翔来避免项目施工所造成的影响。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鸟类已基本适应公路的存在,因此项目对鸟类栖息环境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鸟类将逐渐适应栖息地的环境变化,从而使不利影响趋于减小。(4)拟建公路主线局部路段(K13+230K20+190)位于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环境协调区)内,以路基和隧道的形式穿越风景区。涉及路线长度约6.96km。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路基、路面、隧道的修筑及预制场、拌和场、料场、生活基地等施工作业、车辆、人员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施工过程土地进行平整,破坏表面的植被系统,施工期对农地整体景观影响无法避免。项目所

17、处地段均为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的一般区域,且距离各旅游景点较远,对景观资源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加快施工进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地表植被,加快景观环境建设。本工程建成营运后对景观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但应加强项目沿线的绿化工作,使沿线绿化与景区相协调。拟建公路在风景名胜区路段走向已征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同意。(5)评价区水域不涉及重要或保护的鱼类“三场”和“洄游通道”,无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广西保护鱼类和广西特有之类。3.2.2 主要环保措施(1)隧道施工废水应设沉淀池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循环利用,沉淀池弃渣集中堆存处理。施工废水不得排入基本农田灌溉系统。(2)施工期最好沿线

18、保护区动植物的保护工作。(3)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加强风景名胜区路段的绿化恢复工作。(4)做好主体工程区、取、弃土场,临时堆土场等临时用地的水土保持措施。3.3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3.3.1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据计算,本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的面积为120.88hm2,施工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20.88hm2,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为67.97hm2,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永久弃方总量为32.035万m3,临时堆土总量为5.644万m3。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3998t,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13291t,其中施工准备期和施

19、工期新增的水土流失量12813t。3.3.2 水土保持措施(1)在路基工程施工时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中遇强降雨前对尚未采取防护措施的边坡铺彩条布进行临时覆盖。(2)取土场取土前先进行表土剥离堆放,并在周边修建排水沟和配套沉沙池。取土完毕后,及时进行迹地整治,以便绿化恢复。(3)弃渣场弃渣前先建好挡渣墙和周边的截水沟等排洪工程。堆渣过程中,应分层碾压。弃渣完后,对弃渣面进行土地平整、覆土,根据原土地性质种植水保林草。(4)临时堆土区设置临时排水沟,堆土使用袋土草袋拦墙拦护。堆土区使用结束后进行土地平整。临时堆土区主要占用的是旱地,使用结束后,恢复为耕地。(5)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结束后的场地清理、土

20、地平整。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占用的是旱地,使用结束后,恢复为耕地。3.4空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环保措施3.4.1 施工期拟建公路施工期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扬尘以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施工期对环境的污染是短期的随着公路的竣工,这些污染情况将减轻甚至消失。3.4.2 营运期通过预测知,拟建项目运营远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及一级标准。3.4.3 主要环保措施(1)在易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扬尘污染;施工散料运输车辆采用加盖蓬布和湿法相结合的方式,物料堆放时加盖蓬布。 (2)原则上,设置有混凝土拌和站、储料场的施工营地,下风向

21、300m 范围内不应有敏感点分布;混凝土拌和设备本身应配备除尘装置,并注意对拌和站周边进行洒水降尘作业。3.5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环保措施3.5.1 施工期在土石方施工阶段,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声源50m处可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70dB(A)限值,夜间在300m以外可满足55dB(A)标准限值。如施工机械靠近场界进行施工,则其场界噪声将出现最大的超标量,昼间超标17dB(A),夜间超标32dB(A)。项目目周边的所有敏感点由于都在300m范围内,将受到施工期噪声的影响,昼间超标最大超标34dB(A),夜间超标范围在最大超标44dB(A)。从以上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施工期施工机械在场界

22、进行施工作业时,其对各敏感点的影响较大。在上述区域施工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禁止夜间和中午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期噪声超标人口约7300人。3.5.2 营运期(1)本项目共分2段进行噪声预测,至营运远期,主线及黄排连接线夜间交通噪声贡献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距离如下:主线段为中线外48m、黄排连接线距离中线外40m。主线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距离如下:主线段为中线外71m。(2)拟建公路沿线17个敏感点中,其中包括1所小学、2所幼儿园,其中1所幼儿园在项目建设中完全拆迁,故不对该幼儿园进行噪声预测。按4a类区标准评价的有6个,按2类区标准

23、评价的有13个;其中6个同时按4a类、2类区标准评价。按1类评价的敏感点共3个。(3)执行2类标准进行评价:全线执行2类区标准的13个敏感点。有5个敏感点只有营运远期夜间超标,超标量为0.21.1dB(A),最大超标出现在大坪及木棉。有4个敏感点至营运远期昼间均达标,夜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量在0.62.5dB(A),最大超标出现在冠小。其余敏感点至营运远期昼夜均达标。执行4a类标准进行评价:全线执行4a类区标准的6个敏感点中,所有敏感点昼间均达标,夜间华夏及大坪近期达标,中期及远期均超标,其余敏感点夜间均出现超标,超标量为0.44.8dB(A),夜间最大超标出现在光辉大寨。执行1类标准

24、进行评价:全线执行1类区标准的3个敏感点中,3个敏感点昼夜均超标,昼间超标4.310.5dB(A),最大超标出现在光辉幼儿园;夜间超标在5.614.9dB(A),最大超标出现在光辉幼儿园。拟建公路沿线噪声预测超标的敏感点有14处,其中包括1所小学,1所幼儿园,1个村民委员会。近期超标户数为56户,影响人数约为610人;中期超标户数为106户,影响人数约为896人;远期超标户数为191户,影响人数约为1266人。3.5.3 主要环保措施(1)施工中合理安排工序,与敏感点距离在300m范围内的施工区,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禁止夜间和中午进行施工作业及施工材料运输;与敏感点距离较近的施工现场,应在场界处

25、设置2m高的铁皮挡板进行降噪;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施工集中安排在昼间;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便道,通过限速、加强道路平整和夜间禁鸣等措施,降低车辆运输交通噪声影响。另外在全区中考、高考期间、在靠近学校路段严禁一切施工行为。(2)项目运管部门应配合地方规划部门,一般路段主线公路中心线两侧48m范围以内的区域,黄排连接线公路中心线两侧40m以内的区域,主线风景名胜区路段公路中心线两侧71m范围以内的区域。在未采取适当降噪措施前,不宜新建噪声敏感建筑;如需进行敏感建筑建设,新建建筑本身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3)对沿线超标建筑加密封条及换装通风隔声窗的降噪措施。其中对铝合金窗体增加密封条1070m,降噪投资

26、为1.07万元;换装通风隔声窗98m2,降噪投资6.86万元,换装铝合金窗132m2,降噪投资3.96万元,减速标志排1处,投资为0.2万元。本项目总降噪投资总额为12.09万元。3.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环保措施3.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拟建公路共设置大桥5座,中桥2座,小桥4座。其中大桥只有洲坪寻江大桥跨越寻江设置5个水中墩,其余大桥均无水中墩,跨越河流为地表小河流。2座中桥为旧桥利用。小桥均无水中墩设置。本项目沿线为山岭重丘地形,路线穿行于山岭河谷间,跨越河流沟渠较多,山洪暴涨暴落,山区桥梁特点明显,项目设置4座大桥跨越小河流项目围堰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扰动河床,导致水中

27、悬浮物浓度增加。水中桩基钢围堰设置好后,在围堰内搭设钻孔平台进行钻孔灌注桩作业,施工中不直接与围堰外河水接触;水质污染物源于作业中产生的废渣、废泥浆及施工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抽排入围堰外的河内,将导致水体中悬浮物及油类物质浓度的大幅增加,对水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此外,岸侧钻孔泥浆制备池,废泥浆干化池,遇降雨冲刷,池内泥浆外流也会对岸侧水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沿河路段施工,沿河路段基础开挖形成的裸露面,随意堆置的弃渣及施工材料,遇雨水冲刷易形成含泥污水大量进入水体的情况,导致水中悬浮物的大幅增加。施工营地应设置化粪池对施工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然后用作农肥;养护站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旱地的

28、农灌系统,不直接排入地表河流,对周围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小。隧道施工过程中多数采用湿式凿岩,在钻孔过程中将利用高压水湿润粉尘,使其成为岩浆流出;在爆破过程中多采用喷雾洒水,减缓爆破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隧道涌水还将带出地层泥浆、泥沙等;上述施工过程将产生泥浆废水。施工机械使用中将可能产生机械渗漏油,带来的石油类污染,随雨水或者冲洗水进入水体。本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发育,施工废水若不进行收集处理,任其排放,污水可能经顺地势由高往低就近排入地表水体,在排向林溪河,由于隧道与林溪河较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隧道施工废水将直接进入林溪河,对林溪河水质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营运期路面径流雨水对沿线河的污染预测

29、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时间、降雨量、车流量、大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时间间隔、纳污路段长度等。各种因素随机性强、偶然性大。一般在公路建成初期和两场降雨间隔时间较长时,路面雨水径流对沿线水体有一定影响。路面径流经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排入沿河路段水体时,其所携带的悬浮颗粒物使沿线的河流水体的悬浮物总量增加,从而降低河流的水质。河流的自净作用可以将固体颗粒物造成水质降低的影响降低,因此对沿线的河流的影响较小。 对三江侗族自治县饮用水的影响拟建公路K31+153寻江大桥下游3.9km处为三江侗族自治县河西水厂,上游约1.6km处为三江侗族自治县河东水厂。根据初步划定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饮用水

30、源保护区。拟建公路与三江县城用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如下:其中拟建公路共有5.835km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拟建公路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路段无高填深挖路段,无隧道工程。拟建公路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内设置大桥2座,中桥1座。大桥分别为K30+065处设置鸡公坡大桥,该大桥没有设置水中墩,跨越河流为地表河流;另1座为洲坪寻江大桥,该大桥设置5个水中墩,跨越河流为寻江。中桥为黄排中桥,该桥梁完全利用。LK0+000LK5+900为沿林溪河路段,拟建公路沿河路段与林溪河的距离为8270m。K30+400K31+940为沿寻江路段,拟建公路沿河路段与寻江的距离为11238m。

31、项目工程施工期对三江侗族自治县水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桥桩基钻挖、桥墩、桥梁的浇注以及桥梁的养护、路基的开挖及填筑可能增加河流水质中SS浓度,影响林溪河及寻江的水质,根据类似工程,围堰施工中,SS浓度一般在1.5km处可满足III类水相应标准。另外,施工工地、营地、堆料场、拌合场、施工机械(包括运输船只)泄漏油以及冲洗机器等的生产污水随意排入寻江,也会对寻江水质产生影响;项目的开挖,也将使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增加。沿河路段沿河路段基础开挖形成的裸露面,随意堆置的弃渣及施工材料,遇雨水冲刷易形成含泥污水大量进入水体的情况,导致水中悬浮物的大幅增加。三江侗族自治县河东水厂取水口位于公路的上游

32、,项目施工期对该取水口无影响。三江侗族自治县河西水厂取水口位于本项目下游3.9km处,施工期SS增加对其影响甚微。公路营运期营运期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为路面径流雨水对沿线饮用水的影响,三江侗族自治县河东水厂取水口位于公路的上游,项目施工期对该取水口无影响。三江侗族自治县河西水厂取水口位于本项目下游3.9km处。由于拟建公路与三江侗族自治县河西水厂取水口有一定距离,雨水经地表后再排入寻江。河流的自净作用可以将固体颗粒物造成水质降低的影响降低。项目饮用期在水源保护区保护区路段设置事故应急池,雨水经应急池沉淀后再排放,可很大程度减少固体颗粒物造成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对三江侗族自治县饮用水的的影响较小。(3

33、)危险品运输事故污染风险公路建成后,在沿K16+8200K26+000沿林溪河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最大,最大为0.17810次/年间。隧道危险品事故预测概率最大为0.00456次/年间。总体而言项目事故发生率较低。但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3.6.2 主要环保措施(1)施工弃渣及时清运至弃渣场堆放,严禁堆放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且做好防护措施。(2)桥梁施工营地和材料堆放场地不应设在河漫滩地,以免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入水体造成污染影响。(3)开展施工场所和营地的水环境保护教育,让施工人员理解水保护的重要性;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尽量安排在旱季进行,以减小污染桥位下游水质;应

34、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工作,防止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发生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采取措施防止泥土和散体施工材料阻塞水渠或现有的灌溉沟渠及水管。(4)水源保护区路段开挖面及时进行绿化。做好水土保持防护,出水口设置好沉沙池,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严禁设置与水源保护区内。且水源保护区路段应加快施工时段,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5)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可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放附近沟渠,或采取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用作农灌;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沿线所涉及的河流或水库;沙石料加工系统的废水主要采用沉砂池预处理后,再设置反应池和平流

35、式沉淀池进行处理。(6)在沿河路段设置防撞栏。在沿河路段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砂池。(7)隧道施工废水中污染物主要为泥沙等小颗粒悬浮物。在隧道进出口设沉淀池处理,沉淀后再排放,沉淀池弃渣集中堆存处理。8、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饮用水源保护区路段桥梁设置事故应急池及桥面收集系统。3.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环保措施3.7.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隧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安寨隧道穿越地层主要岩性为含砾泥质砂岩夹页岩(或板岩)及砂砾岩透镜体。,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项目穿越山体地下水水量贫乏,无统一的地下水位,水量贫乏;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隧道进出口及顶部无村屯取水点分布,因此隧道

36、建设对居民用水影响不大。本评价按暴雨期最不利条件下计算安寨隧道最大涌水量为459.37m3/d,涌水量小。(2)拟建公路无高填深挖路段,对地下水环境总体影响不大。(3)桥梁桩基钻孔泥浆、废渣可能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泥浆废渣的主要污染物是SS;施工中应做好泥浆废水和废渣的抽排,大部分污染物可伴随抽排过程排出地表;然后设置沉淀池处理,干化后将废渣运至弃渣场处置。因此,桥梁桩基施工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3.7.2 主要环保措施施工中应做好桥梁桩基钻孔泥浆、废渣的抽排,大部分污染物可伴随抽排过程排出地表;然后设置沉淀池处理,干化后将废渣运至弃渣场处置。填方路段还应注意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通道设

37、置涵洞跨越,以免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途径。本项目施工营地及养护站设置的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等挖深应不低于地下水位,并做好防渗措施。3.8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1)对路基废弃土石方,应及时清运至经环评调整后的弃渣场,临时堆土场,严禁沿施工区随意堆弃,并按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营地内设置带封盖的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3.9 环境监测与管理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监测敏感点、项目和因子,频率计组织实施见表4及表5。项目施工和运营期要严格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落实。表4 施工期(2012年12月2016年11月)环境监测计

38、划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机构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施工场界噪声TSP悬浮物、石油类对施工现场60m范围内有居民区和(或)学校的施工现场进行抽样监测,重点为大田、广西三江合华侗族光彩小学、光辉幼儿园、光辉大寨、蓝天双语幼儿园等。环境监测部门桥了跨寻江上游100m,下游1000m设监测断面。跨林溪河上游100m,下游1500m设监测断面。监测频率及要求1噪声:每季度测1次,每次2d,昼、夜各1次2地表水:每年丰、平、枯期各1次,每次3d,每天1次3环境空气:每季度1次,每次3d,每天连续12小时表5 营运期(20152034)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机构噪声环境空气地表水LAeqTSP、NO2C

39、ODCr、石油类、BOD5、悬浮物、NH3-N对公路路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重点为大田、广西三江合华侗族光彩小学、光辉幼儿园、光辉大寨、蓝天双语幼儿园等。环境监测部门桥了跨寻江上游100m,下游1000m设监测断面。跨林溪河上游100m,下游1500m设监测断面。监测频率及要求1噪声:每年1次,每次2天,每天测量2次,昼间、夜间各测1次,分别在车流量平均时段、高峰时段测量,每次测量20min,连续测量2天。同一个噪声敏感区域的测量点位应同步测量。2环境空气:每年1次,每次3d;TSP连续12h,NO2连续18h。3地表水:每年丰、平、枯期各1次,每次2d,每天1次4.公众参与评价采用网上公

40、示、建设地点张贴布告等方式公开项目环境信息,在工程涉及的沿线村屯发放,收集被拆迁住户、周边敏感点居民书面意见和建议。沿线共完成群体调查39人,个人调查88人,合计127人,94.3%的被调查者同意项目建设,其余5.7%持无所谓意见,无人持反对意见。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能与周边群众加强沟通,积极听取周边群众意见,及时采取相应的降噪、防尘措施,避免扰民。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国道G209三江林溪(桂湘界)至古宜段公路”是连接连接分属广西、湖南两省区的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拟建公路是广西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15)规划中的一条重要道路。该公路的修建对完善自治区公路网,提

41、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地方公路网的功能与作用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部分路段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需严格落实该路段的环保措施,减轻项目建设对三江侗族自治县饮用水的影响。拟建公路部分路段位于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环境协调区内,施工期注意保护风景区内的植被,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对风景区的影响。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于施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存在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的可能,建设单位和当地交通部门应有事故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施工和营运期的管理,落实环评报

42、告防治方案和应急计划建设,避免发生风险事故,并将事故风险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总体而言,拟建公路社会效益明显,其建成营运将完善国家和地方交通设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本评价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全部落实的情况下,建设和营运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本项目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6.公示主要事项及联系方式6.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调查范围:受项目建设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注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主要事项: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提出的对策及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6.2起止时间和联系方式请您在公告发布后10日内,将您的意见或

43、建议通过来信、来访、发邮件等方式反映给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6.3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单位名称:三江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地址:三江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观鱼路3号联系人:姚贵明联系电话:0772-86255866.4环评单位联系方式评价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地址:南宁市高新区总部路16号邮编:530011电话:0771-3817644联系人:布银瑶电子信箱:1634241491第二章 公众参与篇章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过程更加科学民主,有助于环境保护措施和有关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可以给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和公众带来益

44、处,公众对项目的各种意见、看法和建议都能体现在公众参与的结论中,因此公众参与能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加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公众参与可使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它作为一种协调工程建设和社会影响的手段,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尤其是对大型建设项目和对自然环境和对社会环境环境影响大的项目。公众参与可使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分析更加完善,提出的建议更加合理。为了充分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保障受影响人群的正当权益,本项目环评组采取了沿线个人意见表和沿线企、事业单位机构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和意见征询工作。2.公众参与调查2.

45、1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主要调查本项目直接受到影响的居民点和单位。被调查人主要是项目所在地及周边村民和受影响居民等。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1、被调查对象对拟建项目所持的态度;2、被调查对象对拟建项目路线方案、走向以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具体要求的意见和建议;3、该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环境影响持何意见。2.3公众参与的形式2.3.1现场调查采用公众意见征询表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组人员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详细地介绍该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内容、路线走向以及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再由被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意见征询表或口头发表看法并由调查人记录备案,最后通过整理、汇总进行分析。现场信息公示情况

46、图1。公示张贴问卷调查图1 现场信息公示情况2.3.2 网上公示于2011年12月1日在柳州市环保局网站()作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内容为工程概况、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保护目标和评价工作程序、公众参与主要内容、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以及环评单位的联系方式等。公示局部网页见图2。图2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局部网页2.4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公示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自2006年3月18日起实施。鉴于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实施评价工作期间,向公众公开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采用网上公示的方法对项目信息予以公示。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及报告书简本于2012年6月15日在柳州市环保局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材料内容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