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7357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教学课件PPT弯曲应力.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弯曲应力,6.1 引言,梁弯曲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应力?,内力,应力,P,P,Pa,CD段:,纯弯曲:只有弯矩,无剪力。,AC、DB两段:,横力弯曲: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等截面直梁,如图所示:,引例,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梁作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6.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从三方面考虑:,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学关系,一、变形几何关系,用较易变形的材料制成的矩形截面等直梁作纯弯曲试验:,1、实验现象,(2)各横向线仍保持为直线,并在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后,各纵向线与横向线间仍保持正交。,(1)纵向线变为彼此平行的弧线,梁上部的

2、纵线缩短,下部的纵线伸长,同一层(高度)的纵向线变形相同,即曲率相同。,(3)矩形横截面上宽下窄。,2、两个假设,(1)梁的各个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并仍垂直于变形后的轴线,只是横截面绕某轴旋转了一个角度。这就是梁在纯弯曲时的平面假设。,(2)单向受力假设:认为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作用,于是各纵向纤维均处在单向受拉或单向受压的状态。,3、推论,梁在弯曲变形时,靠近凹边的纵向纤维缩短,靠近凸边的纤维伸长,根据变形的连续性,其中必有一层纵向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即保持原来的长度,这一纵向纤维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4、几何分析,: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4、几何分析

3、,求距中性层为 y 处的纤维(bb)的变形:,变形后:,变形前:,即:,由实验观察,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与轴线垂直,=0,: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二、物理关系,由假设(2)知,各纵向纤维为单向拉压,所以在弹性范围内有:,说明:,到这一步,我们可推知正应力随y的变化规律,但还不能确定其值。,y 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为横截面的对称轴;,z 为横截面的中性轴。,三、静力学关系,垂直于截面的正应力只可能合成为截面上三个内力:,轴力FN:,对y 轴的力偶矩My:,对z 轴的力偶矩Mz:,由于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仅存在弯矩Mz,而无其他内力分量,所以:,由FN=0,得:,中性轴过形心,由My=

4、0,得:,由于y 轴是截面的对称轴,故惯性积Iyz=0,上式自然满足。,由Mz=M,得:,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公式,一、变形几何关系,二、物理关系,三、静力学关系,总结:,说明:,(2)适用于直梁或小曲率曲梁。,(1)适用于材料处于线弹性的情形。,(3)用该公式计算正应力时,应考虑M和y的正负号。,(4)公式不仅适用于矩形截面,而且适用于其它一些截面,如:T字形梁,工字形梁,圆截面梁等。,(5)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M 0),(M 0),(6)最大正应力取值:,压应力,(中性轴为截面的对称轴时,最大应力发生在上下边缘处。),当中性轴不是截面的对称轴时,最大正应力计算:,惯性矩 Iz 和抗

5、弯截面模量Wz的计算:,6.3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一、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1)平面假设不成立;,(2)纵向纤维间存在互相挤压现象;,与纯弯曲比较:,精确的研究表明:,当梁的跨度(l)与梁的高度(h)相比足够大(l 5h)时,由于截面上剪力的存在引起的误差略去不计(5%)。,横力弯曲时正应力近似为:,横力弯曲时最大正应力为:,Wz 为抗弯截面模量,二、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说明:,对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相等的材料(如低碳钢等),只需让绝对值最大的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即可。,对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不等的材料(如铸铁),则需分别校核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三、梁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a)强度

6、校核;,(b)梁的截面设计;,(c)梁的许用载荷计算;,例:图示钢制矩形截面简支梁,已知:P=6kN,截面宽度 b=30mm,高度 h=60 mm,试求梁竖放和横放时梁内最大正应力,并分别画出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图。,解:,求支承反力,作弯矩图;,竖放时:,横放时:,比较两者可见:,竖放比横放受力合理。,例,图示悬臂梁,自由端承受载荷F=15KN作用,试计算截面B-B的最大弯曲拉应力与最大弯曲压应力。,解,1.确定截面形心位置,选参考坐标系,2.计算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3.计算最大弯曲正应力,截面B-B的弯矩大小为:,在截面B的上下边缘处,分别作用有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例:已知l=1.2

7、m,=170MPa,18号工字钢,不计自重。,求:P 的最大许可值。,解:,作弯矩图,由图可得:,则:,故:,查表,,由:,故B截面为 危险截面:,例:图示铸铁梁,其截面为T形,截面尺寸如图。铸铁的许用拉应力t=30 MPa,许用压应力c=160 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解:,(1)计算支反力,画弯矩图,(2)确定截面形心位置,计算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Iz。,以 z1 轴为参考轴,上下边缘距中性轴的距离为,计算截面对于中性轴的惯性矩:,(3)判断危险截面与危险点,校核梁的强度,可能的危险截面:,C、B截面。,对B 截面:,对C 截面:,对B 截面:,对C 截面:,小结:,(1)对抗拉和抗压强

8、度不等的材料,需同时校核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2)对抗拉和抗压强度不等的材料的梁,危险截面不一定在 Mmax 的截面。,综上,梁的强度不足。,例: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条件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将是原来的多少倍?,解:,由公式,可以看出,该梁的承载能力将是原来的 2 倍。,例:图示梁的截面为T形,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分别为t和c,则 y1 和 y2 的最佳比值为多少?(为截面形心),CL8TU9,解:,例:图示三种截面梁,材质、截面内max、max全相同,求三梁的重量比。并指出哪种截面最经济。,解:由题意可知,即,例:简支梁AB,在截面下边缘

9、贴一应变片,测得其应变=610-4,材料的弹性模量 E=200GPa,求载荷P的大小。,CL8TU13,解:,C点的应力,C截面的弯矩,由,得,一、弯曲时截面上的切应力,对横力弯曲,截面上内力,弯矩,剪力,截面上正应力的合成结果,截面上切应力的合成结果,梁的强度一般由其弯曲正应力控制,但有些情况需考虑梁的剪切强度,如:短粗梁、腹板很薄的工字梁。,1.矩形截面梁,切应力分布假设:,(1)截面上任点的切应力与剪力FS平行;,(2)切应力沿宽度 b 方向均匀分布。,6.4 弯曲切应力,由切应力互等定理,顶面pr上有与侧面相等的剪应力,其合力为:,由微段的平衡:,梁中dx微段的受力:,应力分布:,再用

10、平行于中性层且距离为y的平面pr在微段中截出一部分 prnn1,,由微段的平衡:,应力分布:,而,故,注意 的计算,可以推导出:,由切应力互等定理:,为横截面距中性轴为 y 的横线以下部分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其中:,(1)FS横截面上的剪力,(2)IZ整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3)b横截面在所求点处的宽度,(4),横截面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矩形截面上任一点的切应力公式,当l h时,最大剪应力比最大正应力小得多。且当l 10h时,max 5%max,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剪应力的比较,如右图:,所以有:,2.工字形截面梁,腹板部分的切应力:,其中:,腹板部分的切应力关于截面高度成抛物线分布。,

11、由于b 比 B 小得多,所以,即认为腹板部分的切应力近似均匀分布。,3、圆截面梁,(2)同一层在y方向上的分量y为常数.,1、与FS的方向不一致,如外边缘上的方向与切线一致。,假设,(1)同一层上各点的作用线都通过同一点p。,其中:FS 横截面上的剪力,Iz 圆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d 剪应力所在的弦长,Sz*剪应力所在弦的上方或下方面积 对中性轴的静矩.,max,2.公式,由上面的假设,对y而言,就与对矩形截面所作的假设完全相同。于是,圆截面梁的剪应力公式可表示为:,max一定在中性轴(y=0)上,其方向和剪力一致,且,误差5%.,说明:,或:,梁的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梁的横截面上任一点

12、的切应力,例,梁截面如图所示,剪力FS=15KN,并位于梁的x-y平面。试计算该截面的最大弯曲切应力,以及腹板与翼缘交接处的弯曲切应力。截面的惯性矩Iz=8.84 10-6m4。,解:,1.最大弯曲切应力,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上。,中性轴一侧的部分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为:,故最大弯曲切应力,2.腹板与翼缘交接处的弯曲切应力,腹板与翼缘交接线一侧的部分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为:,腹板与翼缘交接线处的弯曲切应力,二、弯曲切应力强度校核,说明:,对于细长梁的截面设计,由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的截面尺寸一般都能满足剪应力强度条件。,短粗梁,或集中力作用与支座附近时,木材顺纹方向的剪切强度低,须校核剪应力,

13、薄壁截面梁(如:工字形截面梁);,梁由几部分经焊接、胶合等而成,其焊缝、胶合面处剪切强度;,但对于下列情况需用梁的剪切强度校核计算:,例:试求图示“T”字形截面梁的最大切应力。,解:,(1)由剪力图确定危险截面;,(2)求 Iz、,(3)求max,例:已知P=50KN,a=0.15m,l=1m,=160MPa,=100MPa,梁由工字钢制成。试选择工字钢型号。,解:,(1)由剪力图和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2)由正应力强度条件选择截面,查附表,选用10号工字钢,(3)校核切应力强度,查附表,对10号工字钢,故:,(4)重新选择截面,查附表,改选用12.6号工字钢,则:,满足切应力强度条件,最后选

14、用12.6号工字钢,控制梁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弯曲正应力,,提高梁强度的两个途径:,减小Mmax;,增大W。,一、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1.合理布置梁的支座,6.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2.合理设置载荷作用位置,3.加副梁,二、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所谓“合理”是指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WZ,即截面积A较小,而抗弯截面模量Wz较大。,可用 来衡量截面的合理性,越大越好,几种上下对称截面形状的合理性比较:,合理性方向,合理,对抗拉与抗压强度不等的材料,截面形状的合理性:,设计成上下不对称的截面形状,且使中性轴偏向受拉侧。,如:铸铁,三、等强度梁的概念,梁各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都相等,且都等于许用应力,这种梁称为等强度梁。,要求等强度梁W(x)沿轴线的变化规律为,AB为等强度梁,截面为矩形,设截面高度h=常数,而宽度为b(x),考虑到剪切强度要求,车辆用叠板弹簧,第六章结束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