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厂方案投标标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67538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质发电厂方案投标标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生物质发电厂方案投标标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生物质发电厂方案投标标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质发电厂方案投标标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发电厂方案投标标书.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工程概况41.1、建设规模41.2、厂址概况42、设计组织、技术保障体系及技术服务62.1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方案62.2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方案92.3施工运行阶段122.4运行回防及总结反馈123、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电厂技术指标:123.1先进技术的应用123.2电厂技术指标134、三大主机选型方案134.1锅炉选型134.2汽轮机选型154.3发电机选型165、工程方案初步设想165.1厂区总平面布置165.2主厂房布置175.3燃烧系统185.4热力系统185.5除灰渣系统225.6水工部分235.7 电气部分265.8热工控制325.9燃料系统365.10化学水系统396、环境保护措施4

2、16.1环境质量执行标准41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426.3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438、工程进度建议性计划479、工程投资估算479.1投资概算编制依据:479.2投资情况489.3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489.4工程投资估算及对投资控制的保证措施5010、质量管理情况5010.1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下图:5010.2现执行的设计管理制度如下:5111、设计承诺5211.1 设计组织的确定原则5211.2 设计、技术服务总目标及承诺5212、其他建议5613、装机方案的分析5614、计划投入本项目的设计力量57附图1.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LZZB07008-Z012.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LZZB

3、07008-Z023. 热力系统图 LZZB07008-J014. 原则性燃烧系统图 LZZB07008-J025. 主厂房底层布置图 LZZB07008-J036. 主厂房运转层布置图 LZZB07008-J047. 主厂房除氧层、输煤层布置图 LZZB07008-J058. 主厂房剖面图 LZZB07008-J06711. 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图 LZZB07008-C0112物料输送流程图 LZZB07008-M01 1、工程概况1.1、建设规模XXX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园区内。XX市xx工业园位于XX市xx区西南部,是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项目为主,以加工制造业项目为龙头,集

4、科工贸、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生态经济发展园区。XXX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为XX市xx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配套项目,设计热负荷采暖期最大为236t/h,平均为217t/h,最小为200t/h,非采暖期最大为183t/h,平均为175t/h,最小为1670t/h。项目建设规模:本期为3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台C25和1,预留远期扩建场地。1.2、厂址概况1.2.1厂址条件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工业园区内,规划占地8.993公顷。 XX市位于XX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XX市境内流入渤海。XX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

5、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本工程厂址地形平坦,属于第四世纪新近沉积土,整个场地层成层规律较明显,厂区地址类型为软弱图,建筑基本加速度为0.1g,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1.2.2气象条件XX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境内南

6、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平均降水量555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4年,XX市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多,日照明显偏少;由于气象条件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春旱夏涝、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常年偏高1.0,与上年同期相比偏高0.6;冬季极端最低气温-13.8,出现在1月22日(广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7.2,出现在6月11日(河口)。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1.6 毫米,较常年偏多37.0(偏多205.7毫米

7、),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少24.4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在855.3(垦利)703.1毫米(河口)之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605.4小时,较常年偏少52.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偏多184.0小时;各地年日照时数在2711.2(河口)2412.1小时(广饶)之间。全年无霜期为231天 。地震裂度为7度。 1.2.3交通运输xx2006年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4749.9公里,比上年增加61.2公里。公路密度60.0公里/百平方公里。地方营业性公路货运量3610万吨,货运周转量41346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4.3%和34.9%;客运量844万人,客运周转量128395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1.1%和11.

8、3%;航空客运量2.4万人,增长77.0%;水路货运量62万吨,增长14.8%;港口吞吐量50.7万吨,增长7.5%。2005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1.7万辆,其中家庭轿车3.4万辆。XX市地处XX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北、东邻渤海,西接宾州,南连潍坊。XX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张东铁路、205、220国道及成的东青高速公路纵横交错。xx至省会济南车程仅1个多小时,至青岛仅2小时。xx胜源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园内,东靠园区西六路,南依园区八号路,西邻园区九号路,开发区内现已具备便利的交通。 xx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国道、省道、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县乡路为依托,村村相连,路路相通

9、,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因此交通运输方便,地理位置优越,为原料、燃料收购及其他建设生产物料用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2、设计组织、技术保障体系及技术服务我院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是按各阶段分别拟定的工作方案大纲进行的。2.1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方案初步设计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国家建设方针,正确确定热电厂建设标准,明确工程的主要技术原则和造价,并依照批复的可研报告,接入电力系统报告和招标确定的主设备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指示性文件进行编制。2.1.1准备工作;2.1.1.1收集设计资料2.1.1.2各专业收集、补充并分析初步设计所需资料。2.1.1.3尽早取得燃料分析资料,并会同建设单位

10、与中标主设备制造厂签订协议,使在初步设计拟定方案时能取得所需的设备资料。2.1.1.4及早布置初设阶段的勘测任务,其中水文地质勘测、初设阶段应完成终勘,应满足水源设计要求。2.1.1.5初步设计开始时,应取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2.1.1.6对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及新产品,必要时进行专题调查。2.1.1.7各专业间互提有关设计资料,明确各专业所提资料完成时间及内容。2.1.2拟定设计原则2.1.2.1由设总组织各专业主设人进行讨论研究后确立主要设计原则和专业设计原则。2.1.2.2对于一时不能决定的问题,放在拟定方案时研究解决。2.1.2.3.制订技术组织措施各专业主设人制定本专业的技

11、术组织措施,设总制订工程的技术组织措施、并向院长及总工汇报,待批准后,开始设计。2.1.3确定方案正确合理的方案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对初步设计的专业技术方案和综合技术方案要结合进行,专业技术方案是综合技术方案的基础,但必须在综合技术方案统一要求情况下进行。对热电厂的装机方案、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设备选型等都要制订1-2个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得出推荐方案意见,并向院长及总工汇报推荐方案的比较情况和讨论意见,由院长和总工根据情况确定推荐方案,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汇报方案,待统一意见后正式决定初步设计阶段的推荐的方案。 2.1.4编制初步设计文件2.1.4.1首先由设总召开各专业会议,明确的设计方案

12、,并解决各专业间的矛盾和协调,保证设计完整一致性。2.1.4.2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参照DLGJ9-92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执行。 2.1.4.3各专业设计完成后由设总组织各专业主设人会议,相互校核及会签后出版。2.1.4.4出版后的文件由各专业设计人进行校核无误后正式出版归档。2.1.5初步设计工作框图设计资料汇总 设计、计算、制图各专业互提资料 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建设单位签订的有关协议、证明 各专业校核 专业间会审、会签 设总专工审查 院长、总工审查2.1.6初步设计依据2.1.6.1审查批复的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专家审查意见。2.1.6.2内容深度参照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

13、文件内容深度规定。2.1.6.3根据机组容量分别按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规定进行。2.1.5设计范围本初步设计的范围为热电联产工程围墙内的生产、生产附属、辅助生产工程及必要的行政生活设施的工程设计、劳动组织及定员、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的初步设想及规划,并编制工程投资概算。本工程以下内容,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它有关部门完成。 1) 电力接入系统。2) 厂外秸秆的储存、破碎及有关设施。3) 热力网工程2.2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方案2.2.1准备工作2.2.1.1进一步研究初设审批意见,解决遗留问题。2.2.1.2布置施工图阶段勘测任务。2.2.1.3分析研

14、究初设审批意见并贯彻到施工图设计中。2.2.2收集资料、调查研究2.2.2.1对提供的主机设备资料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尽一步收资。2.2.2.2各专业补充收集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使其完备。2.2.2.3各专业互提资料,完备各专业的设计要求。2.2.3制定技术组织措施2.2.3.1各专业主设人制订本专业的技术组织措施及卷册任务书。2.2.3.2设总制订工程技术组织措施。2.2.3.3各专业估设计工时及互提资料项目及明确完成日期。2.2.3.4设总审定施工图设计技术组织措施,经总工批准后开展司令图设计。2.2.4编制司令图2.2.4.1编制各专业工艺系统图。2.2.4.2编制总平面布置图及主

15、厂房纵、横断面、平面布置图。2.2.4.3编制订货明细表图供建设单位订货。2.2.5编制施工图2.2.5.1按卷册目录各专业编制施工图。2.2.5.2设计成品的会签及各专业校核。2.2.5.3出版、归档。2.2.6结尾总结2.2.6.1对整个工程文件进行整理归档。2.2.6.2对工程技术及管理方面进行总结。2.2.7施工设计框图编制施工详图 组内校核 专业间会签 设总专工审查 总工审查 提交设备材料清册 分批提交施工图2.2.8设计依据2.2.8.1根据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及意见2.2.8.2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2000) 2.2.8.3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

16、SDGJ6-90)2.2.8.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5054-1996)2.2.8.5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5121-2000)2.2.8.6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程 (DL/T5072-1997) 2.2.8.7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定 (DL/T5187.1-2004) 2.2.8.8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定 (DL/T5142-2002)2.2.8.9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 (DL/T5094-1999) 2.2.8.10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5032-93)2.2.8.12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定 (DL

17、/T5032-2005)2.2.8.13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程 (NDGJ588)2.2.8.14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DL/T50681996) 2.2.8.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年版)2.2.8.1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96)2.2.8.17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2.2.8.18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5035-94) 2.3施工运行阶段2.3.1施工前在图纸会审会议上,现场交底。2.3.2施工时对设计图纸提出的问题,由设计人员进行解决。2.4运行回防及总结反

18、馈运行回防由设总组织主要专业主设人到用户听取设计意见,将反馈意见回院后总结,整顿。2.5设计范围本施工图设计的范围为热电联产工程围墙内的生产、生产附属、辅助生产工程及必要的行政生活设施的工程设计。本工程以下内容,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它有关部门完成。 1) 电力接入系统。2) 厂外秸秆的收购、储存、破碎及有关设施。3) 热力网工程3、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电厂技术指标: 3.1先进技术的应用3.1.1汽轮机建议优先选用三元流叶片机组,热效率高,对热电厂的经济运行是有利的,并且节约能源。3.1.2锅炉建议采用高温高压秸秆锅炉。3.1.3机、炉集中控制,放置中央柜架内8m运转层,节省投资便于操作。3.1.

19、4本工程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3.1.5机炉电采用DCS系统监控,使机组处于最佳运行方式,节能、节省人力。3.1.6发电机励磁方式采用无刷励磁,无转动励磁机的发电机,效率高、安装简单,维护方便。3.1.7水泵及风机采用高效叶片节能型。3.1.8灰采用正压气力输送,有利于环境保护。3.1.9输料栈桥地面采用水冲洗防二次扬尘,有利环境保护。3.1.10物料的贮存采用全封闭式干煤棚,四周设喷淋装置,有利环境保护而且美观。3.1.11本工程锅炉风机和锅炉给水泵采用调速节能装置。3.2电厂技术指标本工程以供热为主,以热定电,本工程在夏季平均热效率可达60%,热电比可达293%,本工程建成后比计算结

20、果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4、三大主机选型方案 4.1锅炉选型秸秆发电的关键设备是秸秆燃烧锅炉,国内目前已经有纯烧秸秆的锅炉在建项目,设备价格已经降低了很多。为了降低发电设备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开发利用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的秸秆燃烧锅炉是我国秸秆发电的必由之路。秸秆燃烧炉国内外应用现状:秸秆燃烧通常分为直接燃烧和与其它燃料混烧两种类型。1. 秸秆直接燃烧秸秆直接燃烧通常有层燃和流化床两种方式。层燃技术包括固定炉排、移动炉排、旋转炉排和振动炉排等,可适用于含水率较高、颗粒尺寸变化较大及灰分含量较高的秸秆,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水冷移动炉排可以保证燃烧的燃料在炉排表面分布均匀,以保障一次配风

21、的均匀分布。空气分布不均会造成结渣、飞灰损失增加、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等问题。燃料在炉排上传输必须尽可能地保证平滑和均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采用连续移动炉排、红外线高度控制系统以及合理的配风系统。这种形式的层燃炉在欧洲国家广泛采用。炉排炉和流化床锅炉各有特色,现归纳总结如下表:炉排炉循环流化床炉优点a. 秸秆只需进行简单预处理就可入炉;磨损相对较轻;C. 烟气含尘浓度较低。a.燃料的适应范围广;b.NOx排放浓度较低;c.床内蓄热量大,避免了炉内急d.冷急热现象,燃烧运行稳定;e.炉内没有机械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f.可设置外置式换热器,避免高温腐蚀;g.锅炉体积小、投资省。缺点a. 料适应范围

22、窄;b. 过热器处于高温腐蚀环境中,需采用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c. NOx排放浓度高;国产炉排尚不过关,进口炉排价格高;e. 占地面积大。a. 燃料预处理要求较高;b. 受热面磨损较重;c. 烟气含尘浓度相对较高。本工程建议采用炉排秸秆锅炉,比较适合本工程的实际。本项目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式: 高温高压秸秆锅炉额定蒸发量: 130t/h最大连续蒸发量: 150t/h额定蒸汽温度: 540额定蒸汽压力: 9.81MPa(g)给水温度: 215排烟温度: 150锅炉设计效率: 90.04%数量: 3台4.2汽轮机选型 本工程为xx开发区的集中供热配套项目,是开发区的集中供热的热源点,园区内的

23、企业用汽压力都在0.4MPa0.8MPa之间,温度为饱和温度,凝结水不考虑回收,因此本工程供热参数定为0.98MPa,温度为280。a.抽汽凝式汽轮机型式:单缸、冲动、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额定功率: 25000kW 最大功率 30000kW过热蒸汽压力: 8.83MPa(绝) 过热蒸汽温度: 535额定进汽量: 150t/h最大进汽量: 191t/h0.98MPa额定抽汽量: 80t/h0.98MPa最大抽汽量: 130t/h0.98MPa抽汽温度: 280台数: 2台4.3发电机选型根据目前发电机的生产,目前比较先进的发电机组为无刷励磁悬挂式无付励磁机的发电机,本工程宜选用此种发电机组。发电机

24、 QFW-25-2额定功率: 25000kW功率因数: 0.8冷却方式: 空冷转速: 3000r/min台数: 2台5、工程方案初步设想5.1厂区总平面布置本工程总图已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形成初步的总图设想,我院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厂的总平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厂区按3130t/h+3220t/h锅炉+4C25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结合厂址现有的具体情况,在满足防火、卫生、环保、交通运输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占地,节约投资,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本着上述原则及厂区条件,对拟建热电厂的总平面布置了二个方案设计:方案一:主厂房东西向布置,固定端朝西,预留向东发展的余地

25、,厂区设一条南北向干道,东部为生产区,主厂房位于中央,为三列式布置,生产区由北南依次布置为电力区(主控楼、升压装置)、汽轮发电机房、除氧物料仓间、锅炉房及炉后除尘器、烟囱烟道等。主厂房区东南为临时秸秆储场和上料坑。干道以西为辅助生产区,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化学水处理区、冷却塔。厂前生活区布置在厂区西北部,布置有综合办公楼、宿舍、绿地花坛,厂前区设人流主入口,朝向北侧园区八号路。整个生产厂区的西侧与西六路相邻处为储料场,生产厂区的西南侧设有生产厂区与储料场的运料通道。方案二:主厂房东西向布置,固定端朝东,在主厂房的东侧预留向发展的余地,厂区设一条南北向干道,西部为生产区,主厂房位于中央,为三列式布置

26、,生产区由北南依次布置为电力区(主控楼、升压装置)、汽轮发电机房、除氧物料仓间、锅炉房及炉后除尘器、烟囱烟道等。主厂房区东南为临时秸秆储场和上料坑。干道以东为辅助生产区,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化学水处理区、冷却塔。厂前生活区布置在厂区西北部,布置有综合办公楼、宿舍、绿地花坛,厂前区设人流主入口,朝向北侧园区八号路。整个生产厂区的西侧与西六路相邻处为储料场,生产厂区的西南侧设有生产厂区与储料场的运料通道。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较,方案一的主厂房位于厂区的上风向,预留向东发展的空间,有利于二期工程管道系统与本期系统得连接,且储料场远离锅炉等设备,冷却塔位于厂区的下风向,因此从厂区的布置流程及将来扩建的连接及

27、合理性,方案一优于方案二,本工程推荐方案一。5.2主厂房布置主厂房布置的原则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结合工程现有的具体情况,在满足防火、卫生、环保、交通运输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占地,节约投资,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本着上述原则及厂区条件,对拟建热电厂的主厂房二个方案比较设计:方案一:主厂房采用“三列式”布置形式。其固定端在西,扩建端在东,汽机间主立面在北侧,自北向南依次的汽机房、除氧物料间、锅炉间及烟囱,临时料场设在厂区东南部。主厂房柱距6m,汽机房长度85.2m,运转层高8.0m。汽机间跨度为29.5m,汽轮发电机为纵向布置,机头朝向扩建端,汽轮发电机的中心线距A列柱之间的距离为10.0

28、m,行车轨顶标高为17.5m屋架下弦标高20.60m。除氧料仓间跨度为11.0m,固定端为楼梯间和厕所。零米层为高压及低压配电室;运转层布置机、炉、电控制室。在运转层还布置主蒸汽管道 及给水操作台;4.2层为电缆、管道层,15.0m层布置高压除氧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31m布置有料仓及输料平皮带,在固定端设有检修起吊孔。煤仓间靠近固定端安装电子皮带秤。锅炉间跨度为29.5m,长度85.2m,运转层8.0m,锅炉为半露天布置,炉顶设水位小室及雨蓬,运转层以下全封闭。两锅炉中心线间距为24m中间留有一定的检修场地,两台炉间留有吊物孔,以便检修物起吊。锅炉间零米层布置有送风机,并设有电机检修用导轨。炉

29、、机采用集中控制,控制室布置在除氧间运转层。布袋除尘器布置在主厂房D列柱外侧,高120m(暂定,以环评为准)烟囱中心线距离D列柱45m,烟囱出口直径为3.3米,最高烟气流速为25.3m/s,最低流速8.4m/s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引风机露天布置在烟道与布袋除尘器之间,定期排污扩容器设在锅炉D列柱外侧。方案二:主厂房采用“四列式”布置形式。其固定端在西,扩建端在东,汽机间主立面在北侧,自北向南依次的汽机房、除氧间、料仓间、锅炉间及烟囱,临时料场设在厂区东南部。主厂房柱距6m,汽机房长度85.2m,运转层高8.0m。汽机间跨度为29.5m,汽轮发电机为纵向布置,机头朝向扩建端,汽轮发电机的中心线距

30、A列柱之间的距离为10.0m,行车轨顶标高为17.5m屋架下弦标高20.60m。除氧煤间跨度为8m,运转层标高为8.0米,15.0m层布置高压除氧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除氧煤间跨度为10m,运转层标高为8.0米,31.0m层布置高压除氧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锅炉间跨度为29.5m,长度85.2m,运转层8.0m,锅炉为半露天布置,炉顶设水位小室及雨蓬,运转层以下全封闭。两锅炉中心线间距为24m中间留有一定的检修场地,两台炉间留有吊物孔,以便检修物起吊。锅炉间零米层布置有送风机,并设有电机检修用导轨。炉、机采用集中控制,控制室布置在除氧间、料仓间8.0米运转层。布袋除尘器布置在主厂房D列柱外侧,高1

31、20m(暂定,以环评为准)烟囱中心线距离D列柱45m,烟囱出口直径为3.3米,最高烟气流速为25.3m/s,最低流速8.4m/s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引风机露天布置在烟道与布袋除尘器之间,定期排污扩容器设在锅炉D列柱外侧。由于本工程为秸秆锅炉,农作物秸秆密度小,炉前料仓仅作为布料和临时中转用,不能作为长时间的储料用,输送皮带基是连续运行进行上料,方案一与方案二比方案二减少了一个跨距,锅炉与汽机间的距离缩短,工程投资将大大降低,因此推荐方案一为主厂房布置方案。5.3燃烧系统5.3.1给煤系统每台锅炉设置1个料仓,每个料仓设6台直线型螺旋给料机,每台出力为5th。5.3.2烟风系统锅炉负压燃烧,平衡

32、通风,每台锅炉设置1台送风机,冷风经空气预热器进入热风道,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从炉底部送入床下风箱,一部分作为锅炉二次风,同时一部分冷风作为物料输送风。每台锅炉设置1台引风机,根据国家新颁布的火炉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气含尘浓度小于50mg/NM3,因此除尘器效率应为99.9%,建议采用除尘效率大于99.9%的布袋除尘器。烟气经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后从锅炉尾部竖井下部引出。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锅炉风机采用调速装置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因此本工程建议风机采用调速装置。原则性燃烧系统图见:附图5.3.3、附属设备选型,A送风机: 3台C引风机: 3台D布袋除尘器:

33、 3台布袋除尘效率: 99.9%5.4热力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图详见附图a.主蒸汽系统主蒸汽系统采用分段母管制,3台锅炉主蒸汽管道均接至主蒸汽母管,汽轮机及2台70t/h减温减压装置由主蒸汽母管接出。b主给水系统高压给水冷热、低压给水母管采用分段母管制,给水经除氧器加热至158,再经高压加热器加热至215后进入锅炉;本工程4台给水泵其中2台建议采用调速装置。c回热抽汽系统C25型抽汽冷凝式汽轮机共有6级调整抽汽和6级非调本体抽汽。其中第I级0.98MPa蒸汽为外供汽,1、2级抽汽为高加用汽,为外供汽及除氧器用汽;3级非调整抽汽供低压加热器用汽。d.凝结水及补给水系统抽汽冷凝式汽轮机凝结水系统设置

34、2台110%容量的立式凝结水泵,1台运行1台备用。凝结水自凝汽器热水井经凝结水泵、汽封加热器及低压加热器后送至高压除氧器,凝结水系统的补水由化学水处理后的除盐水送进除氧器。e.疏水系统主厂房内设高压疏水母管、低压疏水母管、低位疏水、除氧器疏放水母管及锅炉疏水母管。高压疏水母管、低压疏水母管、及锅炉疏水母管及除氧器排水放水母管各疏水均接至疏水扩容器容后排入疏水箱;放水母管、低位疏水母管接至低位水箱;疏水泵设2台1备1运,将疏水箱的水送入除氧器和锅炉启动时上水;低位水泵设置1台,将低位水箱的疏放水送入疏水箱。f.排污系统本工程设1台连续5.5m3排污扩容器及1台7.5 m3定期排污扩容器。锅炉汽包

35、的连续排污经连排母管接至连续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污扩容器二次蒸汽接入除氧器汽平衡母管,其排污水排至定期排污扩容器。锅炉设置定期排污母管并接至定期排污扩容器,经冷却后排入下水道。g.电厂蒸汽平衡及热经济指标本工程设计热负荷按3x130t/h+1C250+1B25的供热量计算.蒸汽平衡表类别项 目单位采暖期热负荷非采暖期热负荷平均平均8.5MPa锅炉蒸汽锅炉蒸发量(t/h)390359C25汽轮机进汽量(t/h)380350减温减压器用汽量(t/h)00汽水损失(t/h)109平衡比较(t/h)000.98MPa抽汽 0.98MPa热负荷(t/h)216.9175.2C25汽轮机抽汽(t/h)240

36、115.6减温减压器供汽量(t/h)(t/h)00厂用汽(t/h)5854汽水损失(t/h)22汽平衡比较(t/h)-36.90须调峰(t/h)36.90全年经济性指标装机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 装机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热负荷工况热负荷工况平均平均10.98MPa热负荷量t/h216.9175.22锅炉总蒸发量t/h3903593汽机总进汽量t/h3803504减温减压器进汽t/h005C25抽凝机抽汽量t/h94.3231.27减温减压器供汽t/h008汽机发电功率kW50000500009综合厂用电率%12.6413.3210供热厂用电%7.147.8211发电厂

37、用电率%5.55.512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h6000600013年供热小时数h6000600014年发电量106kWh30030015年供电量106kWh26226616年供热量GJ/a3737620.823163060817年秸秆耗量104t/a42.0743.0818供电秸秆耗率g/kWh84067119供热标煤耗率kg/GJ8482.920全厂热效率%56.36021热电比%34729322年节标煤量t29031122786423h.主要辅助设备选型A.电动给水泵数量: 4台(3开1备)型号: DG150-15x10流量: 150t/h扬程: 14.7MPaB.高压旋膜式除氧器数量:

38、3台 额定出力: 150t/h工作压力: 0.5Mpa工作温度: 158除氧水箱: 45m3C.减温减压装置:1.G=70t/h P1/P2=9.81MPa/0.98 MPa T1/T2=540/300-250 台数: 2台5.5除灰渣系统3130t/h锅炉秸秆量 名称小时秸秆耗量(t)日秸秆耗量(t)年秸秆耗量(万t)秸秆75165045.0每天按22小时,每年按6000小时计3130t/h锅炉灰渣量灰渣名称小时灰渣量(t)日灰渣量(t)年灰渣量(万t)灰2.83562.371.701渣1.21524.750.729灰渣合计4.0587.122.43每天按22小时,每年按6000小时计,考虑

39、秸秆的净度a 除灰渣系统1、除渣系统本工程安装3130t/h次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台炉下安装2台出力为10t/h的滚筒式冷渣器将800左右的锅炉排渣冷却至100以下,冷却后的底渣排至出力为3t/h的刮板输送机输送机输入100 m3临时渣库。3台锅炉设有1座800m3的渣库,可存3台炉运行9天的灰量,灰、渣库的底部设有卸渣口,直接卸入汽车外运。2、除灰系统本工程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布袋除尘器的飞灰,通过气力输送到灰库,灰库顶部设有布袋收集器进行气灰分离,灰落入灰库,气经过滤后排入大气。3台锅炉设1座有效容积800m3,可存灰9天的灰量。灰库的底部均设置两个卸灰口,一个加湿卸灰口(事故卸灰口

40、),一个干卸灰口(综合利用卸灰口)。气力输灰系统详见附图。5.6水工部分5.6.1水源水源主要来自于卢家村的水库,该水库以黄河水为补充,水量稳定,该部分水水质很差,不能直接作为其用水。开发区的市政管网作为本工程的备用水源,该部分水质分析报告判断,水源质量很好,适宜作为电厂水源,可以直接使用;5.6.2设计用水量 本工程设计用水量448 m3/h序号项目需水量(m3/h)回收水量(m3/h)实耗水量(m3/h)回收水用途1冷却塔蒸发、风吹损失500502循环水排污损失18018干灰加湿、输煤冲洗3辅机冷却水损失450400 50循环水系统4除灰系统冷却水1015射水池补水403010循环水系统6

41、取样冷却水302010循环水系统7主厂房杂用水5058干灰加湿、输煤冲洗2029消防补水00010化学水处理用水2820282酸碱废水送污水厂11生活用水1001012未预见用水1001013合计8983704485.6.3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本工程设计凝汽量160t/h。循环水系统负荷最大的运行方式按2台纯凝计算, 循环水冷却倍率65倍,循环水量10400 m3/h。1台机组辅机循环水量400 m3/h。 5.6.4循环水冷却本期工程为2台抽凝机组配备3台冷却水泵,每台流量为冷却水量的1/2,即5400 m3/h。为1台背压机组配备1台小型冷却水泵。冷却水系统各部分水力阻力计算见表5.6-2。 1. 冷却水泵及取水泵型号及规格如下: 3台 800S24A型冷却水泵,Q=5400m3/h,H=22m;配 Y5001-8型电机,N=500kW,n=730r/min,10KV1台 300S19型冷却水泵,Q=720m3/h,H=19m;配Y250M-4型电机 N=55kW,n=1460r/min,380 V 循环水系统水力计算表 表5.6-2序号项 目单 位数量1循环水量m3/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