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8473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解决办法,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研究意义 (1)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有助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2)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率低,每年能提供的建设资金极为有限,每年固定资

2、产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或者按人均计算都是较低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建设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能源、交通、原材料,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项目的投资控制,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求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研究造价管理就是要想办法把投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 (3)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有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凭空想象或大概估算。但是在现阶段建筑市场中经常有贪利的建筑企业夸大多要,或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却要大兴土木,出现非正常压低工程造价的情况,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严重扰乱了市场秩

3、序。因此,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4)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中由国家或集体出资兴建的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控制国有资产的恰当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完全按市场情况来确定工程造价,可能会出现建设单位盲目定价,施工企业漫天要价,中介单位无章可循的情况,这势必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的投资和浪费,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工程复杂,更易造成造价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和流失。另外,由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造,一些企业为了发展也在进行各种改建和扩建,控制

4、这些国有工程的造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以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这个基本内容为中心,每部分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之多,由于受本人自身因素以及外界条件的一些限制,本课题并不注重于怎样对成本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等微观问题的研究 ,而主要侧重于从宏观上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本文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它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管理理念,任何新生理论都需要用实践来证实,本

5、文只简单提到全面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至于深层次的问题,就留待建筑界的学术高手去探讨和证实。 1.3 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1.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由文献1,1-40可知”。 2.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

6、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WTO规则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即: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现行的工程不实之处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政府的管理职能应从原来的微观管理方式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制定

7、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为逐步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创造条件“由文献1,1-40可知”。 1.4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历史 1950-1957年,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制度建立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全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用好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引进了前苏联一套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和办法,建立健全了概预算工作制度,确立了概预算在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地位,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等做了规定,确立了对概预算编制依据实行集中管理为主的分级管理原则。 1957-19

8、66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被削弱的阶段。在中央放权的背景下,概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也全部下放,造成现在全国工程量计量规则和定额项目在各地区不统一的现象。各级基建管理机构的概预算部门被精简,设计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只算政治账,不讲经济账,概预算控制投资作用被削弱,投资大撒手之风逐渐滋长。尽管在短时期内也有过重整定额管理迹象,但总的趋势并未改变。 1966-1976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造成设计无概算,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投资大敞口。 1976-90年代初,是造价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时期。全国颁布一系列推动概预算管理和定额管理发展的文件,并颁布几十次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

9、算指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概念逐渐为广大造价管理人员接受,对推动建筑业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2. 现状 90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

10、始建立健全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与模式,使工程造价的管理趋于科学合理。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至于这些问题具体是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将在正文部分进行阐述。 3. 发展趋势 加入 WTO,我国经济进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这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其发展趋势有 2 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二是工程造价管

11、理的信息化“由文献2,51-53可知”。 国际化趋势 随着加入 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 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

12、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1.5 本章小结 本章概括性的介绍了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点: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

13、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宏观上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本章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它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文章第三节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第四节则是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向着国际化和信息化趋势发展。 第2章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问题 2.1 中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比较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有英国、美国、日本模式。研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主要是研究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解决途径34。 1. 工程造价的政府管理 在国外,按项目投资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