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9446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班级:广告112姓名:曾庆乐学号:201108050229摘要: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建筑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综合。它真实地反映了某个地方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和价值观。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的建筑艺术也大有不同。本文就是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关键词: 古建筑 建筑艺术 传统特色 文化姓名:曾庆乐 班级:广告112 学号:201108050229建筑是文化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凝聚着古代各阶层人民的

2、智慧和才能。无论是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建筑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向人们展示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情感、审美情趣等。中西建筑文化在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发展渊源诸方面之明显不同的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 一、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体现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中国的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

3、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材,是因为木材结构性能优良,施工周期短,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古代,木材资源甚多,便于人们的就地取材。而且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另外,用木材建造的建筑与自然相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西方的建筑材料西方的传统建筑则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西方人这所以选择石头作为建筑材料,是因为用石头建造的建筑高大威武且使用寿命长,足以承担巨大的压力,易于向高空发展。并且石制建筑有利于高耸而不利于采光的特点刚好可以满足宗教建筑神秘、幽暗的要求。这是宗教色彩的最好体现。2、建筑结构

4、上的差异中国的建筑结构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中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一个建筑结构就是“框架式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分为下面几类:1) 台基2) 木头圆柱3) 开间4) 大梁5) 斗拱6) 彩画7) 屋顶8) 山墙(二)独特的建筑造型中国古代建筑对于建筑的造型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划分为屋基、屋顶、屋身三个部分。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和圆形。(三)讲究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

5、中国古代建筑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体现出了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从而增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以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西方的建筑结构西方的传统建筑,并不执着于结构之美,而是追崇一种雕塑般的建筑美,显示宏伟壮观的景象。西方传统建筑尤其是神庙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立面上,往往有柱廊。柱廊与柱式的设立,是为了抽象地表现人体美,从外表看,西方石构建筑的雕塑感尤为强烈。3、建筑布局上的差异中国的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讲究的是对称的有规律的走向,传统中国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就是每

6、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方式的前提下,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其实中国传统建筑都有这样预定规划,遵循着礼制观念,有着对称的和谐之美。西方的建筑布局西方的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自发的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因此可以说欧洲建筑的布局是 “广场式”的。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他的布局也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4、装饰色彩上的差异中国的装饰色彩中国古代建

7、筑由于是木构件,需要油漆或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西方的装饰色彩西方古代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明亮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5、建筑理念上的差异中国的建筑理念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且实践理性精神较突出,被称为“人本主义建筑”。西方的建筑理念西方的古代建筑风格具有冷硬、高大、雄伟、神秘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色彩,被称为“神本主义建筑”。二、中

8、西方建筑差异原因分析1、地理环境原因中华民族生息于黄河流域以及平原地区,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且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良好,农耕生活比较稳定,所以产生了“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同时中华民族也养成对清静淡泊、自然无为、追求和谐等环境的向往。因此,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希腊等地中海地区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条件较差,并且西方的宗教色彩比较鲜明。

9、所以西方的古代建筑风格具有冷硬、高大、雄伟、神秘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色彩。 2、文化观念原因中西方建筑除了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宗教文化观念、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宗教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观念比较淡薄的国家,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大。中国的宗教建筑或是采用官式建筑的尺度模式,或是采用民间建筑的特点。比如中国佛塔也是世俗楼阁的仿造。中国宗教建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与“实践理性精神”。西方的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建筑也刻意体现宗教色彩。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

10、的文化观念。直刺苍穹的尖顶,也表现了人们崇拜上帝的宗教热忱和对尘世幸福的渴望。旨在歌颂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终极的美。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各类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划一、秩序井然,而且千百年来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基本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国家统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可以说,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而欧洲的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状并普遍建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反映了西方社会民主的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敦实、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如凯旋门、斗兽场等)。 三、总结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生活理念以及建筑价值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异。当今建筑的发展在部分上有着中西方建筑的融合,中国建筑的发展不仅要继承我们先辈们的传统建筑,也要有当今建筑创新的理念,要吸收,交融西方的优秀建筑。这样,中国的建筑文化才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参考资料:中国建筑文化大观 罗哲文、王振复 主编 中国建筑文化 王蔚、恩隶 编著 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 刘天华 著 世界建筑文化 呼志强 编著 世界建筑艺术之旅 刘丹 编著建筑之美 任刚 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