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473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昌金源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一、工程概况 南昌金源国际贸易中心工程位于南昌市朝阳南路,桃苑小区内。工程为框剪结构,A座和B、C座主楼地上分别为25层和21层,总建筑面积122500m2、建筑物总高度896m。工程由南昌金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福建省轻纺工业设计院设计,南昌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本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地下室承台、地梁、底板砼总量达到11120m3,由后浇带、沉降缝将其分为三个区进行浇捣;二是地下室底板属大体积砼,且面积达13100m2,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水化热引起砼板裂缝;三是裙房屋面三连跨(每跨跨度16米)无粘结预应力大梁施工。工程于1995年

2、10月22日破土动工,1998年8月底竣工。二、应用新技术情况 1、预拌砼应用技术应用部位:从基础承台至屋面的所有结构。应用数量:56283m3,占本工程砼总量的100 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简介: 公司中心试验室根据预拌砼应用部位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施工气候、施工作业的具体需要等试配出掺入外加剂和拌合料等组分的配合比后,在砼集中搅拌站按配合比要求经计量、拌合均匀后,采用砼输送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该工程地下室承台与底板砼总量为11120m3,由一条后浇带和一条沉降缝将底板分三个区段浇筑。其中,每区段砼一次浇完,不允许留施工缝,砼量最大段有砼3720m3。由公司砼搅拌站集中搅拌,为保证砼

3、连续供应与省建砼搅拌公司达成协议,由其承担应急备用任务,在施工现场南北两侧各设一台拖式砼泵车,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由于事先考虑周密,准备工作充分,保证了砼的连续供应。 2、砼泵送施工技术 应用部位:为工程所有水平结构。应用量:泵送至 896m高度。 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简介:泵送砼的配合比,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卵石不大于13,通过0315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50,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范围,砼的供应必须保证砼输送的连续性,输送管线宜直,弯时宜缓,接头应严密,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当砼出现离析现象时,

4、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内壁残留的砼,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砼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3、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体积砼温控技术 应用部位:地下室底板。应用数量:11120m3(13100m2 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简介 在地下室底砼浇灌前均匀埋置测点,所有测点通过热电偶补偿导线与设置在测试房的7V08数据采集仪相联接,监测数据由7V08数据采集仪自动输出(每小时一次),从而了解砼的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并根据温度梯度变化,定性、定量地指导施工,调整保温措施,控制降温速率,从而控制裂缝的开展。 另外,为降低砼本身的水化热,还从砼配合比和施工方法上进行了研究。 该分项工程的难点在于消除砼

5、中水泥水化热的危害,避免其造成结构开裂。施工前,公司总工组织技术科、项目部和中心试验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集思广议,提出了下述消除水化热危害的措施:一是加缓凝型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二是选择低气温时施工,采取薄层浇灌,斜面分层,增加浇灌面散热等措施来降低砼的浇灌人模温度;三是采用分层分块浇灌法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四是采取含泥量低、级配好的粗骨料和加强砼的振捣,提高砼的密实性,减小收缩,浇捣后及时排除表面泌水等方法来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强度。另外,通过计算机自动测试内部温度,测试结果每小时打印一次提给施工现场,供调整控温措施。 保温措施是在砼终凝后,以上人不显脚印为限即开始履盖一

6、层塑料薄膜和二层草袋,夜间用碘钨灯加热,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天。根据监测结果,砼底板最大内外温差13.1,远小于25,温度陡降未超过10。施工后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监站检查大体积进底板未产生任何有害裂缝,在质量良好,达到预期目的。 4、粗直径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技术应用部位:柱及剪力墙中直径18mm的竖向钢筋。应用数量:22447个,占相应工程量的 976。 5、新型模板、可调支撑应用技术应用部位:柱、梁、板。应用数量:柱定型钢模65m2,竹胶板20000m2,可调支撑4000根,占相应工程量的92。 6、外墙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 应用部位:外墙。应用数量:3600

7、0m2,占相应工程量的 82。 7、高效钢筋和预应力砼技术应用 应用部位:1319轴裙房屋面大梁。应用数量: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796吨,预应力砼136m3,占相应工程量的100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简介: (1)无粘结筋的铺放和定位控制 为确保无粘结筋的曲线位置满足设计要求的形状,固定牢固,用12钢筋做成马凳,每隔15m放置标高控制点以控制无粘结筋的高度,保证预应力束的曲线流畅(抛物线),不打绞,水平不偏摆。(2)浇筑砼质量控制 浇筑砼时严禁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马凳及端部预埋件等。张拉端承压板一部的砼必须保证振捣密实,以避免在张拉时坍塌而影响工程质量及延误工期,如发现承压板被振斜应及时纠正。

8、 (3)无粘结筋的张拉封锚 当框架梁的砼标号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即可张拉。张拉程序为01.05con持荷两分钟con 锚固,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时先在一端张拉到张拉力的控制值,然后在另一端科拉到控制值,两端伸长值之和即为该束的实际伸长值。其张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允许误差范围为105。张拉锚固完毕后,用砂轮机切断多余的钢丝,切割后露出夹片外长度为3050mm,然后用环氧树脂胶泥涂刷穴槽内壁外露钢丝和锚具,最后用微膨胀细石砼封闭张拉穴槽,外面再刷一层防水涂料。 8、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用部位:内外暗体。应税数量:外墙空地砖7357m3,内墙GRC空心轻质板61900m2,占相应工程量的100

9、。 9、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应用部位:地下室外墙、屋面。应用数量:地下室外墙(自防水柱)2782扩,APP卷材防水屋面13950m2占相应工程量的100。 10、 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应用部位:主体结构。应用量:25层 896m高 11、高层建筑施工机械配套技术应用部位:主体结构。应用数量:塔吊2台,人货两用电梯1座,方柱门吊3台,砼泵车一台。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1)竖向粗直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与搭接绑扎相比,可节约钢材5566t约827万元。 (2)按照实际施工时间计算,用钢模和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与用竹胶板和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加模板早拆(可调式)立杆相比

10、,节约租赁费1257万元。 (3)按本工程预算,搭钢管外墙双排脚手架费用5006万元,实际搭外墙悬挑脚手架费用3975万元,节约1131万元。(4)应用预拌砼,可节约水泥包装65万元。 2、社会效益 (1)预拌砼的应用,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改善作业环境。 (2)竖向粗直径钢筋电渣压力焊技术应用,即节约了钢筋又加快了工程进度,使用范围广。 (3)定型模板与可调钢支撑的应用,保证了工程质量,加速了钢管、模板的周转速度,减少了工程的投入,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4)外墙悬挑脚手架的应用,提高了工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5)高效钢筋和预应力砼制造了跨度、高净空的建筑平面与

11、结构空间。 (6)空心砖砌体和GRC内墙轻质隔板的应用,减轻了结构自重、增大了建筑使用净空,更主要地能降低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时的能量。 (7)UEA砼微膨胀剂提高了地下室墙板砼的自防水能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屋面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应用,延长了屋面防水寿命,提高了屋面防水效果。 (8)计算机自动测温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地下室底板砼质量;贯彻ISO9002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为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江西省特别是南昌市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9)高层建筑施工机械在项目中选型合适,配套合理、使用得当,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有可靠的保证,提高了工程的综合效益。 (10)垂直度控制技

12、术应用在主楼总高度896米的情况下,使轴线和整体垂直均符合规范要求。 (11)新型机械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 该工程应用了“十项新技术”中的七项及其它新技术,应用数量较大,应用效果良好,共节约成本15178万元,技术进步效益为178。由于多项新技术的应用,该工程被评为省级主体结构优良和市级优良工程;另外,在主体框架施工期间,曾连续五个月每月完成三层(A、B、C座楼每层累计面积3600余平米)。 四、体会与建议 该工程于一九九八年十月通过建设部组织的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应用新技术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总结,我们有如下体会: 1、必须强化科技意识,特

13、别是各级领导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只有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在施工生产中主动地、有计划地去推广应用新技术。 2、推广应用新技术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保证措施,建立机构,落实责任并奖罚兑现,充分调动参与该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现。 3、开展示范工程活动是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建筑施工企业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有效的措施。 4、开展示范工程活动与抓“项目法施工”紧密结合,实施科技战略,实现树一批样板工程,出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一批科技与管理人才的战略目标。 在今后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示范工程活动中,我们有以下建议: 1、加大对推广应用新技术奖励的力量,奖励在推广新技术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鼓励各方面切实做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科技支持。 2、要重视现代管理技术的推广作用,只有坚持科学管理,业主、设计、监理多方齐抓共管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取得预定的效益。 3、应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从新技术的推广方面,。投人与产出的对比及劳动生产率,工程的巨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