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编制规范(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编制规范(试行).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编制规范(试行)前言河北省政府为推动全省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规模开发、集约发展,在全省开展整合矿产资源调整矿山布局工作,重点解决矿业权设置不合理,大矿小开、布局密集、矿权重叠等问题。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字20109号)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矿产资源整合中采矿登记与环境影响报告有关问题的请示(冀国土资呈字2008139号),为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解决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避免或减少整合后生态环境破坏,引导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1 适
2、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编制河北省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2总则2.1 目的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是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恢复治理的技术依据之一。2.2 原则编制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要坚持“调查、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并与现场踏勘、现场调研、现状监测相结合”、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简明扼要”的原则。2.3 依据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应在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等基础上编制,并与相关规划衔接。2.4 范围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的范围包括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的影响区。3 生态调查报
3、告一般要求3.1 生态调查报告由下列三部分构成:3.1.1 前置部分:封面、封一、目录3.1.2 主题部分:正文3.1.3附图、附件及现场影像资料3.2 生态调查报告内容应按本规范设置的内容进行编制。4 前置部分4.1 封面4.1.1 封面格式矿山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年月4.1.2 封面的建设项目名称应与立项文件使用的建设项目名称相同。4.1.3 封面的编制单位名称应加盖单位公章。4.2 封一应给出建设项目名称、委托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审查人、编制人员、协作单位、监测单位参加人员等信息。4.3 目录4.3.1 目录通常只需列出两个层次的标题和附图、附件名称。
4、4.3.2 目录的内容包括:层次序号、标题名称、圆点省略号、页码。5 生态调查报告内容和要求5.1 前言简要阐述矿山整合背景、本项目的整合情况、省国土资源厅和省环保厅对整合项目的要求、生态环境调查工作过程的说明。5.2 综述(1)明确编制依据、调查目的及原则、调查方法、调查范围、调查标准、环境敏感目标和调查内容、调查重点等内容。(2)编制依据应包括建设项目须执行的国家、地方性法规及相关规划;项目整合批复文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委托调查文件及其他有关技术文件等。(3)调查范围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包括工作场地、弃渣场、尾矿库、排水接纳水体及其所涉及的影响区。1)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调查范围为:工业
5、场地周围、选矿厂、施工区、弃渣场、废石场、尾矿库、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绿化工程及排水工程的设施区域。2)水资源影响调查范围为:矿区附近居民区、工矿企业及影响水体。(4)执行标准主要适用以下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选取,应明确标准的级别:1)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8)清洁
6、生产标准 铁矿采选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94-2006)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相关标准。(5)调查重点调查重点:环境保护措施调查、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生态影响调查包括自然生态调查、农业生态调查、地质灾害调查、水土流失影响调查、重金属污染调查、地下水资源影响调查等。5.3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主要调查自然环境概况、经济社会概况等。重点说明矿区及周围有无环境敏感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下水超采区、居民聚集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列出主要居民
7、区和敏感区与矿区相对位置,附图说明周边关系。重点说明矿区周围水文与水文地质,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说明矿区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5.4 工程调查5.4.1项目位置整合区地理位置、范围坐标、行政区划等。5.4.2资源储量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说明矿区储量情况。5.4.3整合前工程调查(1)工程建设过程:应说明整合前矿山投入运行时间、采矿证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情况及审批时间。(2)工程概况:应明确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项目组成、工程规模、工程量、主要经济或技术指标、主要生产工艺及流程、工程总投资与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投资应列表分类详细列出)、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与设施、原辅材
8、料消耗、给排水、公用工程、环保设施等。见表5-1。 表5-1 整合前矿山基本情况一览表矿山A公司B公司采矿方法开采方式开采能力矿床开拓采矿经济指标矿区范围供热工程给排水设施生活设施环保设施选厂及尾矿库(3)整合前产、排污调查调查产排污情况、治理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见表5-2。表5-2 整合前产排污调查表项目产排污情况治理措施存在问题主要环境影响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生态选厂及尾矿库(4)提供适当比例的工程地理位置图和工程平面图,明确比例尺,工程平面布置图中应标注主要工程设施和环境敏感目标。5.4.4整合后工程分析调查整合后工程情况,将整合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工程变化情况予以必要的说明
9、。(1)项目概况应明确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方式、主体工程内容、工程量、给排水、公用工程等。见表5-3。表5-3 项目概况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投资职工人数作业天数主体工程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弃渣场(排土场)选矿厂尾矿库供热工程给排水设施生活设施环保设施平面布置(2)采矿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4。表5-4 采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矿山生产规模万t/a2开拓方式3服务年限年4采矿方法4矿石回采率%6矿石贫化率%7采出矿石品位%(3)生产工艺从采选方法、采空区充填方案、矿石运输、矿井通风、井下排水等方面说明生产工艺。(4)主要生产及辅助生产设备(5)整合后废弃、利旧、新建工程一览
10、表见表5-5。表5-5 整合后废弃、利旧、新建工程一览表项目废弃利旧新建生产设施工业场地排水设施生活设施(6)整合后产、排污调查调查产排污情况、治理措施,见表5-6。表5-6 整合后产排污调查表项目产排污情况治理措施主要环境影响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生态选厂及尾矿库5.5 整合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分采区调查整合前工程针对生态影响、环境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现有生态保护措施和环保问题,用现场影像资料说明。生态影响调查主要针对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包括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下水超采区、居民聚集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环境脆弱
11、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等。污染影响调查主要是指针对水、气、声、固体废物、电磁、振动等各类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明确对水环境有无重金属污染,必要时进行现状监测。社会影响调查主要包括调查范围内居民、移民安置、文物保护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或减缓措施。以上内容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5.6 整合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6.1非污染生态影响分析及对策应从工程占地、生态敏感目标、自然生态影响、农业生态影响、水资源影响、水土流失影响等方面给出分析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补救措施与建议。工程占地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应为分析重点。(1)生态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2、区域生态现状主要生态问题、整合后生态影响及对策。生态影响分析应分期、分采区进行,并列表给出调查结果。表5-7 生态调查结果一览表地点时期生态影响防治措施工业场地工业场地1现状整合后运营期退役后工业场地2现状整合后运营期退役后露天采场露天采场1现状退役后露天采场2现状退役后弃渣场、排土场弃渣场1现状整合后运营期弃渣场2现状整合后运营期地下采场地下采场1现状整合后运营期退役后地下采场2现状整合后运营期退役后矿山道路现状退役后选厂尾矿库注:如果工程现场较多,应分别给出调查结果。下列整合区应重点调查地下水影响: 1)地下水超采区。2)矿坑水疏干可能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3)矿坑床水文地质条件复
13、杂地区。4)矿坑充水因素复杂。5)开采深度低于侵蚀基准面。6)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2)水土保持措施分析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内容和批复要求,分析生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对策建议。5.6.2环境污染影响分析及对策(1)污染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周围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情况,必要时结合监测结果,分析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质量的超达标情况及已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后应采用的主要环保措施,环保措施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明确有无重金属污染影响,对有污染的矿山提出污染防治对策。(2)清洁生产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铁
14、矿采选业),对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调查,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二级。对达不到二级的,提出对策与建议。(3)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和矿山开采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建议和环境监测计划改进建议。5.6.3社会环境影响调查(1)主要调查对地方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交通、水利、景观、文物等方面的正负影响。(2) 相关方意见调查对于居民影响较大的开采项目要调查居民意见。影响到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征求水资源管理部门意见并提出补救措施。涉及搬迁的要签订搬迁协议和当地政府承诺。影响道路、文物与水利设施的需要相关部门的意见。5.6.4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1) 根据建设项目
15、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的特点及影响范围内环境敏感点情况确定调查内容。(2)重点分析尾矿库的环境风险,针对尾矿库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5.7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结合矿山的环境问题,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等有关的文件,提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5.7.1规划目标根据矿山的生态环境调查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对矿山环境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期目标:(1)近期目标(35个月)(2)中期目标(13年)(3)远期目标(退役后)5.7.2规划实施方案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
16、境保护协调发展,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应以环境、生态、经济、水保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为目标,对矿区进行综合治理。结合矿山的生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1)现状生态问题的恢复方案(2)整合后施工期、运营期生态影响的防治方案(3)退役后的生态恢复实施方案(4)水土保持措施(5)规划治理主要工作量5.7.3工期与进度5.7.4资金保障恢复治理经费概算。5.7.5整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给出生态调查结果和整治规划一览表,详见表5-8。表5-8 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一览表地点项目环境影响特点环境整治规划实施方案预期效果工业场地现状生态问题整合后运营期退役后露天采场现状生态问题退役
17、后弃渣场、排土场现状生态问题整合后运营期矿山道路现状生态问题退役后采空区现状生态问题整合后运营期退役后污染影响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选厂尾矿库环境管理5.8整治前后环境效益对比给出整治后预期环境效益,列表与整治前进行比较。整合前后工程情况对比结果见表5-9,环境效益对比结果可表5-10。表5-9 整合前后工程情况对比一览表项目整合前整合后矿区面积矿权人数主要经济指标矿山管理表5-10 整合前后环境效益对比一览表项目整合前整合后环境效益工业广场专用道路弃渣场地整体范围塌陷区污染影响5.9 调查结论与建议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保护措施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5.10 附图及附件(1)附件包括生态环境调查委托书、整合方案批复文件、建设单位办理环保手续申请、原矿区采矿证等具备合法手续证明、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尾矿库安检部门意见、涉及搬迁的搬迁协议和政府承诺、企业履行报告中提出环境保护要求的承诺、生态调查报告技术评审会审查意见等相关文件、现状监测报告、水务部门对工程排水去向的意见与要求及其他相关文件等。(2)附图工程地理位置图、周边关系图、平面布置图、地形地质图、矿体分布图、矿山开采系统纵投影图、塌陷区或岩石错动带范围图等。(3)现场影像资料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