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409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2415号 环评编号: 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 评价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9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21.1 项目背景与评价任务的由来21.2项目概况21.2.1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1.2.2 结构形式61.2.3 工程投资61.2.4实施进度61.3 项目选址可行性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61.3.1项目规划符合性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1.3.2鲁环发2007131号文件、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符合性分析61.3.3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61.3.4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71.3.

2、5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8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保护目标分布103.2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污染因素分析103.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3.3.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3.3.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3.3.3环境风险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23.3.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23.3.5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3.3.6建设项目采取的环境管理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34 公众参与144.1公众参与方式及内容14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56 联系方式15

3、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与评价任务的由来李沧区苏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由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发建设,项目位于青岛市李沧区。项目东临33号线,隔路为空地,北侧临九水东路;西侧临合川路,隔路为映月公馆和郑庄府邸;南临衡水路,隔路为李村河。项目总用地面积8.25万m2,总投资8.836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99567.45m2,地上建筑面积134958.02,地下建筑面积64626.44。地上建筑包括:住宅113953.17m2,商业面积15788.72,配套公建5216.13;建筑密度28.27%,容积率1.64,绿化率

4、33.77%。项目分南北两区建设,南区住宅层数为5层、6层,北区为高层住宅,层数为27层、29层、30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及鲁环发【2007】131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规定,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委托青岛理工大学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承接任务后,环评单位立即进行了项目场址踏勘,收集了有关资料,开展了现场监测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李沧区苏

5、家社区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项目概况1.2.1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8.25万m2,其中绿化面积约2.79万m2,绿地率为33.77;总建筑面积199567.4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4958.02m2(住宅113953.17m2,商业面积15788.72,配套公建5216.13),地下建筑面积64626.44m2。项目设计总户数1276户,入住人口约4084人。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表1-1 项目综合技术指标一览表 项目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8.25万m2总建筑面积199567.45m2地上建筑面积134958.02m2其中住宅北区高层住宅楼4523

6、1.04m2南区多层住宅楼68722.13m2配套公建5216.13m2非配套公建(商业面积)15788.72m2地下建筑面积64626.44m2容积率1.64建筑密度28.27%绿地率33.77%停车位1411辆其中地上108辆地下1303辆2、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分为南北两区,不设餐饮。项目南区地块建设19栋56F的多层住宅(其中1#为5F,2#19#为6F);4栋2F的网点(A#、B#、C#、D#),其中7#楼1层为网点,B#网点设托老所(不设餐饮)及老年人服务站,A#、B#网点临33号线,C#网点设文化活动站、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用房、公共厕所和警务室,C#、D#网点临合川路。南区地块内还

7、设有1燃气调压站、4处垃圾收集点、居民健身场地和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南区地下建筑包括地下车库、设备层和公共配套设施。停车位共设841个,其中地上停车位37辆(含2个无障碍停车位),地下停车位804辆(含3个无障碍停车位)。项目南区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项目南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房见表1-3。项目北区地块建设4栋2730F的高层住宅(其中G-1#和G-4#为27F、G-2#为30F、G-3#为29F);临九水东路以及合川路建设一排2层商业网点,临合川路和30号线建设一排2F商业网点。项目不设餐饮。项目北区地下建筑包括地下车库和公共配套设施。停车位共设570个,其中地上停车位71辆,地下停车位4

8、99辆。项目北区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4,项目北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房见表1-5。表1-2 项目南区经济技术指项目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6.074万m2总建筑面积117842.92m2地上建筑面积77444.55m2其中多层住宅68722.13m2商业6238.89m2公共配套设施2483.53m2地下建筑面积40415.38m2其中地下车库38408.70m2设备层1376.68m2公共配套设施630m2总户数744户总人数2381人容积率1.28建筑密度27.27%绿地率33.3%停车比1:1停车位841辆其中地上37 辆地下804辆表1-3 项目南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房配套分类项目名称地上建筑

9、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备注文化娱乐文化活动站412商业C#楼体育设施居民健身场地74214#楼东侧中心绿地景观内老年人活动场地15911#楼南侧中心绿地景观内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社区警务室58.62商业C#楼社区居委会645.91商业D#楼和 C#楼 物业管理用房669.80商业C#楼、16#楼一层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托老所及老年人服务站660.20商业B#楼市政公用设施消防水泵房地下二层7#楼下方地下换热站228地下车库内地下变配电室402地下车库内燃气调压站1处15#楼北侧绿地内公共厕所37商业C#楼垃圾收集点4处分布在绿地内表1-4 项目北区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数量规划

10、用地面积万M22.18总建筑面积M281724.53地上总建筑面积M257513.47其中高层住宅M245231.04商业M29549.83公共配套设施M22732.60地下建筑面积M224211.06建筑密度%31容积率2.65绿地率%35居住总户数户532居住总人数人1703停车位辆570其中地上停车位辆71地下停车位辆499表1-5 项目北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房配套分类项目名称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备注物业用房394.04G2#楼1F、4F内,4#楼内体育设施居民健身场地742中心绿地景观内老年人活动场地151中心绿地景观内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社区警务室43.78G1

11、#楼1F内社区居委会693.16G1#楼1F内 社区办公用房1562.56G1#、G2#楼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热交换站184.29地下车库内(具体位置待定)地下变配电室307.07地下车库内(具体位置待定)燃气调压站1处G3#楼南侧绿地内公共厕所39.06G1#楼1F内 垃圾收集点2处分布在绿地内1.2.2 结构形式项目包括多层、高层及公共建筑。主体结构主要为框架加剪力墙结构形式。1.2.3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约8.836亿元人民币。环保投资约1100万元。1.2.4实施进度项目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施工周期约33个月。1.3 项目选址可行性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3.1项目规划符合性和产业

12、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内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已经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书(青房地权 市字第2014514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书(青房地权 市字第2014514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青房地权 市字第2014174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青房地权 市字第20141742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青房地权 市字第2014174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青房地权 市字第2014174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7 020020120402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

13、许可证(地字第37 0200201204034)。用地性质属于商住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1.3.2鲁环发2007131号文件、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符合性分析根据山东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中对项目“禁批”和“限批”的规定,本项目建设不违反文中对“企业限批”、“局部禁批或限批”和“区域限批”的有关规定;对照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鲁环函2012263号)中的规定,本项目建设符合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要求。1.3.3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用地性质与规划设计功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项目所在区域交通、信息畅通,供水、供电、供

14、气(天然气)、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项目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统一供给;生活污水拟经地块内部规划30号线市政管网进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冬季取暖采用集中供热;居民住宅和物业办公夏季制冷采用分体式空调;居民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为燃料,由青岛市市政供气管道统一供给。综上所述,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角度看,该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1.3.4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1、环境质量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SO2和NO2小时浓度、PM1024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厂区内以及该段李村河监测断面6项监测指标中

15、,COD、COD5、总磷、溶解氧、氨氮和pH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地块北侧受九水东路、西侧受合川路、南侧受衡水路交通噪声影响,项目北侧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九水东路侧)类区标准限值的要求。项目西侧噪声值昼/夜间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限值的要求,昼/夜间最大超标2.6 dB(A)/4.0 dB(A);项目南侧噪声值昼间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限值的要求,最大超标3.6 dB(A),夜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

16、6-2008)中1类区标准限值的要求;项目其它区域基本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限值的要求。2、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青岛市防治城市扬尘污染管理规定,采取了必要的防尘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环境及各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采取了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合理布局等减振降噪措施,将其影响降至到最低;施工期在场区内建临时厕所,生活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期污水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将可再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其他成分外运至城

17、管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3、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营运期居民厨房、汽车尾气,设备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办公垃圾,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对项目自身以及周围环境影响很小。4、区域外道路交通噪声影响评价项目周边临近的主要道路有衡水路、合川路、九水东路、30号线和33号线。经环评单位现场调研和收集资料得知,除九水东路外,均为城市次干路。外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主要为九水东路交通噪声。经预测,合川路:昼/夜间声环境质量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要求(昼/夜间55 dB(A) /45dB(A)),南区居民楼昼/间最大超出2.

18、9 dB(A)/6.8dB(A),北区居民楼昼/间最大超出2.6dB(A)/6.5dB(A);衡水路:昼间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要求(昼/夜间55 dB(A) /45dB(A)),夜间声环境质量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要求。夜间最大超出5.49dB(A);九水东路:昼/夜间道路红线两侧50m范围区域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要求。30号线和33号线可类比合川路与衡水路,可知这两条道路的交通流量噪声会对周围居民楼产生一定影响。综上所述,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不会造成明显的污染影响。地块环境可以

19、满足建设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因此具有可行性。1.3.5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项目将配套公建设施(含物业办公、商业等)沿九水东路、合川路、规划30号线和规划33号线布置,便于管理。为满足小区主要车流、人流通行的需要,方便人们的就近出入,项目南区在西侧设置一处消防紧急出入口,东侧和北侧个设置一处小区车行入口,南区的西侧、东侧和北侧个设置一处地下车库入口;项目北区的南侧设置一处小区车行入口,西侧和南侧个设置一处地下车库入口。保证了居民的出行安全,满足车流、人流通行的需求。项目场区布局是合理的。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项目北临九水东路(宽28m),其道路中心距离项目北侧用地

20、红线40m。九水东路北侧自东向西依次为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距离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460m)、华荣晟纺织品公司(用地红线距离该最近用地红线最近距离为390m)、青岛中佳食品有限公司(用地红线距离该最近用地红线最近距离为440m)。项目东侧 现为空地,为规划建设中的33号线。项目东北侧 从西往东依次为加油站(距离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150 m)为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四中学(距离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175 m)、项目西侧合川路(宽16m),其道路中心距离项目北侧用地红线22m。合川路西侧自南向北依次为映月公馆居民区(距离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53m)、李沧工业园生活服务配套小区(项目西北侧

21、,距离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160m)、金添池洗浴(项目西北侧,距离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140 m)。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项目评价工作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确定评价范围如下:1.声环境:项目自身住宅楼以及项目边界外500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2.水环境:项目污水排放口与收纳污水管道接口处,并对污水排入市政管道的可行性以及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污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3.大气环境: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是居民炊事废气和进出车辆汽车尾气,根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确定以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22、但考虑到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以居住为主,本报告重点对项目边界各外延1000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评价。4.生态环境: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块内水土流失、改变景观格局等方面;营运期主要表现在对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因此,确定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及项目用地外延500m。5.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的规定,确定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建设区域8.25万m2的范围,并适当考虑周围地区。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保护目标分布根据项目周围现状及规

23、划建设情况,并结合本项目建设及使用功能的特点,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有关环境保护敏感点的情况如表3-1所示。表3-1 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环境名称相对位置与项目用地红线距离(m)敏感点性质执行标准映月公馆W53人居敏感点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郑庄府邸W270人居敏感点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苏家小区S6人居敏感点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郑庄社区改造商品房S300人居敏感点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李沧工业园生活服务配套小区

24、NW160人居敏感点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加油站NE150加油站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四中学NE175学校敏感点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 30962008中1类标准九水东路N道路中心线距项目北侧用地红线 33道路合川路W道路中心线据项目西侧用地红线22道路33号线E道路中心线据项目东侧用地红线7道路衡水路S道路中心线据项目南侧用地红线7道路30号线项目内部道路中心线据项目北侧用地红线7道路项目内部道路中心线据项目南侧用地红线7道路3.2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污染因素分析建设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3-2。表

25、3-2 污染物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单位产生量最终排放量去向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废水量t/a28.3万28.3万经30号线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CODCrmg/L45050t/a127.414.2氨氮mg/L305t/a8.501.42大气污染物居民厨油烟废气烟尘t/a0.0420.042油烟废气通过专用烟道高于楼顶排放SO2t/a0.0600.060NOxt/a0.530.53油烟t/a0.450.45汽车尾气NO2kg/a15.215.2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通过地面排风口排放;HCkg/a19.019.0COkg/a190190固废生活垃圾居民生活垃圾t/a10440妥善处置,

26、集中外运托老所生活垃圾t/a15.330公建垃圾t/a1910商业垃圾t/a1.5803.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3.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青岛市防治城市扬尘污染管理规定,采取了必要的防尘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环境及各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施工机械噪声经距离衰减和场界围墙遮挡后,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中昼间限值的要求。项目施工期各地块间也有相互影响,最大超标23.6dB(A)。施工噪声对外敏感目标影响主要是项目西侧的映月公馆和项目南侧的苏家小区,施工期间苏家小区和映月

27、公馆与项目相邻处声环境质量均不能满足1类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分别为27.0dB(A)、11.0 dB(A)。施工期在场区内建临时厕所,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期污水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将可再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其他成分外运至城管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3.3.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营运期居民产生的油烟废气通过油烟废气净化后经专用烟道高于所在建筑楼顶排放;汽车尾气通过地下车库排风口排放,因此,项目废气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2.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小区进出车

28、辆噪声、配套设备噪声以及车库排风口噪声等对本项目的影响,通过加强管理,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降噪、隔声、减震等措施,对本项目及周围敏感目标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3.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居民、商业等生活污水,排入30号线市政排水管网,进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排水水质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B等级标准,因此本项目废水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生活垃圾和商业、办公垃圾中不可回收利用部分由环卫部门定期外运至城市垃圾场处理。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将会使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一

29、定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土地利用、城市景观、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影响。6. 项目外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分析结论项目周边临近的主要道路有九水东路、合川路、衡水路、30号线、33#线等。经环评单位现场调查和调研,除九水东路外,均为城市次干路。外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主要为九水东路交通噪声。经预测,项目建成后,临九水东路侧区域各楼座各楼层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要求。临路侧楼座均安装中空玻璃窗,预计各道路交通噪声不会对项目居民居住环境造成明显影响。3.3.3环境风险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

30、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社会稳定风险属低风险。3.3.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拟采用的环保措施以及本评价所建议的各项环保措施均切实可行,且广泛应用于类似工程项目中,已取得良好的防污效果。项目建设过程中,在落实上述措施情况下,则由项目带来的各种污染影响,将降低到最低程度。3.3.5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项目总投资8.836亿,其中环保投资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24 %,能够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保证项目运营期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绿地覆盖率约33.77%,使项目整体布置组合更趋于合理,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3.3.6建设项目采取的环

31、境管理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均安排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执行施工期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接受青岛市环保局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搞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的环境管理工作是:1)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产尘部位的洒水,保持清洁;大风天气有专人负责遮盖散状建筑材料。2)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运输车辆车轮带下的泥土;施工中进出入口的沙石、泥土等用遮盖物覆盖或袋装清运,防止运输过程中散落。3)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充分利用其中可再利用部分,其他的定期外运至指定的垃圾场处理,严禁随意抛撒建筑垃圾;施工期降雨加强施工场地的围挡,防止因携带泥沙流走,造成水土流失。

32、4)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建设施工现场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施工,夜间禁止施工,昼间施工时也尽量调整各种机械和车辆的噪声高峰值,将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管理施工,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废气等污染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项目投入使用后,各机构单位均接受环保部门的指导和检查监督,共同搞好项目的环保工作。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性质,在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分别说明如下:1) 绿化管理项目加强绿化带的建设与保护,绿化率约33.77%,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种和花草,且与周围的人文景观建设相匹配

33、,确保区内绿化的有效性。区内的园林绿化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浇水、施肥、除虫、剪枝等,精心维护花草树木,以营造优雅的环境。2)环境卫生管理场区内的环境卫生应由专人负责,清扫的垃圾及时送至垃圾点,不得随地堆放。生活垃圾应由业主自行分类后按规定时间置于室外,定期由环卫部门外运。污水由区内管网收集进入市政管网,最终排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进入场区的各种车辆,不得鸣笛,必须限速行驶,以确保区内交通安全。4 公众参与4.1公众参与方式及内容项目公众参与方主要有:一是采用定量式社会调查的方法,向调查对象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并介绍项目的概况;二是采用在青岛市环保局网站上公示项目相关内容;三是采用张贴公示材料方

34、式进行,本项目主要在项目周边的居民区等敏感目标处张贴公示材料,便于公众了解项目信息。1、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表采用问卷形式,兼顾主观内容和客观内容,客观内容是根据项目情况提出10个问题,并给出备选意见供公众选择;主观内容是列出1个问题,获取被调查者对项目建设发表的意见及建议。2、网上公示环评单位于2014年8月29日在青岛市环保局信息网站上进行了一次公示,公示期限为14个工作日,网上公示期间均内未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公示截图见图4-1。图4-1 项目网上第一次公示截图3、公告的内容环评单位分别于2014年9月在项目所在地周边学校和居民区等敏感点张贴公告,张贴公告期间,未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青岛市规划;所在区域大气、声环境能够满足居住要求;区域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项目建设与投入使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周围环境对项目影响较小。在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具有环境可行性。6 联系方式建设单位: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街道办事处苏家社区居民委员会联系地址: 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2387号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532-89755757评价机构:青岛理工大学联系地址:青岛市抚顺路11号邮编:266033联系人: 李老师联系电话:0532-85071269电子邮箱:qdshui_shu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