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姓名: 摘 要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工程项目管理这一概念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但在成本管理体制上仍存在着各种原因造成的成本浪费等的问题。怎样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控制而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每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控制成本显得极为重要,加强项目成本意识,以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工程项目 成本管理 成本分析
2、 成本控制 目 录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1.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概述1.1.1建筑产品概念1.1.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概念1.1.3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1.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2.1项目成本最低化原则 1.2.2项目成本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1.2.3项目成本动态控制原则 1.2.4项目成本目标管理原则 1.2.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1.3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 1.3.1项目决策成本 1.3.2项目设计成本 1.3.3项目采购成本 1.3.4项目施工成本1.4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1.4.2忽视工程项
3、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1.4.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第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因素分析 2.1 质量成本因素2.2 工期成本因素2.3 人力资源因素 2.3.1人力资源获得成本2.3.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2.3.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2.3.4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2.3.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2.4 资金成本因素第三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策 3.1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3.1.1质量成本的事前控制3.1.2质量成本的事中控制3.1.3质量成本的事后控制3.1.4控制返工率 3.2 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3.2.1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3.2.2合理的编制施工
4、工期进度总计划 3.2.3编制各个阶段的详细工期进度计划 3.2.4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3.3工程项目人力成本的管理与控制3.3.1要建立和形成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3.3.2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3.3.3建立和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机制3.3.4配备和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3.3.5施工企业必须加大成本管理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3.4 工程项目资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3.4.1规范运行,着力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 3.4.2强化预算,合理配置资金 3.4.3强化项目资金审批程序,对项目实施精细管理3.4.4内控监察,着力保障资金安全第一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项目理论1.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
5、相关理论1.1.1建筑产品概念建筑产品是指建筑业向社会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构配件制作和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劳动而最终一形成的。如房屋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和管道的安装工程等。建筑产品价格特点:定价在先,生产在后;供求双方直接定价1.1.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概念是指建筑企业以施工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生产费用总称。包括主、辅材料、结构件、周转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机械使用费;组织施工管理所发生的费用等。1.1.3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企业日趋大型化,混凝土建造的厂房,以强度高、自重轻、跨度大、吊装
6、施工方便和施工周期短等优点正越来越被广大厂家所采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房建筑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归纳起来,厂房建筑行业有以下特点: 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发展迅速、技术要求全面提高 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 质量指标较高 建造工期短、质量控制复杂1.2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项目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2.1项目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需要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降低施工成本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目标值的确定是成本核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
7、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决不能片面追求低成本从而降低施工现场的设施和工程质量标准。 1.2.2项目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三全”一个也不能少,才能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1.2.3项目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在动工”中落实,施工准备阶段是构想和预计,而竣工阶段则已基本定局。 1.2.4项目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应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以此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8、。1.2.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工程成本目标明确,奖惩分配明确,使降低成本与职工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可以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降低成本的意识,使成本控制人人从自我做起,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1.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项目成本是建筑企业制定施工计划时必须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成本资金控制失效则会引起一系列不良问题。从行业特性角度来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每个环节的项目成本结构,往往给企业的工程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竣工等多个环节界定,建筑工程的项目成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3.1项目决策成本。项目决策是建筑工程规划的初始阶段
9、,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总指导和总规划,项目决策成本主要来源于项目计划的制定。决策期间,工程单位需全面分析项目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决定成本资金的数量,以制定合理的招商引资计划。当项目决策方案选定之后,将会涉及到相关的拆迁补偿等问题,这些都是项目决策期间的成本投资。对项目决策成本的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初始阶段。1.3.2项目设计成本。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的基本组成,建设单位把建筑工程的基本结构方案转述给设计单位,要求其在规划建筑工程结构时按照标准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为了保证工程设计方案与标准要求相符,提高工程设计的有效性、科学性,设计单位必须要到施工现场实地勘测、获取数据、对比分析
10、等,这些都是设计阶段需要投入的资金。1.3.3项目采购成本。采购是项目成本的重点内容,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多项内容,也是建筑成本消耗最多的环节。尤其是材料采购环节,材料成本在总工程耗资中占6070的比例,对项目成本的变动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一些大型机械设备也是采购的对象,采购期间也会产生运输、维护、调修等成本,这些是施工单位需要积极考虑的问题。1.3.4项目施工成本。施工阶段关系着工程的成本控制及质量控制的水平,当建筑工程正式投入施工后,作业现场也会面临不同的成本调控问题。1.4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
11、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类。保证质量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
12、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1.4.2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1.4.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
13、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第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因素分析2.1质量成本因素(1)施工项目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降级、复检等引起的费用;(2)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3)质量检验费用(4)质量预防费用一般来说,质量预防
14、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对质量成本水平分析要深入到质量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中去,即从质量成本总额中各因素所占比重来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其变化。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即质量管理成本占50%,损失成本占50%为宜。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15、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项目成本。2.2工期成本因素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客户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 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
16、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 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项目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2.3人力资源因素2.3.1人力资源获得成本是组织在招聘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招聘选择录用和安置所发生的费用。2.3.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组织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以
17、使他们具有预期的、合乎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这种为提高员工的技能而发生的费用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 2.3.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 2.3.4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2.3.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组织辞退或员工自动辞职
18、时,组织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括离职前低效成本和空职成本即由于员工的离职而影响到某职位空缺可能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的损失。 2.4 资金成本因素 资金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部分,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时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要投入“人、财、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技术保障,管理者全盘计划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是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系统。资金不到位,建筑单位不能按合同约定拨付工程款或拨付不及时。近些年来,施工力量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就匆忙开工,致使施
19、工单位资金链断裂,无法履行合同,不按进度付款,甚至合同约定付款比较低,造成施工单位大量垫资,使企业的流动资金被挤占,流动资金紧张,而垫出的资金长期被拖欠,资金回笼困难,形成施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恶性局面。第三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策3.1 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3.1.1质量成本的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就是在施工之前就要有计划的做好质量控制的安排,首先是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开工前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对一些重点部位、重点工序以及一些新工艺、新措施做详细的交底,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对哪些环节加以特别注意。通过有事前的计划、组织有效的避免一些质量通病的发生。3.1.2质量
20、成本的事中控制 质量的事中控制人的因素是首要的。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违纪违章等。(1)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2)材料因素。材料因素(包
21、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掌握材料信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5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材料的进场把关,使一些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材料用到了工程施工中去,从而给工程质量埋下了永久的隐患。(3)施工工艺因素。施工过
22、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工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是否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工艺、技术、操作、组织、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4)机械设备因素。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地形条件、项目结构形式、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合理确定施工机械的数量。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认真执行各项规
23、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5)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污染规定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成本,所以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加控制,积极消除不利因素。此外,冬雨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如是钢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等,拟定冬雨季施工方案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
24、行文明施工。3.1.3质量成本的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验。如发生一些规范允许的质量偏差,就应该及时进行纠偏处理,避免由于处理不及时发生更大的质量事故。纠偏处理完以后要认真总结,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五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25、。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它们互相交叉作用,必须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应正确对待和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预算成本、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的技术方案,最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质量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盲目地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从而导致施工产值很高,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3.1.4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质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
26、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理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3.2 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3.2.1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也不是越长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综合预测并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正常工期而采取的所有措施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
27、于各种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等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造成的,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称其为工期损失。相对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缩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增加。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不给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在正常施工工期成本中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工程正常的展开,管理人员经验的积累也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能找到一个工期成本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3.2.2 合理的编制施工工期进度总计划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
28、,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期进度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务实性,进度计划一定要和现场情况紧密结合。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工期进度计划,同时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 3.2.3编制各个阶段的详细工期进度计划 为了按期完成项目的全部合同内容,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用周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年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一定的余地,以免在施工时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期无法按时交工,影响了工期和成本。 3.2.4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及时进行修正、调整。使整个
29、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按照工期和合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的要求,对工程施工及时调整。 3.3工程项目人力成本的管理与控制3.3.1要建立和形成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结构和分布,从而形成高效率的工作系统,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此,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通过确立科学的岗位数量,作为人员优化配置的依据,另一方面是要编制并实施岗位标准。 3.3.2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作为企业,首先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的基础环境,引入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择优上岗机制,实现劳动力价值的最佳体现;其次要建立
30、劳动准入制度;第三要不断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制定与劳动技能和工作实效紧密挂钩的考核分配体系。留不住人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还在于对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3.3.3建立和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机制技能鉴定管理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鞭策和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技能鉴定的开展,能够促进员工劳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员工技术专长和聪明才智。同时,要按其劳动的技术繁简、责任大小、强度高低、条件好坏等因素进行划分工作岗位等级,按其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3.3.4配备和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这
31、层人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配备搞水平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在技术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上都要有较高的水平,对成本进行全面管理;材料管理人员从材料订购(价格、质量评价)、验收(进场验收、回收管理)、使用和协作队伍材料的控制(合同管理,工程量结算)上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机械管理人员从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台班定额消耗,现场调配,对协作队伍的计量都要有详细全面的认识,并能按要求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率,降低因调配不合理等造成的成本增加。组织各种培训,想方设法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定期组织进行内部
32、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3.3.5施工企业必须加大成本管理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协作队伍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各种奖励形式来,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并加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3.4工程项目资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3.4.1规范运行,着力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边界、相关审
33、批权限和程序以及应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等。坚持用制度管资金,按项目用资金,杜绝项目资金游离项目之外,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开发、标准厂房建设等重点项目建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制度,执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估计好相关工程中存在的施工、设计、规模等要素,有效减少和杜绝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降低由于前期勘察设计不充分盲目投资造成的重复浪费。二是建立项目的五制管理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三是建立项目的决算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实现预期目标和效果。3.4.2强化预算,合理配置资金通过预算的方式合理分配资金,控制财务成本,发挥资金效益。一是确定
34、项目预算资金支出应实现的目标,明确使用预算资金部门和人员的相关责任,建立对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以较低的分配成本,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二是将部门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预算的方式体现。建立项目库,对拟实施的项目按优先原则每年安排相关项目预算,并对项目的预算滚动管理,合理调配资源;三是进一步细化预算,对部门行政性经费以合理的支出标准为基础,对项目支出采取经论证和审定的标准执行。四是对待执行中的特殊情况,应按规定程序予以调整,保障执行结果与预算和相关决策一致。3.4.3强化项目资金审批程序,对项目实施精细管理严格资金审批把关,切实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资金,立足于以合同为载体,以资金为主线,关注
35、重点管理环节。一是要严格工程建设支付程序,完善拨款签字。首先由工程相关人员填制形象进度拨款申请表,然后经项目监理、现场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分别签字确认后由一把手审签,按工程进度对施工单位进行付款。项目完工后,预留部分工程款作为质量保证金,待规定时限无质量问题后付讫。通过层层把关,多人会审,严格程序,确保资金严格按计划笼子封闭式运行。二是考虑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如:项目的产值、利润率及社会效益情况,判断该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三是降低行政成本。节约开支,特别是节约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会议费等公共经费开支,降低行政成本,用较少的投入维持单位正常运转。3.4.4内控监察,着力保障资金安全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建立了经常化、制度化、专项化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督查机制,力求对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理”,确保资金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