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4126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威海市某四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doc(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41 设计资料51.1 工程概况51.2 建筑设计说明书51.2.1 设计依据61.2.2 方案说明61.2.3 等级说明71.2.4 建筑设计说明及构造做法71.3 结构说明书91.3.1 设计楼面活荷载91.3.2 楼板91.3.3 梁、柱101.3.4 墙体101.3.5 构造柱101.3.6 其他102 结构的选型和布置112.1 结构选型112.2 结构布置112.3 初估梁柱截面尺寸122.3.1 按大跨度进行计算122.3.2 柱的截面尺寸123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133.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143.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144 荷载计算154.1 恒载标准值的计算

2、164.1.1 屋面164.1.2 各层楼面164.1.3 梁自重164.1.4 柱自重174.1.5 外纵墙自重174.1.6 内纵墙自重184.1.7 内隔墙自重184.1.8 女儿墙自重194.1.9 山墙自重194.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204.2.1 屋面和楼面荷载标准值204.2.2 雪荷载204.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214.3.1 在A-B 及C-D轴内214.3.2 在A-B 轴间框架梁214.3.4 C-D轴间框架梁同A-B 轴间框架梁234.3.5 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234.4 风荷载计算254.4.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264.4.2 风荷载作用下位移验算274.5

3、 水平地震作用294.5.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294.5.1.1 屋面(顶层)处重力荷载代表值标准值计算294.5.1.2其余各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304.5.1.3 底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304.5.1.4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计算314.5.1.5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计算314.5.1.6 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314.5.2 框架柱抗侧移刚度和结构基本自震周期计算315 内力计算375.1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375.1.1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375.1.1.1弯矩分配及传递395.1.2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梁端剪力和轴力计算415.2 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435.3 水平

4、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496 内力组合536.1 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586.2 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587 构件配筋计算697.1 框架梁截面设计707.2 框架柱截面设计737.2.1 柱端弯矩设计值调整747.2.2 柱端剪力设计值调整747.2.3 柱配筋计算757.2.4节点设计827.3 板的截面设计847.4 楼梯设计887.4.1 楼梯设计资料887.5 基础配筋计算937.5.1 设计资料937.5.2 荷载计算:937.5.3初步确定基础高度:947.5.4初步确定底面尺寸:947.5.5地基承载力验算:957.5.6基础高度验算:967.5.7配筋计算:97结 论

5、101参 考 文 献103摘 要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主体为四层,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分组,场地类别为I类场地。主导风向为西南,基本风压0.65kN/m,基本雪压0.45 kN/m2。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全套图纸,加153893706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第6轴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

6、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对楼板进行了配筋计算,本设计采用桩基础,对基础承台进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手工计算完毕后,用结构分析软件PKPM进行了整体框架计算。设计成果包括计算书和施工图纸两部分.关键词: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荷载计算 内力计算 计算配筋1 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1) 建设地点:威海市市区(2) 工程名称:某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3) 工程概况:四层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建筑

7、面积约3000m2,楼板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总高为16 m,共四层,每层高3.6米(底层3.9m),室内外高差0.45 m。 (4)气候条件: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基本风压w0=0.65kN/m2,基本雪压S0=0.4 kN/m2(5)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资料:表层为耕植土,厚度0.50.7米,其下为粉质粘土层中,该地区地层的承载力足够高,地基土承载力为地下水位足够低, 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无侵蚀作用,不考虑土的液化。(6)场地情况:场地平坦,无障碍物,地下无古代建筑,用地四周无住宅区(7)抗震设防烈

8、度为7度,建筑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设计基准期为50年。1.2 建筑设计说明书本说明是对建筑方案的必要说明。根据防火疏散要求确定楼梯位置,走廊与梯段净宽,以及房间布置,墙体防水等构造做法。此外根据规范给出了建筑的等级要求。该工程位于某市市郊的主干道上,交通方便,各种材料供应及时。1.2.1 设计依据(1) 建设行政主管部分对本项目的批复文件。(2) 与甲方签订的设计合同及经甲方同意的建筑方案。(3) 现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

9、010-20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1.2.2 方案说明(1)该工程为某高校学生宿舍楼,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主体高度为16m,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2)本设计中柱距为4.00m,进深为6.60m。 (3)按二级防火要求,楼梯设在了建筑三分之一处,且在建筑的两端均有安全出口,满足防火要求。(4)本设计中建筑长48.0m,在建筑左右两侧设有厕所,厕所地面低于同层教室地面20mm。(5)为了防潮和预防洪水季节雨水进入室内,设室内外高差,高差450mm。 (6)为了采光通风满足要求,窗 地比均大于1/7,窗台高900mm。 (7)屋面防水采用三级防水,不

10、上人屋面。1.2.3 等级说明(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为丙类建筑。(2)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类。(4)建筑物抗震等级:框架为三级。(5)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6)本建筑物防火等级为二级。1.2.4 建筑设计说明及构造做法(1)长度单位毫米为mm,标高单位米为m。(2)本工程共四层,室内外高差-0.45m,基础埋深1.5米,基础高度1.0米,首层室内地坪标高0.000m,建筑总标高16m。(3)建筑材料:现浇的框架柱、梁、板、楼梯间混凝土均为C30,梁柱受力

11、筋HRB335,箍筋HPB235,所有的板钢筋HPB235,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200mm宽。 (4)卫生间:地面低于同层楼地面20mm,向地漏找坡1%。地面采用防滑地砖,墙面采用防水砂浆墙面,一般做法:防水做法:(卫生间适用)5厚防滑地砖30030020厚1:3水泥砂浆聚氨酯防水涂膜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兼找1%坡,最薄处不小于20厚混凝土底板。(5)屋面做法:40厚C30细石混凝土(双向6150)30厚挤塑板1.2厚三元乙丙橡胶卷材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刷基层处理剂一遍)钢筋混凝土屋面(3坡度)。(6)楼地面作法: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水磨石地面20mm水泥砂浆打底水磨石地面素

12、水泥浆结合层一道混凝土底板。(7)顶棚作法: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5厚面刮腻子5厚喷涂内墙乳胶漆涂料。(8)外墙面作法:外墙为乳胶漆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0厚1:2.5水泥砂浆打底15厚(掺防水剂)。(9)内墙面作法: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5厚面刮腻子5厚喷涂内墙乳胶漆涂料;防水做法:(卫生间处适用)1:2.5水泥砂浆打底15厚(掺5%防水剂)纯水泥膏贴200300瓷砖满贴至天花底。(10)墙体作法:本工程框架填充墙为MU5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外墙厚度为240mm,内墙厚度为200mm。(11)门窗:标准塑钢门窗,5毫米厚玻璃。(12) 落水管直径为100mm。1.3

13、结构说明书1.3.1 设计楼面活荷载(1)不上人屋面:0.5 kN/m(2)宿舍:1.5kN/m(3)走廊、楼梯:2.0kN/m(4)阳台:2.5kN/m1.3.2 楼板(1)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20mm。(2)HPB235钢筋所注长度不包括弯钩长度锚固长度为24d,板中受力筋的短向钢筋放在长向钢筋之下。1.3.3 梁、柱(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35mm(2)混凝土柱锚入基础梁的钢筋应在基础施工时预埋,预埋钢筋的直径数量同上部柱.1.3.4 墙体(1)填充墙的长度5m时, 每隔3-4m在墙中设200200墙厚,混凝土构造柱, 柱主筋上下分别锚入梁内,锚入长度500mm,箍筋为8200。(

14、2)女儿墙在每一相交轴线上均设250250混凝土构造柱。1.3.5 构造柱(1)构造柱纵筋锚于基础内直段长度la,并弯直钩 250mm直钩.纵筋层间搭接长度la,箍筋为100,且加密高度不能小于500。(2)穿楼面的构造柱,纵筋在穿楼面处应上下贯通,在楼面以上才能搭接。(3)墙与柱连接处沿柱高每500mm设28 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体内长度不小于1000mm,遇门窗洞按实际长度截取,钢筋伸入柱内不少于210mm。1.3.6 其他(1)卫生间及管井周边均做混凝土反边,宽度同墙.(2)所有设备基础均以厂家订货为准,且待设备到货核实后方可施工。(3)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

15、境。(4)阳台挑板式结构布置2 结构的选型和布置2.1 结构选型本建筑只有四层,且功能较少,为方便布置房间和便于管理采用大柱网框架结构。为使结构有较大的刚度,本设计中楼面、屋面、楼梯等均采用现浇结构;基础为独立桩基础。2.2 结构布置本设计中柱距为4.0m。根据结构布置,本建筑平面均为双向板。本建筑由于楼面活荷载较大,楼面板和屋面板厚度取120mm。材料选用:墙体:内外墙均采用MU5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重度=6.5kN/m3。窗:钢塑门窗,=0.35kN/m2。门:木门。具体情况见结构布置图2-1。图2-1结构平面布置图2.3 初估梁柱截面尺寸2.3.1 按大跨度进行计算纵向框架梁:

16、h=(1/181/10)L= (1/181/10) 4000=510340 L纵向柱距, 取h=450mm。225mm150mm,考虑抗震取b=250mm 横向边跨梁:h=(1/181/10)L= (1/181/10)6600=825550 L纵向柱距, 取h=600mm。300mm200mm,取b=300mm横向中跨梁:取h=400mm,b=300mm横向次梁:取h=300mm,b=200mm2.3.2 柱的截面尺寸式中:a轴压比限值(一级框架0.65、二级框架0.75、三级框架0.85)。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估算柱轴力设计值。竖向荷载柱轴力标准值(含活载)水平作用对柱轴力放大系数

17、、8度取1.1C中柱取1、边柱取1.1、角柱1.2(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力增大系数)。N=nAq n柱承受楼层数A柱子从属面积q竖向荷载标准值(每平米单位面积的重)对于中柱为4.0(6.6/2+3.0/2)=19.608m2,对于边柱为4.06.6/2=13.48 m2边柱Ac=67.20 中柱 Ac =93.99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的截面宽度分别为259mm、307 mm。初选柱的截面尺寸为:bh=500mm500mm。其惯性矩=3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3.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2-1所示,取六轴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

18、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轴线之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层,基顶的标高根据地址条件室内外高差定为-1.00m,首层楼面标高为3.9m,故底层的为4.90 m,其余各层柱高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故均为3.60米。由此给出框架计算简图如图3-1所示。3.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混凝土C30,;对于边框架横梁:=1/123006003=5.4109mm4中框架横梁:=1/123004003=1.60109mm4边框架纵梁:=1/122504503=1.9109mm4截面惯性矩现浇框架结构梁线刚度为:对两侧都有现浇板的梁(中框架梁),对一侧有现浇板的梁(边框架梁),线刚度边跨横

19、梁(一侧有现浇板)=3.68边跨横梁(两侧有现浇板)=4.91中跨横梁(一侧有现浇板)=3.43中跨横梁(两侧有现浇板)=4.57柱 =1/125005003=5.210mm4其对于现浇楼盖 底层柱 l=1.0H 其余各层柱 l=1.25H H楼层高底层柱=3.63其余各层柱=4.73令,则其余各层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i边跨梁=0.78,i底层柱=0.77,i中跨梁=0.68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图3-1所示。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的依据。图3-1 结构计算简图4 荷载计算4.1 恒载标准值的计算4.1.1 屋面防水层:(刚性)40厚C30细石防水混凝土 0.04 m25 KN/=1.

20、0 kN/m2防水层:(柔性)1.2厚三元乙丙橡胶卷材 0.4 kN/m2找平层:15厚1:2.5水泥砂浆 0.152=0.3 kN/m2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砂浆3找坡 0.0414=0.56 kN/m2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 0.0814.5=1.16 kN/m2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025= 2.5 kN/m2抹灰层:10厚混合沙浆 0.0117=0.17 kN/m2总计: 6.09 kN/m2 4.1.2 各层楼面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水磨石地面20mm水泥砂浆打底水磨石地面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0.65 kN/m2 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25= 3

21、.0 kN/m2抹灰层:10厚混合沙浆 0.0117=0.17kN/m2总计: 3.82 kN/m2 4.1.3 梁自重边跨横梁bh=300mm600mm自重 (0.6-0.12) 0.325 = 3.6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6-0.12)2+0.317=0.24 kN/m总计: 3.84kN/m纵梁bh =250mm450mm自重 (0.45-0.12) 0.2525 = 2.06 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45-0.12)2+0.2517=0.17 kN/m总计: 2.55kN/m中跨横梁bh =300mm400mm自重 (0.4-0.12) 0

22、.325 = 3.0 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4-0.12)2+0.317=0.14kN/m总计 1.89 kN/m4.1.4 柱自重bh =500mm500mm柱自重 0.5 0.525= 6.25 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5417=0.34 kN/m总计: 6.59kN/m 柱重6.253.6+0.343.6=23.72kN4.1.5 外纵墙自重标准层 外纵墙: (3.6-0.45)0.27=4.41 kN/m20混合砂浆内墙面: (3.6-0.45)0.02172=2.14 kN/m 总计 6.55 kN/m底层外纵墙: (3.9-0.45)0.

23、27=4.83 kN/m20混合砂浆内墙面: (3.9-0.45)0.02172=2.35 kN/m总计 7.17 kN/m4.1.6 内纵墙自重标准层 内纵墙: (3.6-0.45)0.27=4.41 kN/m20混合砂浆内墙面: (3.6-0.45)0.02172=2.14 kN/m总计 6.55kN/m底层内纵墙: (3.9-0.45)0.27=4.83 kN/m20混合砂浆内墙面: (3.9-0.45)0.02172=2.35 kN/m总计 7.17 kN/m4.1.7 内隔墙自重标准层内(横)隔墙: (3.6-0.6)0.27=4.2kN/m 20混合砂浆内墙面: (3.6-0.6)

24、0.02172=2.04 kN/m总计 6.24kN/m底层内(横)隔墙: (3.9-0.6)0.27=4.62 kN/m混合砂浆内墙面: (3.9-0.6)0.02172=2.24 kN/m总计 6.86kN/m4.1.8 女儿墙自重 女儿墙自重 1.30.2518=5.85 kN/m压顶自重 0.10.2525=0.63 kN/m合计 6.48 kN/m4.1.9 山墙自重标准层外横墙: (3.6-0.6)0.27=4.2kN/m20混合砂浆内墙面: (3.6-0.6)0.02172=2.04 kN/m总计 6.24kN/m底层外(横)隔墙: (3.9-0.6)0.27=4.62 kN/m

25、混合砂浆内墙面: (3.9-0.6)0.02172=2.24 kN/m总计 6.86kN/m门窗钢塑窗: 0.3kN/m门0.4kN/m4.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4.2.1 屋面和楼面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查得:不上人的屋面: 0.5 kN/m2 楼 面:宿舍 1.5 kN/m2 走廊 2.0 kN/m2 厕所 2.0 kN/m2 阳台 2.5kN/m24.2.2 雪荷载=1.00.3=0.3 kN/m2雪荷载标准值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基本雪压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俩者中取大值4.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4.3.1 在A-B 及C-D轴内L1/L2=66

26、00/4085=1.615 按双向板计算在BC 轴内:L1/L2=4085/2100=1.95 按双向板计算 4.3.2 在A-B 轴间框架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荷载的传递示意图如图4-1所示。图4-1板传荷载示意图在A- B 轴间屋面板传递荷载 恒载: 6.092.01-2(2.0/6.6)2+(2.0/6.6)3)2=20.6 kN/m 活载: 0.52.01-2(2.0/6.6)2+(2.0/6.6)3)2=1.9 kN/m 楼面板传递荷载 恒载: 3.822.01-2(2.0/6.6)2+(2.0/6.6)3)2=12.9 kN/m 活载: 1.52.01-2(

27、2.0/6.6)2+(2.0/6.6)3)2=5.6 kN/m 梁自重: 3.84 kN/m 在B- C轴间屋面板传递荷载恒载: 6.09(2.1/2)5/82=8.0 kN/m活载: 0.5(2.1/2)5/82=0.66 kN/m楼面板传递荷载恒载: 3.82(2.1/2)5/82=5.0 kN/m活载: 2.0(2.1/2)5/82=2.6 kN/m梁自重: 1.89 kN/m 中间层梁恒载计算(1) 边跨梁上线荷载计算(在A- B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边跨梁上线荷载=边跨梁自重+板重+墙重 由图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梯形荷载与一均布荷载。恒载: 3.84+3.824+6.55=25.67

28、 kN/m换算的等效均布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84+12.9=16.74kN/m 换算的等效均活载: 1.521-2(2/6.6)2+(2/6.6)3)2=5.6 kN/m(2) 中跨梁上线荷载计算在(B- C轴间框架梁)中跨梁上线荷载=中跨梁自重=1.89kN/m换算的等效均布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89+5.0=6.89kN/m换算的等效均布活载: 2.0(2.1/2)5/82=2.6 kN/m顶层梁恒载计算(1)边跨梁上线荷载计算(在A- B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边跨梁上线荷载=边跨梁自重+板重恒载: 3.84+6.094=28.2 kN/m换算的等效均布恒载=梁自重+板传

29、荷载= 3.84+19.1=20.6kN/m活载: 0.521-2(2/6.6)2+(2/6.6)3)2=1.9kN/m(2)中跨梁上线荷载计算(在B- C轴间框架梁)中跨梁上线荷载=中跨梁自重=1.89 kN/m换算的等效均布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89+8.0=9.89kN/m活载: 0.5(2.1/2)5/82=0.66kN/m4.3.4 C-D轴间框架梁同A-B 轴间框架梁4.3.5 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中间层(标准层)柱恒、活载计算 (1)中柱(B轴柱)集中力计算中柱集中力=中柱自重+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部分板重+纵向框架梁自重+外墙重部分板重:3.82(

30、4)=25.21 kN纵向框架梁自重: 2.55(4-0.5)=8.93 kN墙重:6.55(4-0.5)=22.93 kN因此中柱上集中力:23.72+(25.21+8.93+22.93)=80.79活载=板传荷载=2.0(6.6+2.1)/2-0.25(4.0-0.3)=30.34kN (2)边柱(A轴柱)集中力计算恒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4.15(4-0.5)+3.84(6.6-0.5)/2 +3.82 (6.6/2-0.25) (4-0.30)=63.0kN活载=板传荷载=2.0(6.6/2-0.25) (4-0.30)=22.57kN顶层柱恒载计算 (1)中柱(B轴柱)集中

31、力计算中柱集中力=中柱自重+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部分板重+纵向框架梁自重+女儿墙自重女儿墙自重=5.854+0.634=25.92因此边柱上集中力:23.72+(25.21+8.93+25.92)=83.79活载=板传荷载=0.5(6.6+2.1)/2-0.25(4.0-0.3)=7.6kN(2)边柱(A轴柱)集中力计算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5.213.6+2.55(4-0.5)+3.84(4-0.5)/2+6.09(6.6/2-0.25) (4-0.30)=99.7kN 活载=板传荷载= 0.5(6.6/2-0.25) (4-0.30)=5.64kNC轴柱

32、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与B轴柱的相同,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与A轴柱的相同。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图(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图4-2竖向受荷总图(kN)4.4 风荷载计算4.4.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见表4-1: w=ZSZ0 本地区基本风压为:w0=0.65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为C类 S 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的体型查的S=1.3 Z 以为房屋总高度小于30米,高宽比(保证建筑物重心稳定)小于 1.5,可不考虑顺风向风振的影响所以Z=1.0 各楼层风力(kN)各楼层受风面积 表4-1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离地高度(Z/m)ZZSw

33、0 (kN/m2 )k(kN/m2)m2kN突出屋面1.441.01.30.650.7494.94.4714.71.41.01.30.650.7284.94.211.11.391.01.30.650.722814.412.227.51.1851.01.30.650.616214.48.893.90.851.01.30.650.442154.764.4.2 风荷载作用下位移验算第j层层间水平位移顶点总水平位移在水平力下第j层所产生的层间剪力 作用在楼层i的集中荷载代表值 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各层的弹性位移角表4-4风荷载作用下位移验算层次(kN)(kN)D(kN/m)突出屋面4.474.4777

34、02.6 0.01870.01444.28.67710110 0.032 0.167 312.2220.891067541 0.028 0.135 28.8929.78710110 0.054 0.107 14.7634.54846657 0.053 0.053 由表可知楼层最大位移发生在第二层故与楼层层高之比,满足位移要求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图风荷载作用下轴力图4.5 水平地震作用该建筑物的高度为16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故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4.5.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建筑重力荷载代表值取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屋面处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

35、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0.5雪荷载标准值楼面处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0.5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其中结构和构配件自重取楼面上下各半层高范围内(屋面处取顶层的一半)的结构及构配件自重4.5.1.1 屋面(顶层)处重力荷载代表值标准值计算G女儿墙=6.48(48+15.3) 2=820.36kN屋面板结构层及构造层自重标准值: G屋面板=6.09(4.0-0.3)(6.6-0.25)24+(2.1-0.25)(4.0-0.3)12= 3934.26kNG梁=3.84(6.6-0.5)26+1.89(2.1-0.5)13+2.55(4.0-0.5)48=1076.74kNG柱=6.593.

36、6/252=616.82kN顶层墙重:G墙=1/26.55(6.6-0.5) 24+1/26.24(6.6-0.5)4+1/26.55(6.6-0.5) 24 +1/26.24(6.6-0.5) 22+1/26.55(2.1-0.5) 2=1464.2kN=7912.38kN4.5.1.2其余各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G墙=6.55(6.6-0.5) 24+6.24(6.6-0.5)4+6.55(6.6-0.5) 24 +6.24(6.6-0.5) 22+6.55(2.1-0.5) 2=2928.4kNG楼板=3.82(4.0-0.3)(6.6-0.25)24+(2.1-0.25)(4.0-0.3)12= 2467.8kNG梁=1076.74kNG柱=6.59(3.6-0.12)52=1192.5kNG标准层= G墙+ G楼板+ G梁+ G柱=7665.4 kN4.5.1.3 底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G墙=2928.4=3054.6kNG楼板=3.89(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